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 舊金山灣區臺灣人的社團活動與家國意識之形成/何義麟/08/2020

舊金山灣區臺灣人的社團活動

與家國意識之形成

何義麟

2020年06月30日

臺灣風物第70卷第2期抽印本

101-138頁

 

 

 

 

 

 

目  錄

 

卷頭語/何義麟…………………………………………………………. 6

珍貴史料

北師學生成長相簿/簡宏逸………………………………………… 9

論  著:移民社群專輯

跨涉「譯者」的漢詩人──日治時期法院通譯趙雲石與日

本文人的交遊網絡/陳韶琪…………………………………….. 19

成為澳洲「臺僑」──從邱垂亮的記憶與認同談起

郭美芬…………………………………………………………….. 63

4 臺灣風物 70 卷 2 期

舊金山灣區臺灣人的社團活動與家國意識之形成

/何義麟…………………………………………………………… 101

特   稿

中國水利史研究的傳統與近來的新動向──以日本與臺

灣的關聯為視野/森田明主講、袁立譯……………….. 139

口述歷史

龍潭、關西地區的「番害」記憶之口述調查

/梁廷毓…………………………………………………………… 157

通   訊

活動報導/陳鳳華………………………………………………….. 185

出版消息/杜曉梅………………………………………………….. 193

目  錄  5

  

THE TAIWAN FOLKWAYS

 

VOL.70   NO.2 CONTENTS

 

A Classical Poet Crossovers Translation in Colonial  Taiwan: Yun-Shi Chao a Court Interpreter and his Japanese Literati Comrades…………………………………………………………  Shao-Chi Chen

The Taiwanese Diaspora in Australia: The Memory and Identity of Chwei-Liang  Chiou…………………………………………….. Mei-Fen Kuo

The Formation of Taiwanese Identity via Activities of the Formosan Association in San Francisco Bay Area

……………………………………………………………………….Yi-Lin Ho

舊金山灣區臺灣人的社團活動

與家國意識之形成

 

何義麟

摘 要

冷戰時期,大量臺灣青年到北美地區留學,進而在當地定居,他們體驗異國生活並接觸不同民族之後,臺灣人意識日益明確,其中定居於美國者,1970年代末期開始自稱「臺美人」。這個稱呼最初是由舊金山灣區臺灣人社團幹部提出,而後才擴展為被大家接受的用詞。1970年前後,北加州許多同鄉團體紛紛成立,進而組成一個同鄉聯合會。其中的加盟團體「臺灣協志會」,與其他聯誼性社團不同,不僅創會展現明確的臺灣人意識,同時積極舉辦探究本土歷史與文化之活動。該會發行會刊《蕃薯》,而後還組成「蓬萊歌劇團」,在每年春節晚會演出政治諷刺之話劇。不論刊物或劇本,其內容展現了臺美人的家國意識,而非華人的離散悲情。

1976年以後,灣區臺美人公開聲援島內政治反對運動,因而開始遭到政府駐外單位的監控。這群臺美人大多認同美國的民主制度,同時也關心臺灣的政治改革與發展,1979年的高雄事件之後,臺灣協志會還被政府視為海外叛亂團體。值得慶幸的是,島內政治反對運動不斷擴展,海外臺灣人也持續聲援,民主化的目標終能落實。回顧這段歷程,臺美人的家國意識,不僅凝聚海外移民的情感,進而也影響臺灣島內民眾的國家認同,這樣的歷史脈絡值得我們省思。

 

關鍵詞:臺灣文化、歷史意識、社團網絡、家國意識、臺美人

 

 

一、前言

臺灣是一個移民社會,17世紀以後中國大陸沿海住民持續移居臺灣,19世紀末已經形成一個以漢人移民為主體的社會。1895-1945年間,日本在臺灣進行殖民統治,這段期間有不少日本人移居臺灣,也有許多臺灣住民到海外各地去發展。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臺灣再度出現大量住民外移的現象,其中以1950年代以後許多青年前往北美地區留學,進而定居當地的移民模式,最值得我們注意。因為,這批戰後臺灣的北美移民,在美國與加拿大等地站穩腳跟之後,開始積極關心臺灣的國際地位與政治局勢,進而聲援島內的民主化運動,對臺灣人認同的建構,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目前,部分臺灣史學界將這群人的活動稱為「海外臺灣人運動」。[1] 本文將沿用這個用詞,檢視北美地區特別是舊金山灣區臺灣人的社團網絡與活動。

1960年代,居留在北美地區的臺灣人日益增加,原本他們大多被稱為「華僑」或是「臺僑」。而後,他們的臺灣人意識日漸抬頭,才開始自稱「臺美人」(Taiwanese American)。為何自稱為臺美人呢?他們在美國成立何種團體?舉辦哪些活動?這些活動跟臺灣的民主化有何關聯等,都是值得探討的課題。許維德曾經在一篇專書論文中,探討臺美人一詞的產生與影響。[2] 但是,該文並未關照發起團體的區域特色及其醞釀過程。筆者認為,建構臺美人認同的動員模式,不僅與時代背景有關,他們如何運用本土歷史與文化資源,如何凝聚族群情感也值得重視。另外,整體社群意識的抬頭及其社團網絡的擴展,很明顯是所謂「族群性政治化」(politicization of ethnicity)[3] 的產物。因為,他們原本就反對國民黨的獨裁專制體制,也不滿自身在僑務政策中受到差別的待遇,因此自然會在對立情勢出現時,採取明確的抗爭行動。例如,1970年代起,「臺美人」已開始積極支援臺灣島內的政治反對運動,見到官方打壓異議人士時,立即發表抗議聲明。1979年美國與中國建交,他們積極遊說美國國會制定《臺灣關係法》,要求給予臺灣每年兩萬名的移民配額,以維護臺灣與美國的雙邊關係。[4] 同時,他們也遊說美國政府與國會,要求給予國民黨政府更大的壓力,以加速並擴大政治改革的步調與幅度,這項策略的成效顯著,大致達成基本的目標。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臺美人」一詞不僅是由臺灣人提出的自稱,而且還有固定的慶祝活動。1999年,「臺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發起,並得到眾多臺灣人社團響應,順利將每年5月母親節那一週,訂為臺美人傳統週(Taiwanese American Heritage Week)。這是響應1992年美國通過的新法案,此法案將每年5月訂為「美國亞太裔傳統月」(Asian Pacific American Heritage Month),以表揚亞太裔美國人對美國的貢獻。[5] 相對地,常見的「臺僑」或「臺商」等稱呼,早期被納入「華僑」的範疇,隨著中華民國僑務政策的變化,僑務統計中才出現「臺僑」項目,這樣的稱呼才固定下來。例如,1990年代起,僑務委員會開始聯繫臺灣人社團,1995年李登輝訪美時,「北美洲臺灣人教授協會」等臺灣人團體積極表示歡迎之意。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並未裁撤僑委會,而是調整僑務政策並擴大服務範圍。這樣的結果,讓海外臺僑社團與島內各團體出現更緊密的聯繫。[6] 本文不擬討論華人或華僑問題,而是要將重點放在美國的臺僑,探究他們為何自稱「臺美人」?這樣的家國意識如何形成?

探討海外臺灣人的政治活動,最主要的對象當然就是1966年在美國成立的臺灣獨立聯盟及其成員。近年來,有關臺灣獨立運動研究的期刊論文、博碩士論文不斷地增加,已經累積了不少成果。部分口述訪談成果,詳細介紹這群人何時到美國留學?留美期間如何產生臺灣人認同?進而組織臺灣人社團或成為臺獨聯盟之成員等問題。也有部分專書或論文,探討這些人何以成為黑名單無法返國,以及如何支援臺灣民主化運動,終能打破禁令光榮返鄉的經歷。有關海外臺獨運動的出版品,早期有陳銘城《海外臺獨運動四十年》一書,對海外臺獨運動已有完整的介紹,在此不擬詳細介紹。[7] 有關北美臺灣移民的研究成果,除了「臺灣獨立運動史」的人物或事蹟值得注意之外,另一個凝聚「臺灣人意識」的團體是「臺灣教會(Formosan Church)」。因此,若要研究海外臺灣人,或是聚焦於臺美人的事蹟,對於海外臺灣基督教會發展史也必須有一定的認識。一般而言,所謂 Formosan Church可能被翻譯為「臺灣人教會」,或是「臺語教會」,不同用詞有微妙差異,也牽涉到個人的感受。但不論用哪個名詞,這些教會最主要的特徵就是,以臺語作禮拜。對於以臺語為母語的民眾而言,使用臺語本身就是臺灣人意識的展現。

筆者認為,有關海外臺灣人教會發展過程,最基本的參考文獻是:黃武東著《北美洲臺灣基督教會開拓史》。這本書首先簡單介紹臺灣人在美國與加拿大兩地的初期發展,然後依照不同教派區分為六大類,逐一介紹美國與加拿大各地的臺灣教會的簡史。[8] 黃牧師採用問卷調查表的紀錄方式,詳細登載各教會的基本資料,在這樣的調查分類之下,我們可以清楚掌握1986年以前北美不同地區臺灣教會的資料,包括查經班與團契等。但是若要了解同一個地區不同臺灣教會之間的關係,以及該地區教會與臺灣人社團之間的關係,就很難只依靠這本調查報告書了。

除了部分人士參加臺獨聯盟與臺灣教會之外,北美臺灣移民最常參與的社團應該是臺灣同鄉會,有些大學還出現臺灣同學會。由於冠上「臺灣」的同學會、同鄉會,其成員也較具明顯的臺灣意識,國民黨政府不僅加以打壓,甚至為了分化海外臺灣人力量,還組織魚目混珠的對抗團體。臺灣移民如何參與臺灣教會、同鄉會?甚至參加屬於秘密團體的「臺獨聯盟」呢?本文無法全面介紹,只能定點觀測,舉出實例來說明。筆者認為,1973年在舊金山灣區成立的「臺灣協志會(英文名:Taiwanese Alliance for Interculture,簡稱:TAI)」[9] 是一個最佳的範例。因為正如後敘,灣區是提出在人口普查登錄為「臺美人」稱呼的主張之發源地;而得以凝聚「臺美人」意識的關鍵,就是協志會在會刊與與話劇中展現的「家國意識(homeland consciousness)」。一般家國意識之用詞,是在說明海外華文小說中,對故鄉∕祖國的情懷,其中往往充滿離散的傷感,因為他們的祖國是回不去或不想要回去的故土。但是,海外臺灣人沒有這種失落感,反而是高度認同自己的母土。[10] 文學研究者也指出,漂泊來臺外省人的「懷舊」書寫或家國意識,與本土作家的「鄉土」認同或家國意識,有很大的差異。[11] 這是理所當然的結論,藉由這個論點可以進而察覺,從臺灣到北美的外省籍留學生,懷抱著同樣的離散情懷,而具有臺灣意識的本省籍留學生,則少見飄零異域的悲情,而是積極關心家鄉,勇敢地批判當下的政治社會問題。這應該就是臺灣移民不當「華僑」,努力成為「臺美人」的主因之一。

回顧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其主要的動力,除了本土社會政治反對運動的興起,海外關心故鄉的臺灣人之行動也扮演關鍵的角色,因為他們引進國際(美國為主)的壓力來牽制,讓國民黨政府無法為所欲為。本文將以北美臺灣人為主要研究對象,探討海外臺灣人如何形成支援島內民主化運動之力量。整個討論的重點,主要放在舊金山灣區的社團組織與活動,但也將試著關照北美地區與世界各地臺灣人的動向。

 

二、戰後北美地區的臺灣移民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國民黨政府撤退到臺灣。同年8月,美國政府發表的《對華政策白皮書》,顯露對國民黨政府的消極態度,此時臺灣隨時都有可能被中共占領。但是,1950年6月韓戰爆發,美國為了阻止共產圈勢力的擴大,派遣第七艦隊巡航臺灣海峽,因而拯救了蔣介石政權,同時也讓國民黨得以建立獨裁專制體制。由於獨裁統治的壓迫,很多臺灣民眾開始設法前往美國等地留學,進而在當地就職定居。1970年代,第一批戰後臺灣的北美移民,在生活逐漸穩定後,又見到臺灣的國際處境危殆,因而也積極關心臺灣前途問題,他們的行動與理念影響深遠。

有關戰後美國的臺灣移民,洪玉儒已提出詳細的分析,該論文也收錄於許雪姬編《臺灣史論叢 移民篇 來去臺灣》一書。[12] 因此,有關整個臺灣移民美國的歷史,不擬詳加討論。這篇論文中,以移民法的修訂經過,以及各種量化的數據,非常詳盡地說明臺灣移民的變化。最後,也提到僑務政策與文化認同等問題。根據作者的整理可知,1965年美國移民法修訂,改採以國籍分配移民配額,使得臺灣移民獲得平等移民的機會。接著,在臺灣與美國斷交之後,臺灣移民配額由中國配額獨立出來,持續獲得單獨兩萬名的移民配額。1980年代以後,美國近一步放寬移民法令,讓臺灣居民移居美國的機會增加。結果,根據僑委會的統計,美國的臺灣移民總計從1980年代的17萬多人,1990年代增加到22萬多人,到2000年時已達52萬多人,這顯示新移入的人口增加快速。另外,文中也說明臺灣移民出現都市化聚集化的現象,50多萬的臺灣移民90%住在大都市,紐約與洛杉磯各10萬人,舊金山有9萬人,華盛頓、新澤西州各有5萬人,休士頓有4萬人,西雅圖與芝加哥各有1萬人。[13]

洪玉儒的論文是全面性探討美國臺灣移民,但有關移民的政治認同並未有深入探討。如果從筆者的問題意識重新檢視全文,則可歸納出以下三項重點:第一,早期臺灣移民大多是以留學的方式前往美國,絕大多數是大學以上畢業生,形成所謂「人才外流(brain drain)」的現象,因此臺灣移民的素質特別高;第二,外省籍的比例占多數,臺灣省籍大約僅占20%。由此可以推斷,臺灣移民還有一大半是抱持著中國認同;第三,早期僑務政策一直將本土性與政治性的臺籍團體,視為與政府敵對的暴力團體,予以監控打壓。[14] 為何提出這三項議題呢?因為藉此才能聚焦本文想要探究的對象。換言之,筆者要在本文討論具有臺灣意識的移民組織何種臺灣人社團?以及這些團體如何展現其族群認同?

近年來,筆者持續閱讀海外臺灣人回憶錄與訪談紀錄,也直接訪談了一些海外社團幹部,紐約「臺灣之音」負責人張富雄先生接受筆者訪問時曾表示,1969年他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時,在學校宿舍看到一個標語:「Free China is neither free nor China(所謂自由中國,既不自由,也不能代表中國)」,讓他印象深刻。他說,這是1960年代美國校園流傳甚廣的一句名言。因為這句話,讓他反思自己在臺灣的成長過程,進而走上一條尋找自我認同之路。可能有很多海外臺灣人,都有類似的經驗。不論國家認同如何變化,最明顯的現象是,許多留學生畢業後不願意回臺灣。何秀煌當時以留學生身分,投稿《大學雜誌》表示:「許多留學生不願意歸國,原因是他們不喜歡臺灣的社會風氣與政治風氣;在現存的風氣之下,他們對於回國之後的前途沒有一個可以預料的展望。」接著強調,如果現有的局面不變,高職高薪也不一定能夠爭取留學生歸來。因此,他提出的解決辦法是:「改革社會風氣,刷新政治作為,目的並不在於號召留學生歸國;它是富國強兵的第一步驟;可是當政治革新了,社會呈現出一股新氣象,自然會有一些愛國的留學生踴躍歸來;不必號召,不必高薪聘請。」[15] 那個年代,不少海外臺灣人是如此關懷鄉土,並積極思考改革的途徑。總而言之,很多到美國的臺灣人,開了眼界之後,首先大多是開始批判國民黨政府。結果,部分較為激進者,自然地就加入臺灣獨立聯盟。但是,有很多人是採取較溫和的方式關懷故國發展,這群臺灣人正是本文所要關注的重點。

回顧美國的臺灣獨立運動發展史,1950年代是屬於萌芽期,直到1966年「全美臺灣獨立聯盟」才成立。最初,這個組織並未公開,參加者也較為有限。而後,全美臺灣獨立聯盟開始與日本、歐洲、加拿大等世界各地的臺獨團體串聯,並在1970年1月1日宣布成立「世界臺灣獨立聯盟(World United Formosans for Independence,簡稱WUFI)」。獨盟主張推翻國民黨政府,無法公開召募成員,一般臺灣來的留學生或移民,較常參加的是臺灣同鄉會。1970年4月24日,在紐約發生黃文雄、鄭自才刺殺蔣經國案件,由於兩人皆為臺獨聯盟成員,因而使獨盟組織更令人卻步。[16] 實際上,臺獨聯盟的成員皆參加同鄉會,甚至有很多人還擔任核心幹部,但臺灣同鄉會的會員參加臺獨聯盟者,其比例並不算太高。

1970年7月1日,全美各地28個同鄉會聯合起來,成立「全美臺灣同鄉會」,首任會長、副會長為鄭義和與許和瑞,總會設於紐約。許多分會發行「會刊」或「鄉訊」,留下寶貴的資訊。組織名稱冠上「臺灣」,原本就表示較具臺灣意識者才會參加。美麗島事件(1979)發生時,陳唐山正好擔任全美同鄉會第五屆會長,在其領導下同鄉會積極投入救援的工作。[17] 全美臺灣同鄉會的成立,主要是為促進各地同鄉會交流並交換訊息,成立後也擴大與加拿大、歐洲、日本及南美的同鄉會聯繫。因此,很快地在就促成世界性同鄉聯合組織的成立。1974年9月7日,世界各地臺灣同鄉會負責人聚集在維也納,共同成立「世界臺灣同鄉會聯合會(簡稱:世臺會)」。該會類似聯合國組織,只有團體會員,成立後每年輪流在世界各地舉辦年會。[18]

海外臺灣人除了成立同鄉會,同時也設立臺灣教會,兩者關係非常密切。陳隆曾經說明如下:「早期參與臺灣民主化運動與獨立運動的人士,很多是基督徒出身。過去臺灣在戒嚴時期,人民沒有集會與言論自由,唯一的例外是教會。長老教會的聚會、禮拜都使用臺語,有很強烈的臺灣意識。(中略)早期留美臺灣學生也一樣,基督徒出身,又經過教會活動訓練的學生,自然會出來擔任領袖。」[19] 因此,他認為教會與同鄉會彼此之間是相輔相成。或許,陳隆的個人體驗與觀察,只適合說明臺灣人聚居的都會區,如洛杉磯與舊金山等地的臺灣人社團。但不論各團體關係如何,海外臺灣人社團的共同特點就是,具有臺灣意識與批判國民黨政府的意志。

由於同鄉會組織與活動明顯展現臺灣意識,因此政府早已認定:世臺會是臺獨分子在幕後操控的外圍團體。1979年6月30日,世臺會在西雅圖(Seattle)舉行時,正好許信良停職案消息傳來,會中對國民黨專制獨裁提出強烈批判。同年底美麗島事件發生之後,許多世臺會幹部被列為黑名單,直到解嚴後世臺會才得以返臺展開活動。[20] 為了阻止同鄉會的擴張,1978年國民黨政府還在幕後組織「臺灣同鄉聯誼會」進行對抗。這種分裂對抗的情況,至今依然尚未化解。總而言之,北美臺灣移民社群長期處於分裂的狀況,不僅有對共產中國抱持憧憬的幻想者,也有支持黨國體制政府的順從者,同時也有本文要探討的長期批判國民黨政府的反抗者。

 

三、舊金山灣區的臺灣人社團

談論美國的臺灣移民,首先必須注意地理空間的區隔,美東、美西或中西部、美南都有不同的情況。個人認為,北加州是一個人文薈萃之地,此地臺灣人社團的發展過程相當值得介紹。早期臺灣留學生大多到美國東部或中西部的大學留學,畢業後再到各地就職。由於1960年代後半,北加州矽谷地區高科技產業開始興起,許多臺灣留學生到此地就業。這群留學生在此成家立業之後,也開始組織臺灣人社團。加州是聚居最多臺灣人的地區,其中又以洛杉磯為主的南加州人數最多,其次則是從舊金山灣區擴展出去的北加州地區。加州的移民人口眾多,以舊金山市為例,該市華裔人口占了四分之一,若擴及整個亞裔則占全市人口達三分之一,但居住於市區內的華人,大部分是來自廣東的老華僑。戰後定居於灣區的臺灣人,實際上主要是集中於以聖荷西(San Jose)為中心的南灣一帶。

大約在1960年代後期,位於舊金山地區的柏克萊大學與史丹佛大學的臺灣留學生,已經開始聚會,初步出現「臺灣同學會」的雛型。到了1970年前後,各地區的臺灣同鄉會才正式成立,例如:北加州南灣同鄉會就在1971年成立,首屆會長是任職IBM的謝鐐暲。根據幾位當事人的訪談可知,同一時期史丹佛大學任職的黃介山與IBM任職的石清正,也共同舉辦讀書會活動。透過同鄉會與讀書會,南灣地區出現一個相當特殊的臺灣人社團:臺灣協志會。1972年8月25日,舊金山灣區的同鄉首次舉辦讀書會,由黃介山主講「臺灣的戶口制度」。而後,除了演講會,也舉行座談活動,討論臺灣前途問題,聚會地點主要在帕羅奧圖(Palo Alto)。1973年初,大家才決定組織正式社團。[21]

同年(1973)籌備會議期間的4月21日,主要成員舉辦野餐的聚會活動,並邀請林宗義教授演講,題目為「臺灣人民自決運動」。野餐會後,當天也召開籌備會通過章程,並選定5月18日在Palo Alto舉行成立大會。該會成立之後,不久即發行會刊《蕃薯》,在此刊物的第一期,針對該會成立過程,有以下的說明:「十幾年來,隨著出國的狂潮,一批又一批的『蕃薯仔』抱著出鄉關的意志,到了人地陌生的異鄉,開始了單槍匹馬的奮鬥,經過了幾年的打工、考試、開夜車的苦讀生活,才交了論文,又接著就業、購屋、結婚、生子。多少人在這時冷靜地想著我們到底為什麼要離開故鄉臺灣?為什麼要住在這裡?以後要怎麼樣呢?下一代又成了什麼樣?」這段描述充分說明了當時的情境,大家是在這樣的考量下,才決定成立一個組織。接著,進一步說明協志會的宗旨如下:

在此地的日本人一般的教育程度也比不上我們,但是也知道團結,還出了位日本後裔市長,這些事實提醒我們,要為自己同胞謀幸福,必須要團結,要有效地團結,必要組織──一個基於共同需要及共同希望的群眾組織,我們雖缺乏如猶太人的宗教狂熱(他們團結因素之一),但是我們可本賦著「蕃薯仔」精神(我們念了十幾年書,卻從來沒有念過這些名詞),將大家團結再一起,此所謂「蕃薯仔精神」就是「臺灣精神」­――一種在風吹雨打、地震、颱風、洪水經常侵襲的海島上,仍能篳路藍縷、慘澹經營、極其苦幹的海島精神。只要我們能夠團結,能夠認同,能夠去私合作,我們就能夠達到共同希望,為同胞謀求幸福。[22]

協志會成立後,部分成員同時也積極統合舊金山灣區的同鄉會。因此,同年(1973)9月22日創立「北加州臺灣同鄉組織聯合會」。該會最初以灣區的南灣、東南灣、東灣、舊金山等四個臺灣同鄉會(Taiwanese Association)、兩個臺灣人的團契(Formosan Christian fellowship)與臺灣協志會(Taiwanese Alliance for Interculture),共七個團體組成。而後,才有新成立的中半島臺灣同鄉會、長輩會與婦女會等陸續加入。[23] 另外,1979年部分聯合會成員共同成立「信用合作社(Credit Union)」,提供優惠的貸款或融資,協助剛就業鄉親購屋置產,約運作十年後才功成身退。[24] 聯合會成立初期的二十餘年間,都由協志會的成員擔任會長與主要幹部,因此整體合作無間。除此之外,灣區的臺灣人社團幹部,有不少基督教會的信徒,所以灣區臺灣教會的發展也值得注意。

舊金山灣區的臺灣教會也是重要的社團,此地的臺灣教會開拓者是張瑞雄牧師。張牧師是臺南神學院畢業的牧師,到舊金山神學院留學。畢業後,繼續留在加州擔任衛理公會的神職人員,同時也開始向灣區的臺灣人宣教。1971年間,灣區的臺灣人基督徒日漸增加,因此出現籌設教會的提議。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1975年8月10日衛理公會轄下灣區第一間臺語教會正式成立,中文名「舊金山灣區臺灣基督教會」(簡稱「灣區臺灣基督教會」),英文名為Formosan United Methodist Church of San Francisco Bay Area(簡稱FUMC)。1979年以後,因為各種經濟與人數增加的影響,教會分為北區與南區分別聚會。到了1982年,部分信徒在核桃溪(Walnut Creek)新設「東灣臺灣基督教會(East Bay Formosan United Methodist Church,簡稱EBFUMC)」。另一方面,南區聚會所則在1983年在自購教堂,並從衛理公會獨立出來,成為「迦南臺灣基督教會」(Canaan Taiwanese Christian Church,簡稱CTCC)。追本溯源,這三個北加州的臺灣人教會是系出同源,各教會的教徒大多也同時參加同鄉會、聯合會與協志會等團體。[25]

探討協志會、同鄉聯合會與教會的成立過程之後,我們也必須注意這些團體成立的時代背景。1960年代末期,美國政府與中國互動頻繁,國民黨政府的正統性地位動搖。最後,聯合國終於在1971年 10月25日通過決議,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之合法政府。當臺灣國際處境日益危急時,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為此於該年12月29日發表〈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聲明「反對任何國家罔顧臺灣地區一千五百萬人民的人權與意志,人民自有權利決定他們自己的命運」,並建議政府在自由地區全面改選中央民意代表。該聲明發表之後,引起國民黨當局對長老教會的關注與打壓。而在美國,則有黃彰輝牧師、黃武東牧師、林宗義教授、宋泉盛牧師等人,於1972年12月25日在華盛頓發起「臺灣人民自決運動」,呼應長老教會的聲明。在這個時候大概是海外臺灣人最恐慌的時刻,前述協志會籌備過程中,曾邀請林宗義說明「臺灣人民自決運動」,這不僅顯示當時知識分子的憂心,也可推斷協志會成員大致是贊同這項運動。

1970年代後半葉,海外臺灣人不得不更加關心臺灣的前途,因為美國正積極和中國進行外交正常化,危及臺灣安全。因此,1975年11月18日,長老教會總會常置委員會進一步發表〈我們的呼籲〉,要求政府應積極突破外交困境、落實人權保障,關心社會公義問題。接著,長老教會總會於1977年8月16日發表〈人權宣言〉,副標題為「致美國卡特總統、有關國家及全世界教會」,由總會總幹事高俊明牧師具名發出,內容提及「臺灣的將來應由臺灣一千七百萬住民決定」,促使臺灣成為「新而獨立的國家」。這是戒嚴時期臺灣內部首次有人公開發表「住民自決」的主張。宣言發表後,海外臺灣人社團隨即代為刊登廣告響應。[26] 從此國民黨加強對該教團的控制及滲透,屢次利用該教團成員提案否決〈人權宣言〉案或者更動內容,甚至欲阻止總幹事高俊明牧師之連任,但都無法得逞。最後,官方只好利用高雄事件及藏匿施明德案,將高俊明牧師與諸多長老教會成員逮捕入獄。[27]

以上由長老教會發表的三次「宣言」,時間點剛好在國際與島內情勢巨變的年代。這樣的內外情勢,也激發灣區臺灣人社團採取公開聲援或幕後支援的行動。他們的行動與全美或全世界各地臺灣人社團有許多的共通性,但是也有部分特殊性。整體而言,灣區臺灣人社團的動向,是一個相當具有代表性的實例。因此,以下將聚焦於1970-1990年二十年間的變化,仔細觀察灣區臺灣人社團的活動及其具體之貢獻。

 

四、凝聚臺美人的家國意識

舊金山灣區的臺灣協志會,原本是默默無名的團體。但是在高雄事件後,會長洪順五參加全美臺灣人社團在紐約的集會時,獨斷地簽署加入「臺灣建國聯合陣線」,[28] 才一舉成名。結果,協志會不僅被國民黨政府列為叛亂團體,同時也導致多位幹部被列入黑名單。[29] 儘管事後部分協志會成員反對加入建國聯合陣線,甚至退會,但大多數會員還是持續聲援臺灣民主化運動。實際上,協志會原本是個文化團體,長期關注臺灣的歷史文化,努力於凝聚鄉親情誼、建構臺灣人主體意識之工作。故參加建國聯合陣線應該是純屬「意外」的插曲,並非該會的宗旨。

許維德曾對海外不同臺獨組織的「論述」,進行深入分析。他以「國族vs民主」為主軸,將各種論述區分為臺獨聯盟的「典型獨立版」、以及其他團體的「自決版」和「民主版」等三種「理念型」來檢視。最後,他認為:「上述對『國族vs民主』之優先順位的選擇,有時反映的並不盡然是運動者的政治價值抉擇,反而是不同行動者用來競爭有限資源的一種『修辭策略』。」[30] 依照這樣的分類,協志會應該是傾向支持「自決版」或「民主版」論述的團體,與高舉獨立建國的聯合陣線屬性不同。不論理念與行動有何差異,這群海外臺灣人都有其關懷母土之心路歷程,最後必然都會衝撞到黨國統治體制,特別是在美麗島事件之後。從1976年以後,協志會經常提出批判意見,不斷向國民黨政府進行抗議來看,最後遭到嚴厲的打壓,應該是很自然的結果。

1973年協志會成立前後,正是臺灣前途最令人擔憂的時刻,這群海外遊子如何面對這個問題呢?石清正受訪時曾說明,1968年定居聖荷西之時,剛好碰到反越戰風潮與嬉皮的流行,深刻感受反傳統的精神,因而受到鼓舞,開始思考臺灣的未來,他表示:「隨後發生所謂的保釣運動,臺灣的國際地位開始動搖,所以自然地也關心臺灣國內情勢,並思考臺灣前途的問題。我曾經參加過保釣運動的座談會,在會中聽到有人說:國民黨要反攻大陸,已經不可能了,但是要統治臺灣,還是綽綽有餘。這樣的說法,讓我內心出現一股臺灣人確實是被統治者的悲憤。」[31] 這應該也多是臺灣人共同的心境,至少協志會的成員應該都有這種「毋甘願」鬱卒感,進而才有想追求臺灣人「出頭天」的願望。從協志會的成立過程及其活動,大致可以感受到這群體的「家國意識」,雖然有悲憤之情緒,但也帶有批判與奮進的精神。

協志會原本就不同於一般的同鄉聯誼團體,而是關心臺灣歷史文化的團體,而且相當積極關心臺灣政治情勢變化。筆者認為,協志會主要的成就包括以下幾點:第一,部分成員關心臺灣歷史文化,進而集資出版史明的《臺灣人四百年史》漢文版,普及臺灣史知識;第二,接待黨外政治人物,提供資金與資訊方面的協助,同時透過灣區人權會,採取公開批判國民黨政府的行動。第三,部分成員提案,發起在美國人口普查時在族裔欄填寫「Taiwanese」之運動,強化海外臺灣人認同。第四,以協志會之名,成立「灣區臺灣之音」,聲援臺灣島內的民主化運動。[32] 這樣的海外臺灣人團體並不多見,值得我們特別重視。

依照時間順序,首先我們可以探討協志會成員的歷史意識。如前所述,1970年代初期,面對國民黨政府退出聯合國,以及尼克森訪問中國等國際局勢的變化,居留美國臺灣人的國家認同開始出現變化,大家都知道國民黨政府無法代表全中國,自己也不願意被稱為中國人。協志會成員就在這種情境之下,開始舉辦讀書會,想要提升文化素養,並認識臺灣的歷史。根據石清正的說明,協志會成立後,他曾獨資請王世慶先生購買臺灣省文獻會出版的《臺灣省通志》與「臺灣文獻叢刊」全套,跟會員一起辦讀書會進行研讀。但是,由於覺得這些在臺灣出版的書,有些論點似乎不夠客觀,讓人無法理解歷史的真相。因此,才開始想要翻譯史明與王育德等前輩的臺灣史專書。經過一番努力,史明《臺灣人四百年史》的漢文版,終於在1980年正式出版。這項出版成果,不僅對提升海外臺灣人的歷史意識有所助益,從1991年的獨臺會事件可知,該書對臺灣島內民主化運動之深化也有很大的貢獻。[33]

此外,如附錄表一顯示,從1973-1980年間,協志會曾發行《蕃薯》會刊共18期,其中的文章除了傳達對故土的情懷,也積極地表達各自對時局的看法;還有,在1976年核心幹部籌組「蓬萊歌劇團」,每年在社團的歲末或春節晚會中演出話劇,到2009年為止,持續演出三十餘年間。這二十幾齣話劇內容,都是表演臺美人喜怒哀樂的生活經驗,或是嘲諷時局與政府官僚之劇情。從刊物與話劇的演出,充分顯示協志會是一個文化團體。社團中共通語言為臺語,刊物中大量運用蕃薯、水牛、斗笠等圖案來呈現臺灣意象,表現大家對母土的情懷。另一方面,面對下一代的教養問題,1978年5月協志會也曾設立青少年組,取名South Bay Taiwanese Youth(簡稱:SBTY),專門提供年輕一代課外活動環境。1986年起,協志會與灣區臺灣教會合辦青少年夏令營(Taiwanese American Youth Leadership Camp 簡稱:TAYL Camp),積極展開臺美人青少年訓練活動。[34] 這些教育與文化工作,甚至是娛樂活動方面,不僅展現臺美人社群的活力,也充分表達第一代移民對故土的關懷。但臺美人蕃薯落土,在美也要定根發展。

其次,捐助臺灣黨外人士,聲援島內民主化運動,也是協志會重要貢獻之一。協志會自己定位為文化團體,但部分成員相當關心臺灣政治反對運動的發展。例如,1974年,康寧祥第二次訪美時,先從西雅圖入境美國。透過住在當地的鄭紹良之聯絡,協志會成員黃呈嘉、黃介山等人,竟然從舊金山連夜輪流開車前往西雅圖,只是為了與康寧祥見一面。[35] 因為當時康寧祥被美國視為在野的代表性政治人物,讓在美國的臺灣人對他有高度的期待,灣區同鄉也充分展現對民主運動的熱情。康寧祥這趟訪美回程途經舊金山、東京等地。停留在舊金山期間,除了在協志會主辦的演講會上發表演說,也見到多位灣區的社團領導人物,包括日後長期往來的張富美、艾琳達等人。由於康寧祥這趟訪問,受到臺美人的捐助之下,1975年8月才得以創辦月刊《臺灣政論》。[36] 這本雜誌第三期起,版權頁刊出「北美地區總代表:賴義雄」,同年12月出刊第五期封底裏,刊出一則「臺灣政論北美地區代表」的告示,美加共11個據點,接受讀者就近直接訂閱,沒想到在北美通路建立之際,就被查禁停刊。[37] 如此結果,當然激起包括舊金山灣區在內的全體臺美人之憤怒,因而全美各地陸續出現示威遊行的抗議活動。總而言之,1974年康寧祥的訪美活動,不僅是海外臺灣人與島內反對緊密結合的起點,也是凝聚臺美人認同的重要契機。

為了救援臺灣的政治犯,1976年「全美臺灣人權協會」(Formosan Association for Human Rights)成立,這個組織除了從事救援政治犯,進而也對聲援島內政治反對運動採取積極的行動。由於協志會是文化團體,不適合主辨政治性的集會,因此舊金山也成立一個「灣區人權會」。如此一來,不用同學會或同鄉會掛名主辦單位,可直接公開以人權會的名義發動示威遊行活動,不僅較為名正言順,又可避免麻煩。[38] 1977年2月,由人權會掛名,在舊金山舉辦了一場抗議《臺灣政論》停刊與「白雅燦事件」之活動,這是舊金山首次出現的臺灣人示威遊行活動。此後近二十年間,由灣區人權會掛名,曾舉行多次的示威遊行活動,特別是美麗島事件前後,抗議集會最為頻繁。實際上,灣區臺灣人權會的主導者,大多是協志會幹部。[39] 舊金山是美國到亞洲各國的窗口,在此地利的優勢之下,灣區的臺灣人社團與幹部也自然在各種活動中扮演較為重要的角色。

第三,當前臺美人團體正在推動人口普查時,填寫「臺美人」之運動,是從舊金山灣區開始。1978年,舊金山灣區的臺灣人社團與臺灣人教會,經過一段時間的協商後,共同組成「1980美國人口普查中登錄為臺美人之推動委員會」( Joint Committee of Taiwanese American for 1980 U.S. Census),並開始向全美各地同鄉會宣傳,在人口普查中必須主張自己是臺灣人,這個運動是臺灣人社團發展的重要里程碑。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表上,若要表明自己的出身與認同,只能在表格上勾選亞裔(Asian),然後再勾選華人(Chinese)。到了1970年代,這樣的情況已經讓臺灣意識高漲的知識分子感到非常不滿。因此,灣區的臺灣人社團才提議,請全美各地臺灣人社團發動宣傳,鼓勵大家在1980年的人口普查表「族裔(race)」的欄目上,勾選亞裔中的其他「Other Asian」之選項,然後再自行填寫為:「Taiwanese」。這是一個非常強烈表達認同的方法。

臺美人的訴求,並非簡單宣傳即可實現。僅就人口調查表填寫臺灣人運動來看,1980年的活動僅獲得部分成果,包括有16,390人在「祖先」欄位填上「臺灣人」,75,353人在「出生地」欄位填上「臺灣」,表達認同的「種族╱族群」並未被列入統計。到了1990年人口普查時,透過全美臺美人社團的宣傳,人口普查局的統計才出現了「臺灣人」的統計數字,當年共有73,778人刻意地選擇「其他亞裔」,並寫上自己是「臺灣人」。到了2000年,臺美人的統計數字增加到144,795人,到最近的2010年臺美人的人數則已增加到230,382人。如此每隔十年倍數的增加速度,從7萬多人到14萬多,再到23萬以上的臺美人,當然不是從臺灣來的移民快速增加,而是更多的臺灣移民有了自己是臺灣人的自覺。[40] 而這個自覺與創意,正是來自灣區臺灣人社團之集體智慧。

第四,1979 年創立「灣區協志會台灣之音」,也是協志會重要貢獻之一。所謂「台灣之音(Vioce of Taiwan)」不是廣播電臺,而是利用電話答錄機的留言功能,達到收音機即時傳遞消息之目標。這個創意,來自紐約的張富雄、楊宜宜夫婦,也許還有一些人想到這個方法,但落實構想的是從紐約臺開始。紐約臺從1977年5月1日開播,到1982年2月26日結束,播音時間將近五年。其間,隨著1977年11月中壢事件、1978年12月臺灣與美國斷交、1979年12月美麗島事件、1980年2月林宅血案、1981年7月陳文成命案等重大事件的衝擊,「台灣之音」發揮的功能,遠遠超過了原先設定的目標,它不僅串起海外臺灣人的心,也建立海外與島內臺灣人的線,進而突破全島被封鎖的資訊網。這個特殊傳媒可稱之為另類媒體,它催生了全美臺灣人訊息圈,喚起眾多人站出來為臺灣的前途打拼。[41]

高雄事件前後,台灣之音的消息傳播影響深遠,不只涵蓋全美各地,甚至在歐洲、日本、南美等地,也都陸續建立相同的播音站。其中,表現最為特出的分臺,應該是「灣區台灣之音」。這個分臺,從1979年4月1日開播,直到1982年12月31日才結束,最初是由協志會主導,一年半後才由同鄉聯合會後援,廣播稿與錄音都是由黃介山負責。藉由他精彩的撰稿與演說能力,灣區台灣之音發揮極大的效果,對於推進臺灣民主化有重大的貢獻。1982年以後,海內外的臺灣人印刷媒體興起,台灣之音的角色才被取代而消退。[42]

1970年代,美國各種媒體都很少提到臺灣,因此分散在美國各地臺灣人都非常孤立,很難獲得島內的消息。直到高雄事件之後,臺灣情勢受到矚目,加上台灣之音的聯播網日益擴大,才改變這種消息封閉的情況。再者,高雄事件之後,臺灣人的社團活動之擴張,早已超出原本的教會與同鄉會的規模。[43] 這些團體的幹部,大部分都曾收聽或是在收聽者的催促之下,或多或少參加了各種示威抗議活動。因此,雖然還是有不同時期來美的世代間落差,但藉由這個共同的經驗,或許可稱之為「臺灣之音世代」的臺美人。從這個世代的言行可以看出,1970年代凝聚臺美人的家國意識,已提升到國家認同的層次。

 

五、結語

如前所述,不同於去國懷鄉的華人之離散愁緒,以家國情懷凝聚起來的臺美人,關懷故鄉的發展,進而聯絡政治反對運動人士,1974年康寧祥訪美就是最重要的契機。因此,《臺灣政論》創辦之後,才得以建立12個北美地區聯絡據點。這樣的聯結,讓海外臺灣人的「家國意識」有了寄託,並凝聚為反對運動的後援力量。1978年2月,協志會的「蓬萊歌劇團」演出的「相親記第二集」就以諷刺的手法並影射特定之人物,演出批判《臺灣政論》被查禁情節的話劇。劇本設定龍山寺廟口出現,張阿華開設「政論麵攤」,海外學人返國前來拜訪的情節,劇情中麵攤老闆出場,以臺語自我介紹如下:

我張某人,三年前參加《臺灣政論》的編輯,彼當時,咱兄弟雖然明知政府所提倡的政治革新,和公開、公平、公正的口號,不過是騙人的手段,但是咱幾人,為了藉機會來教育人民啟發民智,也是拼咱的生命來參加臺灣政論。……果然無錯,五個月後,《臺灣政論》奉命關門。……咱幾個人受到國外人士的支持,政府才不敢請咱去火燒島去修養。……這陣子有人在怨嘆:人都講咱幾個人是「虎落平陽被狗欺,龍遇淺水給那隻蟾蜍在踢胛邊」,但是咱依然是無失志,打死無回。今日來到龍山寺口,來結交三江五海,朋友,天下的英雄好漢,為臺灣的將來打拼!……朋友啊!飲啦!飲啦!杯底不可飼金魚!來來來……請坐!請坐!……阿仁兄!阿義兄……請內面坐![44]

劇本中的「海外人士」就是指臺美人,因為他們的支持,才得以避免黨外人士被送去火燒島,而後還提到中壢事件。實際情節有何落差不擬深入探究,由此論述可知,民主化運動中海內外聯結的重要性。1979年發生的「高雄事件」對臺美人也有很大的衝擊。為了聲援臺灣島內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黨外勢力,臺美人成立許多的團體。這些團體邀請臺灣島內的反對者來美訪問或提供經濟上的援助,並積極與島內各界聯繫。例如,1980年成立的「北美洲臺灣人教授協會」(North America Taiwanese Professors’ Association,簡稱NATPA)就是一個相當具代表性的團體。而後,1982年「臺灣人公共事務會」(Formos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Affairs,簡稱FAPA)的成立,積極展開國會遊說活動,企圖藉由美國對國民黨政府施壓,以推動臺灣的民主化。此後,還有「北美洲臺灣婦女會(1988)」、「全美臺灣客家會(1988)」等團體成立。這些社團都是以「全美」或含加拿大之「北美洲」為單位團體,甚至還盡力涵蓋至世界各國。筆者認為,從1978年到1982年間,明顯出現臺美人「族群性政治化」的過程,其結果讓臺美人的認同正式確立,許多海外臺灣人成為島內民主化運動的後援者。

有關臺美人在美國2020年人口普查調查表中,填寫「Taiwanese」的運動,目前在美國持續被推展。負責的團體是「臺灣美國公民聯盟」(Taiwanese American Citizens League,簡稱TACL),活動的標語很有趣:「自己的認同自己報」(This is who we are. Make it count.)。宣傳中強調:只要是臺灣移民,或臺灣移民後代,以及跟臺灣移民有親屬關係者,都可以自己選擇臺美人認同。[45] 這樣的運動對島內臺灣人認同有何影響呢?也許這是臺灣建國過程中的小插曲,也許這會成為很大的助力?未來的變化,還值得持續觀察。許維德認為,臺美人實質上挪用、甚至翻轉官方在「人口普查」工作所制定的「規則」,建構出自己所追尋的認同。[46] 張富雄、楊宜宜在紐約的「台灣之音」何嘗不是挪用、甚至翻轉「電話留言」這項新科技,建立臺美人甚至是所有海外臺灣人的「訊息圈」。他們當初可能都沒有料想到後續的發展。到底誰先想到這個創意手法?這個創意手法如何被推展?也許持續還有爭議,也許有人會雞婆地想追根究底。不論如何,這已成為臺美人之所以不同於華美人或亞裔美人的史實,而且都可稱為歷史上的創舉。

2016年,三立電視臺將謝里法《紫色大稻埕》小說,改編為電視劇,其中有一幕是在郭雪湖晚年定居的「望海山莊」拍攝。山莊位於舊金山灣區東部Richmond。這一幕提到,山莊命名的緣由是「因窗前可遠眺海洋,遠山輪廓近似觀音山,郭雪湖常遠眺窗外,思念故鄉。」[47] 有多少海外臺灣人有相同的心境呢?在異鄉看到類似家鄉的景色,就自然勾起思鄉之情。或許可以這麼說:「只要心裡有臺灣,站在舊金山也可以望見觀音山。」而灣區臺灣人社團幹部,不僅有此思鄉之情,同時還採取相當具體的行動,努力建構出臺美人認同,結果進一步也影響臺灣民主化運動與國家認同。

有關1970年代以後,臺灣知識分子如何從臺灣外交挫敗中覺醒,然後重新認識臺灣的過去,重視現實與鄉土,並成為1980年代追求本土化動力來源等相關問題,蕭阿勤已經有具體研究成果。他認為,臺灣的民族主義發展與西方社會不同,大致上是政治民族主義先行,而後激發出文化民族主義,而美麗島事件就是一個轉捩點。亦即,1970年代臺灣的青年世代並無強烈臺灣意識,經過美麗島事件的刺激,文化菁英才開始建構本土的文化民族主義。[48] 然而,從以上灣區臺灣人社團來看,海外臺灣青年早在1970年前後,早就有強烈的文化民族主義,如此才會走上積極支援島內政治反對運動之路。異國體驗與保釣運動的衝擊,讓臺灣人逐步揚棄原本被灌輸的國家認同,並開始建構臺灣的文化民族主義。換言之,將海外臺灣人的動向排除在外,將無法看到臺灣史的全貌,希望本文的成果可以略微彌補這個缺憾。

 

圖1 1974年臺灣協志會發行《蕃薯》第4期封面

資料來源:臺美史料中心提供。

圖2 2002年發行《東灣臺灣基督教會二十週年特刊》封面(作者翻攝)

 

 

附錄:舊金山灣區臺灣人社團相關大事年表

年份 世界/臺灣大事記 海外臺灣人相關大事記 舊金山灣區臺灣人社團活動大事記
1970

 

10.12臺南美國新聞處爆炸案

保釣運動擴及臺灣

01.01世界臺灣獨立聯盟成立

01.30彭明敏逃亡抵達瑞典

04.24紐約刺蔣事件

07.01全美臺灣同鄉會成立

柏克萊大學臺灣同學持續聚會

史丹佛大學臺灣同學持續聚會

1971 02.05臺北美國商業銀行爆炸案

10.25國民黨政府被逐出聯合國

陳隆志《臺灣的獨立與建國》出版 阿拉蜜達臺灣同鄉聚會

北加州南灣臺灣同鄉會成立

1972 尼克森訪問中國簽訂上海公報

日本與中共建交

03.28《臺獨》月刊創刊

辜寬敏、邱永漢返臺

08.25協志會前身「讀書會」成立
1973 臺大哲學系事件 黃彰輝等發表自決運動宣言 05.18臺灣協志會成立

09.22北加州臺灣同鄉聯誼會成立

10.08協志會會刊《蕃薯》第1期發行

1974 08.09美國總統尼克森辭職 世界臺灣同鄉會聯合會成立

康寧祥第二次訪美,途經西雅圖與北美各地臺灣同鄉聚會

02.01《蕃薯》第2期發行

05.07《蕃薯》第3期發行

10.02《蕃薯》第4期發行

10.26康寧祥應邀到舊金山灣區演講

1975 蔣介石總統逝世

《臺灣政論》8月創刊╱12月停刊

07.02美西夏令營與第三屆世臺會在南加州舉行 03.15《蕃薯》第5期發行

06.xx《蕃薯》第6期發行

11.02《蕃薯》第7期發行

舉辦北加州同鄉聯合會春節晚會

1976 02.28《夏潮雜誌》創刊 臺灣人權協會成立

北美洲臺灣基督教會協會成立

01.15聯合會致函行政院長要由讓《臺灣政論》復刊

02.xx《蕃薯》第8期發行

02.14「蓬萊歌劇團」首次演出「相親記」

11.20「蓬萊歌劇團」公演「相命記」

12.01《蕃薯》第9期發行

1977 08.16長老教會發表人權宣言

11.09中壢事件

05.01紐約臺灣之音開播

09.21人權宣言廣告刊登於紐約時報

02.26灣區人權會舉辦「二二八事件三十週年紀念」與「臺灣人權自決大會,並舉行示威遊行與記者會

06.xx《蕃薯》第10期發行

11.03《蕃薯》第11期發行

11.11「蓬萊歌劇團」公演「驚某記」

1978 03.21蔣經國當選第六屆總統 北加州臺灣社團組織:Joint Committee of Taiwanese American for the 1980 U.S. Census。呼籲人口調查表填寫臺灣人,獲得全美各地臺灣人團體響應 02.04同鄉聯合會首次舉辦春節晚會,「蓬萊歌劇團」公演「相親記第二集」

02.17灣區同鄉到舊金山領事館抗議

03.01《蕃薯》第12期發行

06.xx《蕃薯》第13期發行

11.xx《蕃薯》第14期發行

1979 01.01臺美斷交

01.21余登發案

12.10美麗島事件

美國國會通過「臺灣關係法」 01.28同鄉聯合會春節晚會,「蓬萊歌劇團」公演「搓圓仔湯記」

02.xx《蕃薯》第15期發行

04.01「灣區協志會臺灣之音」開播

06.xx《蕃薯》第16期發行

11.xx《蕃薯》第17期發行

1980

 

02.28林宅血案

12.06舉行增額國代與立委選舉

北美州臺灣人教授協會成立

08.29《美麗島週報》發行

02.xx《蕃薯》第18期發行(07.18決定停刊)

09.22協志會幹部成立之「蓬島文化公司」出版史明《臺灣人四百年史》漢文版

1981

 

07.03陳文成命案

11.04舉行縣市長省市議員選舉

07.31《臺灣公論報》發行 01.24「蓬萊歌劇團」二次公演「驚某記」

09.19中秋灣區人權會園遊會,史明應邀演講

10.xx灣區人權會抗議陳文成遇害事件

1982

 

10.22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成立 02.01紐約臺灣之音停播,交棒給灣區臺灣之音 07.02康寧祥等黨外四人行到灣區訪問演講

05.20 FAPA北加州分會成立

1983 08.05美眾議員索拉茲訪臺

09.09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成立

07.01-04第十屆世臺會在北加州UC Davis CA舉行年會 01.28「蓬萊歌劇團」公演「新西遊記」

02.26 張燦鍙、許信良赴灣區演講

1984

 

05.11黨外公共政策研究會成立 臺灣作家鍾肇政、李喬、楊青矗訪美 11.10「蓬萊歌劇團」公演「留學記」
1985

 

11.16縣市長省市議員選舉

 

05.09全美臺灣人社團成立施明德救援會 03.02灣區人權會舉辦二二八事件紀念會,謝聰敏主講「二二八當代人物」
1986 09.28民進黨建黨 高俊明牧師海外訪問 01.25「蓬萊歌劇團」公演「簽證記」

08.16「蓬萊歌劇團」公演「新簽證記」

1987 07.15解除戒嚴令

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成立

開放大陸探親

民進黨外交訪問團赴海外訪問 01.31「蓬萊歌劇團」公演「回臺記」

10.01陳永興演講「臺灣人權現況」

02.28灣區人權會主辦二二八事件四十週年紀念會

1988 01.01報禁解除

01.13蔣經國去世,李登輝就任總統

05.20農民請願活動發生警民衝突

海外黑名單闖關

08.19世臺會年會首次在臺召開

01.30「蓬萊歌劇團」公演「火燒法統記」

06.25灣區人權會支持「五二〇農民請願活動」受到打壓之農民,赴舊金山代表處抗議

1989 01.07昭和天皇逝世

04.07鄭南榕自焚

06.04天安門事件

12.02地方公職選舉

海外黑名單闖關 01.28「蓬萊歌劇團」公演「芋仔、蕃薯、馬鈴薯」

10.17 北加州發生7.1級大地震

1990 野百合三月學運

反閱兵廢惡法運動

02.28科州臺灣之音停播

06.28海外臺灣人參加國是會議

07.20陳定南、盧修一訪問灣區

11.17灣區社團舉行施明德歡迎餐會

「蓬萊歌劇團」持續演出:此岸、彼岸(1991/1/26),東遊記(1992/1/25),新相命記(1993/1/23),出唐山記(1995),總統大選(1996/1/27),蓬萊歌劇團廿五年回顧展(1997),真假蕃薯記(2000),回臺旅遊(2003),觀妖記(2005),鹿總統專訪記(2008、2009)。

資料來源: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自覺與認同:1950-1990年海外臺灣人運動專輯》;張炎憲、溫秋芬主編,《見證關鍵時刻.高雄事件:「臺灣之音」錄音紀錄選輯》;許維德,《族群與國族認同的形成:臺灣客家、原住民與臺美人的研究》。上表由筆者自行整理。

 

徵引書目

 

一、學術期刊與報刊文章

不著撰人,1973.3,〈相親記第二集〉,《蕃薯》2,頁47-55。

不著撰人,1973.10,〈一個小小小的開始〉,《蕃薯》1:3-10。

不著撰人,1975.12,「臺灣政論北美地區代表」(廣告),《臺灣政論》5:封底裏。

不著撰人,2006.5.9,〈社論 臺美人傳統週的省思〉,《臺灣公論報》2114(2006.5.9),版2。

何義麟,2017.6,〈臺灣協志會石清正先生訪談紀錄〉,《臺灣風物》67.2:133-170。

何義麟,2017.12,〈臺美人訊息圈之誕生:「臺灣之音」的效應及其史料價值之初步考察〉,《臺灣風物》67.4:97-128。

何義麟,2019.6,〈臺灣史的誕生:以《臺灣人四百年史》的文獻學考察為中心〉,《臺灣風物》69.2:71-102。

何義麟,2019.6,〈美國舊金山灣區臺灣基督教會史料簡介:以設教暨建堂紀念特刊為中心〉,《臺灣史料研究》53:51-69。

洪玉儒,2006.6,〈美國臺灣移民政策的現狀(1980-2004)〉,《中興史學》12:153-196。

柯品文,2008.12,〈戰後臺灣散文家國意識之記憶、拼貼與重構〉,《高醫通識教育學報》3:173-203。

陳怡齡,2012.12,〈兩岸人的團圓飯:論鄭寶娟《這些人那些人》〉《華文文學與文化》2:147-214。

二、專書與專書篇章

王南傑口述,薛化元、林果顯、呂智惠訪問記錄,2001,《王南傑牧師與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口述訪談錄》。臺北:稻鄉出版社。

石清正編,1994,《臺灣協志會廿年回顧》。San Jose:臺灣協志會。

石清正編,2003,《三十而立:北加州同鄉聯合會成立三十周年特刊》。San Jose:北加州同鄉聯合會發行。

何秀煌、王劍芬著,1971,《異鄉偶書(一)》。臺北:三民書局。

呂秀蓮,2000,《重審美麗島》。臺北:前衛出版社。

李光一,1993,〈エスノポリティックス復興の政治的文脈〉,山之內靖等編,《岩波講座 社会科学の方法 第7卷 政治空間の変容》。東京:岩波書店。

東灣臺灣基督教會編,2002,《東灣臺灣基督教會二十週年特刊》。Walnut Creek:東灣臺灣基督教會。

洪玉儒編著,2016,《北美地區僑團的形成與發展》。臺北:僑務委員會。

康寧祥,2013,《臺灣,打拼:康寧祥回憶錄》。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

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2005,《自覺與認同:1950-1990年海外臺灣人運動專輯》。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張炎憲、溫秋芬主編,2006,《見證關鍵時刻.高雄事件:「台灣之音」錄音紀錄選輯》。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許雪姬編,2019,《臺灣史論叢 移民篇 來去臺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許維德,2013,〈第八章 從「臺美人草根運動」到「臺美人認同」的落實:美國1980年人口普查的個案研究〉,許維德著,《族群與國族認同的形成:臺灣客家、原住民與臺美人的研究》。中壢:中央大學出版中心。

許維德,2017,〈國族主義運動中的民主訴求:以解嚴前美國臺獨運動之相關論述為中心〉,黃煌雄編,《三代臺灣人:百年追求的現實與理想》。臺北:遠足文化。

陳秋月編,2016,《紫色大稻埕:繁華之夢的時光旅圖》。臺北:圓神出版社。

陳唐山,2016,《黑名單與外交部長 陳唐山回憶錄》。臺北:前衛出版社。

陳隆,2005,〈當教會與社區結合時:記早期教會之社區參與〉,灣區臺灣基督教會編,《灣區臺灣基督教會設教三十週年紀念特刊》。San Leandro:灣區臺灣基督教會。

陳銘城,1992,《海外臺獨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社。

陳銘城等編著,2000,《臺灣獨立建國聯盟的故事》。臺北:前衛出版社。

陳儀深訪問、林東璟等記錄,2012,《海外臺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史 續篇》。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陳儀深訪問、簡佳慧等紀錄,2009,《海外臺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史》。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黃武東,1986,《北美洲臺灣基督教會開拓史》。 Los Angeles:北美洲臺灣基督教會協會出版社。

僑務委員會編,2008,《中華民國96年僑務統計年報》。臺北:僑務委員會。

董芳苑,2011,〈被壓制的臺灣長老教會〉,李福鐘主編,《揭穿中華民國百年真相》。臺北:臺灣歷史學會。

蕭阿勤,2008,《回歸現實:臺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蕭阿勤,2012,《重構臺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臺北:聯經出版社。

戴寶村主編,2016,《青春.逐夢.臺灣國:開枝》。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三、西文著作

Cheng, Wendy, 2019.9.27, “The Taiwan Revolutionary Party and Sinophone Political Praxis in New York, 1970-1986. ” Amerasia Journal. 45(2).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00447471.2019.1665962.

Rothschild, Joseph, 1981, Ethnopolitics: A Conceputal Framework. New York: Colombia University Press.

四、網頁資料

臺灣美國公民聯盟(TACL)網頁:https://www.bonfire.com/this-is-who-we-are-make-it-count/ 。

臺美史料中心網頁:http://taiwaneseamericanhistory.org/。

 

 

*    本文初稿於2019年11月29日在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主辦之「成為臺灣人:遷徙、跨界與多元故鄉」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原題:「北美臺灣人的社團活動與家國意識」,承蒙評論人與投稿後兩位審查人諸多修改建議,謹此致謝。此論文為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戰後臺灣人在美國的社團網絡與文化建構(Ⅱ)」(MOST 107-2410-H-152-002)之部分成果。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1]    所謂「臺灣人運動」,請參閱: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自覺與認同:1950-1990年海外臺灣人運動專輯》(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5)。另外,本文中出現「臺灣人意識」或「臺灣意識」之用詞,嚴格說來兩者雖有差異,但本文採混用方式,不嚴格界定,也不明確區分。有關學術上「國族主義」或「認同」的討論,詳見下個註釋中許維德之專書。

[2]    許維德,〈第八章 從「臺美人草根運動」到「臺美人認同」的落實:美國1980年人口普查的個案研究〉,許維德,《族群與國族認同的形成:臺灣客家、原住民與臺美人的研究》(中壢:中央大學出版中心,2013),頁319-397。

[3]    政治學者指出:國家權力分配各種公共資源或社會價值的政治過程中,具有促使族群性政治化的機制與傾向。這項論點請參閱:李光一,〈エスノポリティックス復興の政治的文脈〉,山之內靖等編,《岩波講座 社会科学の方法 第7卷 政治空間の変容》(東京:岩波書店,1993),頁110-130。Jeseph Rothschild, Ethnopolitics: A Conceputal Framework, New York: Colo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1, pp. 11-31.

[4]    陳唐山,《黑名單與外交部長 陳唐山回憶錄》(臺北:前衛出版社,2016),頁78-79。

[5]    〈社論 臺美人傳統週的省思〉,《臺灣公論報》(Taiwan Tribune,San Diego: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2114,2006年5月9日,版2。

[6]    有關北美地區僑團的演變,請參閱:洪玉儒,《北美地區僑團的形成與發展》(臺北:僑務委員會,2016),頁240-258。根據僑務委員會的統計,2007年底為止,兩岸三地移居海外華人共計3,895萬人,而全球臺僑為177.9萬人,美國約85.8萬人(駐外單位回報之數據)。請參閱:僑務委員會編印,《中華民國96年僑務統計年報》(臺北:僑務委員會,2008),頁10-14。

[7]    陳銘城,《海外臺獨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社,1992)。其它相關著作還有:陳銘城等編著,《臺灣獨立建國聯盟的故事》(臺北:前衛出版社,2000)。

[8]    黃武東,《北美洲臺灣基督教會開拓史》( Los Angeles :北美洲臺灣基督教會協會出版社,1986),頁20-227。臺南「臺灣教會公報社」承印。有關舊金山灣區的臺灣教會,請參閱:何義麟,〈美國舊金山灣區臺灣基督教會史料簡介:以設教暨建堂紀念特刊為中心〉,《臺灣史料研究》53(2019.6),頁51-69。近年來,還有一些關於臺灣教會與臺美人社團活動研究之英文論著,因篇幅之限制,本文暫不列入文獻回顧之範圍。

[9]    黃武東前揭書中的〈臺灣人在北美洲〉一文,有關臺灣協志會的介紹如下:TAIWANESE ALLIANCE FOR INTERCULTURE, to promote education, culture and well-being of the Taiwanese in the U.S. 這應該是協志會提供的簡介資料。由此可知,該團體自我定位為文化團體,而非同鄉聯誼團體。

[10]    陳怡齡,〈兩岸人的團圓飯:論鄭寶娟《這些人那些人》〉,《華文文學與文化》2(2012.12),頁147-214。文中分析的對象雖然是解嚴後臺灣人與中國人的差異,但是有關家國想像的落差,大致與解嚴前本省籍與外省籍留學生之差距相同。

[11]    柯品文,〈戰後臺灣散文家國意識之記憶、拼貼與重構〉,《高醫通識教育學報》3(2008.12),頁173-203。

[12]    洪玉儒,〈美國臺灣移民政策的現狀(1980-2004)〉,《中興史學》12(2006.6),頁153-196,許雪姬編,《臺灣史論叢  移民篇:來去臺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頁383-438。

[13]    洪玉儒,〈美國臺灣移民政策的現狀(1980-2004)〉,頁383-438。有關臺灣移民人口數問題,較晚出版的前揭許維德的專書中有更詳盡的統計與解說。由於移民人口增加迅速,臺美人的人口數與在各都市的分布等,尚待進一步整理最新的資料。

[14]    洪玉儒,〈美國臺灣移民政策的現狀(1980-2004)〉,頁383-438。

[15]    何秀煌,〈政風、教育與留學生〉,何秀煌、王劍芬著,《異鄉偶書(一)》(臺北:三民書局,1971),頁143-154。原文完稿於1969年12月11日,發表於《大學雜誌》25(1970.1)。

[16]    臺獨聯盟與刺蔣行動對臺灣民族主義的影響,並非本文的主題,或許可以參閱其他研究者的觀點。例如:Wendy Cheng, “The Taiwan Revolutionary Party and Sinophone Political Praxis in New York, 1970–1986, ” Amerasia Journal, Published online: 2019.9.27.(https://www. 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00447471.2019.1665962)

[17]    吳木盛,〈全美臺灣同鄉會〉,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自覺與認同:1950-1990年海外臺灣人運動專輯》,頁333-370。全美臺灣同鄉會英文名:The Formosan Club of America,而後改為:Taiwanes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8]    陳隆、陳錦芳、盧榮杰,〈世界臺灣同鄉會(世臺會)簡史〉,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著,《自覺與認同:1950-1990年海外臺灣人運動專輯》,頁371-410。

[19]    陳隆口述,陳儀深訪問、周維朋記錄,〈陳隆口述訪談紀錄〉,陳儀深訪問、簡佳慧等記錄,《海外臺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史》(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9),頁451。

[20]    陳隆,〈當教會與社區結合時:記早期教會之社區參與〉,灣區臺灣基督教會編,《灣區臺灣基督教會設教三十週年紀念特刊》(San Leandro:灣區臺灣基督教會,2005),頁35-37。此次大會,協志會幹部黃介山應邀擔任年會Keynote Speaker,講題:「臺灣人的力量」。

[21]    石清正編,《臺灣協志會廿年回顧》(San Jose:臺灣協志會,1994);何義麟,〈臺灣協志會石清正先生訪談紀錄〉,《臺灣風物》67:2(2017.6),頁133-170。

[22]    編者,〈一個小小小的開始〉,《蕃薯》1(1973.10),頁3-10。

[23]    1973年,北加州臺灣同鄉聯合會的英文名稱Northern California Formosan Federation,簡稱NCFF,2003年以後英文名稱改為Taiwanese American Federation of Northern California,簡稱NAFNC。

[24]    石清正,〈聯合會三十年回顧〉,石清正主編,《三十而立:北加州同鄉聯合會成立三十周年特刊》(San Jose:北加州臺灣同鄉聯合會,2003),頁19-27。

[25]    何義麟,〈美國舊金山灣區臺灣基督教會史料簡介:以設教暨建堂紀念特刊為中心〉,頁51-69。

[26]    長老教會之人權宣言發表後,在美國的臺灣數個同鄉會與教會出資聯名,在1977年9月21日的《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宣言之廣告版。廣告英文標題:「Listen!! Outcry Within Taiwan: “A New and Independent Country”」,中文標題:「臺灣人民要獨立」。藉此宣言與廣告,海外臺灣人確切地表達對臺灣前途的認知。

[27]    王南傑口述,薛化元、林果顯、呂智惠訪問記錄,《王南傑牧師與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口述訪談錄》(臺北:稻鄉出版社,2001)。董芳苑,〈被壓制的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張炎憲、李福鐘主編,《揭穿中華民國百年真相》(臺北:臺灣歷史學會,2011),頁208-212。

[28]    1979年12月15日,為抗議國民黨在美麗島事件後的大逮捕,「臺灣建國聯合陣線」在紐約成立,參加團體與代表人包括:「臺灣獨立聯盟」張燦鍙、「臺美協會」彭明敏、「臺灣民主運動海外同盟」郭雨新、「臺灣人民自覺運動」黃彰輝、「臺灣民主運動歐洲同盟」陳重任、「獨立臺灣會」史明、「美麗島雜誌社」許信良、「潮流雜誌社」陳婉真、「臺灣共和國臨時政府」林臺元、「臺灣協志會」洪順五等。請參閱:呂秀蓮,《重審美麗島》(臺北:前衛出版社,1997),頁260-261。

[29]    石清正編,《臺灣協志會廿年回顧》;何義麟,〈臺灣協志會石清正先生訪談紀錄〉,頁133-170。

[30]    許維德,〈國族主義運動中的民主訴求:以解嚴前美國臺獨運動之相關論述為中心〉,臺灣研究基金會編,《三代臺灣人:百年追求的現實與理想》(臺北:遠足文化,2017),頁457-486。

 

[31]    何義麟,〈臺灣協志會石清正先生訪談紀錄〉,頁145。

[32]    人口普查填寫臺灣人部分,詳見後敘內文。有關出版《臺灣人四百年史》與創設灣區台灣之音,請參閱:何義麟,〈臺灣史的誕生:以《臺灣人四百年史》的文獻學考察為中心〉,《臺灣風物》69:1(2019.6),頁71-102;何義麟,〈臺美人訊息圈之誕生:「台灣之音」的效應及其史料價值之初步考察〉,《臺灣風物》67:4(2017.12),頁97-128。

[33]    何義麟,〈臺灣協志會石清正先生訪談紀錄〉,頁161-165。漢文版的《臺灣人四百年史》出版後,自1981年起史明在十年間每年持續來美國宣傳一個月以上,對於激發臺灣人的歷史意識應有一定的貢獻。

[34]    何義麟,〈美國舊金山灣區臺灣基督教會史料簡介:以設教暨建堂紀念特刊為中心〉,頁51-69。

[35]    張炎憲採訪,〈鄭紹良訪談紀錄〉,戴寶村編,《青春.逐夢.臺灣國:開枝》(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16),頁53-122。黃呈嘉原本在東部成家立業,1970年刺蔣的四二四事件後,因保釋金問題遷居舊金山灣區。

[36]    康寧祥論述、陳政農編撰,《臺灣,打拼:康寧祥回憶錄》(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13),頁168-174。1979年,為其第三次訪美,藉由這次的訪問,臺美人與島內黨外人士建立更緊密的聯繫。康寧祥於1969年當選臺北市議員,1972 年第一次應邀訪美。其中,以1982年由康寧祥帶隊的「黨外四人行」,最受各界矚目。

[37]    「臺灣政論北美地區代表」(廣告),《臺灣政論》5(1975.12),封底裏。包括北美地區總代表共12人,舊金山地區代表:陳都,科羅拉多地區代表:蕭廣志(原文誤植為蕭應志,日後成為科州台灣之音負責人)。警總是以這期刊出邱垂亮〈兩種心向〉一文,涉嫌「煽動內亂」而加以查禁,但實際上北美地域聲援網絡建立之威脅,應該也是警總查禁的原因之一。

[38]    黃根生、王廷宜、莊秋雄,〈臺灣人權協會1970-1990年代的故事〉,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自覺與認同:1950-1990年海外臺灣人運動專輯》,頁229-246。

[39]    2000年,灣區人權會負責人李友義在巴西參加世臺會時,因車禍去世,導致該會進入休會狀態,團體活動的資料也大半散失。

[40]    許維德,〈第八章 從「臺美人草根運動」到「臺美人認同」的落實:美國1980年人口普查的個案研究〉,頁319-397。依照臺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發表,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公布的合法永久居留者數據來看,2010年為止,來自臺灣的移民統計數字已達45萬673人。換言之,臺灣來的移民還有一半並未明確表態自己是臺灣人,不論主動還是被動,還有半數人還是以華裔自居。

[41]    張炎憲、溫秋芬主編,《見證關鍵時刻.高雄事件:「台灣之音」錄音紀錄選輯》(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6),頁15-58。

[42]    何義麟,〈臺美人訊息圈之誕生:「台灣之音」的效應及其史料價值之初步考察〉,頁97-128。紐約台灣之音在1982年2月結束時,特別宣布交棒給灣區台灣之音。

[43]    賴義雄口述,陳儀深訪問、林東璟記錄,〈賴義雄口述訪談紀錄〉,陳儀深訪問、林東璟等記錄,《海外臺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史 續篇》(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頁401。

[44]    不著撰人,〈相親記第二集〉,《蕃薯》2(1973.3),頁47-55。

[45]    相關的宣傳活動,請參考「臺灣美國公民聯盟」(TACL)的網頁:https://www.bonfire.com/this-is-who- we-are-make-it-count/ 。

[46]    許維德,〈第八章 從「臺美人草根運動」到「臺美人認同」的落實:美國1980年人口普查的個案研究〉,頁338。

[47]    陳秋月編,《紫色大稻埕:繁華之夢的時光旅圖》(臺北:圓神出版社,2016),頁28。

[48]    蕭阿勤,《回歸現實:臺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8);蕭阿勤,《重構臺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2)。

 

 

Source from 何義麟

Posted in 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