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聊療心:它的理論與應用 / 林天德 /10/2000/Life/生活

聊療心:它的理論與應用

作者 林天德

441_聊療心:它的理論與應用自序

我出生在屏東一個農家。它座落在一個小小的村庄内,四周環繞著香蕉、水稻、竹林與小溪。厝邊鄰人,日日你來我往。家父先是保正後是村長,每逢村民冤家相打或自家吵嘴,都由他負責調解。我家是小四合庭院,庭院中央空地不時高朋滿座。有衝突他就解決,沒衝突就聊天。每當晚飯後,阿伯阿嬸就「做伙ー堆」,喝茶的喝茶,嚼檳榔的嚼檳榔,抽煙的抽煙,而小孩們就在旁跳繩、踢罐、玩牌、或捉迷藏。小孩玩得痛快,大人談得開懷。大家一直相聚到打起呵欠來,才説睡覺時間到了,各自拍拍屁股,就回家休息了。隔日天還沒亮,大家早早就起床,絕不會睡到「日頭曬到屁股」。大人出門工作,小孩背著書包上學。日子就是這樣平凡地過去。

如今想起來,我頓然發覺飯後在庭院聊天,確實扮演了好大的療心功能。在那兩三個小時内,小孩盡興玩,大人也開懷談。閒談,是交心也是訴苦,更是我知你知的良機。雖然難免有時説人是非,旁生誤解,但益多於弊。反觀現在,家家閉户自居,少有往来,你我飯後便看電視、睡覺。當天發生的事沒得交流,情緒沒得發洩,各自帶著情緒球跑,在人生情場上你我都違規了。

然時代永遠往前邁進,你我都沒法開回頭車。現在人人非常注重養生,怕胖的提倡素食,怕病的選購健康食品,愛美的痩身要媚登峰。一大早,公園、校困或廣場,好多人在練氣功或打拳或跳舞,養生意識鼎盛,值得鼓舞,但照顧心靈的活動卻相當缺乏與粗俗。人們一窩蜂走向宗教與民俗——寺廟蓋得愈來愈壯觀,竟也有人把神像建在屋頂上讓風吹雨打;媽祖掃街萬人空巷,竟也有人要把祂抬回祂早已離棄四百年的家;參拜襌坐風氣鼎盛,竟也有群大學女生衝向廟寺當尼姑;善後生意興隆,竟也有靈骨塔鬧得滿城風雨;命理書籍堆滿書架,竟也有老外催眠談前世今生的書狂銷。

這些社會奇象,在在顯示對心靈的照顧走了樣。如今,我們正需療心。療心這日常功課在台灣不盛行,以致冤魂、憂魂、怨魂、悲魂……隨著身軀到處走動,找不到安息之所。結果呢?不是哭哭哭就是燒燒燒;不是跳跳跳就是殺殺殺。看到故鄉這情景,真叫我感傷。以我從事專業療心的角度來看,我要告訴鄉親,療心不是只服務心理有問題的人,健康正常的人也需要它。你懂得照顧與療養你那「心内小孩」嗎?

可忙主台灣有療心專業經驗的人不多,療心書籍不是翻譯本就是難讀。這種書如不是内行人就翻譯得不通順,寫也寫不好。五年前,我開始寫這本書,有些地方我還是有外行人的感覺。我用心消化,利用東西方生活經驗,儘量用通俗話把療心事説出來,並「細語長思」地印驗到社會生活現實面。現在我十分高興它終於呈顯在讀者眼前,向你招手:「朋友,接觸我,吸收我,這是我們〈開拓雙赢〉的好時機。」我因它而感到驕傲!

但願你天天都有個安樂天!

Tender Lin, Ph.D.

Columbia, SC

lintender@a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