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 不滅的暗夜螢光 / 延平昭陽文教基金會 / 2006/11 / 傳記

不滅的暗夜螢光

446_不滅的暗夜螢光

延平學院的誕生、重生與未來

歷史應該是比較客觀接近事實的紀錄,而口述回憶錄則是比較重視每一個人對事務的記憶和直覺,對同一延平學院的事務,每一篇不盡完全相同,本書應是綜合歷史資料、個人回憶,工作紀錄和未來啓示的綜合書本。

本書最重要的價値,在於記錄延平學院六十年來未曾間斷過的行動事實,以及基於過去基礎而研擬的未來發展方向,當年朱昭陽及他的留日伙伴,以前瞻精神爲基礎,探討台灣終戰,脫離殖民統治之後,爲建設新台灣所需要的人才而創立延平學院,經過在「新生台灣建設研究會」的深入討論,選定的科系爲在日治時代台灣人被禁止受教育,而台灣所需要的財經、司法與政治。他們明知在毫無資源的環境下,創辦大學並非易事,但決心以冒險犯難、忍辱負重,只爲台灣鄉土書生創拓精神集體毅然回台進行,他們幾乎是當時台灣人最重要的希望一一暗夜中散發一絲光亮的螢火蟲。

今日台灣的大環境與過去相異,在解除黨禁、報禁之後,政治完全開放,統獨主張並立,政權在和平中順利轉移,同時,世界也已開放,國界慢慢地淡薄,地球村的概念 逐漸形成。無疑的,全球是未來台灣年輕人的舞台,因此,更應跨大視野、踏出台灣、橫跨全球。根據當初創建延平學院的精神與邏輯,今後延平學院復原亦應以前瞻思考, 台灣所需爲主軸,並善用延平六十年來累積的歷史價値,以及現有的能量與基礎

以今日之標準看,這些資料並不充實,可能沒什麼了不起,但以延平相關人士的觀點而言,卻是非常難得的,因爲它是六十年前只有粗糙印刷時所製作的,而且是僅僅數個月活動中所留下的,同時,它挨過了數十年的白色恐怖時期,在編纂過程中,幾乎無法找到當時相關的照片,可見延平學院是如何可怕可畏。今日把僅有的一些文獻資料呈獻給大眾。

由於這本書從資料收集、構想規劃到編制排版,用掉了數年的時間,這中間有不少的變化、在內容上必須修正補強,但相信對無數關心延平學院的人士以及朱昭陽總有了個交代,也相信必將成爲未來實質復原的根據與基礎,希望復原完成的那一天,我們都可說延平學院起碼是有六十年以上歷史的大學,絕非新創的,好爽!

回顧這六+年來延平學院的艱辛史,有幾個重要的里程碑,例如:建立延平學院基本性格的「台灣新生建設研究會」;雖然只有半年,但實質招生開課的延平學院;在延平學院奉令關閉後,於白色恐怖下默默耕耘復原基礎的「舊人會」;朱昭陽在五十年後 正式設立的延平學院復原籌備處;努力爭取後正式獲得政府平反恢復名譽;以及今曰願 以「前瞻全球培育人才」爲未來規劃工作,所有的這些活動都依照時間的章節出現在本 書中。

延平學院在過去六十年的歲月中,實際運作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半年,但是嘗試復原 的工作在過去從未間斷過,屢敗屢起、再接再厲,其中有很多不爲人知、不爲人注意的一面。在台灣的近代史上延平學院絕不是一個私立的普通大專院校而已,在有識之士的心中,他是台灣人心底的一把燈光,一份良知,也是一份責任與義務。因此,在漫長的 六十年間從未熄滅過,延平整體的價値在於其創建與從未間斷的復原活力,朱耀源在民國90年起由朱昭陽承接了這艱難但値得的使命,在寫稿的今日,還在努力中,也會奮鬥 下去,直到延平學院復原完成爲止,更期望在往後的努力過程中將會由延平昭陽文教基 金會和延平學院復原籌備處委員及所有認同延平精神的社會人士共同參予並共享其成 果。

本書除了記錄延平學院當時的文獻資料外,也將早期延平學院復原的工作紀錄作一交代,其實在這段期間中有太多的人參予這有意義的工作,只可惜在當時的政治社會大環境下,很多資訊無法留存及公開,眾多默默耕耘的人,不想露面曝光,不願出頭搶 功,因此,如以,嚴格的歷史敘述的角度而言,這是非常薄弱而處處缺遺的一章。

最近不幸的是,隨著五十多年來朱昭陽在延平建立遵循的信任式管理制度的崩潰,延平中學董事會的權力及利益鬥爭,馬上爆發,各種謠言,抹黑、扯後腿的事不斷產

生,導致延平學院的復原工作遭受到破壞,台灣民族缺乏團結意識,看不得人好的態度與性格亦在延平學院復原工作上發生,豈不令人憤慨,朱昭陽在天之靈亦只有愕腕嘆息。

說眞的,我一生在農業生物技術的學術和企業雙棲領域工作,延平學院只是我能分心的一小部分,但這兩年究竟完成了這本書,自己都覺得了不起,有些意外,想來大概 是一股對朱昭陽的賭氣而產生的力量所致,我只是想證明過河卒子向前衝的臭脾氣不會比朱昭陽差吧!也或許朱昭陽的身教讓我的血液裡不得不延續他的精神與理念。

延平學院與延平中學是有兄弟關係,但其基本目的與層級不同,因此,在本書中僅涵蓋延平學院的部分,延平中學就不在此贅述。

延平昭陽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朱耀源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