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 李伯寧醫師的故事/施長要/2015/06

李伯寧醫師的故事

李伯寧獲聘執教哈佛大學醫學院

專精整型外科矢志幫病患恢復美麗與信心

作者 施長要

進哈佛大學,是莘莘學子的夢想。然而,眾所週知,進哈佛大學不易;進哈佛大學醫學院更不易;而尤其困難的,莫過於到哈佛醫學院任教。

儘管困難度極高,但紐約市大布碌崙學院教授、金鷹學院院長李淸澤的公子李伯寧(Bernard Travis Lee)醫師,憑著精湛的整型外科醫術而獲聘哈佛醫學院教職,親友聞訊咸感與有榮焉;「雛鳳淸於老鳳聲」,做老爸的李教授更是欣慰萬分。

李伯寧不是哈佛大學的校友,而能進哈佛教書,這是台灣某些講門派的大學所難以想像的。然而這正是哈佛大學所以成其大、克享盛名的原因,也是美國大學開闊、包容之所在。

可貴的是,李伯寧完成專科訓練後不為新州某私人醫院高薪引誘,而寧願選擇收入少許多的教職。

李伯寧說,做醫生不能只為賺錢,如果無愛人、助人之心,到頭來會成為金錢的奴隸。「我之所以選擇去哈佛醫學院教書,主要是我對胸部及手的細微手術(microsurgery)非常有興趣。哈佛醫學院在這方面的設備堪稱世界一流,而且資源充足,可讓我在這方面做臨床手術外,還可做科學硏究。師資上,雖然胸部整型只有我一人,但在microsurgery方面,有優秀的同事可以互相切礎,學習更多的醫術;其次,走學術之路,可以教學相長,而且作育英才是很快樂的事。」

李伯寧去哈佛是當初未曾計劃的。原本母校塔虎脫(Tufts)醫學院要他回去,新澤西那家私人醫院也向他招手,但篤信基督教的父母親告訴他,到哈佛是「上帝給你的,你要到上帝指引的那個門。」此話益堅定他的選擇。

何以會有到哈佛的因緣?李淸澤夫婦得意的笑著說,伯寧塔虎脫醫學院畢業後,在該校醫院接受外科訓練五年,獲最佳總醫師獎;隨後又到愛因斯坦醫學院專攻整型外科兩年,由於表現傑出,榮獲最佳教學獎。他開刀為其他醫生的兩倍快,手又輕巧,深得愛因斯坦醫學院系主任Strauch的賞識,稱他爲「五星級」的醫生。

在學術上,李伯寧論文曾發表於Journal of Hand Surgery,也曾到加州參加乳房重建(Brast Reconstruction)會議。因此當哈佛大學醫學院對外開放求賢時,Strauch就主動推薦李伯寧,並告訴哈佛當局:「你們再也找不到如此五星級的人才。」後來哈佛也面談了一些應徵者,果然無人出李伯寧之右。

當面談被問及是否做過手的手術時,李伯寧回答:「這三個星期已做了十幾隻手的手術」時,面試的教授認為他經驗豐富,不必多問了。

李伯寧到哈佛要挑胸部整型的大樑,他說,婦女割除乳房後,新派的整型做法是用腹部的肌肉去填充,如此須接合血管,並且要做得完美。一般外科著重於功能的恢復,只要身體的功能恢復正常,就算大功告成。而整型外科,則需進入心理層面,顧及病人的心理感受。手術後功能即使已無問題,若美觀不足時,病人仍然會悶悶不樂,心情低落!

整型的美觀、美感在外科上是難度相當高的挑戰,除了手的輕巧外,在手術前,醫生對臉、胸、手等部位的認知圖形(cognitive map),必須在心理上建立起來,並對各部位的三度空間,有詳細的路徑圖(road map),如此開起刀來才能事半功倍。精於此道的李伯寧說,他在這方面非常有興趣,是他為何選擇整型外科的原因。

其次,李伯寧進一步指出,胸部整型對於女性病人的重要性,非常人所能理解。一個乳癌病人割除了乳房,其心情的複雜無異剝奪了她的第二生命。因此,替她做完美的乳房整型,讓她恢復信心,將有助於她健康之恢復。

台美人任教哈佛醫學院,李伯寧不是第一人。但在整型外科方面,他是第一人。他已於七月一日遷居波士頓,將於十五日正式執教。他行前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希望終身在哈佛任教。

李伯寧生於德州奧斯丁(Austin)市Travis郡,因此名字中以Travis為中名(middle name)。他從小就是很特殊的孩子,由於母親李林榮峰學圖書館出身,因此培養他從小喜歡閱讀的習慣。甫兩歲半,李伯寧就申請到一張借書證。他媽媽說,那時圖書館員告訴伯寧,若他會簽自己的名字就發給他借書證。說來也許讀者不會相信,李林榮峰說,有了借書證後,小伯寧很努力借閱圖書,每個月平均看了二十幾本書。同樣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小伯寧四歲多就讀完兒童版聖經,懂得天文星宿的名字,而且只要他能發出音的英文字,他就能拼出字來。其父李淸澤教授說,玩拼圖遊戲時,伯寧一看,就可隨手把圖塊放在正確的地方,「很有空間概念」。

一九七九年,李淸澤返台大任客座教授,八歲的伯寧跟著回去,先入台北美國學校就讀半年,嗣後進銘傳國小唸一年級下學期,開始學國語(中文)。唸了一學期,因覺得沒興趣,於是要求跳讀五年級。令父母親難忘,而且津津樂道的是,他寫了一篇「我的父親」的作文,老師的評語是:「文章通順,骯髒」,因為小伯寧作文簿上墨漬斑斑,髒兮兮也。據說,他寫那篇作文遇有困難時就求教阿嬤。後來,參加作文比賽,題目是「有志竟成」,他得了獎,作品貼在校長室。從此以後,學校老師勉勵同學們以他為榜樣學作文。

故事聽來很神奇,但如果你曉得他五年級那年,就看得懂,並記得住「射鵰英雄傳」的故事,你就不會詫異。五年級結束,全班六十三人,李伯寧是第十三名。那年暑假,伯寧隨父母回紐約布碌崙。不能唸六年級,而「留級」再唸五年級,由於英文不佳而被編在「放牛班」(壞班)。他為此而不高興。然而不久之後,老師們都發現他與其他孩子不一樣。有愛心的老師還特別買智力測驗的書想教他。不料其中的數學題目,母親需用代術演算,而伯寧卻一看就能說出答案。

六年級畢業,學校推薦他投考亨特中學。高中畢業,他沒申請長春藤大學,而上父親執教的布碌崙學院,唸三年即畢業。因為其父對該校有信心,使他兩兄妹都唸該校。伯寧的妹妹也唸醫,目前為加州洛杉磯大學(UCLA)醫學院著名Neuropsychiatric Institute的精神科住院醫生。

台美人子弟想當醫生的很多,問他可否給後學一些建議?他說,首先必須有愛人、助人之心。若想致富,不如去做生意。其次,大學時代最好修一些人文方面的課程,使身心靈平衡發展;而且,人文訓練常有助於了解病人的心,醫身必須兼醫心。第三,成績固然重要,課外活動也不能忽視。才藝、體育若能有突出表現更好。想學醫,不一定要進長春藤大學。重要的是,選一所你能發揮長才的學校。跟著人潮一窩蜂的唸醫預科(Premed),並不一定是學醫的最佳途徑。第四,如有機會的話,最好跟執業醫生實習兩天,這樣可對醫生的職業、生活有進一步的認識,將有助於選擇。

李伯寧的太太李必寧(Britt Stockton)擁有免疫學博士學位,後來又畢業於塔虎脫醫學院,也是外科醫生,剛完成康乃爾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的兩年住院醫生訓練。她目前待產中,預產期是八月十七日。她以先生的成就為榮,問及她的未來計劃如何?她笑著說:「只想當媽媽」。

*轉載自紐約社區報2003年7月15日第16期第7頁

288_李伯寧醫師的故事

李院長與愛孫

摘自 金鷹學壇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