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張丁蘭的故事 / 張丁蘭 /2000/11/Autobiography/自傳

張丁蘭的故事

兩個世界的對立與融合

作者 張丁蘭

253_張丁蘭的故事人類的文明與歷史就如一條生生不息、永無盡頭的長河,個人在偶然中的駐足,不過如滄海中的一粟,或是天地一沙鷗,是何等的渺小、何等的微不足道。

我的前半生¥事,相對於人類所創造的歷史與文明,不過是渺小再渺小的個人生命經驗與生活體驗,不值得特地抽取為部分的寫真;不過,身為台灣獨立運動志士張燦鋈的妻子,在這個非常文明下的非常年代,我有必要把我的感受與點滴做個小紀錄,讓大家得以從側面,甚至不同的思考的角度,來反省並相互印證我們所經過的世界。

尤其是,我一生熱愛不渝的台灣,以及故鄉這群父老兄弟姐妹親戚朋友、親愛的所有台灣人民們。所有我提供的生活素材與生命經驗,我不敢說偉大,也不自認是獨持,但一定是唯一;畢竟上帝所造的每一個人,都是個例外;有人稱此為藝術,有人則拿來做反思;我的想法是:增加一些訴說事實的機會。

我的一生平均分配在兩個世界:一在台灣,一在美國。在台灣噶瑪蘭人故鄉宜蘭的鄉下長大,大學畢業不久,就留學美國,而後因政治因素,在美國居住了三十個寒暑,不得踏回台灣一步,直到1992年經過一番「搏鬥」,才得以落葉歸根回到台灣。

我的世界兩極化的情形特別明顯,一生中所處的環境就是在東方與西方、男尊與女卑、民主與獨裁、改革與反改革中翻騰。這種對立使我不得不逼使自我的感覺更為敏銳、思考更為細密;並以實際的實踐過程,來追求更為統一、更為和諧的新世界。

從小,我經歷及見證許多不公平的社會亂象,孕育出自我奮鬥與愛I抱不平的性格,所以才長期投入社會服務及人權維護的工作。

在台灣,我見證了二二八事變後,長期的白色恐怖統治摧殘了台灣人最基本的人性尊嚴;台灣婦女更在男與女不平衡的傳統束縛下,遭受制度性的暴力,以及社會雙重壓迫的惡果。

但是在另一個風俗習慣、政治制度迥然不同的西方世界,卻讓我領悟到自由民主的真諦,體驗到遍地爭取人權的熾熱火花;台灣雖然是國際社會的孤兒,但豈可自甘向下沈淪、置身度外呢?於是我追隨夫婿張燦鋈成一對革命情侶,走上永無止境的政治社會改革之路。這是一條不歸路,但我們夫妻從無怨尤。

我的故事因此不僅僅是個人的生活點滴,更是一段大時代的小見證,一個美國與台灣社會歷史變遷的小小縮影。

澎湃洶湧的一支飛筆,寫不了我生活中最平實的體驗與感受;一路勉力的拾穗過程,但求是個實錄而已。

 

作者 : 張丁蘭

253_張丁蘭的故事_作者張丁蘭出生:宜蘭縣壯圍鄉

學歷:中興大學社會系學士、美國西蒙斯(Simmons)學院社會工作碩士、美國華盛頓大學社會工作博士班研究一年

經歷:中興大學社會系講師、台灣文化學院社會工作副教授、台灣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社會工作員兼督導、美國天主教洛杉磯社會福利中心家庭及婚姻諮詢商專家、美國紐約州政府心理衛生部資深社會工作專家、台灣國會辦公室立法院法案研究員

社團:北美洲台灣人權協會創始人、民進黨中央黨部婦女發展委員會委員、開創台灣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開創台灣文化基金會董事    台南市張燦鍙市長夫人,育有兩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