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給客家會一個溫暖的家 大紐約客家會會長彭吉浦/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15/03

給客家會一個溫暖的家

大紐約客家會會長彭吉浦

作者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220_給客家會一個溫暖的家 大紐約客家會長彭吉浦 - 0001重情義是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的精神奧義

也是臺灣舊社會長子之於弟兄姊妹最常上演的情節,

大紐約客家會會長彭吉浦的真實人生,

無論是內及於自家兄弟姐妹、外對大紐約客家會鄉親,

其重情重義絲毫不遜書中情節。

彭吉浦

1939年生           新竹縣竹東鎮人

現任大紐約客家會會長、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顧問

曾任CAMELOTECK INC及SUNRICE CORP董事長、DRAGON FLAP CORP 總經理、ORDIBEL CORP技術部經理、臺南亞洲航空公司技術部經理、紐約臺灣會館老人中心會長、紐約慈濟功德會榮譽董事兼終身義工

如果大愛電視臺要製作一齣溫馨感人的教忠、教孝、教義戲劇節目,現任大紐約客家會會長彭吉浦絕對是男主角的不二人選。

父親早年過世,身為長子的彭吉浦自13歲起就必須開始賺錢養家,小時候揹著冰淇淋在車站、街上兜售的他,腦子裡’應該説前段生命裡根本沒有過出國留學甚至移民的半點痕跡可尋。

1962年,彭吉浦在臺南亞洲航空公司工作,專門維修越戰美軍的飛機,待遇優渥,起薪新臺幣2,400元,而當時一位大學教授的薪水也才1,500元,但他將薪水都交給了家裡,因為家中還有兩個弟弟和兩個妹妹需要撫養。

220_給客家會一個溫暖的家 大紐約客家會長彭吉浦 - 0002這張國民學校高級班畢業照.彭吉浦珍藏了幾十年,他説那有著太濃太濃的少年情懷。

1967年,他的臺北工專學長從美國回國相親,與學長的這一次碰面敍舊將他帶往當時充滿夢想

的「大蘋果」(Big Apple,美國紐約市的別稱),改變了他的下半生。「學長生動地跟我講述著美國生活的美好,讓我心裡好嚮往,於是開始準備托福考試(Toefl),隔年—1968年就考上了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

彭吉浦離開國門之際,薪水已高達新臺幣5,000多元,當時他已婚,老大、老二也已出生,帶著家人的期待與思念,責任感濃烈的彭吉浦到了美國之後,就立刻尋找打工機會,這時才發現位於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是一個大學城,沒有太多就業機會,迫於經濟壓力,讀了不到一學期,他就迫不及待跑到紐約去找尋新的學校。

220_給客家會一個溫暖的家 大紐約客家會長彭吉浦 - 0003上:彭吉浦當兵時英姿煥發的留影。

下:彭吉浦的結婚照。他與太太一生相隨相扶持,令人羨慕。

迫不及待打工去

乍聽彭吉浦細説其留學時光,會讓人產生一絲疑惑:他究竟是來留學?還是來打工?「我有家庭,我思考的跟一般留學生不一樣,除了要養活自己,還要寄錢回去養家,」因此到了紐約之後,都還來不及安頓,彭吉浦第一時間就到職業介紹所找工作,職介所老闆引介他至飯店當服務生,但因為沒有經驗,兩天就黯然離職。

這時候,住宿的問題也來了 =經過友人介紹,他先在紐約的臺灣同鄉會暫住,一間臥房只有4張床,卻擠了7、8個留學生,沒有床的就擠在地板上睡覺,一個晚上2美元,但是因為人多,大家生活作息不一樣,常常一個晚上都沒有辦法安眠,深知自己無法這樣生活,「兩天後我就跑了。」笑語輕談間,彭吉浦説自己趕緊先找了一家便宜的旅館搬進去,暫時解決住的問題,隨後就趕緊開始挨家挨戶找工作。

他到一間一間的餐廳詢問需不需要清潔人員,先找到一家牛排館做洗碗的工作,後來經理叫他去清理地板,但是因為不會使用磨地板機,被經理罵笨;隔天他又跑到時代廣場,找到一家賣熱狗的洋餐館當收銀員,一人管理一個櫃,經理非常欣賞他計算速度很快,不用計算機,找錢快又準,第一個月便加薪,聘任為正式員工,並且請他多介紹計算能力好的人,「那年夏天我就介紹了20幾個臺灣留學生。」

洋餐館的打工收入當然不夠養家糊口,所以後來他又找到一家辦公事務機器維修公司Ordibel上班,對方問他會不會使用某臺歐洲的機器,「我回答説『我在臺灣就是修飛機的,只要給我一星期我一定能夠摸熟這機器”』」於是立刻被當場錄取。就這樣了他開始了白天在Ordibel上班,晚上到西餐廳打工的生活。為了省錢,他在洋餐館解決三餐,「沒幾個月我就像吹氣球一樣胖了起來。」

這樣忙碌的生活過了半年之後,他申請到了柯柏工學院(Cooper Union ),內行人都知道進入這學校的門檻相當高,但是當時該校相當欣賞彭吉浦的母校-臺北工專,「因為這個學歷,我被柯柏工學院直接錄取,進去讀碩士班,並且學費全免。」也從這一刻起,彭吉浦開始了「白天工作,5點下班後馬上就到學校上課,每天都讀到深夜」的生活,兩年後,他取得了碩士學位,也把太太、小孩接到紐約一家團圓。

220_給客家會一個溫暖的家 大紐約客家會長彭吉浦 - 0004彭吉浦自柯柏工學院辜業時,在校園留下紀念影像。

彭吉浦出國時,身上帶了母親給他存起來的新臺幣10萬元和自己借來的4萬元,一找到工作立刻就寄錢回家,「當時兩份工作,一週可以賺得600美金,每個月寄200多美金回家。」3年來,他陸陸續續共寄了3萬多美金回臺灣給家人。而在他接了妻小來美定居之後,母親來了、妹妹來了、弟弟來了、堂弟妹來了、舅子來了……,彭吉浦將我國長兄如父、保護家人的傳統特質發揮得淋漓盡致,其夫人在餐敍中這樣跟我説:「我們30坪的家,曾經一次擠了40多個人!」

220_給客家會一個溫暖的家 大紐約客家會長彭吉浦 - 0005(左)彭吉浦一家人合照,歡樂的氣氛不言而喻。

(右)年輕時的彭吉浦意氣風發,熱心參與。圖為他替為紅葉少棒隊在美比賽加油的情形。

投資創業 與人為善第一

1972年,臺灣工業尚未起飛,外表看起來很像好好先生的彭吉浦,自柯柏工學院畢業後,立即開了Dragon Flap貿易公司,專門進口電動工具、牛皮紙等,販售到臺灣與東南亞。合作伙伴在臺灣蒐集資訊。他負責在美國找製造商,因為當時競爭同業尚不多,生意一直很不錯,他甚至在華爾街租了一間辦公室;後來又乘勝追撃,開了一家超級市場,事業平步青雲。

然而1上天卻讓重情重義的彭吉浦,在此時遇到人生第一個無奈的挫折:他發現臺灣合夥人作假帳1合作勢將破局。「我讓合夥人自己選,」果然合夥人選了當時獲利甚豐的貿易公司,彭吉浦則經營超級市場。「一開始經營得很辛苦,但 是利潤相當不錯,一個月可以淨賺1萬元美金。當時我的家人都到美國了,大家一起幫忙。幾乎可以説是全家總動員。」彭吉浦回憶著那段胼手胝足的時光,臉上本就柔和的線條多了幾許欣慰。

彭吉浦也在此時與家人開始投資房地產,而他與人為善的超市經營風格間接幫了不少忙,「美國人習慣領到薪水就立刻花掉,不太有積蓄,所以有些客人會先除帳,等到領了薪水之後,再拿支票來清帳,」這一人情味的通融,讓他結識了很多朋友和鄰居,「後來很多客人都會提供我珍貴的第一手消息,讓我能很快知道哪裡有好的房子要出售。」

有趣且很能體現他個人風格的是,彭吉浦總是買了房子就開始出租收租金,如果房客的經濟狀況不錯,他會逼他們趕快出去買房子、甚至威脅他們不買房子的話就要漲租金,「如果要在美國落地生根,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彭吉浦將信念轉成具體行動,使很多房客後來都對他心存感激;對於很好的房客,彭吉浦也從來不漲租金,在異鄉拼搏過,他的同理慈悲心相當強烈:「在外生活,大家要互相幫助。」

從彭吉浦初到紐約的租屋經驗,不難看出上帝在他身上種下分享的極大祝福。

剛到紐約時,與幾十人一同擠在小小宿舍的深刻經驗,讓彭吉浦後來有能力找到一公寓的時候,就邀請朋友和找不到房子留學生一同來住,但是規定一星期要交5元的伙食費,先回家的要先做飯,剛搬進來的、還沒找到工作的先不用交錢,「當時有一個臺灣的留學生搬進來,卻不願意找工作,後來我就很直接跟他講,這裡不留不努力賺錢養自己的人,大家都是辛苦的留學生:沒有義務來養你。」

220_給客家會一個溫暖的家 大紐約客家會長彭吉浦 - 0006從年輕到年老,太太一直是彭吉浦背後最大的力量。

220_給客家會一個溫暖的家 大紐約客家會長彭吉浦 - 0007上:客家會館成立時,躍登大紐約客家會會刊封面故事。

下:彭吉浦因熱心積極,受聘為僑務顧問時的聘書。

這樣一個在太太眼中無可救藥地以家中長子之姿,照顧著泛親族兄弟姐妹,並且也照顧異鄉人的人,以其身教深深影響並福蔭著孩子,他們個個學有專精,謙遜自持,也樂於分享。大女兒任職於美國日商公司,嫁給日裔美國人;二女兒任職華爾街金融證券公司;最小的孩子則是會計師,在優比速國際快遞公司(United Parcel Service, Inc.,簡稱UPS)工作,負責到全球的分公司去查帳。

時刻體現客家精神

對於想移民到美國來的客家人,他建議:「一定要有一技之長」,現在在美國要找工作不是很容易,如果甚麼都不會,高不成低不就,就會怨嘆當初在臺灣有多好,他説抱持此種心態的人是沒有辦法在美國生活下去的,必須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也許就是因為我是客家子弟,從小把吃苦當作吃補,所以才能熬過剛到美國的那一段日子。」

淡淡談起艱辛打工路。彭吉浦説,母親「對自己節儉、對別人大方」的身教,影響他的人生至深,特別是在美國的時候。「在美國開超市時,別人9點開門,我7點就開,別人7點關門,我8點才關,起早貪晚,多做一點事情,多賺一點錢,就算少休息一下也無妨。」小時候曾經跑到新竹市買一堆連環漫晝回來,出租給其他小孩子看,初中一年級當過家教、養過豬,只要當時能夠賺得到錢的工作,他都願意去做。這樣的彭吉浦説,客家人的家庭教育,讓他理解到刻苦耐勞、不怨天尤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使他更懂得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做人做事謹守本分,「勤勞、節儉是客家人的美德,可是對於公眾事務勞心勞力、花錢也在所不惜,因為我們知道夠幫助別人,自己就會很高興。」

更奇特的是,彭吉浦在美國曾經開創過很多事業,被騙過很多次,更有幾次還是被臺灣同胞欺騙;雖然如此,在他身上見不到鋭利的防備之心,反而是慈愛奉獻的模樣令人動容,因為他依然堅守著「只耍努力,就有所成就」的人生價值觀。

220_給客家會一個溫暖的家 大紐約客家會長彭吉浦 - 0008大紐約客家會館成立,在2007年是紐約華人圈盛事,媒體報導十分熱烈。

圓母願 客家會有了家

跟著時間走進退休年代,彭吉浦念念不忘的是客家。

12年前,他開始聯繫來自臺灣的客家人成立大紐約客家會,透過簡單陽春的年節活動聚會,聯絡感情、一解鄉愁。現在,大紐約客家會已有將近600個會員,在紐約提供客家鄉親來此取暖的溫暖處所。

10年前,彭吉浦掛念著母親的希冀:有一處專門供客家人聚會的處所,於是與一些客家鄉親想集資買下一棟大樓供鄉親使用,當此之際,彭吉浦因緣際會認識一個在生技領域研發半導體材料—磷化銦的華人,這種材料比台積電、聯電的矽晶圓所需的砷化鎵高一等級,當時已經研發到四吋,若能量產必可大賺。因為大家理念相同,便集合幾個鄉親共同投資創立公司,專門生產這種半導體材料,打算賺錢時就買一棟大褸當作客家會會館。「剛成立的時候,一個月只能做出5公斤材料,供不應求,於是從兩口爐擴展成十口爐,」只是天不從人願,當公司月產值達60公斤的時候,先是全球高科技產業開始不景氣,接著九一一事件又來攪局,讓大家的努力幾乎付諸水流,後來只好收廠不做。當然,買大樓的願望也跟著泡湯。

3、4年前,他將自已在紐約的一棟舊房子拆掉,改建成5層樓,並遵循母親意願,免費提供其中一層樓作為客家會的會所,這裡同時也是全美客家團體中,唯一有固定聚會場所的會館。大紐約客家會會館開幕當天,轟動了整個紐約華人圈,許多重要人士都前來參加。「我母親一直以來都非常熱情參與客家會的活動,只要社團有辦活動,她一個人可以煮上10幾道客家菜,讓所有與會的人吃得盡興,」母親對於客家會活動的熱烈支持精神,深深影響著彭吉浦。一直到現在……。

220_給客家會一個溫暖的家 大紐約客家會長彭吉浦 - 0009彭吉浦(左二)一向熱心為國,此為他帶領大紐約客家會参與臺灣旅遊文化節的活動,於記者會中致詞。

緩而堅定 推動客家事務

5、6年前彭吉浦退休後加入了紐約老人會,遠近馳名的熱心行徑,讓他立即被推舉為理事,爾後更被推選為臺灣會館老人中心會長,2、3年前,他又接任大紐約客家會會長一職,「我現在的主要生活,就是推動客家事務。」

他的確很積極。客家會館裡,有免費的英文班、客家山歌班、客家語文班,更多時候,是鄉親們為了籌辦各項活動的討論聚會場所。2010年8月17日午後2時半,彭吉浦、奧林匹克金牌廚師詹煌君、還有屏東鄉親會活力十足的新會長胡慶祥、胡妹妹、客家會總幹事王政忠、幹練的太太Wendy等人聚集在此,為了即將到來的旅遊文化節,熱烈地討論並分配著工作,熱情無比的嗓音,在這個30多坪的空間裡訴説著:同是故鄉人是多麼值得珍惜。

220_給客家會一個溫暖的家 大紐約客家會長彭吉浦 - 0010 220_給客家會一個溫暖的家 大紐約客家會長彭吉浦 - 0011客家會館裡,陳列著許多客家相關物品。

「説實在話,在美國推動客家語言是很困難的,雖然現在美國已經開始在各級學校開立了中文課程,但是中文難學,客語更難學,所以我先成立客家山歌班,讓年輕一輩從歌曲當中學起,有了興趣之後,再更進一步成立客語班,將客家話繼續傳承下去。」

彭吉浦領軍的大紐約客家會相當積極活躍,與其他社團之間多有聯繫,也經常受邀參加其他社團的活動,合作舉辦許多的講座和文化活動;對於來自美國其他州的鄉親詢問如何成立客家會,他也一秉熱心舆關懷,盡其所能提供協助。

即便身處海外,彭吉浦對臺灣的關心絲毫未減、也或許是離開家鄉才更珍惜故鄉的美好,「有時候,能在美國和別人講上幾句客家話,就會讓我高興不已。」

臺灣發生八八水災時,他帶領大紐約客家會成員到街上募款,不到一天時間募得了八千多美元。隔天臺灣同鄉會舉辦慈善募款大會,屏東鄉親會也聯合舉辦義賣活動,大紐約客家會更熱情地準備很多義賣食物,在短短兩天內就募得兩萬多美金,捐給屏東縣政府作為救災重建經費。

現在,彭吉浦每天做完晨間運動,就開始移動他那緩和而堅定的步伐,從居住的5樓向位於4樓的客家會館行去,像個慈愛的父親,在這裡營造著供客家鄉親取暖的溫馨歡樂家園。

220_給客家會一個溫暖的家 大紐約客家會長彭吉浦 - 0012彭吉浦幾以客家會館為家,以推動客家事務為生活之首要。

摘自 深耕躍動 北美洲22個客家精采人生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