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台北-巴黎: 巴黎三劍客作品展 / 台北市立美術館 / 12/1998/Art/藝術

台北-巴黎: 巴黎三劍客作品展

編印 台北市立美術館

館長序

在文建會之指導與贊助下,本館曾於一九九四年辦理「旅法前輩藝術家作品展」赴巴文中心展出。該展係呈現曾經旅法,爾後活躍於台灣或歐洲藝壇並有諸多貢獻之八位前輩藝術家之代表作品,並期待藉此探索台灣與法國藝壇之關聯性。而本展之辦理則是針對六〇年代第二代留法藝術家赴巴黎進修之探索。

自二次大戰結束,國際政治進入美蘇對峙的冷戰時期,減少了畫家赴歐留學的機會,直至一九六〇年台灣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置代表團,法國政府開始贈與中國留法學生獎學金,以及教育部提倡歐美並重的留學政策,設置公費留學歐洲,重新建立留學歐洲的管道。第二代的旅法藝術家卻也在這段期間不僅親身經歷了歐洲社會轉型的變革,在藝術創作的領域中也加入了「現代藝術」思潮的論戰。

六〇年代在巴黎,同是留學生以及臺灣省籍的背景下,當時未滿三十歲的謝里法(1938)、廖修平(1936)、陳錦芳(1936)三位青年都在巴黎藝術學院研究,其中謝里法因感於台灣在雕塑方面人才的欠缺而進入古居利耶(Robert Couturier)雕塑教室主攻雕塑,陳錦芳則由法國文學的領域轉入繪畫創作,進入寫實大家列格(Lequeult)和楊格(Yankel)的畫室,廖修平則分別師事抽象大師夏士德(Chastel)所主持的畫室和海特(Hayter)的17版畫工作室。緣於同郷、同學的關係以及本著對藝術的熱忱與日後返國拓展藝術教育的理想,他們時時聚在一起相互切磋,暢談各自的理想、對台灣美術將來的期許、感懷藝術大師如梵谷的創作精神或探究「普普藝術」、「新寫實主藝」等新藝術思潮,足跡遍及學校餐廳、電影院、博物館、塞納河畔及法國鄉間,彼此亦因而以「巴黎三劍客」自稱。

「巴黎三劍客」抵法時期,世界畫壇正興起一股東方傾向的浪潮。留學的藝術家一方面在本國內受西化、現代化觀念及生活模式的影響,一方面也得以將自身的文化在此時此地有發展的空間。謝里法的畫作以抒情形式與著重心靈感悟刻劃「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間之矛盾與衝突。廖修平則借西方的版畫技法和幾何抽象觀念,結合東方傳統色彩與民俗圖像,創作一系列表現東方智慧的奧妙與宗教情懷。陳錦芳則重新研究東方藝術,並汲取中國古代文字的抽象趣味,而製作了一系列抽象作品,日後更在自省及面對人類超越生活空間如登陸月球、和面臨戰後消費文化的轉型,產生由極個人的抽象表現轉人新寫實手法的「新意象派」(Neo-Iconography)風格。

一九六八年襲捲西歐的學生運動,因一連串的罷課與示威活動,促使多位留學生前往美國發展,繼廖、謝的先後離法,「巴黎三劍客」終告解散,但在此短暫的幾年切磋中(其駐留法國時間分別為:謝里法(1964〜1968)、廖修平(1965~1968)、陳錦芳(1963〜1975)),卻也激盪出許多成熟作品。然而在數十年的變遷中,歷經城市的遷移、文化及政治生態的消長,在現今此三位藝術家對台灣藝壇深具影響力:謝里法對台灣美術史的研究、廖修平在版畫創作上的大力推展、陳錦芳持續對「新意象派」此新繪畫思潮的探討。從離開六〇年代的巴黎進駐七〇年代的紐約,而活躍於八〇年代的國際畫壇,此三人在九〇年代的台灣重逢,在回憶早年奮鬥的過程中,憶起於一九六六年時受法國獎助學生留學所設置的「羅馬獎」影響,曾提及籌設藝術獎學金獎勵後進、要促進類似藝術學金之藝術村、以及回台灣辦藝術學院……等等夢想。一九九四年「巴黎三劍客」終於實踐了設置「巴黎獎」的心願,此獎項的設立不僅提拔新人到巴黎留學,更開創了照顧後進的風氣,帶起台灣美術界的一種風範。

這段真摯、相互鼓勵所醞釀出來的友誼,其感受誠如謝里法於「巴黎,我們在那裡共同起步」文中的結語:「在人生的旅途上,巴黎四年在我的記憶裡提供了永遠沒有完的回憶,……為此我常覺得自己多麼富有,因為我有那麼豐富的回憶!我也覺得自己多麼幸福,因為我的回憶是那樣美好而且充滿感激。」

此次展出的目的在於呈現此三人留法時期的精神與互動關係,並希冀藉此探尋他們在藝術領域發展的脈絡,深入地呈現與整理台灣第二代留法藝術家作品。本次展覽感謝文建會指導贊助,及其給予機會讓本館藉由展覽之籌辦得以在這「台北-巴黎」此藝界議題能再次研究。

館長林曼麗

台北市立美術館

 

Published in 12/1998

Donated by Mrs. L. Chen 04/2018

Posted in 04/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