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3. 二十一世紀的健康管理藍圖 : 活到一百二十歲 / 林天送 /07/2000/Life/生活

二十一世紀的健康管理藍圖 : 活到一百二十歲

作者 林天送

迎接新世紀的來臨,一個我們最關切,也是我們必須面臨的現實課題是:國民的平均年齡步步昇高,社會日趨高齡化,我們應該如何活得更快樂,更健康,這才能減輕自己、家人、社會與國家的負擔。筆者蒐集近年來的尖端醫學科學硏究成果,要向諸位報導:目前醫學界所能給我們的是什麼,如何才能減緩衰老的腳步,增強您的生命活力,規劃您的健康管理願景。

在台灣當我們向人祝賀生日時,都常常會說:「呷到百廿歲」(台灣俗諺)。又基督教的聖經也有如此的記載:「人既屬於肉體,…可以活到一百二十歲」(創世記六章三節)。這些表示能活到一百二十歲是一個最高的長壽境界。

近年來,醫學科學的研究,對人類的老化機制有許多突破性的發現,加以醫療科技的日趨發達,使得醫學界預測:人可以活到一百二十歲。這是一個目前預期的壽命極限!其實二十世紀最長壽的人瑞卡兒門(Jeanne Calment,法國人,一八七五〜一九九七)就活了一百二十二歲才去世。

一百年前,幾乎沒有幾個人活到一百歲(有真實的生死記錄)。我們來看美國的一個統計數據:一九四〇年有三千七百人活超過一百歲,但到一九九七年,這個數目增加到六萬一千人(每四千人就有一人),增加了十六倍。他們預測:到二〇二〇年會增加四倍,即每一千人就會有一人是百歲人瑞。如果僅僅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生育高峰期(baby boomers)出生的一輩(生於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六四年之間,即五十三歲至三十五歲),總共有八千萬人,約佔美國人口的三成。人口調查統計局預測:這八千萬人當中會有九百萬人(每九人就有一人)能活到九十歲,而有三百萬人(每二十六人就有一人)能活到一百歲。

這預測是世界性的,故能活到百歲長壽也不再是那麼稀奇了。這必然會帶來社會的負擔。但最近的硏究發現:八十五至一百歲的一輩的健康情況要比六十至七十五歲的人群要好而硬朗。並且活到一百歲的人在死神降臨時也會很快就去世,臨死前花費的醫療費用要比七十歲的人低三倍。

我想每個人都希望健健康康地活到生命的極限吧!這是人類的自私本性。追求「長生不老」的慾望是永無止境的,也是個老生常談的千古話題。我們不可能不老不死,但我們可以緩慢老化的腳步,多活幾年或幾十年有意義的健康生活。老化有一定程序,要長壽就得先瞭解這程序,這些程序、工具、秘訣,人人都可以學習,操練得來的,也是人人可以享受得到的。

本書就是要向各位讀者報導這些新的醫學科學硏究成果。全書分五卷三十二章。每個章節都是獨立的新話題。故閱讀時,無需逐章唸下去,想看什麼課題就看什麼。

開宗明義的卷一談活到一百二十歲的幾個基本條件及延年益壽的秘訣。近年來,醫學科學對老化的機制程序有頗多革命性的發現,雖然歲月無情會增添我們的年歲,但是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研究成果來緩慢老化的腳步。後天的學習,改善及努力,常常就可以彌補先天的缺陷與限制。

人的老化是一連串的病狀組合而成,也是許多器官的萎縮與代謝功能退化組合促成,並不是單一的病源。要做好抗衰老的工作必須面面俱到,天下沒有長生不老的仙丹。下面是幾個已知會加速老化的因素:(1)自由基的傷害與葡萄糖的焦糖化,(2)多重性的基因突變及失去修補基因異變機能,(3)細胞忘了自殺及老細胞的堆積。

我們談論幾位百歲人瑞的影像及生態,接著談飲食,攝取地中海式的金字塔形的飲食,吃七分飽。談做適當的運動。這些生活細節,我們只要稍加用心,有計劃地去執行,一定不會有困難的。

精神壓力對健康有極大的影響力,我們也可以學習壓力管理。另外下列的幾個因素也會增長一個人的壽命:(1)好的社交能力,(2)能自愛與有信心,(3)能安分守己,保持社會的依賴性,(4)凡事樂觀,不怨天尤人,(5)有幹勁,不會與人斤斤計較,就事論事。我們有幾章討論這些課題。

卷二談基本的基因機制。基因是受之父母,我們無法做太多的改變。一個人的壽命大半決定於基因的組合,據統計:一個人最起碼可以活到父母親的平均年齡。人類的基因組合相當複雜,細胞含有五萬到十三萬的基因,每一段基因又含有幾萬到幾十萬的鹼基對(base pairs),每一段基因負責製造一種蛋白質(激素,酶或結構蛋白質)。尋找人類長壽基因是當今科學家追求的目標,目前雖然還沒有找到某一基因能完全控制一個人的壽命,但已經發現:許多疾病是來自某些節段基因的變異。也發現細胞老化的機制因子—提落末(telomere),它是染色體的尾端節段,是用來維護DNA螺旋形態及完整性。

卷二也談論最近的基因研究及基因應用(移植與治療)。在本卷我們又報導一個最新突破性的發現:胚胎幹細胞的培植及其應用,特別是「細胞移植」的可行性與價值。

科學家預測:再過五十年,人類有可能可以利用胚胎幹細胞來更換舊的細胞與器官,如心臟,肺臟、肝臟等。甚至於目前死而不能再生的腦細胞也將可以用移植的方式來換新的細胞,那目前一些高齡者專有的腦神經退化症,如阿滋海默氏症,巴金森症等也就不復存在。

醫學生物科技的研究是日新月異,一日千里。我想有一天有可能會達到這「細胞移植」的境界,那人類因疾病而死亡大概就變成回億的歷史。到那時候,人人都可以康朗地活到一百二十歲以上,而一百二十歲反而變成人類生命的底限。那人類追求的「長生不老」的夢就有可能實現了。

卷三談慢性疾病的預防與醫療,年齡的增長常常也會帶來許多慢性退化疾病,這些包括高血壓、心臟病、腦中風、糖尿病、關節炎、癌等。罹患慢性病的時間愈長久,衰老的腳步也會愈快,在本卷筆者向各位讀者報告一些新的預防及醫療的新方法。

一個很重要的信息是:慢性疾病並不會隨著年歲的增長接踵而來。而是因為積年累月生活在不健康的形態下,老來時毛病才現露出來的。慢性疾病有一定的程序可以預防,也有可能醫治好的。醫學科學的硏究就是要教導我們如何去預防及醫療疾病,促進我們的健康。

三年前,台灣成立國家衛生研究院-利用台灣的資源,針對台灣的國民健康需求及社會的形態,做全盤性的醫學衛生的研究,這是一件最令人興奮的大事。衛生研究院已經舉辦很多衛生教育講座及專題硏討會,推動許多衛生醫學的大型硏究計劃,筆者相信:台灣國民很快地就能開始享受這些為本土設計的研究成果。

卷四談論性愛與荷爾蒙的話題。一九九八年四月間美國惠瑞藥廠推出「威而鋼」,一炮而紅,打破美國的藥物處方熱量的世紀記錄,本卷有專章討論它的運作機制與利弊的問題,從一氧化氮自由基的生理功能談起。

最近科學家發現:性愛會帶來許多料想不到的健康益處。融洽的親情與性愛在精神上與肉體上有它的特定價值與重要性。這裡我們可以看看專家們的新發現。

又最近科學家發現:男人會分泌女性動情激素,而它的分泌量會影響到男人的精蟲品質與數量。最奇妙的是女人在懷孕時期,荷爾蒙的分泌量,會決定胎兒的體重與嬰孩出生後的種種健康情況。

卷五談論一九九七與一九九八年幾位諾貝爾醫學與科學獎得主的影像。榮獲諾貝爾獎是科學家的最高榮譽,也肯定這些科學家的研究成就,這些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對人類的科學與人文有極大的貢獻。

本卷除了報導他們的特殊研究成果外,也談到他們的生活點滴瑣事,這些瑣事往往能讓我們看到得獎者的求真理、求知的本性。我們報導普席納(一九九七年醫學生理獎),朱棣文(華裔,一九九七年物理獎)及三位得一九九八年的醫學生理獎:福齊高.姆拉及伊格納絡。也報導一九九七年化學獎的研究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一九九八年的醫學生理獎頒給三位研究一氧化氮自由基的生理藥理的學者。早在一九九四年筆者就開始在健康世界報導一氧化氮自由基的醫學科學研究,指出它的重要性,也曾提到這三位研究者的貢獻,這次諾貝爾的頒獎給從事自由基病理的研究者有相當大的肯定與鼓勵。

我再次要感謝內人熊乙杏的協助蒐集資料及封面的初步設計。她的體諒使我能利用夜晚周末的時光去整理這些資料,而能適時地報導這些最近的醫學科學的資訊。

本書的大部分章節都曾經在健康世界雜誌發表過。這裏收集了過去二年內發表的報導。承蒙健康世界雜誌肯為我推出第四本書,在此要特別感謝平泰臨總經理的鼓勵,丁淑敏主編,潘金霞小姐與邱春桃小姐的協助,使這本書能順利出爐與讀者見面。

書的文句與含義或會有錯誤或不清楚的地方,尚祈讀者鑒諒。請不吝指正。

林天送 客座日本國家理化學研究所

寫於日本東京市一九九九年八月

 

《附記》

在書稿排印的校對期間,正巧碰上一九九九年度諾貝爾獎的揭曉,我也趕著把即將發表的二篇稿收集在這本書。第一篇是生理或醫學獎:解破蛋白質傳送的機制(是應健康世界的邀請撰寫的)。第二篇是化學獎得主齊威爾的生活風采(應中國時報邀請撰寫的)。齊威爾與我曾經在同一個實驗室做過硏究,共同發表過一篇論文(同一位指導教授)。我把他的生活點滴寫出來,讓讀者能多瞭解些科學家的生涯及研究精神。

林天送寫於美國聖路易市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初

 

作者簡介:

林天送

一九三八年生於台灣省雲林縣。

一九六〇年東海大學化學工程學系畢業。

一九六五年初赴美進修,一九六六年獲雪拉鳩期大學(雪城)化學碩士,一九六九年獲賓夕法尼亞大學(費城)物理化學博士,後在哈佛大學化學系從事博士後硏究一年餘。

一九七〇年應聘至華盛頓大學(聖路易)化學系任敎職迄今,現爲物理化學正敎授。

目前並兼任華盛頓大學醫學院中樞神經系統硏究中心的特約硏究敎授。

曾任美國阿岡國家實驗室特約硏究員一年。荷蘭萊頓大學物理系訪問敎授一年。

中央硏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硏究特約硏究員三個暑期。

曾發表物理化學、生物醫學等專業論文八十餘篇。

一九九七年曾應國家衛生研究院邀請擔任教育課程系列「自由基與醫學」講員。

曾為中國時報撰「自由基講座」,並著有《你的生命活力(I) :從自由基談起》及 《你的生命活力(二):從生活細節做起》及《自由基大革命:生老病死的秘密》三書 (健康世界雜誌社出版)。

Published in 07/2000

Donated by 林天送 01/2017

Posted in 01/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