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 西岸小台北-蒙特利公園(Monterey Park, CA) / 台灣公論報 /2015/10

西岸小台北-蒙特利公園(Monterey Park, CA)

這個被稱作”小台北”的蒙特利公園市,近十年,它的人口由不到二万人突增到六万人左右,其中從台灣來的人口據估計約占三分之一。蒙市位居於洛城市中心東北角10英里處,離開機場僅需廿分鐘的車程,由於位置適中,加上南加州晴朗溫和的氣候,使蒙市成爲台灣人移民的新天地。來自台灣的移民及來自美國東部的新僑仍然大量遷往這個令人嚮往的小台北,或其附近地區。

蒙市具有台北的繁華奢侈及溫馨感人的人情風味,但卻沒有台北的雜噪與汚染。她雖沒有台北鬧區的高樓大廈,但卻具有整潔樸實的商店與街道。街道兩旁林立著各色各樣的中文招脾,令人看了眼花潦亂,其中有飯店酒家、理髮廳、雜貨店、傢俱店、中藥店、旅行社、旅館、銀行,菜市場等各行各業,據聞小台北,最近亦流行地下酒家,兼營馬殺難及色情營業。居住生活在蒙市,不僅能享受四季如春的日光沐,更能在物質上享受台北吃喝玩樂的一切。

蒙市有各式各樣的飯店、餐館、酒家及小吃店,很多人到蒙市吃飯宴的,皆認爲價錢並不比台北昂貴,而且色香味俱全,頗俱家鄕風味。在這裡您可以吃到燒餅油條,蚵仔麵線,當歸鴨麵線、肉羹、彰化肉員、台灣肉粽、新竹貢丸,幾乎所有台灣料理都可以在許多小吃店享受到,其中故鄕餐廳,凡如台灣小吃等都別具家鄕風味。

在蒙市有許多家戲院專映台灣攝製的電影,一些風土草根味的影片,如《在室男》、《嫁粧一牛車》等都可以在此地看到。中文報紙更是競相出籠,各取所好,可惜台灣人辦的《台灣公論報》、《美麗島週刊》若比起《世界日報》等國民黨報刊銷售量則有差距,有人說這是因爲居住在此的台灣人因“政治敏感”所造成的原因;更有人說,在蒙市的台灣人比起其他地域的台灣人社會更加保守,對政治更敏感,因爲此地離台灣較近,而且大部份新橋都是從商,或具有較富裕的背景,他們較不願涉及政治,而失去囘台的機會。

許多新僑一來到此地,絕大部份都是攜家帶眷並擁有大批美金支票或現款,他們最急切的是尋找房地產,以安頓家庭並安排子女到較好的學區上學。二年來,由於台灣移民額每年增加至二万人,其中約三分之一皆居留在南加州地區,而且新移民很多是以現金購買房屋、汽車旅館或商店,因此使洛城尤其是蒙市的房地產價値漲高了很多,雖然三年來,一般的房地產相當持平,但目前市價要比五六年前要高出三分之一以上的價格,有人在數年前也因炒地皮,買賣旅館而成了巨富。

據此地同鄉估計,大洛杉磯地區的汽車旅館大約有三分之一以上爲台灣人所經營,甚至幾個大的希爾頓及假日旅館亦爲台灣同鄉所擁有,因此許多人説台灣人在控制操縱汽車旅館的價格。十年前,一個旅館的房間售價約數千元左右,時下一個房間的平均售價則髙達四萬至五萬元之間,髙達十倍左右,因此較早購買房地産或旅館的同鄉,目前都己經是大富賈了。但是幾年來,由於能源危機及經濟不景氣的影響,經營旅館相當困難而且房地産價額亦沒有昇漲,使經營發生了極大的困難。

截至目前爲止的非正式統計,居住在大洛杉磯地區的台灣人至少在十萬人以上,除了蒙市外,台灣人散居在南灣,哈仙達、東安及柑縣等地區。除了專業人士如工程師等就職美國企業或工程公司外絕大部份的同鄉皆從事貿易、商業、服務業,建築、旅館及醫療服務等事業。在衆多的台灣人社會人口中,老年人及年靑的一輩所佔的比率相當髙,可能超過台灣新僑總人口的一半以上,在這種情況下,便産生許多老年人及第二代的敎育及生活問題,連帶的家庭生活亦受到影响。例如老年人的孤寂無聊,少年人的語言及代溝衝突,夫婦間因台灣美國兩地分居而產生的感情糾紛,這些問題使台灣人社會産生不大不小的社會及家庭衝擊,也是台灣人社會所必須面對嚴肅的問題。

活寡婦與少年人的孤寂

在台灣的中上層社會裏,流行着一種俏皮的口語-“太空人”,意喻許多先生把太太及兒女送到美國移民居留,自己在台灣成了“太太空空”的“太空人”。他自己独自留守台灣照顧企業,毎年一次來美國向太太報到,並看看成長中的兒女。

據估計,僅在洛城一區,至少有五千個“太空人”的家庭,先生獨自在台灣,太太與兒女則留居在南加洲,太太成了活寡婦,照顧年幼在學的第二代。更令人驚訝的是,其中更有夫婦留守台灣,把子女送到南加州,寄居在朋友家中或宿居在商業化的學舍裡,過著孤零零的少年生活。翻開此地中文報紙,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商業的廣告,其中説“代爲照顧兒女,供食宿,負責找學校”,這種商業化的學舍成了一門新興的行業,專門爲“太空人”的子女安排生活起居。每月毎人大約在三百元至五百美金之間,通常一個商業化的學舍可以收容十至三十名的太空人子女,由一個管家負責爲孩子們準備食宿。

—位牧師有一次因受託到商業化學舍探訪一位朋友的兒女,該學舍原來是一個三房一廳的公寓,裹面竟住了近廿個來自台灣的靑少年,大家並排打地舖而睡,輪流共用一個洗手間及廚房。早上七點鐘左右一齊起床,不起床也睡不着,吃過早餐後,紛紛到附近中學及小學上課,下午三時左右,就又三三兩兩囘到公寓,有的則留在學校直到晚餐時才囘到家,學舍中有專人爲孩子準備三餐,爲他們換洗衣服。這位牧師看到這種情形,於心甚爲不忍,認為這些少年離開父母,被送至美國讀書,需要大人照顧,就把他朋友的兩個孩子暫時帶囘家,並負起照顧之責。這位善良而體貼的牧師説,他將向敎會建議,由敎會派人義務爲學舍裏的孩子們服務,給他們溫暖目前他每逢週末,便把一二十個孩子們接出來,參加敎會靑少年活動。

一位C太太帶着三個孩子到洛城;先生則留在台灣做事業。她們已來了半年,孩子們一早就到附近髙中及初中上課,到下午三四點囘來,而她一個人除了到市場購買食物外,在家裏簡直無聊的發悶,不知如何是好,她又不會駕車,更不可能遠行。她說在台灣生活得好好,但大家都拼命移民美國,爲的是讓孩子們受較好的美國敎育,她還説她們帶了一筆大款來美國,在半年内想買一座房子及一輛汽車,她的先生在半年前一起至移民報到後,二値星期又飛回台北了。C太太幽默地説,她毎一個星期必須打長途電話給她的先生,—來向先家庭現況,二來確知先生沒有亂跑。C太太的十七歲女兒説,美國的學校比較自由,沒有惡補,但台灣的數理程度比美國高得很多,而且在台灣時朋友比較多,生活的較有情趣。十五歲的兒子説,他好想念台灣,不知道他父親爲什麼硬要移民到美國,但旣來之則安之,希望有好的敎育,結交新的朋友。

一位M太太帶着二個男孩子於二年前來加州,她先生是台灣某地一位稍有名氣的醫生。她説在台灣時,家務都由佣人照顧,出門有司機服務,一到洛城買了房屋,從廚房、煮飯、打掃、庭院除草,買菜樣樣都要自己來,又要照顧孩子的起居功課,從早到晚,忙得不亦樂乎。她的醫生丈夫則每三個月來美與家庭團聚一個星期後立刻飛囘台照顧病人。有一次M太太打長途電話囘台向M先生查勤,一位新來不知情的護士小姐接到電話以爲是普通朋友打來的,開玩笑似的,囘答説:“M先生與先生娘在樓上休息”,這使M太太在洛城氣得全身發抖,哭笑不得。

雖然“太空人”的家庭,夫婦有感情上的糾纏及孤寂,但可以藉慰的是孩子敎育的成長。Y君現年十七歲,在台灣讀完高一,來美兩年,他以優異的成績進入東部一所著名私立大學,他的妹妹今年進入高三,雖然英文稍差,但其他科目都是全A。L小姐,今年十六歲,來美國剛滿一年,在台灣讀完初二,她在洛城一髙中竟以全優成績跳了一年,今年九月就直升高二,她在台灣的父母這個消息後都欣慰異常。

此地有同鄉建議,爲了照顧來美無父母照顧的台灣靑少年,給予他們鄉情,台灣人社團如敎會或同鄉會可以成立一服務性貿的組織,例如設立“host family”制度,由熱心同鄉家庭接納一二位異域求學的靑少年“留學生”。給予他們父母般的溫暖並予撫導,便他們在成長中增進對台灣人的認同。又如敎會可以在週末邀請這些“太空人 ”。家庭的子女及太太參加靑少年或敎會活動,這些都是能夠具體幫助他們適應美國的生活。

老年人的問題在台灣人社會中也是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他們在語言、交通及生活適應方面都需要年靑人的幫助與服務。洛城有一“長輩會”的社團組織,毎週聚會,彼此閒談,這是一個相當有意義的活動。在洛城多台語敎會亦有類似“長輩會”的團契組織,使老年人有所溝通或社交,解決他們感情及生活上的孤寂,這也是相當具體而有建設性的活動。

三、多彩多姿的台灣人社會

洛杉磯台灣人社團之多可能是全美之最。各種各樣的社團組織,使台灣同鄉能夠依各自的興趣專長參加各種不同的社團活動。大體而言,這種多元化的社團組織,可依活動功能及性質的不同區分爲宗教性、聯誼性、專業性及政治性等四種不同的台灣人社團。

第一是宗敎性社團。在南加州以台語爲主的敎會大約有二十間,其中以台語福音敎會及台灣長老敎會兩個敎派爲最大宗。敎會除了主日禮拜及週間的敎會宗敎活動外,更提供聯誼及服務的功能。許多同鄉在外國因朋友較少,生活較孤寂,到了敎會,他們毎週一次的主日聚會帮助了他們生活上的困難,也可能因此克服心理上的孤單感。敎會毎週固定的聚會,使會友的內在向心力相當強,他們不僅在信仰上有相同的共識,也藉着敎會活動,使他們成爲凝聚爲相當有力的社團組織。

台語福音敎會數年來在劉富理牧師及一群熱心的會友努力下,敎勢增加甚快。目前在大洛杉磯地區的台語福音敎派有洛杉磯、東安、聖谷、柑縣及南灣等五間敎會,分別由劉富理、高集樂、林榮吉、周淑惠及吳德聖等牧師牧會。參加敎會集會每週超過二千人以上。屬於長老敎會者有洛杉磯、好牧者、柑縣、第一、内陸祂是燈等六間敎會,分別由溫惠雄、蔡一信、陳瑞騰、彭雅各、及許斌碩等牧師牧會。全部敎會主日聚會約有二千人左右。其他在二、三年内陸續成立的台語敎會有哈辛達亥、七星、主第一及洛杉磯台灣基督敎會,分別由王黎明、余裕義、江法棵等牧師主理。

第二是聯誼性社團。聯誼性社團以南加州台灣同鄉會爲中心,經常擧辦鄉誼、康樂、學術及政治集會。同鄉爲一非政治性團體,但它爲海外台灣同鄉提供認同台灣及關懷故鄉的團聚與機會。同鄉會現任會長是沈英忠,同鄉會理事會則由十二位理事共同組成,毎年皆在年會中選舉一半理事。

此外,屬聯誼性的台灣人社團尙有南區生活座談會,西區生活座談會,南灣生活座談會、輕鬆生活座談會,分別許斌碩、江昭儀、李成奎等爲主要負責人,他們每月舉行一次無所不談的生活問題座談會,共同分享生活的經驗。另外有美西柯蔡宗親會、南加州台灣長輩會、南加州台灣社會服務中心、台灣協志社、台灣網球協會、台灣體育會等不同的聯誼性及服務性社團組織,他們分別由蔡石津、賴髙安賜、賴占鰲、周實、楊豐名、陳憲治、張昭堂任主要負責人。

第三是專業性社團。其中有台灣科工學會、南加州台灣音樂社、台美商會、柑縣台美商會、台美基金會、南加州台灣旅館業同業公會,洛杉磯醫師公會、柑縣醫師公會及北美台灣人文藝協會等專業性社團。他們在各自不同的專業及工作上結合同業及同伴發展他門專業上的共同利益。他們分別由株洪權、許丕龍、黃三榮、楊秀然等人任主要負責人。

第四是政治性圈體。其中南加州台灣人權會、台灣人公共事務會南加州分會、台灣民族民主革命同盟及台灣独立聯盟美國本部等政治性團體。他們分別由林心智、楊加猶、許信良及陳南天任該不同政治團體的負責人。另外,“美麗島”週刊在洛城發行己有數年,在台灣人社會中發揮出一定的影响力,但它扮演著強烈“批評者”的角色及它許多爭議性的文章也曾引起了多同同鄉的爭論。

南加州台灣人社團的活動力正在不斷彭湃提升中,許多台灣人社團在海外,台灣人運動中亦遂漸扮演着領導的地位,尤其因接近台灣的地緣影响,使洛城的台灣人社會更顯得活潑而敏感。社團多元的結果,加上大洛城地區的遼闊,使台灣同鄉在人際關係上亦逐漸趨向疏遠而非個人化的特徵;這是大都會人際關係常有的現象。近十萬的台灣人聚集在大洛杉磯池區,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海外台灣人力資源,如何透過台灣人社團組織及相互的協調,使台灣人的力量能擴大産生其在政治上,經濟上及社會上的影嚮力,這正是海外台灣人所面對的問題也是一個極重要的挑戰。

Downtown Monterey Park

179_西岸小台北-蒙特利公園(Monterey Park, CA)

摘自 台灣公論報 第三五一期 198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