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 獻身遲緩兒的療育工作 / 蔡盧锡金 /2015/09

獻身遲緩兒的療育工作

作者 蔡盧锡金

1973年,我回到台北,8月在雙連幼稚園設立了台灣第一個幼兒療育班-佳音療育中心。我擔任雙連幼稚園教育主任,首位幼兒療育班老師是女兒蔡鳳鳴老師。我們以創新的「韻律療育Rhythmic Edutherapy」,輔以蒙特梭利教具,開始獻身腦性麻痺、自閉症等遲緩兒的早期療育工作。1979年創立了全球華人第一 所專門收治殘障嬰幼兒的佳音幼稚園,並且得到政府認定。許多當初呈現動物般行為的遲緩兒在幾週的療育後,開始能夠像正常幼兒般的爬、坐、聽、食。他們也很快地發展出生活自理及適當的社會行為, 有的幼兒甚至可以進入一般的幼稚園及接受國民義務教育。

年幼時,我就注意到一些在路邊爬行、乞討維生的人。我相信他們也是上帝的兒女、有父母兄弟姊妹愛的人。1940年,我從事幼教工作後,感到神呼召我,將自己奉獻在遲緩兒童的特殊教育工作上。為了回應這呼召,我在1968年前往日本研習,重點放在當時歐美也剛起步的腦性麻痺幼兒(零歲開始)的物理治療、音樂治療和家庭教育。

例如:一位患有位腦性麻痺的八歲黃小妹,原本一直臥床需要大人餵哺,連小兒科醫生都放棄治療。我載她到佳音療育中心,透過四對一、二對一、一對一的訓練,幫助她爬、坐、站、走、吃,不到半年她慢慢就能自立。後來,到美國加州讀大學,取得電腦學位,現在和家人住帕沙迪那。同時期在台南,也有從小患腦性麻痺的黃美廉博士。因黃媽媽在美廉一歲時就開始帶她進行治療,我在台北同聲相應才有後來這位傑出美術家被培養出來的成果。

腦性麻痺是大腦在發育未成熟前(如母親懷孕時、生產時,或出生後受傷、感染、生病等),因控制動作的某些腦細胞受到傷害或發生病變,而引起運動機能障礙。有時傷害也會影響到控制動作以外的其他腦部區域,合倂成視覺、聽覺、語言溝通及智能與學習發展上的多重障礙。韻律療育是韻律教育、遊戲療法、舞蹈療法、語言訓練、技能訓練、智能教育、生活教育並行的教育;透過遊戲刺激感官機能,使之立即反應;給予機會透過動作進行表達;注重個別及團體等活動中,誘導思考力與記憶力;藉由系列的刺激安排,激發幼兒的創造力;鼓勵親人參與教學與輔導,提升教學效果。

1982年,我用先生退休金一半,成立了佳音文教基金會。個人的心力薄弱,一切的努力都寄望於社會、政府能夠早日正視這些遲緩兒的基本人權和受教育權。

1986年,我因公共傷害卻得不到任何賠償,遂申請移民美國。來美後,與夫婿同在台灣長輩會協助EI Monte鶴園老人公寓的覓地與興建,推廣福利活動,擔任殘障協會義工,並於1993年任第七屆會長。二十幾年前,也擔任加州華裔殘障家長協會顧問。1998年,獲得台灣會館基金募款總額第一名及擔任第一、二屆董事。

2007年12月29日我先生過世,在這之前的四個月,最親愛的五姨、五姨丈和弟弟相繼過世。短時間內親人一一離去,我整個人變得呆滯,晚上眼睛閉不起來,沒有食慾。2008年2月10日(禮拜 天),早上靈修時,拿起母親遺留給我的《荒漠甘泉》,裡面寫著:「要喜樂(腓四4)。」去教會,主日學題目也是「喜樂」,主日崇拜蘇文隆牧師也講「喜樂」。

回家後,我向神說:「我順服!我順服!」突然,胸部好似爆炸般「碰」的一聲,並且有光。「碰碰」聲連續一兩個禮拜。從眉毛以上突然亮起來,我整個人開了,想到先生過去逗小孩的情景,小時候當五姨和姨丈談戀愛時的跟班等,許多快樂的事一一浮起。從那時起,我變成喜樂的人了。感謝上帝,賜我這九十多年的歲月,給我特殊的使命和恩賜,並得家族、鄉親的愛顧,達成奉獻特殊教育的願望。


339_獻身遲緩兒的療育工作 - 0002
《盧錫金理事全家福》

339_獻身遲緩兒的療育工作 - 0001

339_獻身遲緩兒的療育工作 - 0003

摘自 南加州台灣人長輩會35週年年會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