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台灣公論報」在紐約創刊的那段日子/陳正修/2014/11

「台灣公論報」在紐約創刊的那些日子

                                                                 作者:陳正修 (第一代編輯)

日期:2014.11.9

海外第一份台灣人報紙–「台灣公論報」(Taiwan Tribune),1981年7月在美國紐約市皇后區的長島市(Long Island City)創刊,由台獨聯盟所籌辦,創刊發行人為羅福全博士,洪哲勝博士擔任社長兼總編輯。

台獨聯盟當時在美國已發行「台獨月刊」宣傳台獨理念,但鑒於台灣在國民黨高壓統治下,白色恐怖事件頻傳,亟需海外聲援,但每月出刊一次的「台獨月刊」無法充分發揮即時宣傳,更遑論與親國民黨的「世界日報」或傾中國的「華僑日報」相抗衡,乃興起辦報念頭。惟衡諸當時的財力資源與客觀環境仍無法支撐一份台灣人日報,遂決定先邁出一小步發行半週刊,每週出版兩次,俟整體主、客觀條件成熟後再伺機而動。

於是,長期扮演台獨聯盟宣傳喉舌的「台獨月刊」,在1981年6月28日出版第112期後功成身退,由「台灣公論報」接棒,並計劃於1981年7月31日正式粉墨登場。創刊前夕,台獨聯盟主席張燦鍙博士1981年6月30日於一份致海外同鄉的公開信函中感性的訴求道「多年來,海外臺灣人一直渴望一個大眾媒介,這項宿願將由『台灣公論報』的誕生而得償」,這份報紙將「百分之百站在台灣人的立場,為海外台灣人發聲」,賦予「台灣公論報」任重道遠的時代使命。

為報導陳文成博士命案,提前問世發行「特刊」第0期

當進入緊鑼密鼓的最後籌備階段時,7月3日突發生震驚海內外的陳文成教授命案,公論報特提前在7月24日發行第0期的「旅美學人 陳文成命案專輯」,期在80年代初期海外資訊流通仍極封閉的時代,迅速傳達這項慘絕人寰政治命案的真相。

在這份對開的四頁特刊中,除了陳文成命案相關報導及新聞評論、分析外,最醒目的是以極大篇幅報導旅美同鄉在美西洛杉磯、美南休士頓、美東匹茲堡(陳文成生前任教的卡內基美隆大學所在地)及中西部密西根大學(安納堡)等地的遊行示威及追悼活動紀實,真實反應全美同鄉的共同怒吼。特刊內容還包括卡內基美隆大學、密西根大學及明尼蘇達等著名大學校長籲請美國國會議員關注本案,及美國眾院亞太小組主席索拉茲將召開國會聽證會等消息。這份初試啼聲的特刊,適時傳達陳文成命案訊息及全美各地同鄉同仇敵愾的悲憤之情,發揮海外台灣人報紙的功能。

記得當年7月18日,我曾至匹茲堡實地採訪陳文成追悼會及示威實況,參與同鄉約200餘人,來自美東及中西部鄰近各州。在三十幾年前國民黨特務仍橫行海外的時代,參加示威者因擔憂參與活動而遭橫禍或牽連在台親友,絕大多數同鄉都以牛皮紙袋套在頭上,僅露出雙眼,避免曝光,有人還在頭套上寫下反KMT標語,甚至畫上一串串眼淚,控訴國民黨的暴行。這種在白色恐怖陰影籠罩下既感傷又悲憤的景像,迄今猶歷歷在目。

我當時甫自研究所畢業,還不知江湖險惡,且自恃是採訪新聞的記者(雖然只是初出茅蘆的菜鳥),所以很自然的以真面目現身,未做任何掩飾。活動中,湊巧碰到來自俄亥俄州的三名舊識(其中一人為曾任台獨聯盟美國本部主席的莊秋雄博士) ,他們看到我以素顏現身到處晃來晃去時大吃一驚,善意的提醒我隨時可能會回台灣,不要輕易曝光,遂拿著一個牛皮紙袋供我套上。

好巧不巧,事後我發現UPI國際合眾通訊社(或者是AP美聯社?)在報導示威活動時,隨文發佈一張幾個載頭套的示威者經過匹茲堡一處拱門下的照片,其中一個人的穿著似與我相同(黑白照片較難驗明正身),很有可能是區區在下。當初如不以牛皮紙袋罩頂,可能三十年前就已名揚四海了。

報社沒有任何大金主,仰賴2千海外同鄉訂報創刊

接著,「台灣公論報」第一期正式出刊,發行人羅福全博士在創刊詞中強調「迎接八十年代,戰後旅居海外的台灣人在南北美洲、日本、歐洲各地,已逐漸形成具有規模的台灣人社會,一份完全屬於台灣人自己的綜合性報紙是多年來海外台灣人的共同願望」,宣誓這份海外台灣人報紙的正式誕生。

值得一提的是,創報當時沒有任何大金主或股東支撐,所有辦報資金完全是由為數近二千名的台灣同鄉,在還沒有看到這份報紙前就預訂報費的奉獻精神所催生。當年就是靠著一年60美元訂費所集結的區區12萬美元,以全民辦報的共同理念及熱忱順利推出這份屬於海外台灣人的報紙(For Overseas Taiwanese Communities)。

當時全球中文報刊除中國外,均採由右至左的傳統直排編輯,極不利閱讀,台灣公論報首開先河,採取由左至右的橫排編輯方式,這應該是全世界第一份採橫排編輯的繁體中文報紙,見諸全世界的中文報紙及刊物現今幾皆已採橫排,公論報創刊當年獨樹一幟的版面設計確屬先知卓見。

海外各地訂戶收入一直是報社主要收入來源,公論報當時的發行量遠不如「世界日報」、「美洲中國時報」、「中報」那些資金雄厚又有大財團支撐的中文報紙,但「總訂戶數」不但不遜於前述以各大都會零售為主的主流報紙,可能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其所依賴的是,海外台灣人對全民辦報的共同期待與熱忱,在幅員遼闊的全美各地,依賴各地台灣同鄉會幾近口耳相傳的最直接行銷方式,將公論報推廣至每個角落,不但深入阿拉斯加及夏威夷,甚至遍及歐洲各國、南美及日本都看得到公論報的蹤影。這也是這份報紙竟能奇蹟式發行三十年的最大動力所在。

創刊初期,「台灣公論報」雖採軟性訴求,淡化台獨色彩,但國民黨仍視為眼中釘,無所不用其極的進行打壓。剛開始還會有人刊登廣告,但不久即告知因遭受國民黨壓力不得不撤廣告;擺在紐約皇后區熱門據點免費供人取閱的報紙也經常整疊不翼而飛,國民黨欲除之而後快的打擊手段可見一斑。

國民黨視為眼中釘,創刊初期飽受困擾

那時公論報藏身在紐約皇后區長島市的一處普通民宅,為希臘裔傳統社區,亞裔居民不多,報社未對外公開也未掛招牌,以避人耳目,但神通廣大的國民黨特務就是有辦法找上門來。有一次,某位台灣極具盛名的新聞雜誌發行人前來造訪,賓主相談甚歡。我迄今還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當場也在場的台獨聯盟主席張燦鍙博士,除稱讚他敢隻身冒險來訪外,還請教他如何辦好一份報紙?這位曾任職中國時報及其前身徵信新聞報的資深前輩,可能是基於切身經驗半開玩笑的回答說,報紙要賺錢,不是「黑」(黑道、社會事件) 就是「黃」(腥羶色)啊!其實,這句名言證諸30年後的現今台灣媒體界,還是蠻適用的。

在送走這名罕見的島內稀客後(我記得第一位應是政治良心犯顏尹謨,這位新聞前輩是第二位),當天深夜報社即遭破壞入侵,隔天一大早只見被翻落的文件散落滿地,但並無財損失,研判應是這名貴客遭國民黨特務跟監所致。這位新聞界前輩至今還在報刊撰寫專欄,極受各界仰重,最巧合的是他在阿扁執政時代還曾官拜國安及情治系統高層,不知他是否知道可能曾遭國民黨跟監的陳年往事?

但上述事件如與廣為海外台灣人社會所週知的「四腳仔官司」相比,可說小巫見大巫。1984年,公論報刊登一篇署名許台俊(已過世的同事張伯寬先生)的文章,批評曾任僑務委員的高資敏醫師是「一個會講台灣話的四腳仔台灣人」,高資敏遂以名譽受損為由,於1984年10月17日控告「台灣公論報」誹謗,並獅子大開口的索賠415萬美元鉅額賠償(時值1億7千萬台幣),意圖關閉台灣公論報的意圖至為明顯。

當時,正值國民黨強硬鎮壓黨外雜誌時代,多數黨外刊物甫出刊即遭沒收,負責人及作者動輒被告,誅連者極眾。1984年6月19日就發生黨外「蓬萊島雜誌」因批評馮滬祥「以翻譯代替著作」的「七字官司」,導致社長陳水扁及總編輯李逸洋被告入獄。另外,日後出土的一份(73) 隆徹字第4309號密件亦顯示,時任警備總司令的陳守山上將在1984年曾召集一次「現階段加強文化審檢措施暨現有問題座談會紀錄」黨政軍會議,宣稱台灣的偏激份子已與海外「台獨」乃至共匪掛勾,當局對當前違法言論之泛濫囂張極為震怒,指示要動員各方依法訴訟。由於「四腳仔官司」發生的時間與上述兩事件十分接近,引人聯想。

高資敏控告公論報誹謗,當時在海外台灣人社會即被普遍認定與此不無關連,也因而激發海外台灣人罕見的大團結運動,共同抗拒國民黨將白色恐怖的魔掌延伸至海外。在民氣可用下,展現出一股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可觀氣勢,最後居然打了一個漂亮的大勝仗。

一名在美國擁有崇高社會地位的醫生,指控一份在紐約發行的小報社居然譭謗他是「四隻腳的台灣人」(Taiwanese animals with four legs) ,致他名譽掃地,情緒沮喪,診所業務一落千丈,只得興訟還其清白。他並刻意選擇在維吉尼亞州民風保守、居民多為白人中上階層的亞里山卓郡提告,期能選擇一群與他意識型態類似的富裕白人為陪審團,俾增加勝算。在一切主、客觀局勢都處於極端劣勢下,「台灣公論報」是如何渡過難關?

「四腳仔官司」激起海外大團結,共同抗拒白色恐怖

在這場看似無勝算的官司中,幸有海外台灣人社會鼎力相助,出錢、出力,最後才能否極泰來,安然渡過劫難。最值得一提的靈魂人物是居中策劃的王康陸博士(已過世,返台後曾出任台獨聯盟秘書長) ,他一肩挑起操盤手的重責大任,除全權配合人權律師克拉克(Ramsey Clark,曾任美國司法部長) 研擬訴訟策略外,還負責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將公論報所有涉及「四腳官司」相關文章翻譯成英文,避免法庭及陪審團因對方故意扭曲譯文所誤導。王康陸表現極為傑出,深獲克拉克律師贊賞,在官司落幕後還探詢王博士是否有意投身他的律師事務所,並肩合作。

在日據時代,台灣人常暗罵日本人是「四腳仔」 ,戰後也有人用此嘲諷國民黨統治階級,因此「四腳仔」是形容台灣外來統治政權及其附從者的專有名詞,而非用來嘲諷對方是「四隻腳的動物」。這對大多數台灣人而言極易理解,但如何在法庭上讓對台灣歷史一無所知的美國陪審團充分了解這些錯綜複雜的歷史情結及其背後從隱含的政治政義涵,這應是官司勝負的關鍵所在。

1985年初夏,「四腳仔官司」在維吉尼亞州正式登場。在克拉克律師老謀深算的策略規劃下,首先安排當時在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歷史系任教的蕭欣義教授當證人,先給老美陪審團上一課台灣歷史,讓他們了解台灣人四百年來遭受外來政權統治的一頁滄桑史,「四腳仔」用詞有其歷史典故,而非惡意侮辱他人是「四隻腳的動物」。

另一位擔任美國國會圖書館亞、非部門主管的蔡武雄博士接著出庭作證,他以二次大戰法國遭德國希特勒鐵騎佔領期間為例說,當時有群「法奸」成立維琪傀儡政權(gime de Vichy) 被法國人民嘲諷為「通敵者」(他當時講了一句法語,但我已不記得了) ;台灣人所稱的「四腳仔」就等同法國人的「通敵者」,並非惡意誹謗他人的辱罵之詞。蔡武雄時任美國國會圖書館主管,擁有極高的學術地位,他這神來一筆的比喻實發揮畫龍點睛之效,那些老美陪審團不一定了解台灣歷史,也不一定感興趣,但對二次大戰法國盟友的「法奸」歷史應較耳熟能詳,雖不知這種對比成效如何,但整個訴訟策略安排真是充滿睿智。

「四腳仔官司」也讓我對從美麗島事件開始就關懷台灣民主及人權運動的克拉克律師更充滿敬意。我當時因負責公論報編務,也被安排為證人出庭作證。離開庭還有一段時間前,美國西點軍校畢業的對方律師帶著一名打字員 (法院記錄員) 先來口頭取供(Oral Deposition),克拉克法律事務所的一名助理律師也陪同在場,整個過程約歷時一小時。事後,克拉克律師找我到事務所,拿著法院調來的供詞極不悅的表示,我面對問題都選擇「閃躲」,例如面對事前有無看過「一個會講台灣話的四腳仔台灣人」等涉案文章時一直「伊伊喔喔」不願正面回應,這種態度必需導正,一定要「實話實說」,否則對官司不利。克拉克並交待助理律師每星期與我碰面一次,針對出庭作證可能會遇到的法律問題預作模擬,免得屆時慌張答不上話來。

當我開庭宣誓坐上證人席後,發覺被詰問的問題有不少是「考古題」,自能從容回應。譬如,誹謗官司是否成立的最關鍵因素是「相關文章所指涉事務,在刊登前是否曾詳加查證」?我記得當時即朗朗上口的回應說「–我們是一家很小的報社,人員不多,像今天要前來開庭整個報社即須關門停止運作。不過,在相關文章刊出前,我們都竭盡所能的進行查證,但如查證不周而有疏漏之處,我們願負完全的責任」(憑記憶所及追述) 。其實,法庭審判前所做的各種開庭模擬、演練,本是美國司法體制正常運作的一環,這要感謝克拉克律師事務所那位助理律師事前與我做足功課,準備充份所致。

我記得「四腳仔官司」共開庭四天 ,最後結果就像美國好萊塢電影的法庭大戲一般,飽受欺凌的「好人」在歷經劫難後終得伸張正義,法院最後判定高資敏控告公論報誹謗案不成立,全案駁回。我記憶猶深的是,當步出法庭時,克拉克律師前來道賀並對我說道 “You are the star of this trial” ,因為在我在法庭所講的句句都是實話。這句話令我銘記在心,奉為座右銘。

但人生總是事與願違。中國有句俗話說「牛牽到北京還是牛」,不知台灣是否有類似俗話?時隔十年後,我回台後因涉及台灣的一場選舉文宣誹謗官司,再度以「證人」身份在嘉義地檢署出庭作證,當面對檢察官詢問候選人事前是否有看過文宣時,竟又歷史重演的一直「伊伊喔喔」講不清,幾乎釀成一場「政治冤獄」。最後在台灣台南高等法院二審中豪賭「我願接受測謊」另作供詞,終獲法官採信,在判決書中指出「—查xxx(區區在內)係為留美高級知識份子,學識閱歷俱豐,識驗非淺,既自願接受測謊,所言必為真實–」(以上摘錄法院判決書),最後法庭也沒測謊即撤銷嘉義地院原判(六個月有期徒刑),宣判(我方)無罪。事後,憶及克拉克律師當年告誡「要說真話」的箴言,更為感觸良深。

小蝦米打敗大鯨魚,天佑台灣公論報

「四腳仔官司」落幕近30年後,看到一則有趣的台灣地方新聞。2013年9月「中國時報」記者馬瑞君,以【罵鄰「四腳仔」,意指「畜生」, 婦被訴】為標題報導,台中市一名63歲余姓婦人,因不滿陳姓鄰居曾打其夫,在住處門口以台語罵對方「四腳仔」,檢方認定是罵人四腳動物、畜生有貶損之意,依公然侮辱罪嫌起訴。記者在文中並很內行的補充說,閩南語中「四腳仔」一般是指青蛙,但其由來是日據時代台灣人對日本人的統治行為敢怒不敢言,因而私下叫日本人「四腳仔」。

罵人是「四腳仔」或許語帶貶損,涉嫌侮辱;但稱呼台灣外來統治者為「四腳仔」,自日據時代以來有其特殊民族情感及歷史典故,兩者當然不可混為一談。只不過回想當年,在文化背景全然不同的美國法庭,那些對台灣歷史原本一無所知的陪審團居然能明察秋毫,不陷入「四腳仔」是罵人為動物的世俗窠臼,做出正義判決,除了來自海外各方英雄俊傑鼎力相助外,還真要讚美一聲「天佑台灣公論報」。

公論報自1981年7月31日創刊,「四腳仔官司」落幕隔年即遷往洛杉磯,由美西的另群碩彥接棒,最後延續至2011年9月30日始停刊,前後共發行2357期,見證30年來國民黨白色高壓統治、黨外興起、民進黨組黨、台灣民主化及民進黨執政等台灣近代重要歷程,留下最彌足珍貴的重要史料。TTLastissue

源自 陳正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