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4. 楊致和與A雜誌/黃春英/09/2019

楊致和與A雜誌

一份以亞裔美國新生代為主要讀者群的雜誌

黃春英

六十年代由於美國開放移民政策接納亞洲移民,鼓勵了大批台灣留學生在學成後留居美國做事業上的發展。二、三十年後他們已成家立業並培育子女。在美國出生並成長的第二代台裔在以學業爲重的留學生父母傾心栽培下渡過了優秀兒童,優秀少年,優秀大學生的歲月,終於次第踏入美國社會開始創造他們的地位,掌握他們的命運。

成長的心路歷程迥異

在成長過程中新生代所經驗的種種心路歴程卻是他們的留學生父母所無法完全體會的。不管留學生是否已適應美國社會,取得美國社會一席之地,潛伏內心的作客心態,能使他們在任何時候收拾行李回家(台灣)去。而土生土長的新生代便沒有心理上這種雙棲選擇的方便性。他們唯一的母國是美國,他們得接納美國的優秀及缺點。從幼嫩的年齢開始,他們得生活在以白人爲主的天地裡。雖然在學校裡以學業取勝,但在課餘的社交活動都難免受到隔離,在街頭巷尾或商店裡難免受到歧視和不雅的稱呼。由於留學生随工作需要散居美國各地;子女們往往在孤獨的情況下承擔陣痛的心靈負荷,在心理的發展和個性的塑造上必然產生許多影響。在父母的保護下還可平安無事,一旦踏入社會謀取 獨立自主時,或面臨結交異性朋友及選擇婚姻對象時,便將遭受極大的考驗。幸而這些分散美國各地的子弟常在美國傑出的大學裡相遇。他們終於有機會對照他們的心靈負荷。在了解本身的遭遇和感受並非單獨的例子時,有些年輕人在領悟之後進一步想以團結其他亞裔的力量共同努力改善亞裔在美國社會的地位,改變其他族裔對亞裔的看法,鼓勵亞裔重視自己。楊致和(JEFFREY YANG)之所以創辦A雜誌(A MAGZINE)便是啓發於這種心態。

第二代台裔創辦A雜誌

A雜誌是一份以新生代亞裔爲對象,經過六年的經營已達到十萬銷售量,被認爲是美國十份最有潛力的新雜誌之一的季刊。楊致和是位二十六歲的第二代台裔,哈佛大學畢業,除創辦、主編A雜誌,目前是紐約村聲報(THE VILLAGE VOICE)的編辑及撰寫者。

楊致和的父親楊彰興醤師於一九六七年以交換醫師身份來美,和夫人吳百鈴女士在紐約史德登島定居。楊致和和妹妹便出生和生長於此。楊醫師夫婦除職業所需和不同族裔的同事共處-其他時間和心神都贯注在家庭生活和爲華裔公益的社交活動上,楊致和成長中的活動範圍除了學校便是家庭。對於父母親的華裔活動可能因多數的成人爲主便沒有傾心投入。中小學時模糊地知道自己和韓裔、菲裔等被同視爲亞裔,眞正想認真地發現自己是在進入大學之後,多數新生代第一次和「亞裔」這名詞帶上關係是在高中時填寫SAT表格時,在這份一生中第一次由自己做選擇的重要性文件上,白紙黑字,明明白白地把自己和別的族裔區分了。那份心驚,那份震撼是做父母的留學生所沒有預料的。因 此在大學裡,對自己的探討和認同成爲熱烈的題目。也就在那時楊致和捨棄學醫,專攻英文副修心理學。在一份停刊的亞裔刊物「東風」(EASTWIND)復刊。他就在此刊物上探討何謂「亞裔」,又發現其他少數份子如婦女、同性戀者、菲洲族裔正進行著熱烈的自助運動,可以做爲借鏡。

以亞裔新生代爲讀者群

哈佛畢業後,他感到失去一份屬於自己刊物的惆悵,便和三位朋友合資把他們的大學經驗帶進社會。一九八九年夏天他們在布魯克林租下一個公寓做試刊的準備。以亞裔美國新生代爲主要讀者群,從亞裔關切的角度切入,報導許多和亞裔有關卻被主流媒體所忽略的新聞。例如第二卷第一期的封面文章「美的機器」從廣告、模特兒界眼中的亞裔,探討在一個白人爲主的社會中美的標準。又附帶報導爲何亞裔比白人更多以美容手術來改愛自己的面貌,使之更富於曲線及西方化。也許這種理性的探討可以使亞裔讀解開崇洋的困惑,而接受自己的亞裔形象。第二卷第三期提出的「二十五位最具影響力的美國亞裔」,囊括傳播媒體、影藝界、政治面、醫學及學術、建築及音樂、文學創作及財經等各方面的傑出亞裔人物,借著他們成功的例子來提昇亞裔的自信心。

每一期都引起熱烈反響

因此,A雜誌的功能不僅止於娛樂性和知識性、或廣告服務性(「傳媒內幕」稱A雜誌在廣告汽車、美容製品、休閒娛樂、財務服務、時裝、酒類飲食和旅行等最具效果的雜誌)。A雜誌甚至有淨化心靈或心理治療的作用。無怪乎每一期都引起讀者熱烈的反響,可從每一期的讀者投書反映出來。更無怪乎A雜誌從試刊期要寫信拉訂戶,於六年後躍升爲突破十萬份關口的重要雜誌,獲得美國傳播媒體中執牛耳的時代華納公司代爲行。

做文化事業最愁的是資金,A雜誌創刊初期在財力上經歴極大的困難。身兼總編辑和發行人的楊致和後來請原任法律顧問的伍菲比(PLOBE ENG)出任發行人,專心處理財務。伍菲比的父親生於中國大陸,母親來自台灣。她生於美國賓州,畢業於加州柏克萊大學的財政系及紐約大學法律系硏究所。畢業後做了紐約的律師四年。三十歲出頭的伍菲比已享有六位數高薪,但想要參予更具正面性積極意義的事,而辭去高薪職位做了A雜誌所需要的財務處理者–發行人。在了解A雜誌後,以季刊發行,一年後已達四萬份銷行量。除伍菲比和楊致和外,A雜誌目前有十多位編輯,除發行人和廣告經理都是半職,包括華裔、韓裔、印裔、菲裔,平均年齡爲二十五歲到三十歲多。楊致和一直希望A雜誌能由季刊改爲雙月刊以便擴大報導範圍,加入具有時效性的新聞。如報導娛樂節目等。現在這個希望也實現了,從今年秋季開始季刊改爲雙月刊。透過時代華納現有的發行網,A雜誌在美國推廣銷路,也將達到亞洲、歐洲及南美洲。

獲時代華納公司發行

筆者結識楊醫師夫婦多年,楊致和也是從小看著長大。但是大家身邊的事似乎愈來愈忙,又散居著,反倒見面時都是在紐約華人的公益活動場合裡。大家見面談的總是孩子們的事。記得兩、三年前問起傑佛(JEFF)和A雜誌,楊醫師夫婦總是苦著臉搖頭的。可見在財力上和精神上,他們的付出是多麼沉重。這兩年他們已轉憂爲喜,欣聞A雜誌得到時代華納的發行,前兩天在電話上向楊醫師恭賀,心想他們從此可以鬆一口氣,沒想他又說:「 得增資,希望大家幫忙,我們是一定得支持他到底。」做父親的永遠是父親。楊醫師夫婦熱心公益,參與過許多公務,如大力促成史徳登島的亞裔政治聯盟的成立等, 每天忙得晚上十二點前找不到他們。有其父(母)必有其子(女),難怪他們能培養出楊致和這麼一位眼光深邃具有抱負的年輕人。楊致和說此後還要以別的媒體和錄影帶、電視節目來擴大傳播面。A雜誌的文章亦將以主題分類出單行本將亞裔的心聲散佈各地。有朝一日將聯合所有少數族裔共同奮鬥。

 

 

Source from Mrs.Chen

Posted in 09/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