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seems we can’t find what you’re looking for. Perhaps searching can help.

Popular Articles

  • 185. 早期台灣人在北美洲的壘球賽 / 呂俊廷 /2015/11

    November 20, 2015
    早期台灣人在北美洲的壘球賽 作者 呂俊廷 一、留學生負笈出國 台灣於1987年成嚴解除以前,在白色恐怖的陰影下,出入境簽證,由台灣警備總司令部獨攬大權,我行我素,惡名昭彰,出國好像是高官權貴之特權,對塵間凡人而言,是一件高不可攀之事,是爲眾所週知之事實。 六十年代,雖有短期的商務出國考察的簽證,或留學生簽證,但出入境的人數,還是很有限,後者的留學生與「福爾摩莎杯」壘球赛有關,是本書主要内容,兹簡述於後: 留學生出國深造的目的地,约可分三派: (一)留歐派 英國:以文理科爲主 德國:    法律學:因我國法律體系,屬大陸法,而德國居大陸法之龍頭,故學法律者趨往德國。    醫學:台灣的醫療制度沿襲德國的体制,即醫藥合一制度,日據時期經由日本導入沿用至今。 法國:留學生以專攻文理科者較多,藝術之都巴黎吸引不少留學生。 (二)留日派 中日甲午戰爭後,日本统治台灣達50年,留下了很多的體系。我們上一代長輩也受到日本教育,又有較近的地緣關係,加上同文同種的因素,是以赴日留學者眾多,馑次於留美,不管是醫科或文法科等其他各領域留學生,爲數可觀! (三)留美派 戰後,美軍顧問團進驻台灣,又美援普惠台灣的經濟、教育、文化、軍事、宗教等各層面,台灣急速的崇美,是以「留美」成爲新時髦,成爲留學生出國的第一目的地。當他們學成歸國,就職於髙層公私機搆,壟斷了就業市場,故有「鍍金」回來之美譽。留日者漸趨不受高層所聘,退而求其次,故有「鍍銀」之説,這就是早期的鍍金、鍍銀之由來! 在留美風潮中,又以美東之財經、文化大城,最受青睞,如:Boston、New York、Albany、Rochester、Syracuse及Ithaca等地擴大至Buffalo、Detroit、Ann Arbor、Chicago、St. Louis和Los Angeles,而遍及全國。 六十年代後期,留學生逐年增加,各地的台灣同鄉會也相繼成立,成爲留學生經常聚會的場所,可以説是留學生的大家庭。留學生剛到美國時,還習慣於台灣週休一日的作息,週休二日的週末,尤其是長週末,不知所事,課餘飯後,每逄佳節倍思親!但置身異地,舉目無親,更激起思鄉之情懷,爲舒緩離鄉背井之鄉愁,很自然的想起當年在台灣求學時,最熟悉的球類運動,以球會友(鄉親),熟悉的乒乓球與棒球,作爲消遣或娛樂,自然是最佳選擇。 二、忘不了的球 (一)乒乓球 乒乓球成本很低,只需要最基本的設備,如球桌、網、球拍即可,而且是單一球員,即可玩的球賽,反觀其他球賽,都需要團隊才可能比賽,如棒球最少需10個球員才能成軍。乒兵球因其簡單,所以很早就在留學生的圈子裡流行起來,在各大校園的體育館,只要有台灣留學生,都可以看到三、兩爲伍,在一起打球,這些情景是僅止於小型零星的相聚而已,雖有比賽,但未及時體制化,並無整體的組織,雖曾有世界台灣乒乓球賽盛行,但大家打完球就各自走人,從是逄場作戲,暫時的消遣而已!在加拿大多倫多台灣同鄉會,曾於1980年代舉行過乒乓球冠軍杯比賽,可惜此球賽僅只延續數年而已,近年來在熱心人仕及僑委會的場地贊助下,又開始有乒兵球賽了,但能延續多久?尚有待鄉親來愛護捧場。 (二)壘球 乒乓球有其好處,也有其壞處,泱泱大國的美國,乒乓球多半用做家庭的娛樂,未被重視發展,市場沒被發展起來。台湾留學生到美國後,看到美國人對棒球之瘋狂,身歷其境,使他們對棒球的濃厚興趣,遠勝於乒乓球,所以就在各大學打起棒球,首推Ann Arbor然後逐漸擴展East Lansing、Detroit、Syracuse等地的留學生,他們開始在大學校園内,揮棒擊球取樂,也就是説棒球經由早期的台灣留學生帶回到其發源地-美國,這是早期台灣人在北美的壘球賽-是福杯(F.C.)的起源。 三、福爾摩莎杯之淵源 (一)北美洲台灣壘球的第一棒 前述60年代留美風潮中,出了一位家喻户曉的杏壇聞人陳坤木教授。他在1955年畢業於台大電機1957年以魯氏獎學金進入哈佛大學,1960年取得博士學位後,開始任教於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
  • 616. Dean Chang 張怡仁

    September 19, 2015
  • 9. 楊秉彝的台美人社團影片集 Peter Yang’s Video files/2015/03

    March 17, 2015
  • 2. 王桂榮回憶錄一個台美人的移民奮鬥史/王桂榮/1999/01/Biography/傳記

    October 4, 2014
  • 6. 陳錦芳 Tsing-Fang Chen

    September 5, 2014

Random Articles

  • 362. 三十物語 : 一個留學生的蛻變 / 劉進興 /2015/11

    November 10, 2015
    三十物語 : 一個留學生的蛻變 作者 劉進興 三十那年,我在美加邊界附近水牛城的紐約州立大學工作。美國國慶長假期的晚上,突然接到一個陌生人的電話,他跟妻子到尼加拉瀑布玩,沿途找不到旅館,翻電話簿剛好找到我的名字,問我可否協助。 我就請他過來住一夜,那個人就是陳文成。 聽起來不可思議,素昧生平怎麼會登門借宿呢?但在當時留學生圈子,這並不奇怪。兩人一聊就發現有許多共同的朋友,又同屬「獨立陣營」,有同志自遠方來,當然要把酒言歡,痛罵獨裁政權,鞏固革命感情。 蒙昧時期 那晚,我們聊大學往事。 陳文成低我一屆,同校但不同系。那是低氣壓的時代,黨外運動雖已在社會某個角落醞釀,我們還渾然不知。校園裡唯一的政治事件是為了保釣到美日大使館抗議。馬英九津津樂道說那是他的政治啟蒙,但當時我們跟在教官護航的隊伍裡,並沒有叛逆的感覺。要到後來出國後,才真正被啟蒙。 高中時,我在報上讀到一則小小的新聞:「彭明敏、謝聰敏、魏廷朝三人進行破壞活動,經治安機關在現場發現逮捕,現正依法偵察中」。當時覺得很奇怪,前一年彭教授不是才入選十大傑出青年嗎? 大三時,報載「蔣副院長紐約遇刺,兩反動份子被捕」,次日大篇幅報導「暴徒行刺行為,全國青年譴責」、「蔣副院長臨危不亂,留學生深表崇敬」。當時我們班上正在排演送舊晚會的鬧劇「荊軻刺秦王」,劇中秦王荒淫無道,與眾臣玩橋牌,拿到爛牌就命令重發;只可惜秦舞陽發抖,荊軻失手,又一次千古遺恨。那時我們的政治敏感度很低,竟然沒有任何聯想,好在沒出事。 那個年代沒有網路、電腦,甚至沒有傳真機。資訊完全封閉,根本不知道什麼「台灣人民自救宣言」、「四二四事件」。等到出了國,才恍然大悟。 啟蒙時代 我們聊各自的啟蒙過程。 我一到美國,中國同學會就派人來接機,幫了很多忙。那時還沒有中國學生,所謂中國同學會都是台灣來的。那時也還沒有台灣同學會,只有台灣同鄉會。不久就有台灣同鄉來電聯絡。 郊遊野餐,請客吃飯,兩邊都在拉攏新生。不同的是,中國同學會避談政治,台灣同鄉會則對國民黨不爽。同學會打籃球,同鄉會則每週六下午打壘球。打完球喝酒講政治,就是新生的啟蒙教育。 我的啟蒙書是柯喬志的「被出賣的台灣」。這本書從開羅宣言開始,很生動地描寫二次戰後國民黨接收大員來台,如何到處霸佔房舍,引入貪污文化,最後導致人民的反抗。小時候長輩偷偷談論的二二八事件,到此終於真相大白。據柯喬志估計,三月屠殺的人數不會少於五千,可能高達兩萬。我還記得讀此書時的憤怒,尤其讀到前進指揮所主任葛敬恩將軍的演講:「台灣人未受真正中華文化的薰陶,是二等國民」,更是氣血翻湧。 另一本是彭明敏的「自由的滋味」。原來他曾是駐聯合國代表團的國際法專家,當時蘇聯支持中共取代中華民國的席次,國民黨靠美國支持,每年都得捍衛「中國代表權」。但一年比一年難,三分之二門檻的防線即將崩潰。彭教授看到危機所在,發表「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就被軟禁起來。 1970年彭明敏神奇地逃離台灣,1971年中國果然進入聯合國。書中描寫彭教授變裝易容,逃過特務的監視。他離開國境時,回頭「凝視台灣島嶼和其燈火,逐漸在視線中消失」,簡直跟間諜小說一樣。 當時大家猜一定有CIA協助才逃得出來,但最近彭的新書否認。我到美國時,彭教授已經從瑞典轉到密西根大學,在各地同鄉會巡迴演講,掀起了討論台灣前途的熱潮。 區區兩本書,就顛覆了二十年的國民黨教育。而且一旦開竅,就一通百通。當時海外有許多台灣人刊物,專門揭穿國民黨的騙局,像反攻大陸、萬年國會、高普考保障大陸各省名額等,都一戳即破。 啟蒙之後再回頭看,奇怪自己怎麼會被那套漏洞百出的神話騙了二十年?可見在封閉社會裡很容易被催眠,一旦呼吸到自由空氣,自然會悠悠醒來。但也有許多同學身在美國,卻只看中央日報。有些人收到台獨刊物,連摸都不敢摸,趕快用筷子挾著丟進垃圾桶。 校園特務 黨外運動在七十年代中期崛起。1975年「台灣政論」出版,轟動一時。黨外雜誌如雨後春筍,國民黨禁之不絕。1977年發生中壢事件。1978年台美斷交。1979年美麗島事件。誰都感覺得到歷史的的胎動,something is cooking! 海外台灣人也激動起來。白宮、聯合國、台灣駐美大使館,駐紐約、芝加哥各地領事館,都常是台灣人示威遊行的地點。大家舉著「台灣要自決」、「台灣要獨立」、「台灣沒有言論自由」、「抗議台灣選舉不公」等標語繞行街頭,並向好奇的美國人解釋:台灣長期戒嚴沒有民主,所謂自由中國並無自由等。美國的幅員遼闊,參加遊行往往要開十幾個鐘頭的車。但參加者都很興奮,彷彿完成了革命的千里長征。 即使在自由的國度,參加這樣的遊行仍然心裡怕怕,因為全美各地都有國民黨的校園特務,負責監視留學生。我有位朋友出國前被某機關約談,要每個月給她幾百塊美金寫小報告。她爸爸辦了一桌酒席向特務解釋「小女年幼無知」,才得以婉拒而不惹麻煩。馬英九據說就是這樣的職業學生,他打擊台獨不遺餘力,曾被看到在台灣同鄉會遊行的現場拍照。 國民黨有個反共愛國聯盟,組織遍及全美,馬英九、丁守中、李慶華、蘇起、關中、魏鏞、趙少康都是要角,美東的「波士頓通訊」、芝加哥的「大漢風」為其機關報。馬英九擔任過紐約大學的小組長、「波士頓通訊」主編。我在聖路易求學時,當地有位殷乃平,據說負責美中六州,後來當立委。負責明尼蘇達州的趙怡,後來當新聞局長。明尼蘇達大學有位女生葉島蕾,1980年回台被捕,理由是留美期間「與匪來往」。李敖曾在節目上說,葉案跟趙怡有關。當時留學生都很害怕,怕一不小心會上黑名單。 被打小報告的人很多。1977年我的護照去延期,寄回來時上面的「回台簽證」已被取消。竟然不准國民回到自己的國家,這就是所謂的「黑名單」。 1979年陳文成到我家時,我告訴他這件事,他還教我如何跟國民黨學生周旋。他自認為每週末都跟他們打籃球,掩飾得很好。沒想到他仍然上了黑名單,兩年後回台省親,竟然被害。 當年打小報告的人許多現在都變成政客學者名流,在電視上高言闊論,民進黨執政時甚至還奉之為上賓。更好笑的是,2002年中國時報有篇報導,說馬英九「在國外求學時,曾一度被列入黑名單」(11月14日,記者董孟郎)。哈哈,為了打扮成民主人士,馬英九居然以黑名單化妝。真好笑。應該有人好好整理當年校園特務網的全貌,以免他們繼續欺騙社會。 海外學生運動 [...]
  • 3. 1949 / Dr. Or Hsieh ( 謝娥醫師) arrived in America and later obtained her citizenship. She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first Taiwanese American.

    February 3, 2016
  • MTSC 2013

    October 24, 2019
  • 238. 羅志偉醫師家族 / 本人、兒子、媳婦、二個女兒和女婿均爲眼科醫師(共七名)

    February 10, 2016
  • 65. 太平洋時報創刊二十周年感恩音樂會 by 太平洋時報, Hacienda Hts., CA on 09/22/2007

    July 13,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