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族群與國族認同的形成:台灣客家、原住民與台美人的研究 / 許維德 /07/2013/History/歷史

族群與國族認同的形成:台灣客家、原住民與台美人的研究

作者 許維德

謝辭

如果不將博士論文或其他合著書籍算進來的話,這本書是我的處女作——第一本以單一作者的身分正式出版的書籍。對我這樣一個以知識生產為營生方式的學院工作者而言,處女作誕生,這的的確確是生命旅程的大事。我的專業是社會學,社會學的第一課告訴我們,人在本質上就是「社會的」,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要完成就一定要依靠與其他人的互動。既然出書是這麼一件大事,那麼,在這整個過程中會接受到各種各樣的幫助,毋寧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首先要感謝的,是直接和這本書的出版相關的一些人。選出某些論文並將之集結成書的這個發想,是來自東華大學台灣文化學系的康培德主任,那是在一次摩斯漢堡的「紅茶趴」中所談到的想法。感謝本叢書的主編、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的張維安院長,願意接納這份書稿,並協助連絡中央大學出版中心的張翰璧主任和徐幸君小姐。張院長和張主任絕對是本書最關鍵的靈魂人物,沒有兩位的幫忙,也就不可能有這本書的出版。徐小姐在書稿送審等行政事務上的嫻熟、遠流出版公司曾淑正小姐及其團隊在排版校訂等出版事務上的專業、以及我的兼任助理吳怡玉小姐對書稿的閱讀和修訂,我必須一併表達謝意。

兩位匿名審査人的認真和勞力,我也要表達最深的敬佩。特別是其中一位審査人,不但對書稿可能的貢獻多所肯定,甚至還巨細靡遺地對本書各章的篇章名稱、標題以及結構安排提出許多建設性的修改意見,著實讓我獲益良多。最後,我在台大社會系就讀時的兩位老師一一孫中興教授和陳東升教授,在百忙中二話不說地在電話中直接接受我十分突兀的「求序」要求,雖然說「師恩浩蕩」是有點封建,不合社會學家的口氣,但我的確想說,謝謝兩位老師幫我的這本書寫序!

本書共有九章,除了第一章的導論和第九章的結論,其餘七章的原始形式都是期刊論文或會議論文。第二章〈何謂「國族」(nation) ?〉,已經被《國家發展研究》接受刊登 ,感謝該刊編委會慷慨允諾這篇論文可以收入在本書中。這篇論文的前身曾經分別報告於東海大學「社會學的基本概念」系列演講(2008年12月)、以及「台灣政治學會年會」(2009年11月),感謝東海大學黃崇憲和鄭志成兩位教授的演講邀約,也感謝政治大學張中復教授和台灣大學周桂田教授對本文的修改意見。第三章〈「社會建構論」的基本結構分析〉,則曾經於「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年會」 (2012年10月)和「台灣社會學會年會」(2012年11月)發表過,標題分別為〈所謂的「社會建構論」是否存在著超越常識性預設的洞見?:一個「族群/國族研究」學徒的反思〉、以及〈「社會建構論」的基本結構分析:以「被建構物」、「建構力來源」、和「(作為動詞的)建構」來思考「族群是社會建構的」這一陳述〉。感謝中央大學徐正光講座教授、東華大學黃宣衛院長、以及中研院社會所王甫昌副所長對本章初稿的意見和評論。

第四章〈台灣「客家認同」研究成果的評析〉和第六章〈從「素樸文化認同」到「制度化政治認同」〉,都是執行交通大學莊英章講座教授(前客家文化學院院長)主持《台灣客家族群的聚落、歷史與社會變遷:以鳳山、頭前、中港及後龍四溪流域為範圍之跨學科研究》(簡稱《四溪計畫》)的研究成果。先談第四章。該章的不同版本分別於「台灣人類學及民族學學會年會」(2008年10月)、「台灣 客家研究學會年會」(2010年5月)、「流離、家園與認同交流工作坊」(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全球化研究——流離、家園與認同主題研究社群」主辦,2010年6月)、以及「文化研究學會年會」(2011年6月)報告過。也承蒙徐正光教授、東華大學施正鋒教授、中央大學李廣均教授、以及交通大學劉紀蕙教授對本文不同版本的意見。第六章則曾經以不盡相同的標題分別發表於「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2010年12月)、「回顧社運二十年(1990-2010)研討會」(台灣教授協會主辦,2010年12月)、「台灣客家族群的聚落、歷史與社會變遷研討會」(四溪計畫辦公室主辦,2010年12月)、「中硏院民族所週一演講」(2011年9月)、以及「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系列演講」(2012年6月)。感謝張維安院長、黃爾璇教授、交通大學簡美玲教授、中研院民族所楊淑媛教授、清華大學黃應貴教授、台灣師範大學陳延輝教授、以及中央大學姜貞吟教授的演講邀約、意見提供或評論。

第五章〈在社會運動與學術研究之間:從美國「族群研究」的發展看台灣「客家研究」的現狀〉則相對單純,只曾經以同樣的論文名稱發表於「公共性危機:2013年文化研究年會」(2013年1月),感謝李廣均教授對該文的評論。有關我的「客家研究」,我要特別對「四溪計畫認同研究群」的同儕們——莊雅仲教授、林文玲教授、林秀幸教授、呂欣怡教授、李美華教授、和呂玫鍰教授——表達最誠摯的謝意。我所有對客家研究的知識,都是從和各位的互動才開始逐漸上手的。

第七章〈把台灣「高山族」變成中國「炎黃子孫」〉,是我在博士後時參與《文化與族群的形成與再創造》此一研究計畫的成果。這一計畫是我博士後的指導老師黃應貴教授所負責推動的,本身又屬於李壬癸院士所主持之《南島民族的分類與擴散:人類學、考古學、遺傳學、語言學的整合研究》中的子計畫。其不同版本則曾經報告於「東海大學社會系演講」(2006年5月)、「文化與族群的形成與再創造工作坊」(中研院民族所主辦,2006年9月,2007年3月)、以及「台灣社會學會年會」(2011年12月)。對這篇論文給過意見的包括黃應貴教授、中研院民族所郭佩宜教授、中研院民族所陳文德教授、中研院台史所詹素娟教授、黃崇憲教授、以及中研院社會所的蔡友月教授。

第八章〈從「台美人草根運動」到「台美人認同」的落實〉,則是我參與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全球化研究——流離、家園與認同主題研究社群」(簡稱「流離研究群」)的研究成果。這篇文章之前的版本曾經分別在「流離、家園與認同工作坊I」(流離研究群主辦,2009年10月)和「交大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演講活動」(流離研究群主辦,2010年4月)報告過,感謝台北教育大學徐榮崇教授、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Karl Heider教授、中研院社會所蕭阿勤教授、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梁耕三主任等人對本文初稿的各種各樣意見。我也要對「人社中心」前後兩位主任李弘祺講座教授和蔡石山講座教授,以及「流離研究群」的所有同仁們——曾華璧教授(現已轉任長庚大學特聘教授)、潘美玲教授、林文玲教授、陳仁垣教授、和宋育任教授——表示感謝。是各位讓我的「台美人研究」,在制度安排上找到一個安身立命的所在。

做為一個當了N年學生、終於有處女作問世的社會學學徒,我也想要藉這個機會對所有教過我的老師們說聲道謝。台大社會系是當時二十多歲的我進行社會學啟蒙的所在,除了幫我寫序的兩位老師,我也要特別感謝蕭新煌教授、葉啟政教授、章英華教授、張笠雲教授、和許嘉猷教授等老師的春風化雨。此外,人類系的黃應貴教授和謝世忠教授、以及哲學系的陳文團教授,也都是幫助我在知識道路上匍匐前進的貴人。由於博士讀太久,我在雪城大學社會系先後有過兩位指導教授–Richard G. Braungart教授和Sidney Greenblatt教授。除兩位指導教授,社會系的Richard E. Ratcliflf教授和Marwan Khalil Khawaja 教授、人類系的John Burdick教授、以及政治系的S. N. Sangmpam教授,也都對我在社會運動、政治社會學、衝突研究等領域的學習多所助益。感謝所有這些老師讓我可以成為一個專業的社會學者。

感謝在拿到博士學位後收留我在中研院民族所擔任博士後研究的黃應貴教授(當時擔任該所所長)。黃老師是我在漫長的問學道路上最欽佩、最喜愛(或許也最害怕)的一位老師。由於覺得自己在這本書的成績還無法達到黃老師嚴格的學術標準,我不敢拿這份書稿請黃老師寫序。不過,還是很高興有機會成為黃老師的學生,讓我知道該如何替自己未來的學術生涯訂下一個標竿,雖然我有可能永遠也無法達到那樣的標準。

我也要對交大人文社會學系的所有同事們說聲道謝。在進交大以前,多少都會聽到其他從事學術工作的朋友們對自己所屬學校或系所的抱怨。但是,我對自己的這個「家」,多數時候倒都充滿愉快和感恩,無論是在知識上,還是在社會實踐上。客家文化學院前後三任院長——莊英章講座教授、郭良文教授、以及張維安教授,人社系的三任系主任——蔣淑貞教授、莊雅仲教授、以及簡美玲教授,還有眾多人社系的同仁們,謝謝大家對我的照顧和容忍。我要特別提人社系的三位同事。一個是研究室在我隔壁的柯朝欽教授,他是我在學院中少數的煙友,在這個禁煙標誌無所不在的年代,我們這兩隻過街老鼠的革命情感,恐怕只會越來越濃。第二個是我的社會學同行林秀幸教授(雖然她常常會不小心忘記自己的這個身分,而以人類學家自居),她讓我在社會實踐的道路上,一直有種吾道不孤的溫暖感覺。最後一個則是人社系的秘書鄧雅嬪小姐,其能幹和效率,幫我解決了很多行政事務上的繁瑣事項。此外,交大竹風社的許多朋友們——特別是應用化學系的林明璋院士——也一直對我這本書的出版事宜十分關切,謝謝大家的關心。

也該對我教過的所有學生——不論是大學部的、碩士班的、還是客家社會與文化在職專班的——說聲道謝,是你們讓我深切體會到「教學相長」這四個字的道理!

最後,我要感謝家人對我的支持。首先是目前待在香港的兒子茁然。雖然我們只有寒暑假的時候可以在一起,不過,我想告訴你,你回台灣時我總是處於寫作狀態的這份書稿,終於要完成了,謝謝你的打氣和祝福。再來是我的妻子秀珊、還有我們的三隻小貓甜不辣、高第和妹妹。這本書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你們的陪伴。特別是秀珊,每每因為怕我趕夜車寫論文,所以總是撐著睡意在旁邊陪伴我,一直到我心不甘情不願地關上電腦為止。謝謝秀珊溫暖的陪伴!接下來是我的妹妹維萍和弟弟維彬,感謝兩位對爸媽的照顧,也對兩位在各方面(包括知識層次)的支援表達謝意。最後則是我的爸爸和媽媽。沒有您們對我的栽培,也就沒有今天的我,更別提這本書的誕生。此刻,媽媽正在新光醫院和病魔纏鬥。媽媽,一定要健健康康地走過這段風雨喔。我將這本書獻給爸爸和媽媽!!!

許維德

2013/05/13於竹北頭前溪畔

 

作者簡介

許維德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法學士,美國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社會學系哲學博士,現任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暨族群與文化碩士班助理教授。曾任北美洲台灣研究學會(North America Taiwan Studies Association)會長(1998-1999)、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2006-2007)、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兼任助理教授(2006-2007)。研究領域為認同研究、族群關係、國族主義與社會運動。論文發表於Berkeley Journal of Sociology、Maxwell Review、Etudes Chinoises、《人類與文化》、《思與言》、《台灣史料研究》、《台灣國際研究季刊》以及《國家發展研究》等刊物。曾獲得美國社會學會政治社會學組(The Political Sociology Section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的「研究生最佳論文獎」。本書是作者的第一本專書。

Published in 07/2013

Posted in 0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