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薯」不驚落土爛
作者 紀哲嘉
提起「蕃薯」這往事只能回味的會刊,相信有不少會友記憶猶新。參加耕耘的會友,必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本會創立以前,正値美國學生運動在柏克萊掀起,由開始的要求改革學制,最後演變為反越戰及反種族歧視,竟而轉變為全球大學生強烈要求改革體制的社會運動。台灣 留學生也為了「釣魚台事件」發動數波示威活動。這幾次的學生運動給予台灣留學生巨大的衝擊,他們終於打破過去缄默無語的舊習性,他們終於敢站出來發表意見了。
一九七三年五月中旬台灣協志會成立,董事會聘請曾照雄擔任總幹事,帶領各組幹事次第展開各種活動。那時會員很希望有屬於自己的刊物,讓大家吐露心聲,藉以追求 共同的願望,表達對母國的關愛。資料文報組為回應大家的要求,決定發行會刊,並以該組幹事杜武青、石清正和陳都,聞聲來相助的義工黃介山、何文亮、蘇建政、謝鐐暲、曾照雄、郭清江、黃呈嘉—等人組成編輯小組,開始以蓽露藍蔞的台灣人精神,排除萬難,於一九七三年十月「蕃薯」第一期出刊。
「蕃薯」,多麼親切的刊名。台灣島嶼狀如蕃薯,台灣人喜以「蕃薯仔」自稱。蕃薯生命力強韌,不畏惡劣的環境,繁衍在貧瘠山坡和溪埔。蕃薯百年以來是台灣人的主要糧食,活人無數。
當時本會初創,百事待舉,財力物力極為匱乏。辦刊物面臨經驗不足以及設備簡陋,幸賴會友以堅定的意志和無私的奉獻克服重重困難,那時所有的文稿全靠手刻鋼板繕寫,費時又費力。參與編務的同仁清一色的上班族,早八晚五,加上做不完的家務,時間對他們來説是很珍貴的。為了完成會刊,他們犧牲晚間和週末的休息時間,從事繁瑣的徵稿、校對、抄寫、編排、插圖、製版、油印、分頁、裝訂、寄送等等工作。
「蕃薯」第一、二兩期的印製,先由善於公關的黃介山出馬向學校敎會商借油印機,再利用無人使用的空檔派人搶印。石清正為了趕印第一期會刊曾獨自在史丹福挑燈夜 戰至天亮。後來陳都不忍心讓同仁熬夜趕工,就發起募捐,在會友紛紛捐獻得款四百三十元,買了A. B. DICK油印機。
「蕃薯」在大家辛勤耕耘之下,不久即茁壯,莖莖蔓延,由原先在北加州發行,推廣到北美洲各台灣人社團。編輯工作從第五期起開始由女性會友挑大樑,會刊内容更加 廣泛,有關婦女運動的文章隨之出現。有許多女性會友受到鼓勵,相繼從廚房走出來參與各種活動,頓時使協志會展現一股青春活力。二十多年來協志會能夠屹立於世,具有實力,論功行賞,首推女性會友們。
「蕃薯」的園地對外公開,凡是符合本會宗旨的文章、報導與圖畫皆受歡迎。本會曾有這樣的聲明:「本刊所登載的文章,除社論外,皆為作者個人的意見,並不代表本刊的立場。於是登出不少放膽文章拚命筆,有老實針砭台灣政治的病態,有不客氣披 露台灣人權的劣績,更有先知先覺者大力鼓吹「台灣民族自決」和「台灣獨立建國」。一時百家爭鳴,鬧熱滚滾。
七十年代美國與台灣之間的資訊不太暢通。那一年懷著「西出鄉關無故人」與「不知此去幾時回」的感傷出國,來到異鄉又是望極天涯不見家,心中有訴不盡的相思情,所以會刊出現了思親懷鄉的散文。浪跡海角 ,凡有「君自故鄉來」就期望他「應知故鄉事」,大家急切知道鄉情,所以會刊有報導台灣現況,以及台灣旅遊記。家鄉廟前的小吃,媽媽親手做的小菜,皆為域外遊子的最愛,所以會刊有食譜敎導烹調正港的台灣小吃。離開台灣,才發覺自己對生我育我的土地所知有限,所以會刊介紹台灣歷史文物。還有生離變為死別,也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的來稿。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高雄事件發生,國民黨大舉逮捕黨外菁英一百六十多人。台灣協志會拚盡全力搶救,不停透過「台灣之音」 呼籲在美台灣人挺身出來抗議,央求國際友人赴台觀察,更在「蕃薯」揭發國民黨製造事端的眞相,拉出狐狸的尾巴。
一九八〇年七月董事會決定「蕃薯」停刊。這一年三作有過十八期收成的「蕃薯」就此落入歷史的泥土中。不久,「美麗島週報」和「公論報」相繼問世,取代「蕃薯」 在北加州的地位。
「落紅應屬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而「蕃薯」不驚落土爛,因為它早已枝枝生根,長植於無數台灣人的心田中。
摘自 台灣協志會廿年回顧/199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