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從芬蘭指揮大師沙隆年憶蕭泰然的一段往事/林衡哲/2015/03

從芬蘭指揮大師沙隆年憶蕭泰然的一段往事

作者 林衡哲

  2015年2月24日我在美國洛杉磯時代的文化戰友蕭泰然,終於在打完了一場海外台灣人文藝復興的聖戰後,平靜地安息主懷,在家中去逝,他的4位子女和同甘共苦的夫人都隨侍在側,看到他平安地回到天國去了,做為他的心靈戰友,難免會感到傷心,但是這七年來,他實在因為肉體的病痛而活得非常辛苦,因此他以77高齢仙逝,對他個人和他的家人可以說是一種解脫。我個人遇到心情不開心,最好的方法便是去聼一場好的音樂會,剛好2月26日芬蘭指揮大師沙隆年,在濶別台灣21年之後,再度率領倫敦的愛樂管弦樂團來台,而他所安排的節目:他最拿手的芬蘭國父西貝流士的「芬蘭頌」和「第五交響曲」,以及貝多芬開創西方浪漫派先河的「英雄交響曲」,好像是特別為蕭泰然安排的,同時也帶給我莫大的心靈療癒效果,沒有沙隆年和林昭亮,也許就不會有蕭泰然小提琴協奏曲的誔生,而英雄交響曲的第二樂章「送葬進行曲」,彷彿是沙隆年特別為蕭泰然之逝而演奏,1805年貝多芬創作的「英雄交響曲」,與1988年蕭泰然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分別在東西方浪漫派音樂史上,留下了劃時代的里程碑,而蕭泰然1994年創作的「1947序曲」,與1899年西貝流士創作的「芬蘭頌」,有異曲同工之妙,顯然蕭老師是以西貝流士熱愛祖國的心情,以全生命力創作這首描寫台灣四百年歷史的「1947序曲」,上主也許因蕭老師愛國愛鄉的赤誠所感動,而讓蕭老師的生命透過橫山大夫的手讓他復活。

從台灣之光林昭亮獲得靈感

57歲的沙隆年曽經是洛杉磯愛樂十七年的常任指揮,林昭亮曾經是他的親密戰友,記得1988年3月13日,我趁著到約翰霍甫金斯醫學院參加小兒科會議之便,我去華盛頓甘迺迪中心,聆賞沙隆年指揮瑞典廣播交響樂團,由林昭亮獨奏演出丹麥作曲家卡爾.尼爾遜小提琴協奏曲,當時這二位藝術家都還不到30歲,他們意氣風發的精彩演出,引起全場聼眾起立鼓掌,歡聲雷動。這場演出,林昭亮不但讓聽眾享受美感經驗,同時也恢復了此曲的歷史生命,並使之成為廿世紀小提琴界的重要經典曲目,後來加上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出版了唱片,贏得1989唱片界的奧斯卡Gramophone Award,是他們二位藝術家的精品。就在這天晚上,我到後台去拜訪林昭亮,我問他:「有沒有臺灣或中國作曲家的小提琴協奏曲,值得他在國際上推廣?」林昭亮回答說:「中國有二首,梁祝太浪漫,杜鳴心的不夠浪漫,台灣作曲家似乎還未寫出,感人的小提琴協奏曲.」,由此我得到靈感,使我決心催生台灣第一首小提琴協奏曲,於是回到洛杉磯後,馬上去找蕭老師,我以南加州台灣人聯合基金會會長的名義,給蕭泰然一個奬助(Commission),並拜託他為台灣人、也為林昭亮寫出一首小提琴協奏曲,而蕭老師也勇敢的接受挑戰,他不眠不休一天花18小時,三個月後終於在1988年歲末,誔生了蕭泰然創作的台灣第一首小提琴協奏曲。事後他告訴我説:「我是用給台灣人寫遺囑的心情,一氣呵成地完成此曲。」這年他50歲,因此他可以說是大器晚成的作曲家,接著我們基金會又在他51歲和53歲時,分別催生他的大提琴協奏曲和鋼琴協奏曲,這三首國際水準的協奏曲,使蕭泰然由民族樂派的鄉土音樂家,踴昇為國際級的作曲家,開始在國際樂壇大放異彩。

林昭亮讓蕭泰然的作品揚名國際

1990年7月,在洛城世紀大飯店舉行的「台灣文化之夜」上,蕭泰然與林昭亮首度面晤,並將小提琴協奏曲的樂譜送給他;第二天林昭亮就興奮地對蕭老師説:「非常恭喜,我沒想到東方人竟能寫出這麽美的協奏曲!」同時並允諾為此曲做世界首演,之後日裔指揮家大山平一郎也聼到此曲,認為此曲非常有獨特的東方味道,而且充滿了生命力,於是主動找到蕭泰然,並安排聖地牙哥交響樂團與林昭亮合作世界首演,由他客席指揮。1992年11月13日,林昭亮首演蕭泰然的小提琴協奏曲共三場,成為台、美音樂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一頁。

1996年4月林昭亮與溫哥華交響樂團又演出二次這首小提琴協奏曲,照樣轟動加拿大樂壇,同年5月林昭亮又與指揮家水藍指揮上海交響樂團,同時演出蕭泰然和譚盾的小提琴協奏曲,想不到蕭老師的作品更受上海聼眾的歡迎與心靈的共鳴,有一位演藝公司的經理對蕭泰然説:「蕭先生您的音樂,實在美得不得了,我們內行人一聼就知道了;我們一直想要去發現比梁祝更動人的作品,今天晚上,我們終於找到了。」蕭老師的音樂透過林昭亮與水藍的精彩詮釋後,的確讓上海的中國聼眾耳服心服。

期待林昭亮能在台灣演出蕭老師的小提琴協奏曲

這首曲子的「神韻」是上帝透過蕭泰然的手譜出的,透過林昭亮高超的琴藝,感動了美國、加拿大和中國的聼眾,希望不久的將來,林昭亮也有機會在台灣演出此曲,讓台灣的聼眾,也能享受同樣的感動。

俗語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1993年聖誕節前夕,蕭泰然因為大動脈血管瘤破裂住進醫院開刀,幸遇世界級的日裔外科聖手橫山大夫救治,才有機會完成他一生的不朽傑作:「1947序曲」,他創作這首描寫台灣四百年歷史的作品時,的確跟西貝流士創作芬蘭頌的心情是同條共貫的,西貝流士一直希望能在歐洲樂壇,為芬蘭爭取一片天,果然他以芬蘭頌和七首交響曲以及小提琴協奏曲等,成為芬蘭國民樂派大師,同時他的作品也成為芬蘭人爭取獨立建國的民族心聲,蕭老師也一直希望,能為台灣音樂在國際樂壇上佔一席之地,同時也期待台灣人民能早日出頭天,因此他的三首協奏曲和福爾摩沙交響曲以及1947序曲,建立了蕭泰然成為台灣國民樂派大師的地位,同時也流露了四百年來台灣民族的心聲。

台灣人的芬蘭頌:1947序曲

當沙隆年熱情地演出「芬蘭頌」時,讓我回憶起1995年6月3日蕭泰然的「1947序曲」世界首演的盛況,那天在北加州奧克蘭市的喀爾文賽門斯劇院舉行,由魏斯甘尼指揮奧克蘭青少年管弦樂團,女高音黃美星擔任獨唱,金山灣區台灣同鄉組成的「百人大合唱團」,演奏完後,無數台美聼眾感動得從內心深處湧出了涙水,我也是生平第一次聼蕭泰然音樂會感動的掉眼涙,顯然我被蕭老師對祖國台灣之愛,以及這首曲子的國際水準所撼動,坐在我旁邊的一位美國老婦人,當他聼到黃美星唱出鄭兒玉牧師寫的「台灣翠青」時,她也情不自禁地流淚説「我不懂台灣的歷史,但音樂太美了感動我的心」,蕭老師是非常謙虛的人,我平常都把他當作音樂知已,並非偉大的人物,此刻我才頓悟蕭老師這首「1947序曲」可以嫓美西貝流士的「芬蘭頌」和柴可夫斯基的「1812年序曲」,都是以充滿歷史使命感的情懷寫下對祖國的摯愛,都將是永恆的世界名曲,名鋼琴家陳美滿聼完世界首演後說:「蕭老師不僅為台灣人民譜出了一篇血淚史,同時這部作品的表現方式是不分地域與種族,大家都能接受的,沒有時間性的「世界性」的傑出作品。」蕭泰然知音李鴻禧教授聼完台灣首演後説:「這是一首感人肺腑的史詩,是台灣音樂史上的台灣頌」。

讓蕭老師的音樂傳颂世界各地

寶刀未老的沙隆年駕輕就熟地演出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時,也使我回憶起1960年我坐七小時的車程由東海大學前往台北中山堂,聼法國指揮大師孟治精彩地演出「英雄交響曲」,使我有靈魂飛上天的感動,而寫下生平第一篇樂評,並成為終身古典音樂迷;而當沙隆年指揮第二樂章「送葬進行曲」時,讓我回憶起蕭老師數度走過死蔭山谷的人生歷程,當第四樂章貝多芬描寫復活的英雄多釆多姿的事蹟時,我也回憶起陪蕭泰然一起到加拿大、蘇聯、日本以及美國各地宣揚台灣音樂福音那一段人生中最美好的日子,感謝羅曼羅蘭和貝多芬,讓我認識西方音樂之美,感謝蕭老師讓我認識台灣音樂之美,蕭泰然雖然沒有為他的子女留下任何金錢,但卻為整個台灣留下了最誠摯而豐富的音樂遺產,希望有一天在他的故鄉高雄,能夠出現美崙美喚的「蕭泰然音樂紀念館」以及「蕭泰然文化中心」,並讓他的音樂像貝多芬、馬勒的音樂傳頌到世界各地,而台灣人民能團結一致合力促成蕭泰然強烈的「台灣人民出頭天」之夢。

(林衡哲完稿於2015年3月7日于淡水)

源自 林衡哲 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