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介紹
舊金山灣區台灣基督教會史料簡介
--以設教暨建堂紀念特刊為中心
何義麟(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目次:
- 前言
- 張瑞雄牧師成長過程與求學經歷
- 舊金山灣區台語教會之設立與發展
- 台語教會在台美人社團中之定位
- 世代交替下台語教會之變化與前瞻
- 結語
一,前言
有關戰後海外台灣移民研究有兩個特點。第一,這些相關文獻之中不少有關「台灣獨立運動史」的人物或事蹟;第二,這些史料或研究成果之中,部分涉及「台灣基督教會史」的相關史實。因此,若要研究海外台灣人,或是聚焦於台美人(Taiwanese American)的事蹟,對於海外台灣基督教會(Formosan Church)發展史就必須要有一定的認識。一般而言,所謂 Formosan Church,也被稱為「台灣人教會」,或是「台語教會」,不同用詞有微妙差異,也牽涉到個人的感受。但不論用哪個名詞,這些教會最主要的特徵就是以台語(閩南語)作禮拜。也因為這項特色,隨著使用台語移民的減少,近年來這些教會都面臨轉型問題,這種情況也是值得大家關心的重點。
筆者認為,有關海外台灣人教會發展過程,最基本的參考文獻應該是:黃武東著《北美洲台灣基督教會開拓史》(北美教協發行,1986)。這本書首先簡單介紹台灣人在美國與加拿大兩地的初期發展,然後依照不同教派區分為六大類,逐一介紹美國與加拿大各地的台灣教會的簡史。他區分的六大類別為:1. 美國地區台語福音教會;2. 美國地區獨立台灣教會;3. 泛美信義會台灣教會;4. 美國衛理公會台灣教會;5. 美國地區台灣基督長老教會;6. 美國歸正教會台灣教會。接著,還有兩種跨教派的分類:7. 美國地區台灣基督徒查經班與團契;8. 加拿大地區台灣教會。[1] 黃牧師採用問卷調查表的紀錄方式,詳細登載各教會的基本資料,在這樣的調查分類之下,我們可以清楚掌握1986年以前北美不同地區台灣教會的資料,包括查經班與團契等。但是若要了解同一個地區不同台灣教會之間的關係,以及該地區教會與台灣人社團之間的關係,就很難只依靠這本調查報告書了。再加上該書出版至今已經超過三十多年,各地教會發生何種變化呢?台灣人社團也有很多變化,要探討這些問題,首先必須大幅補充及更新相關的史料。
筆者在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的一年期間,前往舊金山灣區進行訪問研究,除了深入探討1970年代以後台灣人社團與民主化運動之間的關係之外,對於台灣教會在背後扮演的角色也相當關注。因為,各種社團幹部或各類活動領導人,不少都是教會的成員,教會與各社團幾乎是如影隨形的結合在一起。所以,整個灣區的台灣教會是如何建立?後來又如何擴展?教會在台灣人社團中的定位如何?都成為研究者進一步探討的課題。很幸運地,在訪問研究期間,在前輩的協助下,筆者收集了一批台灣教會設教與建堂紀念特刊,藉此大略掌握到灣區台灣教會的創立與擴展的歷史。
這批資料是由兩個教會所出版的專刊,第一,由灣區台灣基督教會發行部分: 1. 鄭博仁、陳瑞超、陳宏炫主編,《灣區台灣基督教會設教十五週年紀念特刊》,1990年。2. 《灣區台灣基督教會 Formosan United Methodist Church 2004 認同、投入、成長》,2005年(照片集)。3. 《灣區台灣基督教會設教三十週年紀念特刊》,2005年。4. 《灣區台灣基督教會設教四十週年慶祝特刊》,2015年。第二,由東灣台灣基督教會發行部分: 1. 吳淳雅主編,《東灣台灣基督教會設教十週年紀念特刊》,1992年。2.謝季芳主編,《番薯落土:東灣台灣基督教會二十週年暨建堂十週年紀念特刊》,2002年。3. 賴惠玫主編,《東灣基督教會設教三十週年暨建堂二十週年紀念特刊》,2012年。當然,有關教會的資料不僅於此,未來希望能夠彙整更多的資料,讓讀者更清楚認識灣區教會的歷史。
除了解讀這批紀念特刊,筆者也藉由訪談的方式,了解部分信徒加入台灣教會的經過及其心路歷程。最重要的是,同時採訪到最早在灣區宣教的張瑞雄牧師,透過文獻與採訪的交錯比對,讓筆者對灣區的台灣教會有更深一層的了解。[2]2 個人認為,未來有關北美地區台灣教會的發展,都必須採取分區調查研究的方式,才能進一步認識各地教會的發展歷程。希望本文能夠拋磚引玉,催促更多研究者投入有關北美地區台灣教會發展史的研究。
圖01:張瑞雄就讀台南神學院(第三排中間為張瑞雄)
圖02:2015年張瑞雄牧師在東灣台灣基督教會講道
二,張瑞雄牧師的成長過程與求學經歷
舊金山灣區台語教會的發展故事,應該從張瑞雄牧師談起。1932年,張瑞雄出生於台中豐原,1951年台中一中畢業,而後就讀台南神學院,1957年台南神學院畢業,1960年成為牧師。1962年,張牧師前往美國就讀舊金山太平洋神學院,1967年舊金山神學院畢業後,前往Fresno的衛理公會所屬日本教會擔任牧師,從此正式定居美國。來到舊金山之後,張牧師便積極在灣區向台灣移民傳道,因此1975年灣區台灣基督教會才得以順利成立, 而後擴展出東灣台灣基督教會與南灣的迦南台灣基督教會等。
張瑞雄出生於豐原,因父親在二林教書,所以最初就讀二林的原斗公學校,十歲時才回到豐原,進入王子公學校。1945年4月,他考上台中一中,原本的學制是五年制,但是因為戰後學制的改變,在籍六年才畢業。1951年,台中一中畢業後,他進入台南神學院就讀。在神學院求學期間,先去服兵役,因此到1957年才從台南神學院畢業,1960年正式成為牧師。在牧會期間,張瑞雄就開始積極地尋找留學的機會,1962年順利前往舊金山太平洋神學院留學。
根據訪談得知,張瑞雄的父親張炳松,在家鄉與廖五湖、林朝棨被稱為「豐原三傑」。其中林朝棨是台大地質系教授,他的哥哥林朝權在戰後前往中國發展,弟弟林朝業為牙醫,其父林尚是豐原首位擁有腳踏車的地方仕紳。另一位廖五湖,曾任員林中學校長,也是地方知名人士。廖繼春的太太是林朝棨的妹妹,其兒子為旅美學者廖述宗,是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的創會會長。張炳松畢業於台中師範學校,與霧社事件中自殺的花岡一郎是同班同學,曾一起到日本內地修學旅行。1930年霧社事件發生前,張炳松曾去拜訪花岡一郎,據說在談話間,一郎曾向他表示對日本統治的不滿。可惜,張炳松與花崗求學期間與交遊的照片都已遺失。
張炳松曾任下圳寮(神岡)地區的王子公學校老師, 該地四周原本皆屬原住民部落。張瑞雄藉由台中地區生活體驗與觀察,明確地指出,自己的家族應該不是單純漢人移民的後裔。雖然其家族長輩自稱來自廣東,原本是姓黃,因為公媽牌遺失了,故抄錄張姓族譜來替代。張牧師認為,自己的祖先原本就沒有 公媽牌,與張達京家族沒有任何關聯,很可能原本就是平埔族人。他說, 依照「非神話化」(Demythologzation)觀點的解釋,族譜的神話不可採信。他認為必須讓家族故事「非神話化」,才能真正了解家族史。所謂「非神話化」神學,是神學家布特曼(Rudolf Bultmann)所提出的,張瑞雄非常很贊成他的論點。他認為承認很多台灣人擁有平埔族的血統,就是 非神話化的認識,也是一種去漢族化的觀點,對台灣社會是很好的事情。例如,豐原的潘慶章長老,他就是大社人(岸裡大社)。此外,高俊明家 族也有平埔族的血統,高俊明在南神高張瑞雄兩屆,他的父親高再得,祖父高長,共生四子,一位牧師三位醫生。張瑞雄表示,戰後活躍的是高金聲,也是高長家族成員,是一位英文特別好的牧師。其他多位跟他前後期 的台南神學院畢業生,後來都變成知名的牧師。
張瑞雄在1962年前往北加州留學。1962年到1966年學生時期,生活比較清苦,他先進入太平洋神學院,第一年有獎學金,但後來就沒有了。因為沒有錢讀書,黃武東牧師私下介紹長老教會幫忙,1964年以交換學生的方式到舊金山神學院,如此才得以順利畢業。張瑞雄就讀的神學院是屬於長老教會系統,但因畢業後無法獲得教會分派,因緣際會下進入衛理公會的教會當牧師。求學期間,他曾經在太浩湖(Lake Tahoe)打工,在那裡認識一位廣東籍牧師,給他許多幫助,另外也曾到華語學校打工,這樣才能繼續就讀神學院。到了1965年,在神學院的院長幫忙之下,由教會出具聘書,他用應聘的名義,讓太太辦依親的手續來舊金山團聚。因為台南神學院未立案,只能向內政部申請到美國進行學術研究,獲得出國留學的簽證無法攜帶家眷赴美, 所以必須在美國拿到任職單位的聘書,才能申請帶太太出來。最初,他們家的小孩留在台灣,1967年在美國任職牧師之後,才把小孩接到美國,全家在美團聚。申請帶家屬出來的時候,舊金山總領事是周彤華,正是懷恩堂周聯華牧師的哥哥,張牧師是透過這個關係去拜託他,總領事說:他信教、我不信教。儘管如此,他還是幫張牧師辦理出國的簽證事務。
神學院畢業後,必須要找工作,因為學生簽證結束後,必須拿到工作 簽證,才能繼續留在美國。張牧師在1966年畢業後,大約有半年緩衝的時間,一邊在教會兼職幫忙牧會,一邊找工作。直到1967年到衛理公會應徵,才找到前往日本教會當牧師的工作。當時應徵經過兩次面談,第一次 到辦公室去談,第二次是由教區長面談。教區長利用年會時間,在會議室 外找張瑞雄談話,不到15分鐘就決定,最主要問他會用日語牧會嗎?張牧 師回說沒問題。然後再問:是否有車?他回答:準備買,然後,事情就這 樣確定了。工作地點是Fresno的一間日本教會,6月15日上任,每月薪資100美元。戰後,台灣人用日語的專長,在美國的日本教會牧會,這樣特殊的情況,超乎一般人的想像。
就讀台南神學院期間,張瑞雄曾受教於黃彰輝牧師,因此在他退休之後,努力完成一本黃牧師的傳記,這也是張牧師重要的成就之一。1914年,黃彰輝生於彰化,在就讀台南長老教會中學三年級時,轉到青山學院中學部編入四年級,然後再考上台北高校、東京帝大,再搭船赴英國留學。戰後,黃牧師返台擔任台南神學院院長,高俊明是他培養的學生。1965年,黃牧師受聘擔任世界普世神學教育基金會總幹事,因而離開台灣,在海外期間他持續關心台灣。黃牧師一生的奮鬥,對台灣的民主、人權、宣教都有很大貢獻,因此張瑞雄決定撰寫一本黃彰輝傳。在這段撰稿期間,張牧師曾透過他的弟弟黃明輝簽同意書,才得以看到他在東京帝大的學籍簿。張牧師也到英國亞非學院(SOAS)找資料,對方原本說沒有什麼資料,他只好自己找,竟然找到多達426件的相關檔案。張牧師表示,黃彰輝在英國期間,住在曾經來台灣宣教行醫的蘭醫師家,同時也負責教英國軍人日文的任務。另外,張牧師聯繫上黃彰輝住在高雄鹽埕的叔叔,他手邊也有一些資料,很幸運地其中還有一些照片。
黃彰輝在東京帝大時住本鄉YMCA寮,他的同學三輪先生,曾任中學的校長,保存不少相關資料。經過介紹,張牧師認識三輪先生,取得其手邊的珍貴資料。黃牧師在1988年去世,直到1991年以英文撰寫的回憶錄出版,張牧師則是在2003年才完成黃彰輝傳。[3]張牧師表示,黃彰輝與周聯華牧師很談得來,兩人都是用英語交談。周聯華是浙江人,留美,思想上比較開明,長老教會宣教100年紀念活動他也來參加。
圖03:張瑞雄著《台灣人的先覺者:黃彰輝》一書封面
圖04:1990年《灣區台灣基督教會設立十五週年紀念特刊》封面
圖05:《灣區台灣基督教會2004年特刊》封面
三,舊金山灣區台語教會之設立與發展
牧師表示:到日本教會任職後,在1968年間經日本朋友遠藤先生的介紹,認識留學後到北加州就職的張村樑與楊鸞鳳夫婦,他們夫婦受洗後,陸續介紹友人,灣區的台灣人信徒才逐漸增加。張村樑是張牧師在舊金山牧會期間,最早受洗的信徒之一,他的太太楊鸞鳳,也是到1968年才來美國團聚。鸞鳳的哥哥楊維楨,是張牧師就讀台中一中時的同班同學,後來他先進入台中工業學校,再轉入台大電機系,畢業後成為台大電機系教授。鸞鳳另一個哥哥是楊維哲,台大數學系教授,楊家兄妹的父親楊啟東,為總督府國語學校畢業生,也是台灣近代美術家之一。張牧師表示:聽說楊維哲的數學潛能,就是獲得他父親的啟蒙。
另外,在1969-1970年間,張瑞雄曾利用暑假到洛杉磯,在那裏協助創立了一所台語教會,這是屬於台灣長老教會系統的教會,位於W. Olympic Blvd.,當地有不少台灣人。實際上,他是在1971年8月,才被改派到Alameda 的日本人教會當牧師。從Fresno回到灣區牧會之後,才得以更積極地尋找台灣人基督徒做禮拜,然後才能夠創立灣區台灣基督教會。張牧師表示,當時來聚會的台灣人,大概有四分之一已經受洗,都是屬於教會中堅份子。1972年4月之後,加入的有陳光博弟弟陳光得、丁昆樹父子(他太太是廣東人),還有蘇俊雄等人。這些基督教徒,後來就一起組織東南灣與東灣的同鄉會,有一些人也參加了台灣協志會。換句話說,台灣基督徒聚集起來建立台灣人教會,而後大多數人會進一步成為各地同鄉會的核心成員。1973年衛理公會曾舉行全美國規模的大會,決定大力從事亞洲事工。因此,張牧師也更積極展開向灣區的台灣人宣教的工作。這段期間,他也曾前往達拉斯宣教,成果頗佳,因為他弟弟就住在那裏。
灣區信徒的聚會最初的地點經常變動,張牧師因服務於Buena Vista聯合衛理公會,無法專注於灣區開拓教會,所以決定延聘戴俊男牧師來主持,當時戴牧師還在德州撰寫博士論文。1974年9月,戴牧師到灣區與十幾位信徒在林彥光、彭美惠夫婦家中聚會,而後決定借用灣區Hayward 市的第一衛理公會副堂為聚會所,成立舊金山灣區台灣基督教會(Formosan Christian Church of San Francisco Bay Area)。1975年6月戴牧師被接納為衛理公會牧師,7月1日起成為全時間的駐堂牧師,8月10日在主教與教區長的主持下,衛理公會轄下灣區第一間台語教會正式成立,中文名繼續沿用「舊金山灣區台灣基督教會」(簡稱:灣區台灣基督教會),英文名則改為:Formosan United Methodist Church of San Francisco Bay Area(簡稱:FUMC)。
教會成立前後,因受國際情勢的影響,有一波台灣移民潮來到灣區因此聚會人數不斷增加。另一方面,1979年遭逢石油危機,為減輕大家油資的負擔,教會決定讓信徒分兩區禮拜。同年11月起,南區在Sunnyvale 的Trinity United Methodist Church 聚會,而北區則在Berkeley 的Epworth United Methodist Church 聚會。然而,如此分區也觸發了後續的植堂擴張,1980年9月北區聚會所再度遷至Oakland的Rockridge United Methodist Church,1989年再遷至San Leandro 現址的禮拜堂。但部分信徒選擇留在Berkeley 的日裔衛理公會成立台語部,而後進一步在1982年初遷至Walnut Creek 成立「東灣台灣基督教會(East Bay Formosan United Methodist Church,簡稱:EBFUMC)」。另一方面,南區聚會所則在1983年在自購教堂,並從衛理公會獨立出來,成為「迦南台灣基督教會(Canaan Taiwanese Christian Church,簡稱:CTCC)。追本溯源,這三個北加州的台灣人教會是系出同源,但往後各有發展,展現出不同的風貌。
然而,張牧師對於灣區台語教會的演變,也提供不同的觀點。接受訪談時, 他曾表示,戴牧師對灣區教會的發展雖然有貢獻,但是他的牧會方式,也有很多人並不認同。因為,當時有一些具有國民黨背景的教友也住在灣區,他們參加灣區台灣基督教會,曾提供很大的金錢支援,所以戴牧師比較不願意介入政治性抗議活動。戴牧師是木柵人,出身於基督長老教會,但牧會工作有賴各方的支 持,因此就有比較多的顧慮。有一部分人對這種情況深感不滿,因而才會另組 其他教會。這樣的說法值得紀錄,以便提供後續研究者參考。
當然,灣區還有其他台語教會。依照創立時間來看,最早的是 1976年成立的「舊金山閩南語基督教會(Formosan Congregation of Park Presidio United Methodist Church」。取名為閩南語教會,主要是因為信徒部分是來自緬甸與其他東亞南國家的福建籍移民,在相同語言之下,不分彼此互信互愛,建立共同信仰。該教會最初只是個佈道所,同樣由灣區教會戴俊男牧師主理。1979 年7月,信徒決議獨立成立會堂,教務由楊文得牧師主理。此外,1984年柏克萊附近還成立了「灣區第一基督長老教會(Bay Area Formosan Presbyterian Church)」,教會牧師是從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應聘到東灣教會的紀彰龢牧師。紀牧師於1982年從台北到東灣教會就任第一任牧師。基於海外宣教師的使命, 紀牧師也從事開拓的工作,經過一年多的努力,1984年1月借用El Cerrito 的Nothminster 長老教會開設佈道所,成立灣區第一基督長老教會,並從東灣教會牧師,轉為此教會的首位專任牧師。這間教會目前已經解散,部分信徒轉入東灣教會。
除了以上的系出同源的台語教會之外,目前在南灣還有一個相當活躍的台語教會:「聖荷西台美基督長老教會(Taiwanese American Presbyterian Church of San Jose,簡稱:TAPC)」。根據網頁說明,信徒是從1982年開始聚集, 最初是由部分草根性的僑民家庭,共同舉辦查經聚會。透過這個活動的延續, 進而成立教會,目前教會的禮拜活動,除了台語禮拜,還有華語與英語禮拜。根據黃武東的著作可知,1980年代聖荷西地區還有一個:加爾文長老教會台語部(Calvin Presbyterian Church Taiwanese Fellowship),當時帶領的是謝慶雄牧師,後續的發展不得而知。筆者推測,這些活躍於矽谷的台語部信徒,部分應該也參加聖荷西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或迦南教會。由於文獻資料不足,日後還有必要以口述訪談查明詳細的演變經過。
有部分灣區的教會曾以台語進行禮拜,例如:位於東灣Walnut Creek 的 「萬 民恩惠長老教會AT C ( All – Together-Congregation) Grace Presbyterian Church」,在1978年創立之初,因為會眾中有台灣和菲律賓的移民,故有一段時間是用台語(閩南語)做禮拜,長老教會的陳祥康牧師曾主持一段時間。但是,大概在2000年之後,該教會就完全轉變為華語教會了。另外,1983年在灣區佛利蒙市創立的「以馬內利長老教會 Immanuel Presbyterian Church Fremont」,最初就有不少使用台語禮拜的信徒,目前設有台語、英語、華語和兒童等四堂主日禮拜。這樣的教會雖然不能歸類為台語教會,但曾用或現在還用台語進行禮拜的現象,也值得我們關注。
張牧師表示,舊金山灣區還有許多值得一提的台灣人。例如,曾任淡水鎮長的杜麗水先生,他具有台灣人意識,可能是為了帶兒子來美國唸醫學院,才來到舊金山,他對這個地方的台灣人都很照顧。另外,有一位就讀加州舊金山大學(UCFU)的郭光先生也讓人印象深刻,他結婚的時候,是由同學沈富雄當伴郎。還有一位 從高雄岡山來的高醫師,以及獲選為中研院院士的何英剛,他們雖然並未熱 衷參加教會,但都跟張牧師有所往來。國泰蔡家的女婿陳光博,來這裡就讀 柏克萊大學(UC Berkeley),他本人並未參加台語教會,弟弟陳光得比較熱心參加台語教會活動。
此外,張牧師認為,灣區的教會信徒中,黃介山先生也很值得介紹,他是樹林人,原本就是長老教會的信徒,先到康乃爾大學留學,再轉到史丹佛大學。他的第一任太太郭秋薰一家原本就是長老教會信徒,她曾就讀長榮中學的保母科,到樹林擔任幼稚園老師後,兩人才認識結婚。郭秋薰排行四女,大姊郭淑姿嫁給葉盛吉,二姊嫁給豐原教會的牧師,跟教會有很深的因緣。黃介山弟弟黃介洋也移居舊金山,介洋娶高俊明牧師太太李麗珍的妹妹為妻。介山的助手張鉦錞,也是基督教徒。他們後來都在Palo Alto的日本人教會聚會,還有蘇俊雄也在同一教會。有一段時間,他們都曾參加灣區台灣基督教會,因為交通距離比較遠,後來才改參加南灣台語教會的聚會。
圖06:2005年《灣區台灣基督教會設教三十週年紀念特刊》
圖07:1992年《東灣台灣基督教會設教十週年紀念特刊》封面
圖08:2002年《番薯落土:東灣台灣基督教會二十週年暨建堂十週年紀念特刊》封面
四,台語教會在台美人社團中之定位
張牧師特別強調,北美洲的台灣人之中,有很多原本就是長老教會的信徒。例如,蔡愛智牧師就很具代表性。他是黃彰輝牧師的同班同學,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他到香港告訴黃彰輝,林茂生已經被殺害,千萬不要回台灣,但黃彰輝並未受其勸阻,還是回到台灣。後來,蔡愛智透過在香港教書的哥哥蔡愛義的幫忙,移居西雅圖,然後在當地的日本聯合教會當牧師,而後也協助成立當地的台灣教會與同鄉會。愛智的兄長蔡愛仁,娶高再得的女兒, 即高俊明的大姊,他們一家後來也移居西雅圖。北美洲台灣人社團的重要幹部,很多是長老教會信徒。例如,在加拿大的大學擔任數學教授的林哲夫,宜蘭出生,就讀淡水中學,也是很活躍的一位信徒,他曾負責籌辦城鄉宣教團體(URM),對於團結台灣人社團有很大的貢獻。此外,黃武東太太林蘭玉也曾在海外積極提倡女子神學。
2002年,張瑞雄牧師在教會的紀念特刊中,說明自己服務於教會以來一直是以「彌加書6章8節」的指示作為座右銘,他說:「在那經節裡提起『上主所要求』的三個重點:1.行公義。2.心存憐憫。3.謙卑與上主同行。1.在四十年期間,我們一群同鄉一貫都反對專制壓迫人民的政權,極力支持並贊助台灣民主化運動與威武不屈的台灣長老教會。我們的同道中不少因此上了黑名單, 我們的教會被稱為『台獨教會』。我們並不為一時的『安逸』放棄行公義的召命(下略)。」[4] 這段話大致說明了許多海外台灣人信徒投入民主化運動理念。在此,雖然無法量化處理,但從許多人的口述訪談紀錄與回憶錄中可以發現,各種台灣人社團中,幹部是基督徒的比例相當高。當然,不僅參與政治運動,信徒們在當地的社區服務方面也有一定的貢獻。
以灣區為實例來看,1975年教會設立的隔年,隨即成立「灣區台灣人社 區服務中心」,1976年底聘請定居洛杉磯的陳隆擔任社區服務委員,主要負責關照被子女接來美國定居的長輩,同時協助新移民在當地安頓下來。然後,由這個服務中心出面結合台灣人社團,舉辦各項活動,增進同鄉的交 流聯誼,其成效頗受肯定。直到1983年,陳隆返回洛杉磯,才卸下這項社區 服務的工作。有關這段期間的工作經歷,陳隆曾經撰文概略說明其工作內容 與成效。從其回顧過往的文章可以發現,台語教會不僅服務來自台灣的新移民,對於強化台美人社團之聯繫, 甚至對台灣的民主化運動有一定的貢獻。以下整理陳隆的回顧,概略說明台灣教會與信徒的貢獻。
陳隆移民洛杉磯之前,全家原本就是虔誠的基督長老教會信徒。移居美國後,家族成員全體投入台美人的社區活動,對於台語教會的發展也頗有貢獻。[5] 1976年12月,陳隆來到灣區教會任職,不久即出任社區發展中心主任,積極服務台灣移民。例如,1978年3月11日,陳隆協助灣區長輩成立台灣長輩會,同年4月間帶著二十幾位長輩到南加州長途旅遊,並與南加州台灣長輩會締結為姊妹會。
1970年代,已經有不少定居美國的台灣人將父母等長輩接到美國定居,因組成長輩會。實際上,陳隆的父親陳夢蘭就是南加州長輩會的創會會長,所以北加州長輩會可視為移地複製的團體。陳家在洛杉磯的其他經驗,也被陳隆活用在灣區的社區服務工作。例如,1978年陳隆編輯出版「移民手冊」,並多次舉辦移民生活座談,協助台灣移民辦理各項手續,以穩定在當地的生活。
另外,教會也致力於青少年成長的輔導工作。由於以留學生身份來美國的第一代移民,其子女也日漸長大,為了輔導這群青少年,教會主要成員合力運用衛理公會資源,多次舉辦青少年訓練營隊。1983年,教會其即所屬的社區發展中心(Indigenous Community Development 簡稱:ICD),創辦青少年夏令營(Taiwanese American Youth Leadership Camp 簡稱:TAYL Camp),積極展開台美人青少年訓練活動。另外,1978年5月台灣協志會也曾設立青少年組,取名South Bay Taiwanese Youth (簡稱:SBTY),專門提供年輕一代課外活動環境。1986年起,協志會開始接辦TAYL之夏令營,持續落實青少年之訓練輔導工作。不論哪一個單位主辦,這個營隊成效都頗獲台美人的肯定。
不僅在青少年輔導工作,灣區的台語教會與台灣人社團,原本就有緊密的連結。北美各地台灣人聚居的都市,大概都有台灣同鄉會,或台灣人的教會,兩者成員部分會有重疊。比較特別的是,在舊金山灣區的台灣人社團,還成立了一個聯合會。1973年9月,北加州台灣同鄉聯合會(英文名;Northern California Formosan Federation,簡稱NCFF)成立,最初聯合的七個組織中,除了協志會與四個同鄉會之外,另外還有兩個教會。[6] 在同鄉聯合會運作確立後,教會才功成身退,不列入團體會員名單。1979年,部分同鄉聯合會幹部共同成立「信用合作社(Credit Union)」,協志會與教會也積極協助,合作社提供優惠的貸款或融資,協助剛就業鄉親購屋置產,約運作十年後才功成身退。
台灣人的教會與各地社團,除了進行區域性聯誼活動,同時也關心台美人權益。1978年4月,灣區教會曾與協志會、同鄉聯合會組成「Joint Committee of Taiwanese American for 1980 U.S. Census」,推選張富美、張瑞雄、黃介山、黃景生、張村樑、陳隆、謝鐐暲等七人為委員,鼓吹台灣人在人口普查的問卷中填寫「Taiwanese American」,試圖強化台美人的凝聚力。原本在美國戶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問卷上,台灣人卻只能勾選亞裔(Asian),然後再勾選華人(Chinese),這樣的情況讓具有台灣意識的知識分子感到非常不滿。因此,當時就有人提議請各地台灣人社團發動宣傳,鼓勵大家在1980年的人口普查問卷中勾選亞裔之下,再勾選其他「Other Asian」之選項,然後再自行填寫為:「Taiwanese American」。這個運動對台美人認同的建構,跨出了重大的一步。必須強調的是,灣區的台語教會的成員在這個運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北加州台灣同鄉聯合會在台美人社區扮演重要角色,而後搭起台美人與 美國主流社會溝通聯繫的橋樑,同時也積極聲援台灣的人權與民主運動, 其間教會一直扮演著後援的角色。陳隆特別強調,在1997年宋泉盛牧師被任命為灣區教會牧師以後,教會與社區結合的精神更加突顯。因為,宋牧師持續以其關心台灣人社區並關心故鄉的精神,帶領教會與社區結合起來。2003年1月25日,北加州台灣同鄉聯合會舉行三十週年慶祝活動,宋牧師應邀發表題為:「台灣人民面臨抉擇的時刻」之專題演講。這場演講充分顯示,台語教會與台美人社團之關聯,以及大家關心故鄉之熱情。
五,世代交替下台語教會之變化與前瞻
回顧過去,我們必須重新檢視整個舊金山灣區的台語教會的歷史定位, 以及教會對台美人社群的貢獻。整體而言,教會對於凝聚台美人向心力具有一定的貢獻。因為進入1970年代,中華民國政府代表中國的正統性遭到質疑,國際地位不穩。此時,台灣的基督長老教會發表宣言,表達憂心並提出建言,造成政教關係緊張。在此情勢之下,北美的台灣人教會積極響應,讓長老教會獲得有力的外援。例如,當時美國各地台灣人教會為凝聚共識,在1975年4月,由各教會派代表在灣區奧克蘭的美爾學院(Miller College)聚會,會中決定成立一個協會並推選籌備委員,其中多為灣區的牧師與長老被推派為委員。隔年4月,同一地點召開成立大會並發表信仰告白,協會定名為「北美洲台灣基督教會協會(簡稱:北美教協)」,最初創設會員包括十個教會,灣區台灣基督教會是其中之一,而且是一個核心團體。而後,該協會就成為支持台灣長老教會的「人權宣言」之重要海外團體。[7]
實際上,在「北美教協」成立之前,海外台灣人基督徒就已挺身而出。1971年12月長老教會發表《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之後,最早出來聲援的活動是由黃彰輝牧師、黃武東牧師、宋泉盛牧師、林宗義教授等,於1972年3月19日以共同發起人名義,邀請歐美各地21名代表聯署展開的「台灣人民自決運動」(Formosans for Self-Determination)。隔年3月20日,此項運動更擴大為「全世界海外台灣人自決運動」,強力聲援長老教會陸續發表的三個信仰聲明,喚起台灣人的自覺意識。[8] 有關這個運動在此不擬詳述,要強調的是運動相關史料,最後是由宋泉盛牧師主編《出頭天:台灣人民自決運動史料》(台南:人光出版社:1988)出版。如前所述,宋牧師曾擔任灣區台灣教會的牧師。在此之前,他早已在美國加州太平洋宗教學院與聯合神學研究院(Pacific School of Religion, Graduate Theological Union)擔任神學教授。從地緣上來看,宋牧師長期停留於舊金山灣區,他在停留於灣區期間編輯這本史料集,他的牧會工作對灣區的台美人具有相當大的感召力,這些人與事的因緣際會,讓我們更了解灣區台灣人教會的重要性。
舊金山是美國面對亞洲的窗口,許多台美人的活動都以此為據點。美麗島事件(高雄事件)發生前後,灣區台美人社團一直扮演台灣民主化聲援的角色,其中張瑞雄牧師也捲入高雄事件。高雄事件的起訴書與判決書中,有一段提到張瑞雄曾帶五千美元交給姚嘉文,然後指摘這是暴力分子張燦鍙交付的工作費。張牧師帶錢回來是一項事實,但這筆錢是台灣同鄉的捐款,不能直接認定為台獨聯盟的捐款。然而,國民黨政府/情治單位,從一開始就認定這是台獨聯盟的捐款。
張牧師表示,1979年初林弘宣要回台灣,他帶著一筆同鄉的捐款,要給美麗島雜誌社。來到灣區時,大家認為他的目標太明顯,五千美金是很大一筆錢,直接拿這五千美元回去會被注意到。剛好不久之後,張牧師要到香港出差,會經過台灣,有人提議這筆錢交由他帶回去比較安全,他表示樂意幫忙。因此,張牧師回來台灣時,就帶了這筆鉅額現金,下飛機後不敢打電話,直接到姚嘉文辦公室。剛好他外出辦事,張牧師不敢帶著錢亂跑,就在辦公室等了兩三個小時,等姚嘉文回來時才交給他。然後張牧師詢問,是否知道我會帶這筆錢來?姚嘉文說:知道,弘宣回來時,已經打電話跟我說過了。他說,有一位張牧師會帶五千美元回來給我。張牧師心想這下慘了,當時情勢緊張的情況下,他們的電話一定被監聽,如此一來,警總一定會知道錢由他帶來交給姚嘉文。正如所預料,後來在起訴書中就提到張瑞雄,這筆錢就被認定為海外暴力分子的捐款了。
事後,張牧師沒有被列入黑名單限制入境,可能官方考量在當時有必要縮小打擊面。因為,張牧師是衛理公會亞洲宣教事工的總幹事,國民黨可能有所顧忌,才會不動聲色。事件發生後,風聲鶴唳讓許多人非常擔心,一些灣區的台灣人到處奔走,希望教會能夠出面幫忙。此時,張牧師在衛理公會負責亞洲宣教事務,所以衛理公會就直接派張牧師帶隊,率領四位代表性教會人士到台灣考察。張牧師表示,記得他們抵達的時間剛好是2月28日,隔天就得知林宅血案。停留台灣期間,美麗島事件軍法大審公布起訴書,然後有人告訴他,他的名字出現在裡面,讓他嚇了一跳。教會的考察行動相當低調,並未引起媒體的關注。四位教會的代表,把海外基督徒的關懷帶來,也把台灣的近況帶回美國,整個行程由張牧師擔任領隊,行動非常低調,並未受到外界關注。
此外,1980年4月24日,高俊明牧師被捕,當時衛理公會剛好在東部(聖路易斯)召開4年一次的總會。那一年,張瑞雄剛好也被選為代表,就在會場,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他馬上呼籲大會要出來聲援。當天大會就做成決議,首先一致決議向蔣經國發出譴責的電報,同時決議向台灣長老教會發出慰問的電報。這件事情能夠如此迅速採取行動,張牧師認為這都是上帝的安排。當天他的說明,讓大家都認為高俊明不是暴力分子,他只是盡一個神職人員的職責,救援受難的人。張牧師強調:聲援高雄事件方面,美國的衛理公會最為積極,而他則是剛好能在救援活動中盡一己之力而已。
台灣第一代移民組成的灣區台語教會,不僅聲援民主化運動,並且積極關心故鄉台灣的發展。另一方面,在移居地也盡力照顧自己的長輩與子孫。此外,教會也積極與當地社會打成一片,並關照同樣在戰後從東南亞來的華裔移民。例如,舊金山閩南語教會就有不少來自緬甸、菲律賓的福建人加入,在教會裡共同以閩南話做禮拜。另外,據說部分受過日本教育的台灣人,也會到日本人教會做禮拜。但是,像這樣藉由閩南語或日語的跨界進行禮拜的情況,大概只出現在於第一代台灣移民。相對地,台美人的第二代,大多已經改用英語做禮拜,或許同樣有跨界的現象,但共同語已經變成英語。目前許多台美人教會都設立英語部,讓年輕人的主日聚會可以用英文來進行。相對地,老一輩還是用台語進行聚會禮拜,但由於人數的減少,大家都有危機感,對經歷將近半世紀發展的台美人教會來說, 這是一個很棘手的課題。
總而言之,第一代移民日漸老化或凋零,是台灣教會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對於這個問題,《灣區台灣基督教會設教四十週年慶祝特刊》中,黃景生發表一篇文章:〈從聖荷西衛斯理教會的蛻變來學習〉,深入檢討移民老化、新一代青少年不再和父母同堂禮拜的情況下,教會要如何轉型的問題。他首先指出,1955 年2 月,會眾投票決定「日本衛理公會」改名為「衛斯理(Wesley)衛理公會」,取消「日本」二字,同時轉變為自給自足的教會。接著,讓聖荷西衛斯理教堂從「社區」的教會,轉變為「地區」的教會,會友來自涵蓋40英里,開車20 分鐘的區域。這樣的結果,讓教會在講英語會眾漸增的情況下,發展到多元文化會眾。另外,也通過分享設施,對外宣道,讓教堂成為社區和公眾集會的地方。如今,在全美亞裔聯合衛理會與亞洲核心小組(Asian Caucus)的支援下,聖荷西衛斯理教會的日裔居民,持續扮演重要角色,而教堂不僅是他們團契的場所,也是社區認同與日本文化的中心。
黃景生認為,聖荷西教會轉型經驗值得借鏡參考,並且期盼十年後(2025)再來慶祝灣區台灣基督教會五十年的生日。這樣的期盼或許符合 灣區與東灣兩個教會的前瞻,實際上,在南灣的聖荷西一帶隨著矽谷的科技業的發展,新來的台灣移民還不少,因此前述「迦南台灣基督教會」與「聖荷西台美基督長老教會」這兩個台美人教會,信眾持續增加,教會規模也還在擴張中。[9] 因此,有關台美人教會的發展,即使同在舊金山灣區之內,個別教會還是有很大的差異,很難一概而論,各種變化都還有待未來持續觀察。
圖9:2015年《灣區台灣基督教會設教四十週年慶祝特刊》封面
圖10:2012年 《東灣基督教會設教三十週年暨建堂二十週年紀念特刊》
六,結語
張牧師是灣區台語教會的開拓者,他長期服務於衛理公會,1973-1985年間,他擔任衛理公會亞洲事工的總幹事,1985-1991年間擔任柏克萊教區的教區長。然後,他在1991- 1999年被衛理公會派駐日本為宣教師,卸任後擔任衛斯理公會救濟機構顧問。張牧師表示,到日本任職是很特別的一段經歷,因為日本的教會很早以前就已經是七教會合一,組成「日本基督教團」,所以沒有教派的區別,跟日本的台灣人教會自然密切往來。相對地,北美地區的台灣人教會比較複雜。因為,北美不只有長老教會,還有各種不同制度的教派,有些台灣人參加歸正教會(refrom), 還有些信徒參加信義會、神召會、福教會(純福音)、聖教會、聖公會、台福教會等。張牧師認為,雖然大家屬於不同系統的教會,但是同樣熱切地關心故鄉台灣的前途,大家還是可以藉此建立聯繫網絡。
高俊明牧師在黃彰輝牧師傳記的序言中說:「在廿世紀後半,為了促使飽受國民黨政府高壓統治的台灣能早日出頭天,在國內,本教會歷次發表聲明, 亟思以神學上的反省喚起國內外對台灣政治前途的關懷,在海外,黃牧師更是傾全力為護衛台灣的民主與人權而奔波於各國教會以及各國的人權團體中, 他也領導海外的台灣人教會展開台灣人民自決運動,由是海內外台灣人的民主運動相互輝映,亦步亦趨的引導台灣整體邁向民主的正道。」[10] 以上這段話清楚說明1970年代以後海外台灣人支援島內民主化運動的內聚力與連結網絡,而這本傳記作者張瑞雄牧師,正是灣區台灣教會的開拓者,從這群教會人士的網絡,我們可以清楚看到灣區台灣人教會扮演著重要角色。
2017年筆者前往「灣區台灣基督教會」拜訪時,獲贈許多宋牧師的相關著作,其中,特別是《建構台灣文化的神學》(台北:永望,1994)、《解讀人生的密碼 Theology From the Womb of Asia》(台北:政大出版社, 2009)兩書,閱讀後更進一步了解到宋牧師建構本土神學的意圖。當初不了解為何在這所教會中有這麼多宋牧師的著作,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究,終於了解整個歷史脈絡,因此更深刻地體會到北美台灣人教會的重要性。筆者認為,有關台灣教會的史料,還有諸多照片或是各項活動的手冊,這些圖文素材都是珍貴的史料,教會人士若能設法好好保存,不僅能記錄教會的歷史,同時也能提供研究者使用。若能累積更多的資料,未來對海外台灣 人的研究就能夠更加深入。此外,口述訪談也得盡快進行,由於目前科技發達,只要有興趣者,都可以直接用錄音或兼錄影的方式進行。這篇短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呼籲,人人都是大眾史的工作者,請大家一起來記錄周邊 珍貴的史實!
圖11:1994年出版 《建構台灣文化的神學》一書封面
[1] 黃武東,《北美洲台灣基督教會開拓史》(洛杉磯:北美教協出版社發行,1986),頁20-227。台南「台灣教會公報社」承印。
[2] 張瑞雄口述、何義麟訪問/記錄,〈張瑞雄牧師口述訪談紀錄〉(未刊稿),第一次訪問時間地點:2017年1月29日下午2-5點,美國加州El Cerrito 住家。第二次:2017年9月23日下午1-4點,台北北門基督長老教會附近張宅。其餘還有多次電話聯繫訪談,全部訪問紀錄內容,大致融入本文。張牧師照片提供與訪談紀錄確認,獲廖安惠小姐協助,謹此誌謝。
[3] 這本傳記相關史實,請參閱:張瑞雄,《台灣人的先覺者:黃彰輝》(台北:望春風出版社,2004)。這本傳記同時發行英、日文版。
[4] 謝季芳主編,《番薯落土:東灣台灣基督教會二十週年暨建堂十週年紀念特刊》,2002年,頁9。
[5] 陳隆,〈康乃馨的禮讚:恭賀母親陳石溫愛長老榮獲南加州台灣長輩會2001年模範母親〉《台灣公論報》,2001年5月12日,第11版。
[6] 1973年同鄉聯合會成立之後,其加盟團體略有增加,但最核心的幾個同鄉會與協志會不變,而教會則是隱而不顯地參與其中。2003年,同鄉聯合會成立三十週年慶祝活動過後,其英文名稱改為:Taiwanese American Federation of Northern California,簡稱:TAFNC。
[7] 北美洲台灣人基督教協會網址: http://www.tcccna.org/index.htm (瀏覽日期2019/05/05)。首次籌備會中,除了各教會牧師之外,灣區信徒中如黃介山、丁偉傑、林彥光等,都被推選為籌備委員,由此可見灣區教會與信徒的重要性。
[8] 1977年郭雨新赴美,隔年與黃彰輝牧師等成立「台灣民主運動海外同盟」,此後「海外台灣人自決運動」大致就等於與海外同盟匯流。《出頭天》這份運動刊物,從1973年3月發行第一期,到1978年7月發行第十期,運動也大致結束,1980年1月的第十一期是附錄。而這份雜誌的主要負責人,就是宋泉盛牧師。
[9] 有關聖荷西地區的台美人教會資料,還有待進一步搜尋與訪談。例如,其中「聖荷西台美基督長老教會」與台灣基督長教會總會聯繫似乎比較密切,在總會網頁中列入友好及海外教會項目之下。
[10] 張瑞雄,《台灣人的先覺者:黃彰輝》,頁14-15。
Source from 何義麟 /Taiwan
Posted in 11/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