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 把握機會更上一層樓/陳仲欽/2015/07

把握機會更上一層樓

作者 陳仲欽

1980 年六月戴雅格辭紐約州首府區區域計劃委員會執行長職位,接受總部在紐約市的『三州區域計劃協會』(Tri-State Regional Planning Council)副執行長的職位,這個組織負責紐約市大都會區域計劃工作,由紐約州,康乃狄克州,和新澤西州三個州政府合創,有職員一百五十多人,是當時全美國最大的區域計劃組織。沒想到這個組織因州之間政策不易協調,竟然在兩年後被解散,戴雅格也一度失業。

我再一次被任命為代理執行長,督導委員會的繼續運作。委員會成 立一個聘選小組,在美國計劃師協會全國性的月刊上登徵人廣告。此時我覺得我已經準備好,決定申請這個最高職位。競爭相當激烈;一共有三十多人應徵,其中不乏學資歷很好的,包括一位擔任過大學教授和紐約州政府的部長級高官。經過初步書面資歷審核,候選人有三人入選,包括我在內,應邀接受全委員會的面試。我獲得不少有影響力的人的書面推薦支持,包括加州大學的指導教授康德,和幾位已下任的委員會主席。這是我職業生涯中最大的一次挑戰,也是最好的一次機會。但是如果失敗,我不會繼續留任,必須另尋工作。

1980年十月中一個涼爽的晚上,委員會召開特別全體會議,面試三位候選人,地點是中立的特洛伊市政府(City of Troy)市經理的辦公室,氣氛相當緊張。十二位委員有十一位出席,大家坐在一個大圓桌上。因為我認識全部委員,面試過程很順利。預期我的英語溝通能力是委員們評審候選人的議題之一,我主動地笑著對他們說,我的英語有口音是很自然的事,我在台灣從小學到大學,學了二十幾年的中國話,我講中國話還是帶有口音。我的幽默策略似乎生效,解除了一些人對外國長大的人語言上的顧慮和偏見。我的主要競爭者是一位獲得康乃爾大學都市計劃碩士,任職州政府計劃處的主任計劃師,學經歷很完整。有一位委員剛好也是康乃爾大學畢業,因為校友關係,當然會投票選他。

面試之後,我回到家等候委員會投票決定的消息,心中的確難免焦慮不安。電話終於響起,委員會主席通報我獲選這個年薪三萬五千元的職位。我終於美夢成真,四十五歲達到一生專業生涯的頂峰。接到好消息,全家人歡欣,當時瑞雲二姊和燈順姊夫剛好來美國旅遊,住在我家。有兩位很支持我的委員還特別開車到我家來親自向我道賀,我以茅台酒相敬感謝。我獲選任的消息,隔日各家報紙都有報導。有一句話說:『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得確如此。

獲得高位和高薪不是人生的最終目的,但要有適當的平台(platform),才有機會發揮個人的知識與才能,服務社會。在獨立的委員會制度下,所有重要政策,人事和財務,委員會當然有最後決定權,但執行長是整個機構的靈魂和動力,不只是政策與方案的草擬者和執行者,也是發言人和推銷員。

全美有三百六十多個區域計劃委員會,外國出生的新移民能夠做到這些公家機構的最高職位的,屈指可數。尤其能成為號稱『帝國州』(The Empire State)首府區計劃域委員會的這個主管職位的,更令同行人羨慕,刮目相看。雖然單位不大,但招牌門面不小,名稱顯著,公私接觸很廣。我上任時,委員會一共有職員十九人,年預算五十萬美元,有三分之二是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補助款,後來聯邦和州的補助款減少,由各縣提供的財務負擔的比率相對大為增加。

我擔任執行長時,特別注重建立區域地理資訊系統(GIS)。1970年代,因美國太空影像技術從國防轉為民間應用,大大地改變了都市計劃的作業方法,譬如委員曾經會雇用了五,六位制圖技工,要費半年才能完成一張區域土地使用地圖,現在只用一位熟諳電腦操作的計劃師,三個月就可完成,而且更加精確。使用電腦打字的普遍,也大大地提高了辦公室工作效率,將四位秘書減少到兩位。

有人說美國的區域計劃是一種「可能的藝術」(the art of possibility),就是說在不同的地區,因為特殊需要和地方政治環境,委員會可以推行各種不受法規限制的地方合作新方案,會把委員會的業務和功能擴張,發展新途徑,一些創新方案會超越傳統都市與區域計劃的範圍。以下列舉我任內推動完成的幾項特殊區域性個案。303_把握機會更上一層樓

陳仲欽先生,領導紐約州首府區區域計劃,包括「成立經濟發展區」,「設立外貿區」,和「建立首府區少年嚴管拘留所」。委員會於1998年全美區域計劃委員會協會的年會中,因為以區域合作提供地方服務,獲得「傑出區域成就首獎」。

摘自 八十自述-哈得遜河畔隨筆/我的旅美生涯/陳仲欽

Posted in 07/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