1. Taiwanese in New York (1950-1980)/蘇斐玫/2014/09

Taiwanese in New York

紐約的合灣人

作者 蘇斐玟

紐約的台灣人社區,眞是一片欣欣向榮。但是今日的這片繁榮,得來不易。是一批台灣人留學生,以及新移民胝手肼足,努力奮鬥,才逐漸累積出來的。

一九五〇年代

留學生應爲台灣移民美國之最早。最早最早,拜當時高官安排子弟出國之賜,一群台灣人的子弟也同時獲准出國,來美留學。這是以後台灣人來美的開始。謝南強、劉寬平等人,便是與陳履安同期的高中留學生。年代約在一九五〇年代中期,一九五五、五六年間。

那時候總共約有五十名到一百名台灣子弟來到美國,大多數出自家境寬裕的家庭。 其中男多女少,而且淸一色都是很會讀書的年輕人,不少人最後都取得博士學位。

那時候的紐約沒有什麼東方食品店。唐人街是早期廣東移民聚居的地方,對於語言及生活習慣都不大相同的台灣人,並不能慰解他們的鄕愁。

一九六〇年代

美東地區的台灣留學生,逐漸群集,並有了所謂「East Coast Formosan Club」的稱謂,這個團體便是「美東台灣同鄕會」的前身,但早期並沒有完全成型,「美東台灣同鄕會」的中文名稱也是日後才訂下的。

Club以紐約作爲中心,每年有一次規模較大的聚會,時間都在聖誕節前後的週六。凡是在美東地區的台灣人,大多會趕來參加,彼此聯誼。很多人都想在這兒互相認識、交遊,不少男女更因此結成連理。現在子女年紀在卅歲左右者,很多都參加過這項聚會。

紐約的早期留學生,大部份集居在曼哈坦上城的哥倫比亞大學附近,與人合租公寓的小房間。選擇這個地區,有一些原因。當時美國的民權運動尙未開始,美國社會相當保守封閉,只有大學附近,民風才比較開放,比較能夠接受不同膚色的外國人。而哥倫比亞大學更是最早期接納亞洲留學生的美國大學之一。因此,大家相報,物以類聚,便多集居在這附近。

大多數的男士們修讀理工科,畢業後到各大公司作事,並不時興留在學校敎書。

當時台灣人留學生的聚會,經常在哥大附近的國際學舍(International House,簡稱 I House)、以及河邊敎堂(Riverside Church) 舉行。當時的台灣人留學生與外省人的留學生界線分明。有些台灣留學生對二二八事件記憶猶新,根本不說北京話。

但所謂的台灣意識的興揚,最早要追溯到一九五八年,台灣留學生盧主義以「李天福」的筆名,在「Foreign Affairs」(外交事務季刊)發表的第一篇台獨論文,該文題爲「The China Impasse~ A Formosan View」,是留學生明倡台灣獨立意識之始。

一九六五年,George Kerr出版「Formosa Betrayed」,在美引發台灣留學生的注意。

Formosan Club本身其實只是一個聯誼團體,沒有特別強調任何的政治主張,但是同鄕聚在一起,看到美國人的民主政治,關懷家鄕,自然地會談論起政治,不可避免的,主張台灣主權獨立的思想及討論,在同鄕中 廣爲傳播。

因此,這個以聯誼鄕情爲主的組織,在 一些外人的眼中,便被視爲帶有政治色彩,而帶來一些「麻煩」。來自母國政府及外界的攻擊、損詆,反而使得同鄕會的一些會員,一不作、二不休,憤而走上積極鼓吹台獨的政治運動之路。

台灣同鄕會的名稱,後來在各地廣爲被使用。不只是紐約,華府、費城都有台灣同鄕會的組織,但也只限於幾個大城市,而活 動則大多以紐約爲龍頭,同鄕會的活動,也多維持在鄕誼聯絡、男女認識。

同鄕中,留學生仍爲大多數,極少人擁有自宅。但這些極少數的家庭,經常招待年輕的留學生。費城的羅福全,非常慷慨,贏得「台灣人的孟嘗君」的美稱。

一些同鄕感到台灣留學生常有無處可住宿之苦,於是在曼哈坦百老匯與九十多街,租了兩、三間公寓,供留學生居住。同鄕們視個人能力自由捐獻。

在一九六八、六九年時,一群同鄕更進一步合資,以每人五百元到一千元,在曼哈坦百老匯與一二二街交口附近的百老匯三一 一五號,買下一棟公寓大樓,開放其中兩間一臥房的公寓,專門供有需要的留學生短期暫住。大樓雖然破舊,但意義非凡,大家美其名,都叫它「台灣樓」。

台灣樓前後維持了約六、七年,大樓的管理員(Supt)是邱文宗同鄕。同鄕們克勤克儉,在路邊撿持人家丟棄的舊家具來使用, 是常有的情景。1_紐約的合灣人 - 0001

一九七〇年代

一九七〇年代前,East Coast Formosan Club仍爲最流行的名稱。七〇年代,同鄕會的組織愈形龐大。而在同時,其他性質的台灣人社團逐漸壯大。如政治色彩濃厚的台獨聯盟等、對同鄕的號召愈加有力。而講究商 業實效的台灣商會,也在一九七六年正式在曼哈坦成立。

一九七〇年六月一日,美東台灣同鄕會、芝加哥台灣同鄕會、與洛杉磯台灣同鄕會共同組成「全美台灣同鄕會」,在華府登記註冊,英文名稱爲Formosan club of America Inc.」。首任會長爲美東的鄭義和,秘書長爲紐約的陳隆豐。這時,同鄕會的首要功能,仍在同鄕間的聯誼、社交。

在全美同鄕會成立的同時,美東台灣同 鄕會改組爲全美台灣同鄕會大紐約分會,原屬美東同鄕會的波士頓、康州、綺色佳(Ithaca)、費城、巴爾的摩、華府各分會,則 各別加入全美台灣同鄕會。

當時,據全美台灣同鄕會的估計,全美約有一萬名台灣同鄉。

在此期間,由於台灣人敎會的發動,也開始舉辦「美東台灣人夏令營」。第一屆美東令營,在一九七〇年左右召開。

這也是個有悲憤、有情熱的時期。彭明敏的成功離開台灣、台灣被迫退出了聯合國、加上隨後的美國與中共建交。位於國際政治舞台中心,紐約市的台灣同鄕有了忙碌的一頁。

彭明敏於一九七一年九月十八日,聯合國第廿六屆大會開幕前夕,召集各地台灣人在紐約集會,對台灣的前途表示極度關切。 這場在 Staler Hilton (即後來的Penta Hotel)舉行的民眾大會,約有近二千人參加,可謂盛況空前。當時鄭紹良爲大會主席,陳隆豐則出任司儀,洪哲勝也在會中和紐約的黃美惠共同吟了一首台語詩。次年在華府另有一項大活動。

一九七四年九月,「世界台灣同鄕會聯合會」在奧地利的維也納成立,成員包括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歐洲、南美洲的同鄕會。一九七五年時,第二屆年會在紐約市舉行。

以前紐約的同鄕會活動,都在國際學舍舉行。一九七三、七四年,一些同鄕找到Park Ave與九十五街交口,也就是目前 Hunter College High School 現址的一所初中,經常向其租借場地,作爲活動之用。有兩、三年的同鄕會年會,都是在此舉行。一九七五年左右,則再次遷到Senator Robert Wagner High School。

此後十多年,同鄕會聯誼活動持續熱鬧,但沒有太大的變化,反倒是政治性的節目,最能吸引同鄕,號召鄕親,參與的人數及熱情也最爲熱鬧。

這樣的例子之一,是一九七四年,康寧祥在同鄕會中秋節晚會的一場演講,空前的轟動。

一般性的節目而言,同鄕會一年大約舉辦三、四次活動,包括郊遊、包粽子、潤餅會、月餅會、聖誕節等。(當時並不時興慶祝感恩節)

一九七五年,「台灣樓」的兩間公寓退回給房東。同鄕愈感,需要擁有一個活動集會場地。近十年後,靠著大家的共同出資, 於法拉盛設立了台灣會館。

一九七六年,紐約台灣商業協會在曼哈坦成立,是台灣同鄕的行業性結會,日後至今廿年,影響日增。在台灣同鄕之間、及與外界的接觸中,形成另一股極具影響力的力量。一九七九年,總部設於紐約的台獨聯盟並增設全職人員,積極活動,吸引了很多同鄕。

一九八〇年代

八〇年代前,同鄕中有人曾考慮採取人頭稅方式–即參加一次聚會交一元,籌集會館建館基金。也就是說,在每次活動時,收取部分費用,儲存爲建館基金。一九八三年在東園飯店(林炯冠所經營)舉行的建館討論會中,也有人再度提議。

當時同鄕經濟已穩定,成家者居多,集居地也不再限於哥大附近。往往皇后區的 Sunnyside、Woodside、及Elmhurst也大有人 在遷移。一些同鄕都還記得,當時寄發同鄕 會活動通知時,以郵遞區號爲11373的信件占最大多數。後來,居住在長島和紐約上州的人也越來越多。

六〇年代來美的留學生,此時多已成家立業,事業有成,經濟能力充裕。各行各業,都有很好的成就。

而此時,隨著美國移民法的修改,台灣人的非留學生大量湧入。透過家庭移民,各式各樣的同鄕來到此地,和原先的留學生合在一起,結集成新的移民社區,告別了原已不常去的唐人街。

以前多在大醫院服務的台灣籍醫師,看好這片市場,開始到社區自行營業,律師、 建築師等亦然。台灣人社區景象一片蓬勃。而最集中的台灣人社區,當屬皇后區的法拉盛。人們往往把它稱爲紐約的「小台北」。

這時,紐約的台灣同鄕活動地,也隨著居住、就業地點,從求學時期的曼哈坦,遷移到以住家及商業爲主的皇后區,特別是法拉盛地帶。

聯誼性的台灣同鄕會如此,商業性質的台灣商會如此,台灣會館地點的選擇,亦是如此,法拉盛充滿了「台灣味」。

海外鄕親間,情誼的維繫,除了彼此的相互照顧、聯誼外,對故鄕的關心更是相聚相會很重要的一部分。八〇年代初期,蔣經國時代,台灣的民意衝擊下,台灣的民主運動稍露光芒。

後來,政黨合法化,黑名單解除,台灣的主權運動抬頭,海外的民主運動隨著大將紛紛返台,主張台灣主權獨立最力的台獨聯盟也宣布遷回台灣。爭取台灣民主的主要舞台。一下子從原本熱熱鬧鬧的紐約,轉回到了台灣。

海外的台灣鄕親社區,卻也沒有減少對台灣的熱情,隨著交通與資訊的便利,鄕情郁郁的同時,社區的人與事,都更形多元化,少一分對立,多一分彼此的認同。

以前的台灣同鄕以語言、生活習慣,以及對家鄕政府的支持,與在台灣所謂的外省人有所區分。但隨著台灣的民主化,這種區分愈形淡化。在台灣如此,在美國的台灣移民社區亦如此。

此時,爲了求學短暫來到美國的台灣同鄕,仍然眾多。沒有早期留學生生活上的不便,有著廣大類似背景的鄕親共同在此,愈來愈多的台灣鄕親,在這兒生根立足,所努力的,不只是爲了自己、爲了子女,更是爲了整個族群社區,要在這兒的社會爭取得力量、才能維護本身的權益,也更能爲遠地的家鄕更有效地盡力。

1_紐約的合灣人 - 0002 1_紐約的合灣人 - 0003 1_紐約的合灣人 - 0004會館小故事

  • 會館最先的考慮地點,原來包括現在中宣會播恩堂在Bowne St的會所。該處有一退伍軍人倶樂部。沒想到,在成交前一天,紐約時報正好登出一篇文章,指出法拉盛的房價將上漲,影響所及,賣方立即反悔,而沒有成交。
  • 台灣會館現址,原爲一夜總會,供人跳迪斯可。早期皇后區共有三家夜總會(Cabaret),這是其中之一。原先賣方叫價一百萬元,同鄕出價七十萬元,而且「保證一定買」,才得以買下會館。
  • 台灣會館成立之初的遠景之一,原是爲第二代的將來而設,大家都沒想到,現在利用會館最多、最受惠的,反而是長一輩的耆老。

摘自 台灣會館十週年紀念特刊 July 1986-July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