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一家人做伙來打拼 追求台灣建國的感人故事/張炎憲/2014/09

一家人做伙來打拼

追求台灣建國的感人故事

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前國史館館長 張炎憲

這本口述歷史記錄著一家人追尋台灣建國的故事。張家姊妹受到大姊夫楊宗昌、大姊張肅的影響,大家有志一同加入海外台灣人獨立聯盟,推動台灣人覺醒與自救的運動。

這一家人從年輕時代投入,至今熱情未減,仍然在台灣建國運動路上打拼。他們的故事就是一部台灣人追求獨立建國的縮影。

一、張家的背景

張家住在嘉義東石型厝寮。父親張清祺,畢業於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成功大學前身)。戰後,負責接收嘉義工學校,當上校長。後加入國民黨,擔任過嘉義縣建設局局長,曾一度著手競選嘉義縣長, 但因國民黨提名林金生而棄選。後調至中興新村台灣省政府建設廳第六科科長等職。因此,張家姊妹兄弟八人,前五位都在嘉義讀國小,後三位則在中興新村國小就贖。

張肅的七叔張守仁,因洪養案,於1952年5月被國民黨情治單位逮捕,1953年1月被槍決。槍決之後,家人才被通知,阿嬤拜託女婿到台北認屍領回。七叔慘死的陰影籠罩全家。爸媽都說他是「歹囝仔」, 要子女們不可學樣。等到他們到美國之後,才瞭解七叔是因接近社會主義而被捕槍決,是白色恐怖年代的政治案件。

雖然家庭有政治受難者,但因爸爸是在公家機關服務,又是國民黨員,所以並沒有受到國民黨的干擬。父母又相當注重教育,所以一家大小都平順地完成高等教育。

二、楊宗昌與張肅

一九五〇、六〇年代是留學風潮的年代。張家子女也不例外,一個接一個出國,打開人生另一個旅途。

張家老大張肅,1938年出生,東海大學經濟系畢業後,留在東海擔任助教,並兼任劉榮超教授(嘉義,劉傳來的兒子)的助理。同時認識系內Fulbright交換教授Dr. Desmond W.Bittinger。 受到Dr Bittinger的鼓勵,赴美留學,進入堪薩斯州立大學(Kansas SUUe University)統計研究所。1963年12月抵達美國不久,學校註冊、身體檢查和移民局登記等等事情接踵而來, 對初次出國的年輕女子而言,美語說得還不算流利、事情有時又摸不著邊,當束手無策之際,幸好有一位早她一年來美的楊宗昌拔刀相助,心情才逐漸安定下來。因常相左右,迸出了火花, 兩人戀情極速發展,不到一年時間,在1964年10月31日結婚。

這段美好的姻緣,起初老爸並不同意,認為女兒出國是為了讀書,怎可學業未成就倉促結婚。父親嫁女兒的心情,古今同樣,都想找個好女婿,為自己的寶貝女兒找最好的歸宿。張家爸爸也不例外, 直到張肅頭一個女兒出生之後,才不再堅持而諒解了。

張肅與楊宗昌的美滿婚姻,不只是楊張兩人的事,更關係到日後台獨運動的發展。兩人的結合,構成堅強的伙伴,影響家族成員的動向,有十位參加聯盟,並成為台獨運動的核心人物。

楊宗昌,1936年出生於台中南屯。楊家是大地主,有錢人家。爸爸畢業於總督府醫學校,在台中行醫。宗昌的母親生七個孩子,他排行老四,是最大的男孩,從小就受到父母的愛護,希望他能出人頭地。

宗昌從台中一中畢業後,進入台北工專土木工程科。服完兵役之後,在公共工程局工作。1962年到美國留學,進入堪薩斯州立大學。1964年6月經王人紀介紹加入台灣獨立聯盟 (United Formosans for Independence,簡稱UFI),10月與張肅結婚。在大學,認識許多志同道合的台灣人,後來都加入台灣獨立聯盟。1965年,受張郁彬之託,英譯彭明敏、 謝聰敏、魏廷朝等所寫的〈台灣人民自救宣言〉,並於台灣留學生與美國友人之間傳閱,影響海外台灣人運動極大。

1967年,王人紀出任全美台灣獨立聯盟(UFAI)主席,宗昌擔任中央委員,至1996年,前後共29年。2004年再出任中央委員。在這期間,盟員大會大多由他負責開會地點的選定和會議議程的規劃。 1970年4月24日,黃文雄刺蔣事件發生,聯盟內部對處理黃、鄭與聯盟關係產生意見紛歧,甚至造成聯盟分裂,有人脫盟的現象。 1973年張燦鍙第一次當選聯盟美國本部主席,楊宗昌為副主席, 為了整頓內部成員的凝聚力,聯盟決定辦理盟員重新登記。宗昌呼籲舊同志歸隊,積極吸收新盟員,並有計畫組訓盟員,增強對國民黨的作戰能力;每月發行盟員通訊,促進盟員之間的交流;強化紀律, 使聯盟組織更加嚴密,經營更加企業化。

1989年宗昌接任《台灣公論報》發行人,負责募款工作,使得公論報的經營日漸上軌道,轉虧為盈。1990年,郭倍宏續任美國本部主席,宗昌出任副主席。1991年 1月9日,郭倍宏決定回台, 宗昌乃代理美國本部主席。同年12月,聯盟總部遷回台灣,宗昌連任主席至1994住美國本部的運作。2004年起,他開始著手撰寫盟史的工作。

宗昌為了推翻中華民國體制,建立台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加入台獨聯盟,奉獻一生心力,他認為這是很值得的件事情,是他人生的轉捩點。他以此為榮,從不怨悔。

他除了為台灣獨立建國打拼之外,事業上也很有成就。研究所畢業之後,他從事造橋的工程設計工作,建造過很多美國橋樑,曾被公司派往沙烏地阿拉伯協助 建造高速公路,並擅長演講術,深入美國社會。1992年,他自行創業,開設結構工程設計公司,因有數十年經驗的累積,業務發展相當順利。

三、陳希寬與張郁彬

張郁彬是張家的三女兒,考進東吳大學中文系,後轉入外文系。1965年1月到美國進入堪薩斯州立大學,攻讀現代語言學。因受到大姊張肅和姊夫楊宗昌的影響,逐漸萌生台灣意識。

陳希寬的父親陳逸松(1907-2000),東京帝大法學部政治科畢業,取得辯護士資格,1933年返台,開設法律事務所,常與台灣文化人士交往,是一位頗富盛名的文化人兼律師。陳希寬從小耳濡目染, 受到父親的影響,對海外台獨人士史明、廖文毅的言論早有所聞。他台獨意識與台灣歷史的啟蒙都來自於父親。

建國中學畢業後,他考入台灣大學化工系。1964年9月赴美留學,進入堪薩斯州立大學。選擇堪大是因大哥志青與二哥景仁都曾在堪薩斯州立大學就讀,志青的指導教授是范良政教授, 所以就推薦希寬到堪薩斯州立大學,並接受范教授的指導。楊宗昌是陳景仁在工專學生時代的朋友,曾來過陳家,受二哥之託,照顧希寬。1965年9月,希寬繼張肅之後,擔任堪薩斯州立大學台灣同學會會長。 因這些關係,陳希寬與張郁彬認識之後,感情快速發展,而於1966年12月結婚。

1964年至1965年之間,堪大學生莊秋雄、蔡一、王能祥、黃石定、呂天明、方菊雄、陳希寬等人常在一起討論台灣問題,成立Kansas Suite Group,每月聚會一次,並與日本、 美國等地區的台灣人團體保持連繫。在1966年至1968年,堪大校園發生台灣統獨論戰,陳希寬等人都投入這項論爭,並連續三年在堪大學生報(Kansas state Collegian)上刊登二二八大屠殺的廣告, 引起國民黨學生和中國學生會的反擊。你來我往,一時轟動校園,並引起美國台灣人團體的支援。

1966年6月,王能祥代表堪大學生,到费城參加台灣獨立聯盟的會議,這次會議決議成立全美台灣:獨立聯盟(United Formosans In America for Independence,的MUFAI)。 王能祥帶回這項決議後,陳希寬等人集體宣誓加入,成為聯盟的重要推手。因此堪大有「台獨的西點軍校」之稱,是培養台獨鬥士的搖籃。

1967年6月,全美台灣人數雖然不多,但因散居各地,聯絡不易。為了宣傳台獨理念,溝通感情,台灣獨立聯盟成立「通訊錄籌備會」,由陳希寬與蔡一負責收集台灣人資料,張郁彬與陳希寬負責打字、 抄寫漢字。經數月努力,12月底終告完成《全美台灣人名錄》,是第一本台灣同鄉通訊錄,收錄3,095名,其中約70%是學生,3%在大學任教職,近13%在校園外就業。留學生佔絕對多數,表示正值留學熱潮, 留學生雖然生活拮据,但年輕人特有的理想熱情,正在發酵,眶集能量,展開對國民黨的批判與台灣獨立的追求。

1967年全美台灣獨立聯盟決定翻譯葛超智(George H. Kerr)《被出賣的台灣(Formosa Betrayed )》,由陳榮成總負責,希寬與郁彬翻譯第12章「1947年二二八事變」 (The February Incident,1947 ),並以女兒「陳南穎」的名字發表。漢文譯本在1973年正式出版。

希寬在堪大獲得化工博士之後,1969年2月進入私立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擔任助理教授,在研究所開課。到費城之後,希寬擔任聯盟費城支部的負責人,秉持堪大的精神, 從事收集台灣人名冊,寄發台獨刊物,聯絡同鄉感情等工作。1970年,424刺蔣事件發生,聯盟內部對處置黃、鄭的作法有所爭議,而發生裂痕,但希寬自始至終支持聯盟的決定,在聯盟中的地位也曰形重耍。 1971年蔡同榮辭去世界台灣獨立聯盟(World United Formosans for Independence,簡稱WUFI)主席,第三屆盟員大會選出鄭紹良為美國本部主席,陳希寬、洪哲勝為副主席。

彭明敏抵達美國後,海外台灣人士氣高昂,乃決定在聯合國大會召開之前,1971年9月18日在紐約舉行民眾大會,由彭明敏主持的台灣研究社(Formosan Studies)主辦,台獨聯盟為幕後推動者。 台灣人受到鼓舞,紛紛在美國各地成立台灣同鄉會。

聯盟在1971年10月18日聯合國開會當天,十幾位盟員走到聯合國大門口,用鎖鍊把自己銬鎖在鐵欄上,然後由領隊大喊:「台灣是台灣人的(Taiwan for Taiwanese), 台灣人民自決(Self-Dctcrmination for Taiwan)」。這次示威活動引起媒體記者的注意,隔天上了報紙的頭條新聞。

在私立實州大學任職三年之後,經王博文的介紹,1972年希寬進入亞普空氣化工產品公司(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一直到2001年底退休為止,為公司取得十七個美國政府專利, 在亞普氣體的子公司「三福化工」拿到三個台灣專利,平均每一年有一張專利,發表論文共約七十篇,成果優異。

卸任聯盟副主席之後,他擔任過台灣人權協會的會計,王育德獎審查委員、王康陸基金會會長等職務,繼續為台灣的人權、民主與文化奮鬥。

四、張伯寬與張月英

張月英是張家的五女,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曾在基隆信義國中、台北市新興國中任教。

因為姊妹都在美國,月英感到孤單,好像失去了姊姊,心裡難過,所以就決定去美國。1979年7月抵達美國,住在大姊家。她在大學三年級時,對國民黨抱著一份熱誠,自動加入國民黨。但到美國之後, 閱讀王育德《苦悶的台灣》和《台獨》月刊等雜誌之後,發覺被國民黨欺騙了而感到憤怒,不久即加入台獨聯盟。

美麗島事件爆發之後,海外台灣人群情激憤,不滿國民黨的鎮壓逮捕。月英受此影響,熱血沸騰,亟想為台灣做事。1981年自電腦學校畢業後,接受張燦鍙的邀請,進入聯盟在紐約的辦公室工作。 當時對外稱之為「咖啡廳」,不直接說「聯盟辦公室」,所以去辦公室,就說 「去咖啡廳」。她負责《台獨月刊》和聯盟通訊的抄寫、影印、郵寄等工作。同時,幫忙籌備《台灣公論報》的出刊工作。

《台灣公論報》社長是洪哲勝,發行人是羅福全,月英擔任編輯和採訪記者。1981年7月31日,發行第一期,主要報導陳文成事件。在公論報工作時,認識了張伯寬。

張伯寬在台大地質系畢業後,進入美國德州達拉斯的Irving大學,常投稿《台灣公論報》。1982年3、4月間,加入《台灣公論報》的編轉工作。兩人因一起工作而相識、戀愛,於同年9月結婚。 結婚後,月英辭去公論報的工作,張伯寬則留在報社,繼績擔任編輯,並撰寫文章,為了刊物的發行,常常忙至深夜才回家。他曾寫〈一個會說台灣話的四腳仔台灣人>的文章,發表在公論報。 四腳仔是暗指高资敏,高乃對公論報提起訴訟,後經美國法院判決公論報勝訴。訴訟案發生之後,當事人備受困擾,不勝其煩,但公論報卻因此而人氣更旺,收到更多捐款。

1983年,月英擔任全美台灣人權會紐約分會會長,至1984年兒子誕生才卸任。張伯寬也在兒子滿月時,離開公論報,到達拉斯與哥哥一起做生意。當生意越做越入佳境的時候,1991年9月, 伯寬竟罹患癌症,而於1993年3月 去世,年僅四十三歲,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失去一位忠實的幹部。

張伯寬去世後,月英負起公司的資任,但因業務過於繁忙,無法負荷,而於1997年結束營業。生活較為空閒之後,又開始投入台灣人運動。1997年擔任底特律台灣同鄉會的副會長, 1999年出任底特律婦女會會長,2002年擔任北美洲台灣婦女會(North America Taiwanese Women’s Association )秘書,常負責舉辦年會、註冊等工作。2005、2006年擔任全美台灣同鄉聯合會秘書長, 支援世界台灣同鄉會大會的工作。她繼續活躍在台灣人活動的聚會,為台灣的獨立建國而努力不懈。

五、從事建國運動的光與影

三對夫妻由姊妹串連,在大姊、大姊夫的影響下,共同為台灣獨立建國而努力。在建國路上,他們攜手並進,展现家族情誼,在前途未卜的情況下,他們相呼作伴,挑戦國民黨政府, 追求台灣獨立。他們在寒夜中揮舞台獨運動的大旗,在困頓中堅持獨立建國的理念,冀望有一天台灣人能夠出頭天,台灣國能夠建立。這份聚情、膽識與勇氣,將永遠留在台灣國家歷史上。

革命的熱情鼓舞留學生走入建國的行列,奔放出光彩,留下動人的事蹟,但其背後卻隱藏著流落異鄉、孤軍奮鬥、思親思鄉之苦。

二二八事件的大屠殺,驚醒台灣人的醉夢,喚起台灣人的自決。從此,台灣人掀起一波又一波獨立運動的浪潮。因台灣與日本有五十年的從屬關係,台灣人熟悉曰本的環境,所以二二八事件之後, 台灣人在日本成立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誓言推翻國民黨政權,建立台灣國。

1950年代之後,台灣獨立的風潮逐漸從日本轉到美國。陳以德、盧主義、林榮勳、楊東傑、林錫湖等人在1956年於費城成立台灣人的自由台灣(ThcCommittee for Formosans’ Free Formosa’簡稱3F)。1958年改組為台灣獨立聯盟(UFI)。楊宗昌在1964年加入聯盟,當時聯盟還在草創時期,敢加入聯盟,必須具備勇氣與決心。

因楊宗昌加入聯盟,張肅的妹妹、妹夫、弟弟等都陸續加入。如果考慮到國民黨的恐怖作風、家人的安危以及今後的出路,大多數人都會有所顧慮而不敢加入,但張家親屬卻憑著年輕人的熱情與正義感, 為追求台灣的獨立自主,而不顧一切,先做再說,此種無私精神,是感動人心的最深沉力量。

台獨聯盟山於年輕留學生的加入,陣容與聲勢曰益壯人。但這些留學生卻處處受到國民黨特務及大使館的干擾、恐嚇與要脅,甚至以吊銷護照做為懲戒,使其無法返國,在海外自生自滅。楊宗呂、 陳希寬等人都因此而成為黑名單,直到1992年黑名取解除之後,才能回到祖國台灣。建國志士望鄉的心病只能在「黃昏的故鄉」、「媽媽請妳也保重」的歌中找到安慰。

留學生被吊銷護照無法返台,留學生的父母也因兒女被列入黑名軍而不能赴美探親。宗昌的母親足足等了+七年,才獲允探親。母子兩人在美國機場相遇卻不認識,因為十七年的歳月使得兩人都變了, 宗昌從青年變成中年,母親從中年變成老年,容貌體態都改變了,這怎能認得出來。最後,母親被一位善心的留學生帶往警察局,宗昌到警察局,最初也認不出來,後來看到母親青筋浮現的雙腳, 母子才相認。這段母子相認是白色恐怖年代,國民黨迫害人權、阻斷親情的最好寫照。

六、永不退卻的鬥志

陳希寬對楊宗昌有這樣的描述:他是「堪大最堅強的野貓,大部分的人對獨立運動常是三分鐘熱度,可能做一半就退縮了,他卻一貫性地在做;他像一座燈塔,永遠在那裡提供很明顯的目標, 讓大家不會迷失;他是行動派,説得少做得多,腦筋清楚,立場從未改變。

希寬的話,說出在國民黨高壓統治的年代,留學生的參與是最具體的反抗行動,也是台灣建國運動最重要的憑藉。楊宗昌的精神是如此,受他影響的家人或是自動自發投人獨立建國行列的人士也是如此。 在沒有權力後盾可以依賴,前途又是茫茫不可預知下,這股無私奉獻的決心最能感動人心,使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台灣也因此逐漸改變,邁向獨立自主的國家。

他們雖然身在美國,但心繫台灣,為台灣奮鬥的意志永不退卻,仍然繼續在燃燒自己,在為台灣的前途打拼。

張家家族於陳希寬、張郁彬家中團聚合影(賓州,06/1988)

摘自 一門留美學生的建國故事/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