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 記一位才貌雙全的台灣好女子 / 蔡淑媛 / 04/2016

記一位才貌雙全的台灣好女子

作者 蔡淑媛

每次看到我的臥室靠牆書架上並排放置的兩冊中文課本,不禁就會想起一位已經過世的朋友蔡鈴玉。時光匆促,二十年歲月轉眼流失。驀然回首,她的音容笑貌依然栩栩如生,印象鮮明。۰۰۰۰٠٠

鈴玉與我同齡。相識當初,我們都正處於三十出頭生命的盛年。她身材高挑,明眸皓齒,乍一見面,我立刻明白,所謂「秋水為瞳玉為骨」是怎麼樣的一種風情。她平易近人溫柔婉約,待人處事有如鄰家姊妹般體貼與親切。我有一個相知頗深的朋友,也是鈴玉生前一知己。自從鈴玉去世之後,我與這位朋友經常談到她,噓唏惆悵之餘,她對我談起與鈴玉初次見面的光景。

她說, 很多年前, 當她全家從外州搬到Houston不久, 有一天,接到一個陌生女子的電話。女子在電話中先自報姓名,然後說,聽到搬來了新同鄉,希望能去拜訪、認識。過後幾天,陌生女子果真就去按了她家的門鈴。她就是鈴玉。朋友說, 她開門霎那, 只見一個高高身材、面貌秀麗的淡妝女子,手捧一盆紫紅色非洲蘭笑著說:「從一片小葉栽培成的花,送給新朋友。」她當門而立,燙金的陽光映照牆邊稀疎的葉綠,構成一幅雅致清麗的背景。現在每當想起,那陽光中的妙曼身影, 親切的笑容以及非洲蘭花葉的艷美, 永遠停格在心靈的版頁上。

我不是基督徒,並非鈴玉親愛的教會姊妹。但是對於教育有共同的熱情與理念,我碰巧又是她兩個孩子高中求學時代中文授業教師,更由於對園藝花卉的熱愛,彼此成為永遠不缺話題的朋友。對上帝毫無懷疑的信仰是她一生的宿命。對教育的熱忱、奉獻和參與,則是她終生不渝的興趣與目標。

至今尚難忘記,1985、86年,鈴玉與我還有其他有志一同的朋友,共同編寫『休士頓台灣語言文化學校』(Houston Taiwanese School of Language and Culture)中文教材的往事。那些年我們都有全職的工作,孩子且都幼小。下班回家後,操持家務、用過晚餐之後,大家聚集在一起,經過反覆不懈的討論、琢磨、修改與補充,完成單課的定稿往往已入深夜。拖著疲憊的身體各自回家之前,經常還能享受到鈴玉百忙抽空,親手製作的可口點心與糕餅。

除了共同編寫中文教材,鈴玉還擔任一個班級的教學。每個星期六清晨,她到「休士頓台灣人活動中心」(台灣語文學校校址)授課的時候,總會帶著親手製作的toys贈送全班小朋友,獎勵他們的用功學習,好學不倦。她是學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師。鈴玉真是一位認真負責的老師。當她在自家前院修剪花草,突然腦溢血辭世前,特別拜託一位老朋友,在兩個禮拜之後的星期六幫她代課。老朋友問她何事請假?她說那天有緊要事件必得親自參加。冥冥之中真有天意?那個鈴玉親自找好代課老師的星期六,竟然是令所有親友萬般不捨,心碎落淚她自己的funeral告別式。

鈴玉寫得一手秀麗的毛筆字。每篇課文最後頁的生字表,我們公推她以毛筆書寫。一筆一劃、一點一撇,穩重端正的字體一如其人。當時大家都誇她書法寫得好,她得意又有點兒「歹勢」地說:「我先生說我現在寫得沒有以前好了。」每次提到自己的丈夫,她的語氣帶著水樣的溫柔。往事歷歷如在眼前,而玉骨已成泉下土,憑弔遺墨意悵然。

鈴玉不但容貌出眾,性情婉約,其才藝之多,行事之勤,手工之巧,待人之誠,至今不做第二人想。我曾戲問她,炊粿綁粽、女紅針黹、蒔花種菜、兒童教學她無一不會,這世間可還有什麼她做不來的事?她思索了片刻,帶著輕微的感嘆對我說:「沒把英文學好,是我今生的遺憾。」問其故,她說考上初中以後,父親就明白告訴她,女孩子念師範學校(當年學制,初中畢業就能報考)當一個小學老師最好。她是個乖順聽話的孩子,心想既然如此,師範學校不用考英文,從此把英文拋置在腦後。在她的告別式中,她的大哥用百般不捨的口氣告訴在座眾人,鈴玉是他們家最聰明最會念書的孩子。她只是遵從父命,以致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當年她是以榜首的特優成績,考進了師範學校。

她曾對我談過感情的來時路。她說伊本是單純樸實一女子。師範學校畢業分發到鄉村小學任教。青青校樹,琅琅書聲,她以為那就是她生命全部的皈依。二十歲那年,外鄉來了一個大學名校畢業,長腿高個的年輕工程師,輕易就擄走了她的心。從此以後,千山萬水,不離不棄, 海角天涯,甘苦相隨。如果沒有他的牽引,今生今世,她不會有機會來到美國,身臨大千世界,拓展人生視野。秉此一念,她對丈夫除了感激,還是感激,順境逆境,無怨無悔。

自從鈴玉過世後,我曾有幾次從她家門前經過。她苦心栽培的綠蔭庭院,猶有花草萋萋。向晚的微風吹拂過樹梢,紫薇花絮輕輕飄落。景物依舊而伊人已渺,庭樹不解滄桑意,春來還開舊時花。由於她的驟然殞落,讓我對「情」之一字,有了更深的領悟~~天長地久,本無憑藉;緣起緣滅,朝花夕萎。所謂深情,只在擁有彼此的短暫生命中,形影相隨,相知相惜。

Source from 蔡淑媛〈1997年6月原稿;2016年4月修訂〉

Posted in 04/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