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回憶編印第一本《全美台灣同鄉通訊錄》的甘苦經過 / 陳希寬

回憶編印第一本《全美台灣同鄉通訊錄》的甘苦經過

作者 陳希寬

〜謹以此文獻給1960年代台灣留美學生及台美台灣獨立聯盟同志〜

背景動機,愛鄉心切

1966年7月 1 日,在美國Manhattan, Kansas數位K-State University,台灣留學生組成 Kansas Formosan Group,每月集會一次,討論台灣問題,並與世界各地類似的台灣人組織如日本的台灣青年社、美國的台灣獨立聯盟(United Formosans for Independence, UFI) ‘Wisconsin的台灣問題硏究會等保持聯繫。 KFG基本會員爲:呂天民、莊秋雄、陳希寬、黃石定、蔡一,稍後,王能祥、方菊堆也加入。這個組織也是促成同年6月甫成立的台美台灣獨立聯盟(United Formosans in America for Independence, UFAI)的基本社團之一。

某次KFG集議,咸感有編在美全國性台灣同鄕通訊錄之需要,收集名單編印通訊錄,不但方便個人彼此聯絡、通信、尋友之用,更可促進台灣獨立運動之展開。

1966年秋天,台美台灣獨立聯盟組織部負責人賴文雄等正在美國各地區巡迴,乘便邀請各地區熱心台灣同鄕共襄此舉。初期資料漸由各地寄達Manhattan集中處理。

1967年6月,UFAI盟員大會正式通過成立通訊錄籌備會,交由募款組負責人許正義(即Ron Chen陳榮成,又名陳槓棰)主持,全力推進。此任務復由Ron Chen交Manhattan, Kansas的陳文山同志(即陳希寬)及浪子同志(即蔡一)負責實際工作,所有費用開支,除由UFAI部份資助外,計劃以推銷方式貼補。

籌備工作,按步就班

1967年6月至9月籌備期間,Manhattan工作隊積極計劃如何收集資料,如何有效地向各地上述人員索取名單及募捐,及決定通訊錄的內容及規格。當時資料來源計有:

  1. UFAI Formosan Gram各地區分發人員名單。
  2. 各地台灣同鄕會(Formosan Clubs)之通訊錄。
  3. 各地中國同學會通訊錄之部分資料。
  4. 私人朋友之介紹。

實際工作,酸甜苦辣

鑑於各地學校開學時間,大多在9月初,且台灣新同鄕初來美國也多在此時報到定居,我們乃決定在1967年9月14日發出第一封信,請各地熱心台灣同鄕填寫初步調查表於9月底寄回,塡寫項目包括:台灣同鄕人數(學生、教授、就職、眷屬),包括何大學,有無同鄕會或同學會成立,正式或非正式,有無向學校登記,當地是否有中國同學會,是否有編印台灣同鄕通訊錄,並請提供附近熱心人士芳名。爲了鼓勵同鄕提供名單,我們承諾在年底出版〈全美台灣同鄕通訊錄〉,每十名增送一冊。並請大家收集好名單,於10月20日送來Manhattan 853信箱。

在送120信給台灣同鄕當中,於10月20日截止,共有九十四位熱烈反應。這些熱心台灣同鄕名單,依美國各州英文字母順序(打*記號者爲K-State University校友)如下:

Alabama: 羅松永

Arkansas: 鍾英昌、何國政、張正錞 California: 徐村源、張鴻禧 Connecticut: 李學叡、黃朝棟、田弘茂 Colorado: 林保山、張伯誠 Georgia: 陳日豊 Idaho: 陳純美

Illinois: 柯耀宗*、曹學聖、洪宏謨*、藍敏慧、林吉榮、陸清泰、Robert Hsu Indiana: 莊秋雄*

Iowa: 陳景仁*

Kansas : 陳弘毅、胡啓年 Kentucky: 吳連四 Maryland: 陳淮崇*

Massachusetts: 林文忠、蕭欣義、鄭忠雄*

Michigan: 鄭俊明、廖光生、林辰吉、謝伯芳、陳坤木 Minnesota: 黃慧敏 Mississippi: 無名氏

Missouri: 蘇建政、吳聖騏*、蔡文郁、楊宗昌*、洪榮祈 New Jersey: 黃呈嘉、郭來哲*、郭伯惠、鄭自才 New Mexico : 葉相岳、劉德村

New York: 許富淵、黃伯溫、黃一峰(黃悅源)、許仲平 North Carolina:林 光春、李哲夫、陳金樹、陳正國 North Dakota: 江運貴 Nebraska: 陳炳祀

Ohio : 蔡垂憲、徐福棟*、鍾桂榮、陳昭星、陳以德、林哲也、曾博禮

Oklahoma: 王人紀*、陳唐山 Oregon: 張豐

Pennsylvania: 張景松、周祖堯、柯文程、姜西淋、李昭仁*、顏敏政

South Carolina: 蘇昭安 Tennessee : 李友義*、歐文斌 Texas: 王能祥*、林榮長*

West Virginia: 馬勝雄*、劉鴻彰 Utah: Y.C. Wu、莊六雄、謝典招 Virginia: 黃文旭*

Virgin Island:張國興 Washington: 林芳明*、林振榮 Wisconsin: 洪雲雁、周试明

1967年11月1日,我們發出第二封信,除答謝提供這些資料及捐款熱心人士之外,我們繼續再催收更多、更完整的名單。11月初,各地雖還陸續寄來名單,我們就開始召集Manhattan, Kansas十四位熱心同鄕,展開編集工作。我們把名單按州、城市及名字字母順序,開始分別剪貼、重新編排,第一欄爲英台姓名(已婚家庭,夫妻孩子名字依次列出),第二欄爲住址,第三欄爲學校或工作單位、主修科系或工作職稱,第四欄爲電話及台灣出生地。

同時,我們也接洽印刷廠商,因爲估價公道,就決定給A. G. Press (Box 1009, Manhattan, Kansas 66503)印製,擬定初步訂單內容:Finish Size爲5.5 x 8.5 inch、60磅紙,冊面以65磅、藍黑兩色油光紙印製,初步估價,以120頁、1,000冊爲準,約650美元。

當時個人電腦尙未問世,一切工作得用手、筆、剪刀等簡單的工具整理。這種工作做起來相當繁瑣且枯燥無味,但大家還是利用百忙課餘的時間,晚上或週末,把工作在一個月內趕完。最後、最繁重的工作,就是把整理出來的草稿,像交學校論文一樣,轉變成整潔漂亮的原稿,然後再交給印刷商影印成冊。由於此工作過於瑣碎,找外人打字費過高,我們決定自己動手。我們租一部電動打字機,由張郁彬一個人專打英文字,由陳希寬一個人,用製圖筆沾黑墨汁一個字一個字將漢文姓名及出生地寫在郁彬打好的18.5 xl4 inch稿紙上,甘苦之情,筆墨難以形容。除了3,095名單本體192頁之外,我們還加上:

封面封底設計(莊秋雄):封面以藍色夜空,散布五顆亮晶晶的星星,襯托出台灣鄕村、住屋、椰子樹、七重塔等輪廓,上面以秀麗纖細的美術字寫下〈DIRECTORY of FORMOSANS in the U. S. A. 〉。封底則以大白天爲背景,襯托出同樣的黑影輪廓。(附件一)

台灣地圖:取自史明著《台灣四百年史》

前言(附件二)

目錄:以美國州名排列,包括特殊區Washington D. C.,Puerto Rico, Virgin Island

附錄:包括統計數字,台灣同鄕各州分佈圖。

通訊錄編排格式,請見附件三(以Manhattan, Kansas名單爲例)。

大功告成,分享碩果

1967年12月9日,通訊錄編輯工作終個大功告成,(截止後仍陸續收到151名名單,只好割愛,留下次再版再編入。)立即交付A. G. Press印刷1,500本,其中除5本裝訂脫頁及約40本封面印刷污損外,其餘1,455本尙令人滿意。印刷費共1,388美元,分三期付清:12月29日付468元,1968年2月旧付500元,3月4日付420元。12月22曰先取貨300本,以便趕上次日23日在Kansas City舉行的台灣同鄕會年終晚會銷售,每本售價2美元。當晚,我賣出的第一本《全美台灣同鄕通訊錄》,就在晚會停車場賣給我的指導教授一范良政博士。其餘1,200本在1968年1月3日領取。

1967年《全美台灣同鄕通訊錄》收集名單資枓,雖然不夠十全十美,但我們可以說,這是一件深具歷史意義的草根創舉。這是我們對居住在美國或留學的台灣同鄕社會,第一次比較有數據性的瞭解:

◎3,095名同鄕當中,男性2,107名,女性988名,校園外工作357名,學生2,171名,博士班學生137名,教授(書)99名,有醫學M.D. 127名等等。這些數據顯示1960年代的美國台灣同鄕社會,還是一個很單純的「留學生社會」。台灣移民美洲的風潮尙未開始,有工作收入的人,佔非常少數。美國地域遼闊,台灣同鄕見面本不容昜,而且男女不成比例,加上言語文化不同,要在美國留學、生活、結婚,的確不容易。這也是爲什麼我們要收集名單資枓,編印《全美台灣同鄕通訊錄》供大家使用的原因之一。

◎在2,171名學生主修科方面來看,統計數字顯示:

自然科學方面:38名博士及672名學生。其中化學居多,共226名。

工程方面:58名博士及626名學生。其中土木工程180名,電機工程156名,化學工程135名,機械工程79名。

社會科學方面:13名博士及383名學生。主科分佈較上述兩方面較廣泛。

醫學方面:10名有Medical Doctor及92名學生。藥理主科69名,醫學25名。

農業方面:3名博士及83名學生。食品科學32名,農業科學18名。

◎地域分佈方面:賓州(Pennsylvania) 294名居首,加州(California) 241 名,紐約州(New York) 216名,華盛頓州(Washington) 178名,伊利諾伊州(Illinois) 177名,馬利蘭州(Maryland) 150名,紐澤西州(New Jersey) 146名,密蘇理州(Missouri) 136名,麻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 131名,堪薩斯州(Kansas) 126名,奧克拉合馬州(Oklahoma)108名,明尼蘇達州(Minnesota) 108名,威斯康辛州(Wisconsin) 106名,北加洛來那州(North Carolina) 99名,德克薩斯州(Texas) 92名,印地安那州(Indiana) 87名,猶塔州(Utah) 78名,俄亥俄州(Ohio) 75名,愛俄瓦州(Iowa) 66名,康乃狄格州(Connecticut) 65名’密希根州(Michigan) 62名,科羅拉多州(Colorado) 50名,喬治亞州(George) 48名,田那西州(Tennessee) 47名,西維吉尼亞州(West Virginia) 35名,內布拉斯力口州(Nebraska) 24名,密希西比州(Mississippi) 22名,維吉尼亞州(Virginia)19名,佛羅里達州(Florida) 11名,奧利岡州(Oregon) 11名,愛達何州(Idaho) 10名,阿拉曼馬州(Alabama) 8名,德拉威州(Delaware) 8名,羅德島州(Rhode Island) 7名,新罕布夏州(New Hampshire) 5名,阿肯薩州(Arkansas)4名,肯德基州(Kentucky) 4名,南加洛來那州(South Carolina) 2名,亞利桑那州(Arizona) 2名,北達可達州(North Dakota) 2名,南達可達州(South Dakota) 1名,新墨西哥州(New Mexico) 1名,緬因州(Maine) 1名,內瓦達州(Nevada)及懷明州(Wyoming) 0名。另外,維京島(Virgin Island) 3名,波多利哥(Puerto Rico) 1名。很顯然的,這些數據反應台灣學生在各地留學校園的所在州。

爲了達到宣傳及服務的目的,我們將74本贈送給下列單位及人士:

◎台灣國外組織4本:《台灣青年》,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加拿大人權委員會,歐洲台灣獨立聯盟

◎UFI前主席陳以德1本

◎熱心捐助同鄕及代表人19本:洪宏謨、黃悅源、黃呈嘉、陳萬益、蘇連澄、洪雲雁、黃連幸、黃文豹、郭伯惠、林光春、吳木盛、李哲夫、江運貴、梁基典、陳榮品、林再進、張燦鍙、彭子俊、黃爲炘(共捐171美元)。

◎UFAI:募款(陳榮成)5本,外交(潘愛台)5本,主席王人紀20本,財務(楊中,即楊宗昌)2本。

◎Manhattan,Kansas工作人員18本:陳希寬、張郁彬、蔡—、林淑貞、莊秋雄、方菊雄、黃靜枝、黃美惠、黃信一、康勝夫、李麗華、曾昆聯、王康陸、鄞美珠、丁碧玉等(確實人數及名字恐有遺漏或誤差)。

截至1968年3月8日爲止,我們共售出1,158本,共收1,128美元,若加上UFAI支助460元及捐助171元,總收入2,069元。總支出1,609元,餘額460元。

工作總檢討

這個專案是我們第一次大規摸收集台灣同鄕名單資枓及編印全美通訊錄所做的首次嘗試,結果雖差強人意,但仍有許多地方可以做得更好。玆列舉以下幾點可供下次再版的參考:

◎很顯然地,我們低估名單100%以上,初步只估計1,500名左右,造成工作及財務負擔加倍。下次再版時,要有充份的時間、人力、及預算的準備。

◎從銷售的數字來看,我們的成績是每三位台灣同鄕買一本,如果不把女性算在內,男性的購買率也只達到50%,離“人手一冊”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可努力。(當然我們只考慮這三個月而己。)

◎在售價方面,筆者認爲美金二元是max,因爲通訊錄需每年更新,不能與教科書比,大部分的窮學生是買不起的。

還記得嗎?當時美金二元,可以買到六加侖左右的汽油。

◎校園收集名單率尙可,但大都會區名單則估計不及50%,除缺少聯絡人之外,一般而言,我們的瞭解是,未回信的人大多畏首畏尾,抱著觀望的態度,不予協助(“我會不會上了KMT獨裁政府的黑名單?”或“這是否與台獨有關係? ”)。我們建議再版時,此項有益全美台灣同鄕的工作,可以交給《全美台灣同鄕會》去主導和執行。這樣做或可袪除這種普遍的恐懼心理。同時我們的工作也可獲得到更多人力及財力的支持。

◎在編輯工作方面,我們有幾點感想:

  • 這次編緝、打字、抄寫漢字等工作,過份集中少數幾個人,以後這種工作應多找些志工來分擔。
  • 由於時間匆促,名單既以地區方式排列,理應加上名字索引在後,以利用者依人名找資抖,這一點在再版時,是最値得加進去的。
  • 原始名單資枓,應用Index card建檔保存,以利隨時翻査修正。

後記

第二版北美台灣同鄕通訊錄《Directory of Formosans in North America》,是二年後才繼續完成的。1969年,我從K-State U.畢業後到費城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教書,加入台獨聯盟費城支部。當時這份工作的英文名單的整理,已改由大型電腦處理(個人電腦仍然尙未問世),由黃掁文(即王博文)挑大樑,支部盟員則負責整理校對等工作。而手寫漢字的部份也由多人分工完成的,周祖堯博士在這部份工作貢獻最多。

1969第二版北美台灣同鄕通訊錄,封面也是藍底白字,前言見附件四。收錄的名單共5,331名,包括美國台灣同鄕4,848名及加拿大台灣同鄕483名,以北美郵區Zip Code順序編排。名字索引因工作過份龐大還是沒有編進去,是一大遺憾。

邁入1970年代以後,鑑於台灣同鄕通訊錄常被中國同鄕或同學會、統派份子及少數商人利用,我們就決定不再公開出版了。同時,因釣魚台事件及論戰的衝擊,海外台灣同鄕的台灣本土意識增強,也逐漸改用「Taiwan」及「Taiwanese」來代替英文「Formosa」及「Formosans」了。

2006年3月3日

希寬誌於台北市民權東路三段66號6樓客寓

 

附件二 1967 Directory of Formosans in the U.S.A.

近幾年來,我旅美台灣人數日漸增多,遍居美國各城鎭,各地紛紛成立正式或非正式之台灣同鄕會。且編印各地區台灣同鄕通訊錄,以供參考之所。唯一遺憾的是一直沒有一本全美台灣同鄕通訊錄之編成。爰此,今夏乃經我們幾位同鄕的發起,復得各地台灣同鄕之密切合作,終於克服了人力、物力的重重困難,如願以償地編成這本《全美台灣同鄕通訊錄》,此後,對於我同鄕聯絡舊友、尋職求學、旅行導遊、遷居適所等等,都有極大的幫助,同時對於增進全美台灣同鄕之情誼上也奠下了新的基礎,更盼望因此展開“全美台灣同鄕會”之籌備工作。

今年(1967)9月初迄今,我們整整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在收集、整理及編輯的工作上,前後我們共發出約三百封信給各地同鄕,其中包括初步調査表以及詳細調查表,在短短的二個月內,我們應接不暇地收到各地區的熱烈反應,大家不僅提供詳細的編輯資料給我們,更給我們許多寶貴的建議、精神上的鼓舞及經濟上的協助。這充分表現我旅美台灣同鄕思鄕之情深、相聚之意濃、團結之心切,在此,我們深深地表示由衷的謝意。

在這本通訊錄裡,我們費盡心血羅列了3,095名台灣同鄕在內。我們將各地台灣同鄕之名單,按美國各州之州名,英文姓名字母依次排列。此外,我們又做了一些統計數字,附錄於後,以供參考。當然這絕不是完善的版本。冊中,台灣人名之遺漏、地址之錯誤、籍貫之不明,主科、工作機關之不詳,這些都有待明年再版時重新補正。於此,我們懇請各位同鄕利用最後頁之表格,將您所知道的有關我們台灣同鄕之最新資料,隨時通知我們,同時也懇請各地台灣同鄕會以後皆按照本冊之形式編集各地區之通訊錄。如此,再版時將更方便、更完善了。

最後,我們再次謝謝各地熱心人士之共襄盛舉,以及金錢上之捐助,同時十數位協助編輯工作的朋友,表示最大的謝意!祝您

聖誕快樂,新年愉快!

全美台灣同鄕通訊錄編集委員會 一九六七年十二月八日                                   謹上

The Committee of Directory of Formosans in the U. S. A.

Either 1 ) The East Coast Formosan Club 310 W. 97th St., 31 New York, New York 10025

or 2 ) P. O. Box 853 Manhattan, Kansas 66502

or 3 ) 151 North Wilson, 7, Pasadena, California 91106

附件四1969全美台灣同鄉通訊錄封面 (王博文設計)

前言

自從1968年初第一期《全美台灣同鄕通訊錄》出版以來,我們陸續收到全美各地同鄕來函,對於初創通訊錄的費心及這項工作的意義給予莫大的支持與鼓勵。誠如我們初創通訊錄的期待,第一期通訊錄確實給台灣同鄕連絡舊友、尋職求學、旅行遷居及增進全美台灣同鄕間的情誼上做了起碼的貢獻。鑑於美國、加拿大地理相近,同鄕間來往頻繁,這次經旅加台灣同鄕會的同意與協助,在這第二期的通訊錄上,我們增列了加拿大台灣同鄕名 單,編成這一本《1969年北美台灣同鄕通訊錄》。

這一期的籌備工作,一開始就受到各地同鄕會及熱心人士的協助與勉勵,調査表與捐款從各地不斷地寄達,經四個月來十幾位同鄕精心整理,以「郵區號碼」(Zip Code)爲名單編排順序,用電子計算機整理超過15,000張卡片,最後漢文部分用手繕寫而成。

這本《1969年北美台灣同鄕通訊錄》羅列了五千餘名旅居美國及加拿大的台灣同鄕,除少數地區名單未能及時編入外,遺漏的地區量減少到最低限度,其中尙多姓名錯誤、太太閨名不全、籍貫、硏習科系、工作機關等,仍多欠詳。另一方面,新的通訊錄必須不斷的補充與修正,敬請所有同鄕盡己所知,多多來信指正,以便於下期更正補列。來信請寄:

The Committee of Directory Of Formosans in North America Post Office Box 149 Madison, Wisconsin 53701

最後,我們內心感謝各地熱心人士同鄕,自始至終的關心、支援與協助,使這本第二期通訊錄能夠付諸出版,貢獻台灣同鄕之用。同時,我們向所有參與編輯、印發工作的同鄕致上最大的謝意。

北美台灣同鄕通訊錄編集委員會謹上

—九六九年三月二日

摘自 一門留美學生的建國故事/2009/02 主編 張炎憲 曾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