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筆記
作者:賴其萬
一九九八年我回國參加慈濟醫學院的行政與教學工作,正好趕上《經典》雜誌的開創,爾後《經典》也為我回國後出版的第一本書《當醫生遇見siki》刊登一篇圖文並茂的〈經典書摘〉。二〇〇一年我離開花蓮搬回台北就近照顧九十多歲的老父時,《經典》總編輯王志宏先生邀我為《經典》撰寫專欄,受寵若驚之餘,竟然不自量力地答應下來。當時心想我在行醫生涯經常會接觸到許多感人的軼事,希望能有一個專欄可以幫忙我保留下這些記憶,就因為這樣的動機,我決定以【杏林筆記】來命名這專欄。想不到一寫就快九年,而當初始料未及的是因為每個月都要交稿,不知不覺使自己對周遭的觸角變得更為靈敏,而隨手記下的三兩個字在夜深人靜的書房裡,就會喚醒我白天的感慨,而有機會將差點流水無痕的心靈衝擊化為文字,同時在執筆的過程中,也幫忙了我更加深了解自己與周遭環境的互動。
幾個月前志宏兄打電話邀我考慮將這專欄的文章集結成書。當我删除了幾篇已收集在自己過去出版的文集之後,發現還有足夠的篇幅可以出書。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要細想如何將之分類。這時我正好看了一篇以敍事醫學(Narrative Medicine)著稱的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麗塔•霞瓏(Rita Charon )醫師的一篇文章〈敍事醫學:同理心、自省、專業與信任〉。她提到醫生需要經常思考「病人與醫生」、「醫生與自己」、「醫生與同儕」、「醫生與社會」,於是我就試圖將這幾年在【杏林筆記】的文章分別編列於這幾個主題下,結果發現自己這幾年的思考與感觸也正好都在這幾個方向打轉,倒是因為回國以後,投入醫學教育遠多於看病,因此與學生、與住院醫師這些「學醫者」的互動遠超過與醫師同儕之間,於是我的這本書就以這四個單元「醫師與習醫者」、「醫生的自省」、「醫生與社會」、「醫師與病人與家屬」和讀者見面。
在校對這些文稿時,有些早已褪色的記憶又湧上心頭,這才意識到自己的看法也隨時間有些微妙的轉變,但由於書中文稿的排列並未按照時間,所以這種細微的演變可能也不容易為讀者所覺察,但卻給自己一個很好的自我省思的機會。
為了使這本書更加生色,我邀請三位我所景仰的先進賢達來幫我寫序:在台南行醫多年的韓內科韓良誠醫師是高我九屆的台大醫學院學長,家學淵源而又虛懷若谷、勤於自省的他,是我最景仰的重視醫病關係的典範;成大護理研究所的趙可式教授是我最欽佩的護理界大師,她對醫護學生的教學熱誠以及安寧療護的投入是大家有目共睹,而更重要的是在我與她的多年互動中,使我深深領悟到醫護之間彼此尊重對方的專業是提高照護品質的關鍵;《經典》總編輯王志宏先生讓我有機會利用【杏林筆記】保留下我的珍貴記憶,也使我重拾年輕時勤於筆耕的習慣,這位「伯樂」使我這脱韁之馬有機會在文學的草原上學會奔馳,我由衷地感激。同時我也在此謝謝《經典》的潘美玲小姐及其他工作人員,以及我非常敬業的秘書陳妙然小姐過去幾年的幫忙。最後我要感謝我的終生伴侶張燕惠醫師幾十年來無怨無悔的支持與鼓勵。
作者 賴其萬
台灣大學醫學院畢業,曾任台大神經精神科主治醫師、美國堪薩斯大學醫學院神經科教授、癲癇中心及神經生理診斷實驗室主任。前慈濟大學副校長、醫學院院長、台灣癲癇醫學會理事長。
現任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神經内科醫師、教育部醫教會常委。 2003年榮獲國際抗癲癇聯盟與國際癲癇局聯合頒發的社會貢獻獎。
長期於《經典》雜誌撰寫專欄,並以此於2006年榮獲行政院新聞局第三十屆金鼎獎最佳專欄寫作獎。著有《話語、雙手與藥:醫者的人性關懷》、《當醫生遇見Siki> (張老師文化)、《病人心•醫師情》、《醫師的深情書》(天下文化)等。
Posted in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