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緬甸義診之旅-當醫生的感覺又回來了! / 蓉蓉 /10/2016

緬甸義診之旅-當醫生的感覺又回來了!

作者 蓉蓉

耶稣說:「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們懷裡;•••」。

穿上醫生袍,踏著愉快的步伐,早晨進入診間,期待每一個充滿挑戰與探索的日子;翁醫師,來自台灣嘉義的醫生世家,言談間隱隱散發出南部人特有的樸實緬腆,中學時代移民來美,因對醫學的熱愛,雖處於新文化的衝擊與求學的競爭壓力中,仍在關關的考驗下展現毅力與堅持,终取得内科行醫執照,結訓後到了位於南加州的公立醫院就職,正式開展人生新頁。

新環境的挑戰並不僅在疾病的療癒,就職醫院所在地為西語族群聚居的城市,認真生活的他很快練就了一口流利的西語,也常跟病人們打趣的說:「我不會說中文,我不中不西,我其實是墨西哥人啦!」。

翁醫師表示,在公立醫院的工作異常忙碌辛苦,所接觸的病症更是疑難多樣,充滿挑戰,然而他藉著問診,每天接觸不同的人、不同的語文、文化的交流機會,大大豐富了他的生活,醫院裡,他被社會底層的人們面對患難時的樂觀所激勵與感動,也透過努力的學習所得到的滿足與自我實現,更加延續了他在醫學上的熱忱。

但15年過去,他在醫院裡參與的事務已非單纯的教學或問診,大小不斷的會議,醫院的人事處理、制度的制定與執行,各樣保險制度的變換與限制;問診時有一半的時間要花在制式病歷填寫,雖工作生活跟過去一樣的忙碌,但卻因著不斷修改的各樣醫療、保險的制度,及在問診時需花大量的時間在電腦上文件處理,漸漸他幾乎要失去對行醫的熱情初衷,想離開原崗位。

「我感到失去了工作的自由,我失去了好好診視病人的自由時間!」他說。就在此時,北美台灣人醫師協會(NATMA)發佈了一個赴缅甸的醫療志工旅行的機會,單身且已入中年的他從未有過海外醫療志工的經 歷,卻因工作上的倦怠,讓他產生自我探索的渴望。

「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或許可幫助自我的了解。」他想。雖然周遭親友得知後,對此行並不很支持,自己也擔心對海外義診時可能發生的危險,但中年,此時不去更待何時,终究他還是報了名,踏上志工之旅。

在團長沈裕明牙醫師事前與當地各單位的協調安排協同副團長黃文谷牙醫師的帶領 下,北美台灣人醫師協會(NATMA)的醫療志工隊,共23位志工,帶著大大小小的醫療設備、藥品、超重的行李,一行人於2014年元月由美飛抵缅甸首都仰光,趨車再行4個多小時,方才抵達目的地,芭甸(Pathein);此行團隊陣容堅強,其中有内科、家醫科、牙科、中醫、藥劑師、復健師、助理,亦不乏有年輕的第二代同行。翁醫師表示,初抵芭甸時,那兒的街景馬上將他帶回位於嘉義家鄉的記憶,感覺是那麼的熟悉與相識,雖然這兒比起兒時的家鄕還落後了許多,但當地風俗善良樸實,很尊重醫療人員,絲毫沒有任何美國文化的影響;在義診大樓外臨時搭建的候診棚裡,人人耐心守序的等待,尤其令他印象深刻。醫療志工團隊協同當地近30位志工,及一位當地的醫師加人,在每天長達九小時,連續五天的義診裡,共診療了2,301位病患,助理志工們同時也為民眾舉辦First-Aid各類藥品的使用常識及口腔衛生的教育訓練。

「2,301人次。」翁醫師滿意地說出這個數字,我想這心情可能是來自他以下所述說的「自由」。

義診的過程裡有位多年不良於行的病患,透過中醫團隊裡的紀醫師的治療後,開始行走,患者感激地當場下跪致謝,讓在場的每個人都深受感動;而他自己少了電腦文書作業的繁複程序後,也深刻地享受到與病患接觸,可以支配時間的自由。話說至此,翁醫師難掩眼裡所綻放出的光采,彷彿又回到當時的情境,興奮的大聲說:

「當醫生的感覺又回來了!」

「我可以更用心看病人。」

因著本次的義診大樓是剛落成的醫院大樓,内部尚無任何隔間、設備,大廳內的各診區間完全開放,在空檔時,他可自由的到中醫診區觀察並與中醫師們交流會診吸取、學習並記錄這東西方醫學交流的經驗,但在稍稍被西醫隊友們抱怨摸魚後,終究還是告訴中醫師們,他當為西醫團隊精神效力,仍要安份的在他的西醫崗位服務,不再能隨心所欲的去跟中醫們會診,這段有趣的小插曲,聽來叫人印象深刻。

翁醫師發現在此平靜、貌似與世無爭的地方裡,仍然存在著憂鬱症、焦慮症這類病徵的患者:據UCLA醫學中心的研究統計據稱在美國,每五人在一生中有一人會有憂鬱症,而目前全球統計有20%的人口正承受著憂鬱症的困擾,此行翁醫師也見證了這個憂鬱症全球的部分統計,原來這大腦影響所造成的心煩意亂、情緒掙扎、行為的壓力,是不專屬於文明開發國家的。

志工之旅美中不足的,是當地醫療檢驗設備缺乏,在沒有驗血及各樣檢驗報告的根據下,身為内科翳師的他竟感到力不從心,深嘆在美國醫學内科的訓練,太過於依賴各樣檢驗數據來判斷病情,自己實在需要加強對病人直接的觀察鍛練,來增進醫術;這叫他憶起兒時,在嘉義行醫的父親,他是留日内兒科醫學博士,與病人直接的接觸中雖不多言,然而問診態度誠懇、用心負責,深受鄉里愛戴,父親對病人的觀察與傾聽的力道,是他念念不忘的模範。

義診期間意外見識到當地的一場遊行,在裝飾後的大象、牛群的前導下,眾人列隊歡送小卡車上的孩子們出家去,。原來,在當地的孩子,都要有短期的出家經驗,並伴以送行儀式。「孩子出家?好特殊的禮儀!」我好奇地上網捜尋了一下,才明白這其實是讓緬甸男孩經驗簡樸生活的成人禮。

緬甸是一個佛教歷史豐富的國家,過去也曾是盛產稻米及礦產的富裕國家,今雖風光不再,卻以廟宇古蹟古城觀光聞名;在義診结束後,與部分隊友繼續了在緬甸其它城市遊覽古廟古城,最後到了一個水鄉之都,房舍都建築在水面上,往來皆靠乘座河船穿梭於其間,翁醫師想像著自己像是到了義大利的水都威尼斯,在河船上的他,感到很滿足。

旅途中隊友們為他慶生,讓他度過了意義非凡的生日,本來不特別喜愛旅行的翁醫師在志工旅行的見聞中,看到自己這一生能在美國從事醫療志業感到幸運,也更多的了解自己醫師專業的意義,對下一次參與志工旅行的可能,也充滿期待。

「當醫生的感覺又回來了!」他像個父親尋回多年失散的孩子般,寶貝的說。

出走是為了回家;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永不嫌遲,一趟為了他人利益而出發的旅程,最後,卻讓自己尋得寶貝,這是翁醫師的志工旅行最好的結論,也讓我羨慕著,期待著自己能有類似的出發。
470-%e7%b7%ac%e7%94%b8%e7%be%a9%e8%a8%ba%e4%b9%8b%e6%97%85-%e7%95%b6%e9%86%ab%e7%94%9f%e7%9a%84%e6%84%9f%e8%a6%ba%e5%8f%88%e5%9b%9e%e4%be%86%e4%ba%86%ef%bc%81-0003470-%e7%b7%ac%e7%94%b8%e7%be%a9%e8%a8%ba%e4%b9%8b%e6%97%85-%e7%95%b6%e9%86%ab%e7%94%9f%e7%9a%84%e6%84%9f%e8%a6%ba%e5%8f%88%e5%9b%9e%e4%be%86%e4%ba%86%ef%bc%81-0002

Source from 北美洲台灣人醫師協會 2016 南加州分會年刊

Posted in 1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