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7. 林瑞源的故事 / 國立中興大學 /2016/01

林瑞源的故事

作者 國立中興大學

387_林瑞源的故事 - 0001

「始於誠,終於善,補以勤」是林瑞源會計師行事的圭臬。在他平實的辦公室裡,林瑞源緩緩地訴說著他走過的足跡。由一個不善修飾言詞的他說出的一生,似乎是平淡的,好像什麼事都是那麼自然而然的就發生了,可是,聽了他的故事後,我們開始問:為什麼一個嘉義縣小地方的農村子弟,可以在美國成為人人尊敬的會計師?然後,當我 們再細細咀嚼他的故事時,我們就體會到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要拼才會贏」是林瑞源一生最好的寫照。

林瑞源出生於台灣嘉義縣竹崎鄉桃源 村。他是農家子弟。父母靠著種田,扶養七個小孩。生為家中長子的林瑞源,理所當然的要幫助父母種稻插秧,大大小小的家務事,佔據了林瑞源大部分的時間。早上,上小學的林瑞源要赤腳走一個多小時的石子路到學校上學。因為學校離市集近,為了增加家裡的收入,林瑞源在上學時,要措著木柴到市集去賣,賣完了柴才去學校。生意較清淡時,眼看著上課時間到了,柴還賣不完,他心裡急,就會用比較低的價格把柴賣棹;而買柴的人,知道小孩子急著要上學,也會故意將價格壓低。林瑞源就是天沒亮就起床,利用上學前的少少時間,為家裡賺取一 些微薄的生活費。他繼承了爸爸堅毅勤勉的個性,即使赤腳揹著木柴,走了一個多小時的石子路,破皮流血,他還是咬著牙根,天天去上學。回家時,林瑞源還要從米廠揹著半斗的米回家,家裡大大小小才有米飯吃。

林瑞源沒有多餘的時間讀書,他只能靠著上課専心聽講,盡量吸收。由於他天資聰穎,總是名列前茅,小學六年,都是第一名。台灣農村家庭的長子,要負擔家計,總是早早就被迫休學,種田去。林瑞源第一名的成績,若不繼續升學,實在太可惜了。於是在老師的鼓勵勸導下,得到父親的認可,林瑞源繼續讀書。父親說:你就儘量去讀,去考試。若你沒考上初中,那你就回來種田吧!或許在環境的逼迫下,更激發起林瑞源的鬥志,他更加的努力用功,他成為村子裡三位考上初中的一個,於是就犧牲了大妹妹,國小畢業就休學,代替林瑞源負擔起家務。

環境困苦,充滿挑戰,將小小年紀的林瑞源訓練得更加獨立與堅忍。他一關又一關,通過老天無數的考驗,使得他對自己,對未來充滿了信心與希望。在初中求學期間,他有更多的時間,専心在課業上,他又名列前茅,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績畢業。他相信他可以考上高中,可以繼續升大學。初中畢業後的兩三個禮拜是農忙季節,他對自己深具信心,因此,就全心全力幫助家裡的農務,反而疏忽了功課。出人意外的,他高中落榜了!

高中落榜後,他努力準備高職聯招,終於考上嘉義高商。雖然專科學校的學生上大學的機率相對的低。但林瑞源不放棄,只要有ー絲絲的機會,他就會盡力而為,所謂「盡人事,聽天命」,把自己分内的事務做好,對自己有交待,不論結果如何就不會有遺憾。於是,林瑞源在修讀正常的高商課程外,他更一邊自修,準備内容完全不一樣的大學考試。挑燈夜戰是家常便飯,雖然辛苦,但心裡踏實。

「皇天不負苦心人」,努力終究有了回報,林瑞源終於考上了「中興法商學院工商管理系」。全校只有兩名學生考上大學,他就是其中的一個。這又讓他從拾起信心,相信只要努力,天底下沒有達不到的目標。林瑞源回憶起當時,輕輕的說:這是他的人生轉捩點。

「勤」是大學以前林瑞源成功的主要因素。早年清寒的家境,讓他比別的小孩更早熟,更早接觸到社會的現實面。他知道他所得到的每一份果實,都必須付出相對的努力。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但也沒有永遠的弱者。只要自己願意,有理想有目標,踏踏實實地,終究會有出人頭地的一天。由「嘉義高商」進入「中興大學」加強了他的信念。有了如此的體會,林瑞源對自己要求甚高,從不鬆懈。他如拼命三郎般的不浪費任何可以提昇自己的機會,讀「中興大學」的同時,他半工半讀;任職於「嘉義高商」 高一會計老師的同時,他考上全國高考,也考上「交通銀行」行員特考;服務於「交通銀行」時,他留學考試及格。

考上大學後,才有後來的一切發展,所以林瑞源特別感謝大妹妹,休學代替他在家種田。大學畢業後,林瑞源就將自己賺到的錢寄回去,幫助其他的弟弟妹妹讀書。林瑞源很欣慰的說:現在弟弟妹妹中,有博士, 有碩士。

轉眼間,林瑞源也三十出頭了,在人人羨慕的「交通銀行」會計部任職。銀行的工作提供一份不錯的收入,穩定而受社會肯定。林瑞源卻不想就此停止。

林瑞源與太太蘇美惠商量,取得了共識,他亦然決然地放棄「交通銀行」的高薪與高職,隻身來到美國攻讀企管碩士。簡單的行李,少少的盤纏,離鄉背景,放棄職業,重新拿起書本,這些決定,讓許多人百思不解,甚至有人替他感到婉惜。理想與視野帶領著一個年輕人飛翔,現在在他腳底下的是未知的挑戰,一條充満阻礙與困難的道路。他似乎又回到那個揹著木柴,赤腳走在石子路上的小男孩年代。或許他會碰得頭破血流,或許他還是會遇到不公平的待遇,但是,隱藏在這些考驗的背後,卻是一條更具誘惑的康莊大道。花香鳥語會是他生命的獎勵。

早期留學生所經歷的辛苦他都經歷過 了。

少少的盤纏不夠他兩年的碩士費用:他以一個月三十美金,租了人家的地下室當自己的窩;他早出晚歸,每天和豆芽似的英文字搏鬥,將ニ年的課程在一年半裡修完;他看準未來市場的發展,將可以修的會計與電腦課程都修了。

面對陌生的環境,不同的人種,不同的文化,不多話的林瑞源學的是「人」的課程,未來是要靠「人」吃飯,所以他不能只靠「勤奮」生存,他必須和新環境融成一片,必須建立新的人脈,結交新的朋友,「誠誠懇懇」成了他與人交往最基本的態度,也因此為他贏得了無數的友誼。

碩士畢業後,面對的就是尋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接家人來美團圓。可是礙於美國移民法的規定,要工作才能申請綠卡,而許多公司不願意為員工申請綠卡,因此總是優先考慮錄用具有綠卡或公民身份的應徵者。陷在如此的兩難中,林瑞源有了能力與技術和高等學位,還是一畢業就失業了,久久找不到工作。沒有工作,口袋只剩三十元,連買機票回台灣家鄉的費用都不夠,他處在有了這一餐,不知下一餐的困境。

個性創造命運,在台灣貧窮農村長大的他,早就被訓練了不怕苦,不認輸的個性。面對越艱難的環境,他就越咬緊牙根,頭皮繃得更硬,義無反顧的往前衝。他更積極地把自己的履歴寄給有職位開放的公司,不放棄任何的機會。終於有一家新成立的小電腦公司,需要懂電腦與會計雙技能的人才。當時懂電腦的人往往不懂會計,而懂會計的人,看到鼋腦就好像看到外星人的玩具般,不知如何操作。林瑞源當時電腦與會計結合的修課,證明他是具有遠見的人,也帶他渡過了這一次的難關。他向公司表示,自己懂會計又懂電腦,一個人可以勝任需兩個専業人才做的事,雇他等於是以一份薪水,雇一 個會計碩士與一個電腦碩士。精打細算的猶太老板,算盤怎麼打,怎麼算,都覺得這是超值買賣,於是就雇用了沒有綠卡的他,開展了林瑞源在美國的職業生涯。

林瑞源本著「誠,勤,善」兢兢業業地踏出每一步。「誠」,誠誠懇懇,實實在在地對人,雖然不多話,不是很會與人交際,但終究為林瑞源贏得老板與同事的信任;「勤」,勤能補拙,雖然語文能力沒有當地人好,但數理能力強,又做起事來就沒有白天與黑夜的他,工作精確有效率,猶太老板賞識有佳;「善」,因因果果,種善因,得善果,他被公司提拔為財務經理。後來猶太老板再創立的其他公司,也都請他管理財務。

一個人做兩個人的事,卻只拿一份薪水,對許多人來說都會覺得被老板壓榨了,覺得吃大虧了。可是林瑞源不這麼想。他說:幫猶太老板工作,一人兼電腦與會計工作,雖然辛苦,但也因此學到更多的技能。工作五年後,學到了經驗,林瑞源想在規模更大的公司做事,學習大企業的經營管理;他也想自己創業,當老板,訓練自己獨當一面的能力。後來他被控角到Tang & Associate建築工程公司擔任會計主任。利用他電腦與會計的經驗,在工程公司工作時,他將公司的財務系統,尤其是會計系統完全電腦化。美國所得税規定的兩種報稅方法,現金法與權責法,都可以利用他設計的鼋腦系統來處理。他很自豪的說:工程人員所接辦的每一件計劃案,他都可以很精確地將成本算出來。也因為他對公司財務制度的貢獻,公司讓不是學工程的他成為合夥人。

在建築工程公司做事的同時,他也著手在芝加哥創立第一家華資銀行-新亞銀行。林瑞源說:「華人因為喜歡用現金的消費習慣,因此普遍都沒有什麼信用紀錄。雖然財務狀況良好,也有足夠的還債能力,但就是貸不到錢。」他認為擁有華資銀行,不但可以幫助亞裔,而這塊市場也具有很大的潛力。

創辦銀行和為人打工是完全兩回事。打工是上班下班,其他的時間是自己的;自己開了銀行,當了董事,那可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精力與腦力的投入。首先十幾個股東要達到一定的共識,有相同的經營理念與方向;其次銀行主要利潤來源的放款業務需要謹慎審核貸款人的還債能力,減少被倒債的機率。林瑞源說:放款只要不被倒債,就不會賠錢。他在新亞銀行擔任了十八年的董事,也是放款與審計主任。「新亞銀行」的亮麗業績成為大銀行的併購對象。二〇〇六年上市銀行「國泰銀行」正式收購「新亞銀行」,讓「新亞銀 行」的股東們大賺一筆。

擔任建築工程公司的合夥人及「新亞銀行」的董事等工作後,林瑞源想要擁有一家真正完全屬於自己,可以實踐自己所有理念與永續經營的公司。一九八八年的林家,兩個女兒都已經從醫學院畢業,再加上經濟基礎也穩定了,所以林瑞源在沒有後顧之憂的前提下,經過謹慎的評估後,放手創立了「偉廉會計師事務所(Lin & Lincoln CPA’s, LLC)」。林瑞源終於擁有一家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公司。

開業需要辦公室,要擁有自己的辦公室則需要購買房地產,購買房地產則需要一筆資金。當時的林瑞源資金還不足,要買一棟屬於自己的樓業,當自己的辦公室,似乎有些困難。

這時,一位朋友出手挺力相助,找到了目前事務所所在的辦公樓,與他合資買了下來。林瑞源回憶開業時,非常感恩的說:「當時朋友非常的幫忙,找到了地點,與我合夥買下。這也是事務所成功的關鍵。朋友的幫助到這種程度,讓我很感激。」

有了辦公室,再來就是需要客源了。林瑞源說:剛開業時,客源不穩定,是他面對的最大挑戰。還好林瑞源在一九八〇年考取了會計師執照後,就常和夫人利用下班及週末時,幫人報稅及整理財務報表。而他們也免費幫台灣教會牧師報稅,到教會講解税務知識,如此夫婦兩人逐漸地建立起一群忠實的客戶群,事務所的業務漸漸穩定,慢慢地成長。如今事務所的營業額居芝加哥華人會計師之冠,直逼美國中型會計師事務所的成績。

事務所開辦後,林瑞源開始舉辦税務講座並爭取機會影響政府税務決策。他積極參與政黨之活動,打入主流社會。在老布希總統時,共和黨結合各族裔菁英,組織一個顧問委員會,専門針對政府政策提出建言。林瑞源就是委員會裡的稅務專家。他對老布希政府提出三項稅務建言:一、降低遺產稅。他認為遺產是個人繳過所得税之後的積蓄,再扣遺產稅,是雙重扣稅。ニ、單一稅法:將所得稅改為單一稅率,並採低税率政策。不但簡化報稅手續,也可減少人民的稅務負擔,藏富於民。三、給投資人抵稅信用(investment credit),鼓勵大家投資。他的降低遺產稅及investment credit的概念,如今都實現了。

他到處演講,一九九〇至一九九五年之間,他的足跡甚至跨過海洋:九〇年代,聯合國專案支助稅務專家到開發中的國家考察訪問,幫助開發中的國家建立完整的税務制度。林瑞源多次接受中國國稅局的邀請前往中國的大城市,大連、天津、瀋陽、胡盧島、成都、昆明、大理等地考察,並和中國國稅局局長一起思考中國稅務的發展方向。另外,林瑞源也和美國主流的財務規劃公司合作,他是Lincoln Financial Advisor正式認定的個人財務規劃顧問。比別人更早預測到亞洲崛起的市場,一開始就與主流的財務公司結合,這都顯示出林瑞源對商機與市場掌握的能力。於是,一個客戶介絡兩個客戶,兩個客戶介紹四個客戶,一傳十,十傳百,口碑做起來了,客戶就主動找上門,他不用做廣告,生意越來越興隆。每到報稅季節,常是忙得昏天暗地的,休息的機會都沒有。

忙碌的生活,為客戶的付出,帶給林瑞源的,不止是金錢的滿足,更是精神上的充實。林瑞源說:服務客人,看到客人臉上的笑容與客人由衷的感激,讓他最有成就感。

林瑞源的另一項「嗜好」就是和朋友一起投資賺錢。和朋友一起創辦「新亞銀行」,數年內賺了好幾倍的利潤,只是眾多成功投資的一例。林瑞源說:朋友分享投資機會,然後在短期內賺進兩三倍的利潤,也讓他很高興,很有成就感。

林瑞源賺錢的秘訣在那裡?會計師接觸到許多成功的企業家,大老板,人脈有,消息也多。再加上他總是在別人害怕的時候,大膽投資;別人貪心時,謹慎保守。林瑞源說:八〇年代,以及一九八九年及最近二〇〇八年的金融危機都是一生難得遇到的投資機會。大部分的人遇到這樣大的金融風暴,就抱著現金,不敗投資。可是對林瑞源來說,這正是以低成本買進超值投資品的機會。以低價買進,兩三年後,再以高價賣出,利潤就很可觀了。

林瑞源在全力衝刺與創業的同時,也不忘參加社團服務,回饋社會。

他是一九八八年,「芝加哥台美商會」九位創始人之一。之後,他擔任「芝加哥台美商會」二十多年的理事,出錢出力,默默做事。儘管低調行事,林瑞源對社團長期的奉獻,漸漸地受到大家的注意與肯定。九五至二〇〇〇年他被「芝加哥台美商會」推舉擔任「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理事,二〇〇八年接任「芝加哥台美商會」會長。他在擔任會長時,不但發起救災捐款的各項慈善工作,更帶著商會會員拜訪當時經濟最被看好的中國訪問。試著將他在中國的良好關係,介紹給商會的會員。在他的努力下,得到各方的肯定,當年會員人數增加百分之二十,連全美有名的Bob Chin’S海鮮餐廳、許氏人參及鳳凰豆腐都是在他任會長時,加入商會。

他擔任過多個社團的會長、財務長與顧問,出錢出力,任勞任怨:當會長時,他發揮統帥能力,帶領會務更上一層棲;擔任財務長或顧問時,他則是會長的最好幫手,不但帳目清楚明瞭,有時還和會長一起出錢辦會務。

他總是不吝嗇地貢獻他的専業知識,他免費為台灣教會牧師報稅已將近三十年了;他在每年要開始報稅時,就義務地為各華人社團,講解税務新知,讓許多人受惠。

事業、社團的投入與奉獻,並不滅少林瑞源對家庭的照顧。兩個女兒從林瑞源夫婦身上繼承了聰明才智,與勤奮踏實的個性,現在成就非凡。林瑞源表示:女兒剛來美國時,上學聽不懂,回家都哭。還好是林太太總是耐心的鼓勵她們,每天帶著她們上下學。家裡的温暖,讓女兒們很快地適應學校的環境,更成為全校第一名。兩個女兒都讀醫學院:大女兒從小到大,甚至上哈佛醫學院都是第一名畢業;二女兒是西北大學醫學院神經科畢業;孫女現在也上哈佛了。林瑞源覺得這是他的幸運。

「誠,勤,善」是林瑞源做人做事的準則。因為他的「誠,勤,善」,讓他由一位農村子弟變成現在人人口中的「林會計師」。過了「不逾矩之年」的林瑞源,現在最想做的,就是回饋社區,多多幫助有需要的人。他默默的行善,不太為人知。出錢出力,貢獻其專業知識與經驗,將會在他的生活中佔據更重的比例。

387_林瑞源的故事 - 0002Man of the year of 2005

387_林瑞源的故事 - 0003與李校長合影

387_林瑞源的故事 - 0004與夫人合影

387_林瑞源的故事 - 0005乘直升機觀賞冰川

387_林瑞源的故事 - 0006與果東方丈合影

摘自 國立中興大學 2014第18屆傑出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