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台灣協志會成立與大事記/紀哲嘉/2014/09

台灣協志會成立與大事記

作者 紀哲嘉

北加州舊金山灣區地理位置優越,山明水秀,人文薈萃,適宜居住。六十年代前後台灣掀起留學的狂潮,從那時開始有台灣留學生在灣區的史丹福大學、加大柏克萊,舊金山校區就讀,也開始有完成學業的台灣人在各大公司任職。

早期台灣同鄉會係以各大學的留學生為主幹,鄉會活動以迎新送舊的餐敘以及佳節假日的郊遊為主。一九七二 年,南灣區的同鄉會剛剛成立,組織和運作仍沿襲學生時代的方式。平時一般台灣同鄉的交誼活動,大多借重各家庭輪流作東的簡單餐會,舊友新知聚在一起,或閒 話家常,或談論時事,不然就是追憶故鄉舊事。這樣的交誼活動行之有年,後來有人覺得相聚不易,最好能夠利用這難得的機會來讀書研究,互相切磋,增長見聞。

一九七二年八月二十五日,幾位有創見的同鄉就在聖荷西石清正的家裡,舉辦第一次的讀書座談會。他們特別請 來史丹福大學研究員黃介山發表專題演講,題目是「台灣的户口制度」。由於黃介山學識淵博,口才絕佳,使這場探討台灣社會制度的座談會格外精彩。當時會眾都 覺得獲益良多,乃建議石清正等人繼績舉辦這項有意義的活動。為了回應大家的要求,每個月兩次的讀書座談會就應運而生了。

經過了半年多,座談會的活動越辦越有勁。到了一九七三年,參加座談會的同鄉覺得在美台灣人是被母國遺忘和 被美國政府忽視的一群少數民族。台灣人慣於緘默保身,逆來順受,不像猶太裔、日本裔、墨西哥裔等少數民族,敢運用他們團體的力量,去爭取他們應有的權益和 福利。大家體認到台灣人有必要成立永久的組織,凝聚台灣人的向心力,共同表達台灣人的心聲和願望,進而爭取台灣人應有的地位和權利,公開推展更多的活動, 嘉惠台胞。

同年四月六日,三十多位同鄉集會商討設置籌備會事宜,並推舉陳都、石清正、黃介山、黃仲義、莊東榮、曾照 雄、謝鐐暲七人為籌備委員,姚嘉文為顧問,由陳都擔任召集人。四月二十一曰,陳都召開第一次籌備會議,開始積極進行籌備的工作。並且聘請姚嘉文律師和石清 正博士共同起草組織章程。

一九七三年五月十八日這一天,在四十三位台灣同鄉熱烈的掌聲和虔誠的祝福中,獨立自主的新台灣人社團一「台灣協志會」在舊金山南灣正式成立了。

成立當天,召開了第一次會員大會。會中通過組織章程,隨後會員推舉黃仲義、陳都、石清正、莊東榮、何文 亮、郭清江、陳宏明等七人為第一屆董事會董事。再由董事互相推選正副會長,選舉結果創會會長由黃仲義敎授膺任,副會長由陳都博士出任。新任董事們和聘請的總幹事曾照雄及各組負責人即遵循章程宗旨,針對會員的共同需要,協心協力,志堅志誠推展各項會務,建立了本會長遠堅實的基礎。

「台灣協志會」英文全銜定為:Taiwanese Alliance for Interculture,簡稱為TAI(台)。從這個匠心獨具的英文簡稱,能夠心知肚明,「台灣協志會」絕不數典忘祖,對母國懷有情牽義連的關愛。

眾所周知,七十年代矽谷(Si1icon Valley)電子工業異軍突起,提供許多就業的機會,發生不少赤手空拳創業成功的奇績。因此吸引成千博學專精勤奮有成的台灣留學生從美國各地湧至矽谷求 職,成群精明幹練的台灣商人也接踵而來。灣區成為北美洲台灣人聚集的重鎮之一。

本會定期及不定期舉辦許多的活動。這些活動幾乎觸及每一個層面,有傳習新知的座談活動一社會文化、政治研 討、時事分析、文學評介、税法保險、投資理財、經營管理、敎育升學、醫療保健、生活講習….等,有調劑生活的康樂休閒活動一下棋赛球、高山滑雪、深海 釣魚、林園野餐、野外露營、電影欣賞、音樂演奏、歌唱舞會、時裝表演….等。這些大眾化的活動皆為台灣同鄉所喜愛,而且樂意參加。本會持續不斷為台胞 服務的熱忱,普遍受到同鄉的肯定和讚揚。因此有不少新近遷來灣區就職創業的優秀同鄉申請入會,願意共同為台灣人奉獻一份力量。有了新血輪的加入輸流,會務 推展倍加活潑。漸漸地「台灣協志會」的名聲傳遍了北美各地台灣人社區。

由於活動越辦越頻繁,内容和層次又不斷提昇,加上會刊「蕃薯」一年發行三期,每期免費贈送北美各地台僑社 團,所需經費也相對增多。而經費主要係來自會員繳納的年費,微少的年費實在不夠開銷。為了開闢財源,於是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的會員大會通過了英文組 織章程,隨即委託本會法律顧問劉中原律師向加州政府登記立案為非營利性、非政治性的組織。翌年初獲准立案。並於年底取得免税許可。凡贈予本會的捐款可在報 稅時沖税。此後,捐款源源而來,使得本會的會務如虎添翼。

「台灣協志會」被公認為最有實力和影響力的台灣人社團之一,享譽海内外。本會之所以有實力,除了會員素質高、意識堅定、向心力強以外,最重要的是組織健全,會務運作依照章程規定,不隨個人的好惡而轉向。

本會設有會員大會,為本會最高權力的來源,下設有董事會、總幹事以及七個工作小組:座談組、通訊組、康樂 組、青少年組、財務組、公共關係組和資料文報組。各組聘有負貴人。會員擔任董事、總幹事或幹事,從不支取報酬,由義務工作中培養對社區的貢獻心和團隊精 神,從中建立誠摯的友誼和高貴的情操。

會員大會依照章程每年召開一次,由會長、總幹事、各組負責人分別提出工作報告,會員提出檢討與建議,決議年度預算和工作方針,並推選下屆董事,其形態頗似古雅典時代的城邦民主政治。

董事會由七位董事組成,每年由會員大會選出半數的董事,一半留任,一半新任,具有傳承經驗及增加新血的雙重作用。董事任期兩年,不得連任。正副會長由董事互選,連選得連任一次。其規定可以防止個人擅權,並增加會員參與決策和學習領導技巧的機會。

最値得推崇的傳統運作是董事幹事每個月舉行一次聯席會議,規劃活動、檢討會務、審查新會員的資格等。聯席 會議則在各董事幹事家中輪流舉行,這種活動方式更易使幹部建立共事的關係和運作的共識。有不少會員因此而結緣,攜手合資創業。成功的例子有陳文雄、林典 謨、林瑞松等人的Solectron; 陳都、石清正、陳俊雄等人的 Komag;蘇建政、黃介山、林典謨、歐文斌、莊東榮等人的Mayflower Partnership ;曾照雄、黃景生、曾信夫、蘇建政等人的Moonbay Associates ;史博文、黃介山、歐文斌、黃呈嘉、蘇建政等人的Pan Clair等等不勝枚舉。

設會以來,本會辦過千次以上的活動,也培養出上百的領導人才。這些菁英已成為台灣人社團的領導者或中堅幹 部。北加州台灣同鄉聯合會會長:蘇俊雄、彭兩泉、陳都、石清正、張村樑、黃景生、蔡文郁、陳榮漢、黃師銘、何文亮、甘義任、李友義、連日昌、廖萬夫、陳明 春、吳啓昌、張信行、王龍文等人。世界台灣同鄉會長:陳都。全美台灣同鄉會長:陳都、楊黃美幸。全美會美西理事長:黃景生、黃師銘、張信行。北美台灣人敎 授會會長:黃昭淵、林武男。全美台灣工商會長:陳文雄、江秋居。北美台灣工程師協會會長:余金榜、施天墩。民進黨美西主委:洪順五。民進黨海外國大代表: 張富美。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陳芳明。其他灣區各社團如敎授會、醫師會、婦女會、長輩會、台語學校、台美公民協會、北加州工商會、台灣民俗藝術團、北加州民 進黨部等都有會友出任重要幹部。

本會所屬的「蓬萊歌劇團」經常在北加州春節聯歡晚會公演社會諷刺劇如「相親記」、「相命記」、「搓圓仔湯記」、「新西遊記」、「學留記」等,每年為晚會帶來高潮。該團亦曾數度遠赴西雅圖和洛杉磯「宣慰僑胞」。

二十年來「台灣協志會」做了不少仗義輸財的善行,也歷經幾場風暴。犖犖大者,隨筆摘記於後:

一九七五年初,美國總統福特突然宣佈他將於年底訪問中國。本會於五月七日致函白宮,呼籲福特總統重視台灣人民的命運,並請尊重台灣人民自決的意願。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底,國民黨濫用台北市政府旳的公權力,勒令「台灣政論」停刊。斷章取義,曲解作者原意, 該指「台灣政論」登刊澳洲昆士蘭大學敎授邱垂亮的「兩個心向」一文,有煽動他人叛亂之嫌。本會不滿國民黨箝制言論自由,立即遞上一封「蔣院長經國鈞鑒」的 抗議書,給正在大力提倡全面革新、尊重憲法、開放言論自由的蔣經國,請他『能在百忙中,撥空調查這件事,使「台灣政論」早日復刊』,結果去信如石沈大海。 七六年一月二十三曰,本會邀請國民黨駐金山總領事李裕生來參加座談會。會中,李裕生的官方説詞,與會同鄉難以接受。遂臨時動議,如果「台灣政論」沒有復 刊,將繼續抗議,發動示威遊行。後來於一九七七年二月二十六日,舉行了「二二八」三十週年紀念大會及示威遊行。這是灣區台灣人第一次大規模的示威活動。

一九七七年卡特入主白宮。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五日中美發佈聯合公報,擬自隔年元月一日起建交。美國承認中 華人民共和國為唯一合法的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本會於十二月二十一曰致函卡特總統,籲請他正視台灣一千七百萬人民生存的權利和自決的意願。並將附件 抄送加州選出的國會參議員 Alan Cranston 和 S.I. Hayakawa,以及眾議員 Paul McCloskey 和 Norman Mineta。

自一九七七年國民黨圍剿「鄉土文學」,引發統獨論戰,黨外民主運動也正風起雲湧。八月間,「台灣敎會公 報」發表「人權宣言」,主張台灣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十一月縣長選舉抗議作票而發生了「中壢事件」。一九七八年初發生「余登發事件」,年底中央公職大選中止。一九七九年元月一日中美建交,台灣正處於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的局勢。旅美關心台灣世局的同鄉無不憂心忡忡,無不希望能夠快速獲知台灣最新消息。本會為服務同鄉,排除萬難,於四月一日設立「台灣之音」,迅速傳遞島内黨外消息。「台灣之音」由名嘴黃介山播報,製作電話錄音帶,二十四時以專線 (415)967-7385播放消息。開播以後,收聽率極高,收聽範圍遠至科羅拉多,南美巴西。後來該線在救援美麗島受刑人,發揮相當大的傳播功能。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日黨外民主人士在高雄舉行人權紀念日遊行時,國民黨開出鎮暴部隊,先以催淚瓦斯驅散群眾,繼以高雄黑道人馬混入隊伍製造動亂。國民黨混淆視聽,誣賴黨外人士暴動打傷軍警,乘機大事逮捕反對菁英一百六十多人,並查封「美麗島」、「八十年代」、「春風」等黨外雜誌。高雄事件深深刺痛了海外台灣人的心,灣區同鄉莫不義憤填膺,紛紛投入救援與抗議的活動,十二月十四、十五、二十九連續三次前往 國民黨舊金山協調處示威。同時聯名向美國政府與國會寫信抗議,促請他們重視台灣的人權問題,並了解高雄事件的眞相。就在事件發生後不到一週,本會當時的會長洪順五前往紐約參加台灣人團體的協商會,他當時激於義憤,未經會員大會通過,即逕行簽署參加了倉促成軍的「台灣建國聯合陣線」。聯合陣線宣稱:「讓國民黨徹底從地球上消失」。此後,會員回台簽證屢受刁難。更有不少會友當上了「望極天涯不見家」的浪子,直到刑法一百條修改為止。

高雄事件發生後,正値海外台灣人發動一波波的示威抗議之時,一九八〇年二月二十八日正午發生慘絕人寰的 「林家血案」。林義雄的母親和雙胞胎女兒亮均、亭均被冷血殺手砍戮喪生,長女奐均被刺六刀重傷,經送醫急救脱險。咸信國民黨派出兇手幹下這椿人神共憤的慘案。在「二二八事件」台灣人心頭的舊仇猶存,此刻又添新恨,消息傳來,海外台灣人怒不可遏,使反抗國民黨的情緒推至最高點。本會於三月八日假 Sunnyvale Community Center舉行「林義雄慈母及愛女追悼會」,藉此儀式超渡冤魂,撫慰生者,並嚴厲譴責國民黨泯滅人性的暴行。會後並舉辦高雄事件討論會。

江南是「蔣經國傳」的作者,本名劉宜良。江南和台灣人一向互不來往。「蔣經國傳」出書以後,曾引起議論, 本會特請江南來發表「蔣經國與台灣」的演講。之後,大家沒再見面。一九八四年十月十五日清晨,國民黨派出黑道殺手三人,萬里迢迢從台灣前來舊金山暗殺江南。不料,一九八五年一月卅一日世界日報,以及二月初中報、國際日報等報相繼轉載香港「九十年代」二月號所刊的「江南七封情報信,提供台獨在美動向」一文,明示江南為國民黨特務。文中江南誣指「台獨在舊金山灣區有同鄉會、協志會等」,並該賴陳文雄、張富美,廖萬夫等人為台獨重要幹部。上述各報社未經查證 事實,即報導此一純屬空穴來風的消息,散播不實的謠言,引起誤會與錯覺。本會立即致函各報社抗議,並要求澄清更正。

「二二八事件」是台灣人的歷史傷口。每逢二月二十八日,本會與人權會皆聯合舉辦紀念會。我們能夠原諒,但是不能忘記。一九八七年「二二八」轉眼過了四十年,北美台灣人敎授會、全美同鄉會、台灣文化社、台灣協志會決定共同主辦「二二八事件四十週年學術討論會」來紀念國殤。

學術討論會由陳芳明當召集人,李啓和、李英偉負責借用場地及佈置會場,另有本會多位會員投入工作。二月二十七日夜晚,由本會出面舉辦酒會,歡迎遠道而來的學者。二月二十八日假帕洛阿圖市Syntek Hall Center進行論文發表,參加的學者有彭明敏、林宗義、林宗光、張旭成、蕭欽義、簡烟仁、謝善元、林衡哲、陳芳明、張富美等人,盛況一時。一月十三日, 剛從柏克萊學成返台的陳永興醫師,當選「台灣人權促進會」會長,他和鄭南榕、李勝雄共同發起「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聯合四十多個海内外團體,推動打破二二八禁忌的運動,全島示威遊行,舉辦演講會、追悼會,公開要求平反歷史,建造紀念碑,使死難者之冤魂得以安息,生還者之心靈得以平安。經過海内外台灣人多年來不懈努力下,國民黨政權終於在一九九四年三月十六日破土興建紀念碑,並且同意在「適當時機」向台灣人民公開道歉,以及賠償二二八死難者家屬。

二十年來,台灣協志會除了上述的俠骨義行以外,還有數不清的柔情善舉。曾多次捐款給敎會主持的「台灣人社區發展」,資助「台灣人四百年史」漢文版發行。補助「北加州台灣語文學校」。贊助「台灣人第二代領導才能訓練營」。(此營已納入本會體系)多年來已培育無 數的第二代少年菁英。募捐「張良澤研究基金」,鼎力支持張良澤敎授從事台灣文化的研究。設置「會員緊急互助基金」以幫助急需資金的會員。每年頒發「青少年獎學金」給品學兼優的會員子女。

台灣協志會二十多年來曾為凝聚在美台灣人的力量,為爭取在美台灣人應享有的地位和權利而努力,也曾為護衛台灣民主運動而奮鬥。這些令人難忘的事蹟,已經在台灣歷史中留下了記錄。

 

摘自 台灣協志會廿年回顧/199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