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 菲利賓國父 – 黎剎傳 / 林衡哲 / 2013/12 / 傳記

菲律賓國父 – 黎剎傳

435_菲律賓國父 - 黎剎傳

自序

感謝與對未來的期許

一粒麥子若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結出許 多果實來。那愛惜自己生命的,就要丧失生命;願意犧牲自已在這世上的生命的,必會保存這生命直到永生。

約翰福音十二章第24 — 25節

亞洲民族主義之父

在我心目中的亞洲四大革命家:菲律賓的黎剎(1861 – 1896)、 印度的甘地(1869 — 1948)、台灣的蔣渭水( 1891 – 1931)和中國的孫中山(1866 — 1925)中,以黎剎的年齡最大。因此他可以說是亞 洲第一位民族主義革命家,也就是舉世公認的亞洲民族主義之父。著名的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家托納(Dr.Ralph Turner)說:「在1890年代, 黎剎勇敢地為菲律賓人的尊嚴和自由而出聲,可以說是所有亞洲國家第一個民族主義的呼聲。」

如果說這是鐵的事實,那麼黎剎被槍斃之後,有半打以上的國家 從殖民地解放出來,並獲得了自由;也就是說,將近五億亞洲人終獲解放,可以歸功於黎剎所播下的種子。因此,黎剎的努力和犠牲,不僅是菲律賓人民獲得好處,也同時使所有亞洲人得益。他不僅是為菲律賓民族而犠牲與奉獻,也可以說是為所有亞洲民族而犠牲與奉獻。

黎剎堅持和平革命的原因

在這四位亞洲傑出的革命家中,以黎剎的文才最高,他精通十多種語言,不但是當時亞洲第一流的眼科醫師,也是第一流的詩人、小說家、雕刻家、擊劍高手、演說家、科學家兼教育家等,雖然他只活了短短的三十五年五個月又十一天,但由於精通時間管理的藝術,他在每一項專長都有傑出的表現。

孫中山九次革命起義,武器是槍、砲和子彈,而黎剎的革命武器則是他的二部小說和詩。黎剎之所以始終堅持和平革命,除了他的宗 教信仰之外,主要原因是,他相信「今日的奴隸,往往會變成明曰的 暴君」。也就是說,用武力取得政權者,往往在掌權時變成了暴君, 這大概是他研究西洋革命史的結論。因此,他的和平主義革命也影響 了菲律賓,日後愛奎諾被暗殺時,促使百萬人齊上街頭,用和平方式推翻馬可仕獨裁政權的民主革命。

從黎剎一生的事蹟可看出,他不但有高度的文化教養,而且充滿 了高度的愛國心。他最大的願望是讓他的同胞從無知和奴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他把他一生的精力、才華和興趣,全部奉獻給他的同胞的 教育和解放事業上,並為當時受壓迫的同胞發出最清楚、最強烈的抗議之聲,甚至不惜犠牲他自己的生命。黎剎的和平革命精神與民族自決的訴求,喚起千千萬萬的人們紛紛起來追求自由與獨立,他已經成為全世界渴望和平與自由的象徵性人物。因此,他不僅屬於菲律賓, 也屬於全世界》

菲律賓是他唯一信念

美國歷史學家奧斯丁 •克烈格(Austin Craig)在1913年任教於菲律賓大學時,出版了一本書叫《菲律賓愛國者黎剎的祖先、生平和 工作》,証實了黎剎父親的祖先確實來自中國福建省晉江市羅山鎮上 郭村。原來,黎剎的曾曾祖父在十七世紀移民到菲律賓馬尼拉,並且 在三十五歲時受洗為天主教徒。雖然黎剎有華人血統’但他一生始終以brown color的馬來人自居,從未認同中國為其祖國,但在菲律賓華裔創立的「慈橋基金會」的蔡會長(Manuel O.Chua)催生下,為了促 進中、菲兩國的友誼,在2000年5月19日,由當時菲律賓總統艾斯特拉達(Estrada)和五十六位黎剎家族後人,特別到上郭村舉行破土典禮,終於在2003年1月23日,這座菲律賓除外,世界最大的黎剎公園,在中國的上郭村落成,這也象徵黎剎是世界性的亞洲英雄。

此外,他旅居十年的歐洲各國,包括西班牙的馬德里和巴賽隆納, 以及德國、比利時和法國等,都立有紀念碑;美國他雖只待二個禮拜, 但在西雅圖有黎剎和平公園,他住過的舊金山Palace Hotel、紐澤西市 和夏威夷以及南加州三個城市都設有紀念碑;他開業七個月的香港和 數次路過的新加坡也都設有紀念碑,唯獨台灣沒有任何黎剎的紀念物, 來追思這位亞洲第一位民族主義之父。

「黎剎法案」讓他的歷史生命重生

菲律賓前總統賈西亞(Carlos P.Garcia)曾說:「我們菲律賓人必須全力讓世人知道,黎剎確實是亞洲民族主義之父》」

雖然黎剎是菲律賓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雄和天才,但他死後也像蔣渭水一樣,差一點被他的同胞所忘記。黎剎寄以厚望的年輕人,對他一生的動人故事和成就都不知道,對他成為烈士的心路歷程也所知甚少,而讀過他二本小說名著的更是稀少。幸好菲律賓教育部在1956 年6月12日設立「黎剎法案」,規定所有全國各公私立學校的課程都必須列入黎剎的生平與作品,尤其是他的二部小說和詩。從此,這位 1896年12月30日為國犠牲的英雄,才開始復活在所有菲律賓的青年 學子的心靈中。也難怪2011年,我與陳永興醫師到美國芝加哥開會時,遇到一位替我們服務的菲律賓人,當我們問他知道黎剎否?他馬上把黎剎的〈最後的訣別)流利地背誦出來。

在台灣,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變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知名度遠超過日治時代台灣的救世主蔣渭水;同樣地,主張武力革命的西方左派偶像,阿根廷醫生革命家切•格瓦拉的知名度,也遠遠超越黎剎 這位東方第一位和平主義的民族革命家°事實上,在醫學水準、文學 的造詣與素養、語言的天分、雕刻和藝術的才華及無私的奉獻精神方面,東方的黎剎超越過西方的切•格瓦拉,因此,我們有必要從他的傳記中更深入瞭解這位也有華裔血統的黎剎,他多采多姿的生命故事。

我們台灣確實需要像黎剎這種毫無私心的典範人物出現。我寫這本《菲律賓國父——黎剎傳》的目的,就是希望我們台灣的年輕朋友們,能從黎剎一生多釆多姿的生命故事中獲得啟示,為我們台灣的自由和進步奮鬥。

台灣的黎剎:蔣渭水

不得不提的是,抗日英雄蔣渭水也是堅持和平主義者,對文化非常重視,也有無私的奉獻精神,他的獄中日記和隨筆更是非常傑出的文學作品,甚至可說他是台灣的黎剎。

在菲律賓,黎剎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的逝世紀念日是國定假曰, 並被菲律賓各階層所懷念,他的大頭照出現在鈔票和郵票上,而且發行非常廣泛,不像蔣渭水十元銀幣,只有少量發行。在菲律賓,他的紀念碑到處林立,無數菲律賓的城市和街道都以黎剎為名,他出生的省已改名為黎剎省,並有二所大學以黎剎命名,他的二部小說己改編為歌劇,有二部電影和十多部傳記以他為主題。

台灣的救世主蔣渭水,雖然也跟黎剎一樣,為台灣人的幸福奮鬥而奉獻一切,但台灣沒有一個大學以他命名,也沒有蔣渭水紀念館, 台灣教科書上,蔣渭水所佔的分量非常少,他的逝世紀念日也非國定假曰,也沒有黎剎那麼受國人的重視,這是我們台灣人的子孫對不起蔣渭水的地方。

合力實現蔣渭水之夢

去年10月才離開我們的自由主義先驅陳少廷先生,在1999年發 表的一篇〈東帝汶公投獨立的啟示〉中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亞洲的殖民地,除了台灣之外,現在統統都獨立了,東帝汶能,為何只有台灣不能?而且與東帝汶比較,台灣獨立的條件優越很多。」同時他也認為台灣人無法出頭天的最大原因是:「台灣的領導人缺乏以性命保護台灣的偉大情操,沒有歷史的遠見,也沒有爭取國際支援的能 力。」這一段話,似乎在期待台灣能出現像黎剎這種能以性命保護祖國的偉大情操,而且擁有歷史的遠見和國際觀的政治領導者。的確,台灣如果能有更多「黎剎型」無私心而有偉大奉獻精神的政治領導者出現,台灣人最後出頭天的曰子、蔣渭水「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的理想就會指曰可待。

創作三部傑出人物傳記的動機

我在1968年譯出了台灣第一本《羅素傳》,目的是把這位西方 追求「真理」的先知,介紹給國人,並培養國人獨立的思考;2011年, 我以三年歲月奉獻於西方音樂巨人《馬勒傳》的創作,目的是把這位西方追求「美」的先知,介紹給國人,並且期待國人學習馬勒創造「維也納文藝復興」的精神,來開創咱們自己國家的文藝復興。2012年1 月14日,當我看到數萬名年輕朋友,含淚龄聽蔡英文的落選感言時, 催生了我創作《菲律賓國父——黎剎傳》的熱情,決心把這位亞洲第 一位最純潔無私的和平主義革命先知,介紹給這些純潔的理想主義者。他們將是台灣未來的希望,目的是期待生長在這塊土地的年輕朋友們, 學習黎剎無私的理想主義、重視本土文化與本土語言的精神、堅持和平主義的手段和精通時間管理的藝術,以及對自由與人道的不懈追求等特質,他確實可以作為我們這些年輕朋友的典範人物。

致謝與對未來的期許

此書的出版,首先我必須感謝三十年前,我在美國南加州工作時,有一位菲律賓籍的同事,賈西亞諾醫師(Dr.Vincente Garciano)送我三本黎剎的傳記,我才知道有這位傑出的菲律賓國父的存在。也特別感謝台灣哲學家詩人趙天儀,慷慨地讓我摘選他多年前翻譯的(黎剎詩選集》放在這本書中,使此書增色不少;同時也感激東方白翻譯的黎剎永恆的史詩〈最後的訣別〉,這首動人的史詩,使黎剎獲得永恆 的生命,並成為推翻獨裁政權最有力的武器。

我新潮文庫時代的同鄉老朋友陳良博重拾舊筆,為此書寫了充滿肺腑之言的序〈台灣的黎剎先生在哪裡?〉。顯然他很羨慕黎剎「菲律賓獨立建國之夢」已經完成,台灣人當家做主之夢,卻仍然遙遙無 期;但是一向重視學術研究的黎剎,如果地下有知,何嘗不羨慕陳良 博在國際學術界的成就。同時也感謝我的家鄉羅東聖母醫院院長陳永興醫師,他像黎剎一樣,一生都在追求公平正義,他為此書寫出了宏觀角度的序。感謝年輕人的思想導師吳敷人,為此書寫出一篇非常有深度而感人的序。他不但是黎剎的知音,充分瞭解黎剎在現代亞洲殖民史的歷史地位,也是我個人的知音——他充分瞭解為什麼我要創作 (馬勒傳》和(菲律賓國父——黎剎傳》的原因,以及在台灣催生「新潮文庫」和在海外創辦「台灣文庫」的心路歷程,我幾乎含淚念完這篇感人的序。

最後感謝曾在美國之音服務多年,並譯出二二八經典著作「福爾摩莎的呼喚」的宋亞伯先生;曾熱心投入民主運動的海外健筆林芸女士;蔣渭水基金會執行長蔣朝根先生;曾為獨立運動獻身的李應元立委; 把世界名曲「悲慘世界」本土化的吳易澄醫師,以及敢講真心話的柯文哲醫師,都為此書寫感人的推薦辭,我從內心的深處,感激他們的美言。黎剎能夠在台灣出土,重獲歷史的生命,必須歸功於遠景出版社的葉麗晴女士,沒有她的慧眼識英雄,台灣的讀者就沒有機會認識這位亞洲第一位和平主義革命家黎剎,一生多釆多姿的生命故事。

五十年前,二十五萬名美國人為「自由」和「工作」向華府進軍, 並在林肯紀念堂前面,聆聽馬丁.路德•金恩發表了改變美國歷史的 演說「我有一個夢」,終於讓白宮出現了歐巴馬總統,美國也變成更自由、更平等的國度;黎剎在去世前所寫的〈最後的訣別〉,也改變了菲律賓和亞洲的歷史,死後五十年,黎剎的夢想才因他的犠牲與奉獻而獲得實現;2013年8月3日,台灣也出現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 公民運動,二十五萬名年輕人為了台灣的「自由」、「民主」和「人權」 而聚集在凱達格蘭大道上,這是台灣社會重現希望的開始,誠如他們所謂「有偉大理想的國民,才能建立一個偉大理想的國家」,我誠摯地把此書,獻給這些有理想的年輕朋友們。

最後希望天佑台灣,我們也能像亞洲其他國家的人民一樣,在自己祖先留給我們的美麗土地上,實現真正的當家做主之夢。

完稿於2013年8月28日,南加州克萊蒙大學Honnold圖書館

 

作者簡介 林衡哲

435_菲律賓國父 - 黎剎傳_作者林衡哲本名林哲雄,1939年生於台灣宜蘭。就 讀台大醫學院時,曾催生「新潮文庫」,引進無數世界名著,並翻譯《羅素傳》等名著; 並在旅美期間於南加州創辦「台灣文庫」, 出版無數台灣文化名著和傳記。回台後創立望春風出版社,繼續為台灣歷史和文化的出版盡一份心力。曾任門諾醫院小兒科主任、 台南市文化局長、台北醫學大學醫文所駐校藝術家,及各大醫學院開「醫學人文講座」。

與黎剎一樣,左手拿聽診器、右手執筆, 著有《雕出台灣文化之夢》、《開創台灣文化的新時代》、《西方音樂巨人馬勒:我的時代已經來臨》、《典範的力量:20世紀經典人物誌》;主編《江文也的生平與作品》、《深情的浪漫:蕭泰然音樂世界選輯》、《廿世紀台灣代表性人物》等書。

三十年來,他都致力於台灣文化國際化、 人文化、本土化的工作,曾催生三首蕭泰然協奏曲,並舉辦「台灣名家演奏系列」,把 台灣音樂家作品,推上國際舞台,正如黎剎期待「馬來文藝復興」*林衡哲也期待能催生「台灣文藝復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