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小小的開始-台灣協志會會刊-番薯
作者 台灣協志會
數週來,由於各位會員的努力,第一期”番薯”終於出版了,它代表一群在異鄉的”番薯仔”們在重重現實生活的壓力下,仍然抱著追求共同希望的信心及關懷故鄉的心情,並且藉由此吐出”番薯仔”的心聲。
十幾年來,隨著出國的狂潮,一批又一批的”番薯仔”抱著出鄉關的意志,到了人地陌生的異鄉,開始了單槍匹馬的奮鬥,經過了幾年的打工、考試、開夜車的苦讀生活,才交了論文,又接著就業、購屋、結婚、生子。多少人在這時冷靜地想著我們到底為什麼要離開故鄉台灣?為什麼要住在這裡?以後要怎麼樣呢?下一代又成了什麼樣?多少深夜輾轉反側?總是難得答案,只好在現實的壓力下,每日上班、下班、上課、下課,過著機械式的生活,似乎是早已屈服成性,日子在苦悶緘默中過去。
但讓我們看著其他在美國的少數民族,如猶太人,他們有堅強的組織,執掌著美國學術界、工商界、甚至政治界的牛耳,他們人口雖少,影響力卻很大,他們雖生活在美國,卻時時不忘記 及支援他們在以色列的同胞,他們並非個個是天才,他們的苦幹不比我的強多少,但是他們能團結、能組織,也就是他們有如此成就的最大因素。在此地的日本人一般的教育程度也比不上我們,但是也知道團結,還出了位日本後裔市長,這些事實提醒我們,要自己同胞謀幸福,必須要團結,要有效地團結,必要組織-一個基於共同需要及共同希望的群眾組織,我們雖缺乏如猶太人的宗教狂熱(他們團結因素之一),但是我們可本賦著”番薯仔”精神,將大家團結再一起(我們念了十幾年書,卻從來沒有念過這些名詞),此所謂”番薯仔精神”就是”台灣精神”-一種在風吹雨大、地震、颱風、洪水經常侵襲的海島上,仍能篳路藍縷、慘澹經營、極其苦幹的海島精神。只要我們能夠團結,能夠認同,能夠去私合作,我們就能夠達到共同希望,位同胞謀求幸福。
再者,我們應該打破沉默的壞習慣,”番薯仔”的沉默確是驚人,猶太人發明了”你打我一個左耳光,我把右頰送過去”的能耐,而”番薯仔”卻有”你打我一個耳光,我把全身讓你拳打腳踢也不哼一聲”的沉默功夫。難怪被揍了,誰也不知道。因此讓我們打破沉默,在”番薯”上吐出我們的心聲。
這是一個小小小的開始,希望這小小的番薯苗能夠繁衍,成為”番薯仔”需要的園地,願與讀者共勉之。
本刊的命名
本刊取名”番薯”的理由有四:
(1)台灣島狀如番薯。自古我們的祖先就喜歡以”番薯仔”自稱,本刊以此富有人情味的名詞為刊名是為了表達我們對故鄉的熱愛與懷念。
(2)番薯的生存力與繁殖力極強,在貧瘠的山坡或西邊的沙埔,它都能克服四周的惡劣環境而繁殖下去。本刊在人財兩缺的情況下,希望能發揮番薯的頑強生存力的精神而繼續發展下去。
(3)幾百年來,番薯一直是台灣人的重要食糧,過去我們的祖先或外省人沒有吃過白米飯,卻沒有人沒吃過番薯。在一九二〇年代即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完成以前,不用說番薯是一般人民的主食,即使在”經濟猛飛”的今日,不少農、工、礦、漁民仍然以番薯為生。本刊取此名無希望它能成為大眾所需的刊物。
(4)番薯園廣布於台灣的各個角落,所以希望本刊能像番薯園那樣普遍地收到大家的合作耕耘,真正成為大眾的園地。
Front Cover of First Issue, Oct., 1972
Original handwriting Copy, Oct., 1972
Source from 番薯(第一期: 10/1973)
Posted in 05/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