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奉獻台灣40載 羅慧夫醫師 / – /2015/08

奉獻台灣40載 羅慧夫醫師

322_奉獻台灣40載 羅慧夫醫師

說著一口流利台語羅慧夫,以醫療宣教士身分帶全家來台灣,在馬偕醫院擔任院長,引進小兒麻痺疫苗,催生燙傷中心、加護病房、自殺防治中心及生命線,挽救許多生命。

長年奉獻台灣醫界的美籍醫師羅慧夫為許多台人感念。羅慧夫顱顏基金會23日推出兩支記錄其在台灣行醫及退休後過程的記錄片,並邀請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及羅的學生中研院院士魏福全等人出席放映會。

中央社報導,羅慧夫顱顏基金會23日舉辦羅慧夫(M.Samuel Noordhoff, M.D.)醫師雙記錄片放映會,包括1959年至1999年在台灣40年的《長假》,以及退休後到2013年間的《長假過後》。

聯合報導,「你的職業應該成為你的假期。」羅慧夫的小兒子德克(Dirck)引述馬克吐溫的話,形容爸媽40年在台服務,如同他們人生中的長假。記錄片也以「長假」命名,記錄1959年羅慧夫以醫療宣教士身分舉家來台,在馬偕、長庚醫院服務,直到1999年退休回美的點滴。

說著一口流利台語羅慧夫,曾在馬偕醫院擔任院長,引進小兒麻痺疫苗,催生燙傷中心、加護病房、自殺防治中心及生命線,挽救許多生命。

從馬偕到長庚,他成立顱顏中心,並選派學生出國學習冷門領域,包括顯微重建、泌尿生殖重建、乳房重建;還在長庚成立顯微中心、美容中心,讓台灣整形外科在全球占有領先地位,也吸引各國人才來台參與訓練。

蘋果報導,羅慧夫退休返美後,仍每年來台探視學生和病患,直到2013年他最後一次回台。羅慧夫因罹患帕金森氏症,身體狀況無法再搭乘長途飛機。當年他返美前曾發表演說,向老朋友、學生和病患說再見。

聯合報導,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董事長黃炯興表示,羅慧夫現在與妻子住在美國的老人公寓。雖患帕金森氏症,但精神狀況很好且生活自理,不假他人之手。基金會有專戶為羅慧夫奉獻,每年派員赴美探望,下次拜訪也會向他報告這次放映記錄片的活動和迴響。

黃炯興說,羅慧夫把自己當成旅客,看台灣需要什麼,他就做什麼。他在台灣時比較像「長工」,而非來度「長假」。

出席放映會的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亦表示,羅慧夫精神是Love(愛)、Hope(希望)、Faith(信仰)和Forgiveness(體諒),即使執業過程中遭遇負面評價,都必須克服,他並轉述羅慧夫的話「照顧病人是醫師的福氣。」

中時報導,基金會還表示,希望藉由記錄片影像的感染力,傳達羅慧夫醫師的精神,尤其現今台灣醫療亂象:例如醫院面臨「五大皆空」、醫師追逐高利潤的醫美行業、人力失衡、醫病糾紛頻傳等。基金會希望喚起醫護人員從醫的初衷,同時也期待引導年輕學子樹立有意義的人生價值觀。

基金會說,即日起可以99元工本費向基金會索取《長假》及《長假過後》雙紀錄片DVD,亦可向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接洽放映事宜。

摘自The New Lens 關鍵評論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0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