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5. 希望小城/林淑麗/10/2018

希望小城

作者 林淑麗

英國報人詹姆斯摩爾於一九五O年冬美國考察, 想了解一下這個「新人類」。 聖誕節前的一個冬夜,來到筆者目前居住的克林伯利(Cranbury), 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十 年後,還念念不忘 ,稱之為典型的老美國中最美麗的小城。

我們家於一九九七年秋搬來這裏。這個僅四千人口的老城,却擁有四千英畝保留農地,可見它對保持傳統景觀的堅持。搬家是為了配合女兒就學及先生上班 之便, 恰好筆者在旅美 二十餘年後,正想嘗試一下新生活,於是全家有了共識。當年來到新世界,最初以學業為重;晉入第二階段,則奔於職業與家庭之間,過著蠟燭兩頭燒的生活 ;有一日家父病危之際 ,居然發現自己也得了重病 ,生命如此不可預測,必須對生活的意義重新評估 。 看了幾個月的房子,鍾意的不少,却舉棋難下; 有天坐下來,在紙上列出評估住家的幾個主要參數,每個參數分別賦予不同 比重, 比較各地房屋的總得分,發現克林伯利新社區的住宅在候選對象中居冠。

與建築商簽約的那天,恰是一九九六年的初冬。 我們的車子徐徐駛進小城的主街,天空正輕輕的飄著雪,替夾道的老樹枝添了季節的新粧,整齊優雅的十九世維多利亞式建築,一路排開去;不久美麗的布蘭諾湖迎面而來,斜對面則是肅穆的軍人紀念公園,幾幢精緻而突出的安妮女王式建築陸續出現;駛過希臘復興風格的長老教會,很快來到新社區的建商辦公室。 幾個月前才被劫車,雖然傷痕猶在,小城的風景似乎有奇妙的鎮定作用, 它的安祥讓筆者有希望復蘇的感覺。

克林伯利地理上介於繁榮的曼哈頓和賓州費城之間,殖民時代即為聯繫兩要地的中途點,於是有靈活的商人在此設立驛站, 接著配套行業陸續而來,小城初具規模 。 獨立戰爭時代,華盛頓及其要將漢米爾頓,及來自法國的志願軍團將軍拉法葉 ,曾在一七七八年六月底來此,於史泰特醫師的宅邸商討與英軍對峙的戰略,這就是著名的「蒙馬斯戰役」。 諸如此類的史實,均由本地的「歷史保存協會」在景點前方立框標示。經過地方有志之士多年的歷史資料匯集、研討、建檔,克林伯利終於在一九八O年獲得「國家級歷史景點」的認證。

這個新住宅區提供多樣的房屋外型,但因地點仳鄰著老城 ,為求風格統一, 建商必須遵照當地嚴格的規定,房屋部則有較大的發揮空間 。童年時代常在入睡前想像未來的美宅,將白天所見添進構圖中; 這個願望此時不實現,又待何時? 一點一滴的佈置新房子,成為生活中甜蜜的負擔。進出家門之餘,也開始和鄰居打起交道。 我比較熟悉的是芭芭拉和凱瑟琳 , 兩人都是愛爾蘭美裔,在美國算是後期移民,這點歷史情緣有助於彼此的親切感 。一九九九年,在他們的共同推薦下,筆者加入了當地有 一百多年歷史的婦女會。女兒當時正在普林斯頓高中上學,需要媽媽照顧;何況筆者自九O年代起即親自管理股票投資,並不宜太分心。 但想到這是了解美國本土文化的難得機會 ,遂欣然接受。 婦女會旗下有戲劇文學組、藝術組、公共事務組 、園藝組等等,本會亦經由紐澤西州及全國婦女總會, 在州議會、國會的政策及全球議題上發揮影響力。 筆者首先加入了戲劇文學組。

美國南北戰爭 、黑奴解放之後 ,婦女也開始爭取參與社會決策的機會, 她們的影響力, 首先從文化有關的活動開始。小城的婦女會始於一八九八年,最初以讀書會的形式聚會。從歷屆七十餘位會長的名單中,看出它包括了多位當地老世家的婦女,亦包括本地的第一位市議會女議員及女市長。 會員中,與筆者頗熟的,曾任「歷史保存協會」的會長;而畫家娜丁則是建築商伯考斯基的夫人。為紀念克林伯利建立三百週年,娜丁應邀以老城鳥瞰景觀繪圖。寒舍的起居室掛有這張圖的複製版,旁邊有何文杞所畫的台灣農村景觀圖與之呼應。

那些時寫文章的熱度益增,並勤讀荒廢多年的中文書報雜誌。加入這個婦女會,有機會偶爾跳出固有文化圈, 認識一下美國婦女的讀世界,感覺很不錯。在朋友舒適的客廳中,咖啡一杯、甜點一小盤,先討論組織的運作事項,緊接著作讀書心得 的交換。在主持人的帶動下,大家全神貫注,充份把握話題的互動流程。經過幾番東西經驗、觀點的切磋碰撞,筆者有了推動「英譯台灣小系列」的計劃:由「大溫莎區台美公民協會」贊助,舉辦演講會並贈書予數家公共圖書館 。恰好居家離美國學府如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不算遠,筆者因緣際會而認識了名漢學家黎安友、林培瑞、金介甫三位教授,林教授與金教授慷慨的同意參與演講會,確屬榮幸。這段經歷筆者在拙作「普林斯頓散記」一書中作了詳細的交代。為紀念這份緣,特地選擇普大哥德式的「克里夫蘭塔」(研究生宿舍)為此書的封面及自序的主題。

人生的旅途因友誼而豐富 。在朋友中, 偶然會出現一些貴人 ,無條件的在我們需要時提出援手、 拉我們一把。 婦女會的派特伍德女士就是這樣的一位朋友。 她不但以戲劇文學組的組長身份參與台僑團體的文學活動 ,之後又在美國婦女會的月會中特地以「台灣小」為主題, 製作了一個很豐富的節目,非常受好評 。二OO五年「普林斯頓散記」出版後,蒙她推薦 ,讓筆者有機會在婦女會月會中,以「我跨越兩文化的心路歷程」 ( My journey across two culture) 介紹此書的主題。由此筆者在婦女會有了些聲譽;過去幾年曾擔任理事,並曾多次介紹台灣海峽兩岸有關的英文作品及表演藝術。

伍德女士及一些婦女會的的朋友,頗具有自由主義者的心胸 她們了解,處在多文化的社會, 必須放開胸襟, 讓不同處境者表達想法的空間。在小城 歷史脈絡中,一些老世家、企業家 、 牧職人士、傳統巨農等,其後代在地方發展上仍然具影響力, 形成一個支持美國共和黨的傳統新住民的遷入,巧妙地與新教徒的自由主義思維齊頭並進這幾年亦漸有支持民主黨候選人的趨向。早在一七四四年 ,方畢業於「耶魯大學神學院」的大衛布蘭諾,曾來自此地向印地安人傳教; 他把原屬於印地安人的一些土地贖回 ,讓他們安居,並建立教會及學校, 進而協助他們採用新的農作物種植方式 。有些人士擔心他的善行將帶來不可收拾的後果,幸而有「克林伯利長老教會」大力支持。本地以他的姓為名的布蘭諾湖及長老教會公墓 ,豈不是標示了主流價的期待?

過去二、三十年,科技變化飛速,文明的衡突升高,促使恐佈份子日益猖獗 ,人們或有回天乏術之嘆。筆者在人生的後半部,有幸定居於這個以美國立國傳統為榮的純樸老城;晨昏散步其間,可隱約感受到它建國的精神與理想常在。在這裏筆者看到世界的些許希望。E

 

從軍人記念公園望向布蘭諾湖
克林伯利城的地標 : 大衛布蘭諾曾來自此地向印地安人傳教
婦女會朋友參觀國家歷史景點之一的天主教大學 Georgian Court U.
 

 

Source from 林淑麗

Posted on 10/04/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