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9. 一個堅持和無數的巧合的人生 / 吳澧培 /2015/10/Autobiography/自傳

一個堅持和無數的巧合的人生

作者 吳澧培

899_一個堅持和無數的巧合的人生 - 0001 899_一個堅持和無數的巧合的人生 - 0002 899_一個堅持和無數的巧合的人生 - 0003 899_一個堅持和無數的巧合的人生 - 0004 899_一個堅持和無數的巧合的人生 - 0005 899_一個堅持和無數的巧合的人生 - 0006

我的人生:一個堅持和無數的巧合 吳澧培

我常常想,假如不是我的家庭因素,並和謝聰敏成了摯友,早年或許就不會參與島內的台獨運動。如果沒有參與台獨運動,就不致於遭國民黨特務監視,風聲鶴唳,逼得我急於出國以避免遭到迫害。

當我在彰化銀行工作了七年之際,好友余新旺經營的公司資金週轉出現困難,我因爲替他向銀行同事貸款作擔保,假使他的公司垮了,還不起貸款,我不但顔面無光,銀行的工作很可能也將不保。在這種情況下,我只能硬著頭皮辭去銀行的工作,攘臂爲好友跨刀相助以求「救人保命」,參與公司的營運。

意外的是,我辭去銀行工作進入余新旺的公司這件事,看在銀行同事眼裡,他們都想,吳澧培敢丟下銀行「金飯碗」,顯然余新旺這家公司不是大有來頭就是潛力十足,結果這些老同事爭相要借我錢調度。在這樣的意外逆轉之下,資金充裕了,再加上余新旺主外衝業務,我主內掌財政調度,分頭努力,合作無間且經營得法,公司財務翻生,我出國所需的龐大費用也有了著落,讓我及時離開被白色恐怖所籠罩的台灣。

在這之前兩年,因爲好友洪(言完)明的介紹,妹妹季珍到台北「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工作,並在 那裡認識了我的妹婿丁博均。妹妹原本不是會想要出國的女孩,卻因爲與妹婿「一見鍾情」,在愛情的助燃之下,反而先我一步去美國留學,並與丁博均結爲連理。妹妹是個體貼又能幹的女性,幸好有她和妹婿在美國,幫我這個大懶人兄長找學校、打申請表格、寄發申請信函等。因爲我希望就讀的學校能盡量離妹妹家近一些,也希望學費能盡量低一些,她任勞任怨地主理一切,替我寄出近百封申請書函,幫我申請到學費廉宜的大學。

就在風聲鶴唳、擔心被抓的情況下,因爲出國的財源解決了,也找到合適的大學,就出國了。

去美國的本意是想以台獨運動爲主業,找個穩定的工作維持家計,讓妻兒生活無虞,我就可以放手從事台獨「本業」。只是台獨運動的進展十分有限,反倒是「副業」闖出了成績。

從美國大學研究所畢業之後,老天爲我鋪了一條道路,到阿拉斯加國家銀行的國外部任職,展開我在美國的銀行業生涯。

在台灣的彰銀工作七年,進去時是辦事員,離開時還是辦事員。不過來到阿拉斯加銀行,同樣工作七年,進去時是實習生,七年後我已升到資深副總裁兼財務長。

其實能在阿拉斯加銀行從實習生晉升到資深副總裁兼財務長,也是另一次意外之旅。阿拉斯加國家銀行聘我到國外部服務,是因爲當時在阿拉斯加的普拉德霍灣發現了大油田,並計畫進行開採。石油一旦出產,將會吸引許多亞洲買主,尤其是能源缺乏的日本。銀行看準這一商機,趕緊準備擴大國外部人力,並且延攬通曉日語的人才。我英、日、台、華語都難不倒,因而順利獲得這個職缺。

只可惜,開採原油牽涉到輸油管的興建,這個問題引起原住民及環保團體的憤怒抗爭,並演變成長期的訟戰。這一發展阻擋了原油的開採,我在即將任職的國外部成了冗員,很可能就要丟了飯碗。

銀行在阿拉斯加州南部邊陲的另一個分行,還有一些日本客戶在那邊開採林木和經營漁業。我沒被炒魷魚,不過銀行要把我調到那個更荒涼、更偏遠的地方去。當時眞是心酸,但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努力再努力,把握任何機會,先把根扎下來。

意外的是,我的銀行生涯在這個時刻意外開啓了新的篇章。當時銀行主計室的主管因水土不服請假,導致人力不足,人事部門看我履歷上寫「有會計經驗」,就把我暫時借調到主計室幫忙。就因爲這個轉折,借用了兩個星期之後,我反而成爲主計室的正式職員,然後憑著努力及苦幹一路晉升。七年後,我成了銀行的「資深副總裁兼財務長」。

我一生當過三種國民。小時候是日本人,後來變成了中華民國國民,來美國後又成爲美國人,並在美國奮鬥而於銀行界打出一片天地。

從台灣來美國的移民常遭到主流社會的歧視。但實際上,我人生的三個階段,不管是當日本國民或中華民國國民,不都是遭到歧視嗎?當日本人或中華民國國民都不是我心甘情願的,是被迫、 不得已的。到美國留學定居之後,我則是懷著歡喜的心當美國國民。我沒有受到美國主流社會的歧視嗎?當然有,我在阿拉斯加國家銀行表現令人刮目相看,但最後選擇離開,正是對抗歧視的行動。

雖然也經歷過遭歧視的忿恨難平,但我還是很感謝美國這塊土地,讓我即便身處充滿歧視的環境仍然能夠盡情發揮,並最終獲得主流社會的肯定與讚譽。

書寫這本回憶錄,就是想以我的人生經歷爲例,告訴台灣的年輕一代,人生要有所堅持,面對困境或打壓,一定要挺直腰桿,憑藉實力據理力爭。

就在我辭去阿拉斯加國家銀行資深副總裁兼財務長的職務之後,我的人生又有了極爲關鍵的轉折,那就是應聘到北方阿拉斯加國家銀行擔任經營團隊的第二把手。這家銀行當時的總裁正是法蘭克•穆考斯基。

在穆考斯基的團隊工作,我受到他極爲尊崇的禮遇。我也沒讓他失望,因爲我的大力整頓,北方銀行度過低潮、克服危機,轉虧爲盈,經營平順。這樣的成績,讓穆考斯基頂著「成功的銀行家」的光環,大步邁向國會,當選了美國聯邦參議員。

在銀行經營團隊中,我成了穆考斯基的事業最佳拍檔,而私底下我們也成爲情誼深厚的好友。正因爲這樣的公私情誼,穆考斯基成爲我推動台美外交關係中最堅定的盟友。過去這些年,我能夠與美國國會議員及美國官員頻繁互動,爲台美外交略盡綿薄,若無穆考斯基先生適時襄助,實在也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在這本回憶錄裡,讀者也將讀到一些未曾公開的歷史,更能了解穆考斯基協助台灣走向民主的貢獻。

我的人生路上有一些極爲特殊的際遇,也經歷、親睹過不少迄未公諸於世的歷史,這本回憶錄或許能彌補台灣民主運動及台美關係歷史裡的一些空白,因爲它們在台灣的歷史長河中是極具意義的。希望透過我的見證,讓台灣歷史更爲完整。

穆考斯基有意進入政壇之前,就極力推薦我接任銀行總裁的職位,只是董事會不肯接受他的建議。他當選參議員後,仍堅持由我接任他的遺缺,雖然董事會心不甘情不願地接受了,但總裁和董事會關係日趨緊張。就在我全力整頓,並把銀行從困境中救起之後,我又被迫離開銀行。這也是種族歧視又一活生生的例子。

在那樣的人事變化下,我轉戰到洛杉磯,才會有加入Western Airline經營飛機公司的寶貴經驗。而接下來的萬通銀行,也是個意外的際遇。因爲這個意外的際遇,萬通銀行成爲我人生最後一份銀行業的工作,也是我最成功的一項事業。

就在經營萬通銀行期間,台灣的反對黨成立了。我在洛杉磯,天時、地利加上人和,正好可以協助台灣的反對黨在海外形成一股力量。所以我投入極大的心力,參與支持台灣的民主運動。

在美國的奮鬥過程中,我遭遇到種族歧視的痛苦,但也在這個民主的國家得到盡情發揮的快樂和果實,也能自豪地說,我對美國社會也做出一份美國人應該有的貢獻。二〇〇四年,我放棄美國國籍準備回台灣定居之際,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柏曼和另外兩位眾議員,聯手提出「向吳澧培致敬」決議案,表彰我在台、美關係的影響與貢獻。經國會議員們通過後,正式納入國會紀錄,這在美國國會歷史上是極爲罕見的殊榮。

在美國這個國家,外來人要生存,要先有正確的觀念,腳踏實地,努力打拚才能爭取到和其他族群同樣的福利和待遇。沒有「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這回事。台美人常以「種族歧視」來搪塞自己的不足。我認爲縱有「歧視」發生,也應把它視爲一種激勵的動力來鞭策自己。同時,台美人身爲少數族群更應團結,相互提攜,養育我們的子子孫孫成爲更優秀的台美人,我在這方面確實著力不少,「番薯不驚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湠」是我的希望。

所以,在經營萬通銀行期間,我除了參與、推動第一代台美人的公共事務之外,更鼓勵台美人第二代團結自立,避免受到任何不公平的待遇,更希望透過他們各方面的專業,貢獻美國社會。我一方面要爲台灣的民主獨立盡一份台灣人的力量,一方面也幫助第二代台美人做一個「堂堂正正的美國人」,因爲第一代台灣人的「他鄉」,已經是第二代的「故鄉」。

若不是這麼多年在海外的投入,應該也不會促使我在耄耋之年放棄美國國籍回來台灣,繼續爲台灣的民主運動奉獻。

更沒想到的是,回到台灣的這些年,竟又遇上極不可思議的風浪。

因爲在美國時即積極參與台美的民間外交工作,所以從美國銀行界退休後回到台灣,曾多次就台美外交的議題向阿扁總統提出建言,可惜都沒獲得採納。一直到要卸任總統時他才告訴我,其實我的建議都很好,並拿了一筆錢要我協助開展台美的外交。只是這件美事後來竟差點讓我碰上牢獄之災。這當然也不是我計畫中的人生,而是意外中的意外。

甚至到了最近,我的回憶錄都快完成之際,「台灣獨立行動黨」組黨的事也成了我「驚奇人生」當中的一個小漣漪。

這源起於金恆煒先生找彭明敏教授談組「台灣獨立行動黨」。彭教授想,一生從事台灣獨立運動,都沒有一個以台灣獨立爲名號的政黨,此時組「台灣獨立行動黨」是個很好的想法。彭教授接受了金先生的邀請成爲發起人。他希望我也加入成爲發起人,金恆偉並特地來訪,告訴我彭明敏、陳師孟等都已簽署當發起人。

在討論過程中,我表達了立場和想法。第一,現階段必須和蔡英文的民進黨合作,聯手打破國民黨在立法院一黨獨大的局面。第二,要把小黨整合起來,取得不分區立委名額,甚至在區域立委選舉中能有多人勝出。

我主張,若與「時代力量」等其他友軍能夠整合成功,則應該在總統大選支持蔡英文也與民進黨保持友好,不予攻擊。立院選舉要努力取得不分區立委名額。若政黨輪替,蔡英文執政,這個整合後的黨才能在立法院監督、制衡民進黨。目前小黨林立,若各自戰鬥,很難個別突破百分之五的門檻取得不分區立委名額,這對民進黨及所有小黨都不利。

其實,我們這些出來擔任發起人的「大老」,都是老人了,談組黨,實在是「有老將,無兵丁」,所以在能夠與友軍成功整合之前,這個黨只是個空架子。

對於台灣獨立運動,我絕不考慮一己之私,所以我的立場很明白,我們尋求合作、整合的夥伴如「時代力量」等友軍,他們早已擁有資源,且已展開選舉的布局,我們應該以全力配合的方式來進行整合。我個人在乎的是整合,黨名問題對我而言並不是當務之急。

金恆煒於七月二日向媒體發出「台灣獨立行動黨」組黨的消息,自由時報記者立即訪問我。雖然有點驚訝,不過我向媒體重申我的立場與主張。

只是「組黨」的消息公開之後,金恆煒先生卻還是在他的專欄文章攻擊蔡英文與民進黨,讓我很意外,也覺得心灰意懶,想乾脆退出參與組黨的工程算了。彭教授要金恆煒來和我溝通,金恆煒說他對蔡英文及民進黨的批評係以「專欄作家」的立場提出的針砭之言。我無法接受這樣的說法。

後來,「時代力量」的黃國昌先生來和我深談,他對於整合一事展現了極大的誠意。

我向他傳達籌組中「台灣獨立行動黨」的想法,我們希望能把「台灣獨立、建國、制憲」的理念明文化,把「獨立」放入黨名,「建國、制憲」放入黨綱。黃國昌建議不把「獨立」放入黨名,而將「台灣獨立、建國、制憲」全部放進黨綱,因爲「時代力量」已經展開選舉造勢活動,旗幟、傳單等各種文宣都已印製好了,全部再重新印製,對他們而言,時間和費用方面都十分困難。

我聽了也覺得黃國昌的說法合情合理。

只是沒想到,這個想法並未獲得籌組「台灣獨立行動黨」金恆煒等人的認可。

我認爲,「台灣獨立行動黨」連內政部的許可都還未拿到,而且群眾基礎仍然非常薄弱,實在不應該因爲黨的名稱而破壞了整合小黨凝聚力量的共同目標。於是我決定退出組黨的事務。

就在本文付梓前夕,台灣的媒體報導:「由金恆偉、陳師孟等獨派人士擬籌組的台獨行動黨,原定今舉辦組黨記者會,但因近期與時代力量交流後,決定暫不組黨,先宣布支持時代力量。金恆煒指出,兩黨都展現出最大誠意,盼爭取國會席次,台獨行動黨決定暫不另行組黨,但期盼時代力量的黨綱加入能制台灣新憲的理念、黨名加入「台灣」,同時台獨行動黨未來也不提不分區立委名單,不加入時代力量組織運作。」(台灣蘋果日報二〇一五年八月十日刊登)

對於這樣的發展,我覺得大家已朝正確的方向前進了,也和我的初衷不謀而合,我衷心祝願這樣的整合力量能在二〇一六的台灣大選中發揮關鍵性的作用!

回顧這一生,我深深體會人生的不可測性,而且常常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有心栽花花不開」。我不能肯定有計畫的人生就一定會成功,不過我在人生中的每一個位置上都是盡力而爲的。

我人生唯一的計畫就是打倒國民黨,實現「台灣獨立」,可惜到現在都還沒成功。然而我的銀行事業生涯卻有可圈可點的成果,在美國的銀行界,我所經營的銀行雖然不是最大的,但銀行經營的品質之優秀(銀行賺錢的能力及資產的品質),在全美、甚至全球排名都是一等一的。

而我的一生當中,則出現許許多多的貴人。回想當年彭教授參選總統、阿扁競選連任台北市長和兩次總統大選,海外的熱誠襄助,我則盡力地號召、整合,讓海外的力量全力釋放。事後大家把功勞歸給了我,但其實這是因爲海外鄉親、朋友的熱心、毫不計較、出錢出力,才能發揮那麼大的影響力。尤其二〇〇〇年及二〇〇四年,阿扁能夠當選及連任,海外在財力的支援、人力的協助以及大批鄉親返鄉投票,都是阿扁勝選的重要因素。我要感謝這許許多多的貴人相助!

我年事已高,思路不若往昔清晰,寫稿、讀稿、校稿漸漸難以得心應手,這本回憶錄能夠完成,是許多朋友不吝情義相挺相助的成果,這期間有許多人從各方面提供協助與幫忙,我實在虧欠朋友們的情誼!

這本書的完成,最大的功臣當然非張菊惠莫屬。她不但解決我碰到的各種疑難問題,更三次校閱全書,仔細核實文字與史料的正確性,非常辛苦。這本回憶錄的撰寫,要追溯至近二十年前。陳文茜小姐是第一個發願要協助我寫書的,只可惜我把許多資料交給她之後,並無進展。事隔多年,那些資料是否文茜小姐還幫我留存著,雖曾多次詢問,均不得要領。後來,我仍在洛杉磯萬通銀行服務時,黃樹人先生開始就回憶錄進行訪談和整理,我返台定居後,沒能繼續。本書的初稿也蒙張炎憲先生的協助,可惜他英年辭世,不勝唏噓。嗣後,又蒙林榮松醫肺的夫人石秀文女士,專程回台爲本書擬出草稿,也是居功厥偉。後來又有劉永毅先生在這些基本架構上撰寫的初稿。最後張菊惠和我經過三次校改、修訂,終於定稿。其他參與此書校改及修訂的朋友還有:花柏容、陳玫君、 林上雲、丁博均、吳秋柔等,澧培藉這個機會向他們表示感謝。

我的人生若無我的家人相伴與支持,絕對無法有今天的成就與圓滿。我的賢內助秀珠克勤克儉,持家有方,令我無後顧之憂,讓我能專心於我的專業並從事我喜歡做的事。若沒有這個妻兒和樂融融的家庭,我也不會有今天的成果,所以也要特別感謝無怨無悔、一生相伴相隨的賢妻。

雖然台灣的獨立建國、民主自由、社會公義、福利、人民自決等現況離我的期待尙遠,但我絕不放棄。所謂「老兵不死,只會凋零」正是我心境的最佳寫照。在台灣民主運動的長河,有我敬仰、追隨的前輩,有與我相互扶持的同濟,每個人都有値得喝采的一章,然而我輩已是「古來稀」,殷殷期盼接捧者的茁壯。這個使命是個「傳承」,是眾人的史業,一定要畫上屬於自己努力而留下光采的一筆。若說迄今有任何一絲的成就,我也很清楚沒有一件事的成功是我唱獨腳戲就可一蹴而成的,我,只是在這台灣民主化主流中參與的一分子而已。

寫回憶錄,檢視過去的人生,猶如重新經歷一次昔日走過的種種,只是現在能以較成熟的角度來做評斷。雖然我無法改變已成事實的過去,但希望我做錯的,能成爲後來者的戒惕。我做對的,能成爲後來者的鼓勵。當外在的大環境惡劣得使我難以伸展時,我曾消極頹喪過,但在心底的火種從未熄滅,伺機破繭而出的力道更見厚實。我希望這本回憶錄可激起讀者正向地面對人生,正向地思考人生的意義,把不屈服於惡劣環境的精神代代相傳。

八十餘載的人生歲月,恍如一葉扁舟在大海中沉浮,時而風和日麗,水面如鏡;時而驚濤駭浪,險象環生,幸而都能逢凶化吉,終能安全歸岸。我只能總結我的人生是:一個堅持和無數的巧合!

二〇一五年八月十二日完稿

 

吳澧培

一九三四年生,彰化縣人。台大經濟系畢。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Fort Hays State University)工商管理研究所碩士,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商科研究所商業銀行決策人員進修班畢業。曾在彰化銀行任職七年。曾任美國阿拉斯加銀行資深副總裁兼財務長、阿拉斯加北方銀行總裁、美國萬通銀行及萬通銀行控股公司董事長兼總裁,亦爲前總統府資政。

Posted in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