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第一屆美東台灣人夏令會
作者 徐頌鵬
2009 年8月
Long Version
2007年我獨自從華府坐Greyhound 和Peter Pan 到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參加第38 屆的夏令會。會中有一個節目是美東夏令會的歷史座談會。王博文是座談會中的一員。他和我是四十多年前在費城就認識的朋友。因為目前沒有任何有關1970年第一屆美東夏令會的文件,由於他知道我曾參與那一屆的籌備工作,所以請我寫一篇那一段的歷史。我當下勉強答應了,但是一直寫不出來,因為那是約40年以前的事情,很多細節確實很糢糊。兩年快過去了,我加速與十多位當年參加的老同鄉聯絡,再加上王博文收集的一些資料,我慢慢地獲得了比較可靠的歷史。
大家都知道1970 年的聚會是基督徒的夏令會。歐炯雄是夏令會的召集人。地點是費城西北方不遠的Downingtown。 那是一個YMCA的營區。日期是8月14到16日,與以後的七月初不同。那年的主題是「在愛內生長」。在這裏我想把一些前因後果盡我所知說給大家知道。不完全之處,請多包容。
1970 年代我們互相多以「兄」或「姐」稱呼。現在幾乎每個人不是博士、碩士、醫師、牧師、研究家、事業家、教授、就是院長。絕大多數已經退休,有些人甚至已經離開我們。為了避免尊稱的困難,在此一律省略尊稱,請大家諒解。
1970 年的夏令會當然不是憑空產生的。我想可以追溯到三個不同但又相連的團體。第一個是費城的基督徒查經班,主要是在賓州大學附近的Tabernacle Presbyterian Church 聚會。會員都是台灣來的留學生。第二個團體是台北和平長老教會出身的留學生。和平教會位於台北和平東路。從台灣各地到台灣大學、師範大學、和其他學校念書的人, 有不少人到和平教會的「青年團契」參加各種活動。 這些人來美國後分佈各地,但常常互相保持聯絡。當時在費城的和平契友包括歐炯雄、張初穗(歐炯雄夫人)、 黃有輝、劉淳美、李武雄、梁光惠 (李武雄夫人)、李秀麗、莊文生、和我。梁愛惠是1970以後才到費城。這些和平會友其實也是費城查經班的主要會員,甚至是領導人物。雖然李豐隆和陳良平不是和平契友,但是他們常常和我們在一起。陳良平以後與李秀麗(李豐明與李豐隆的妹妹)結婚,所以可算是和平團契的女婿。1970 年以前和平契友就曾經舉辦過約三次的小型聚會。他們來自費城、紐約、和其他的地區。不少費城查經班的人也參加。1970年的夏令會可以說是這些聚會的延伸與擴大。不止如此,和平契友甚至在1970年的聖誕節在賓州的Poconos舉辦了一次冬令會。參加冬令會的人數從當時的照片算來約有50人(包括17位小孩)。雖然王博文沒參加1970年的夏令會,但在當年的冬令會出現了。1970年以後,只有夏令會變成一年一度的傳統,並且越辦越大。
歐炯雄是費城和平契友的老大。我們都叫他 “Kuma”。他台大農化系畢業。在台大與和平教會早我四屆。1970那時他已經從賓州大學得到博士學位在工作了。他的太太張初穗,在師大學音樂,當過和平教會合唱團的指揮。不少和平契友,包括我,被她指揮過。我們推舉了歐炯雄做1970年的總幹事,並負責康樂等節目。我和莊文生則負責宗教節目的安排。我那時已經從普林斯頓神學院畢業,到賓州大學念世界宗教。莊文生比我小一歲。他是和平教會的牧師莊丁昌的兒子。在費城時我們可以說是最常往來的朋友。莊文生在中興大學讀社會學後去念台灣神學院。1970他在費城一所神學院進修。夏令會的主題「在愛內生長」很可能是由我們建議後經籌備會同意的。
與夏令會有關的第三個團體是在東部就讀的一群神學生或牧師。因為我在普林斯頓神學院有四年之久,我認識了不少在那裏出入的學生,包括駱維仁、高天香(駱維仁夫人)、蕭清芬、謝穎男、王成章、郭得烈、許錦銘、鄭學仁、許明昭、陳錦聰等人。我也認識了在紐約念書的宋泉盛、周神耀、和駱維道,以及在耶魯大學就讀的鄭義勇和林天民。到費城後又認識了吳明雄和卓忠信,及本來就相識的莊文生和鄭學禮。其中,宋泉盛和林天民是台大哲學系我的前輩;鄭學禮是我的後輩。這些神學生或牧師曾經舉辦過數次神學座談會。除了我與莊文生,這個團體對1970的夏令會沒有直接參加籌備的工作,但對此後的美東夏令會卻有非常大的貢獻。很多人先後被邀請做主要的講員。王成章甚至成為1975年第六屆的主辦人。
為了讓很多人來參加,我們主要是利用和平契友的聯絡網。我記得紐約地區的主要聯絡員是許登龍。其他還有黃賢理、李豐明、林靜竹、張富雄、郭惠美、林千千、黃雪鳳、黃瑞鳳、黃春鳳、黃碧鳳、與黃凰鳳等。凌光雄和方菊雄也是和平契友。前者當時在Connecticut 念博士,參加了1970年的夏令會;後者那一年還沒搬到紐約。這些人都是在台北和平教會時很活躍的契友。黃賢理以後搬去波斯頓。他於1973年在那裏主辦了第四屆的夏令會。李豐明於1974年主辦了第五屆的夏令會。方菊雄也於1991年主辦了第22屆的夏令會。事實上不少和平契友雖然沒有參加第一屆的夏令會,但是在很多地方和不同時期也非常活躍。
到底有多少人參加第一屆的夏令會呢?根據王博文所提供的資料,第二屆有181人(129全程),比前一年多一倍。這樣的話,第一屆應該有90人左右。以後得到黃凰鳳和張初穗找到的團體照。算起來大約有85人(包括20位小孩)。一定有不少沒參加照相或沒參加全程的人,所以全部成人大概也會達到90人吧!
為了尋找更多的資料,我跟十多位當年參加的朋友打電話或寫email。其中發生一件插曲,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歷史之迷。一方面很頭痛,另一方面也很引人入勝。這個迷有點像是一個被埋在地下的寶物。它有很強的引力,使我無法忽略它。它像一個引力場慢慢地帶我發現一連串的人、事物、和相片。結果幾乎把四十年前被遺忘的往事活生生地帶回來。
我開始向朋友追問1970年的夏令會時,陳錦聰和李武雄分別向我說,當年夏令會採用了一本書當教材。他們還保存那本書,並且說書名與作者是Herein Is Love, by Reuel L. Howe。陳錦聰說,會中有人用這本書來化解某一家庭發生的糾紛。李武雄甚至說,我用那本書講解夏令會的主題的意義。我聽了很驚訝,但慢慢地回憶後,我也覺得好像用過這本書,而且分配不同的人講解。不久,陳錦聰開始懷疑這本書可能是1972年第三屆時採用的。我認為不太可能。我堅持我沒有參加過第三屆,因為我在1971年暑假回台大哲學系教書,到1972年暑假才回來。我一定來不及參加1972年的夏令會。後來李武雄卻發現他們一家和我們一家在第三屆有一起照的相片。以後黃凰鳳和張初穗所提供的相片也証實我參加了第三屆,甚至出現在座談會上。我一時對自己的記憶失去很大的信心。後來才發現第一屆和第三屆都到八月才舉辦,所以我七月底回來後還來得及參加。但是到底第一屆或第三屆採用這本書還是很難獲得定論。我一生研究宗教歷史,碰到很多歷史的迷。沒想到在我寫一篇四十年前的事也碰到一件難解的迷!
其實這一本書在何年當教材對我寫這篇文章可能不很重要。我可以輕輕地把這本書放過,含糊地寫幾句就可以,但是我一直無法把它放下。正想要擱置這本書的迷時,我忽然想起,我們既然已經從不同的人提供的相片中找到很多可靠的歷史痕跡,我可能可以從照片中找到那本書。翻到1972年座談會那張相片時,我看到一本書放在莊文生前面的桌上。它的大小和陳錦聰借給我的那本書非常相似。我打電話問李武雄,他也認為很像。於是我開始認真地思考1972年採用這本書做教材的可能性。陳錦聰曾告訴我,他參加的那一屆有一個國民黨的特務到處照相,被人發現。在歐炯雄收集的1972年的團体照片上,歐炯雄也記載有一個國民黨的特務被趕走。李武雄也對我說,他很清楚地記得這件事在1972年發生。如此說來,我們幾乎可以斷定陳錦聰參加了1972年的夏令會。陳錦聰不敢確定他有沒有參加1970年的夏令會。如果他沒有參加,那麼他那一本書可能是1972年買的。
於是我寫了email 給email list 裏的十二位朋友,並付寄1972年座談會的照片,指出照片中的書可能就是Herein Is Love。張富雄首先回信說,他仍然認為那本書是1970年採用的。我則開始思考這本書是1970年第一次被採用,但在1972年也被使用的可能性。正在舉棋不定的時候,忽然收到黃凰鳳的信。她說她依據相片中的書的形狀找到了她所存有的Herein Is Love。書本後面居然有她的字跡寫有1970年8月14日的日期。這真是意想不到的大發現!我長期追縱的歷史的迷終於有了很滿意的答案。在此過程中拾得很多回憶。第一屆的夏令會好像也從死裏復活一樣。因為1970年8月14日是星期五,那一屆一定是14日開始,16日結束。黃凰鳳在第一天就買了這本書!
有了黃凰鳳所發掘的証據,我幾乎可以斷定,向籌備會建議用這本書做1970年的教材的人是莊文生。雖然他忘記這件事,但當我向他提起這本書名時,他馬上認得這本書是當年他在費城神學院進修時非常暢銷的書。因為他專攻牧會與社會工作的研究,他很可能很喜歡這本書,想從愛的意義找出基督徒生活與服務的準則。雖然1972年的主題是「新的誡命」,其內涵也是「愛」。依據王博文提供的資料,莊文生於1972年發表了第一個專題演講。他所說明的愛的意義與Herein Is Love 的思想很相近。雖然我們無法斷定1972年有沒有用這本書做教材,但莊文生很可能把它當作主要的參考書,所以好像把它放在座談會的桌子上。
四十年前的事情在我們的腦海裏實在很糢糊。幾乎每個人都記不起詳細的內容。很多人參加過早期的夏令會,所以很自然地會把這些會混在一起。第一屆和第三屆都是在Downingtown 舉辦,所以場地相同。雖然第三屆的總幹事是盧健雄,但籌備會的人員很多相同。第三屆的主題是「新的誡命」。雖然文字上與第一屆不同,但都與「愛」有關。依照王博文提供的文件,第三屆的參加人數有224人。
一般說來,第一屆可能沒有像第三屆邀請牧師做專題演講。如李武雄所說,我好像負責用Herein Is Love講解了「愛內生長」的主題。莊文生一定也負責一部份講解的工作。詳細的情況已經很難回憶。我知道我們一定有分組討論的時間,由不同的人帶領。此外還有早晚的靈修會和互相交誼的康樂活動。歐炯雄是位善於帶人盡情歡樂的人才。這些活動都是在台北和平教會時「青年團契」的基本傳統。一般說來,從那裏訓練出來的人都很會討論,很會玩,很有領導能力,也很會互相關懷。因為有一些神學生和牧師參加了第一屆,他們一定也負擔了某些節目。
一個夏令會當然要有很多人默默在背後支持。這些都由歐炯雄負責安排。不少人是費城查經班的會員。1970以前的聚會我們都自己煮飯作菜。大家忙得不亦樂乎。但這一屆我們一定是第一次靠營區的人提供食物給那麼多人享受。有些相片紀錄了烤肉的情景,但這一定是個特殊的節目。
如上面所述,1970年的夏令會是基督徒的夏令會。當時也沒有把它稱為第一屆。但是參加的人有個意願,以後至少一年舉辦一次,由不同的區域輪流主辦。這就變成以後美東夏令會的傳統。1971年我回台灣教學一年,所以沒有參加第二屆。以後我到University of Delaware教書,來得及參加第三屆。第四屆由黃賢理主辦時,基督徒夏令會和台灣同鄉會第一次合辦。在第五屆由李豐明主辦時,我發表了一場演講,從佛教、道家、和儒家的觀點討論拯救的意義。1977年我搬到中西部,先後參加過中西部和南部的台灣人夏令會。這些夏令會可以說是學東部夏令會發展的。2003年我退休後搬回東部,住在華府附近。2007年我帶著老年人的身体和四十年前年青人的精神隻身長途參加在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召開的第38屆夏令會。回憶往事,確實想不到1970年那時的聚會會有那麼可泣、可嘆、可歌的歷史。我想,這些發展也許是「在愛內生長」的成果吧!
為了寫這一篇文章,我跟上述的主要人物談話、通電話、或寫email。我的email list 裏包括李武雄、黃春鳳、黃瑞鳳(許登龍)、鄭義勇、凌光雄、陳錦聰、梁愛惠、黃凰鳳、黃賢理、張富雄、王博文、和張初穗。以後又增加了陳良平。此外,我與在台灣龍潭退休的莊文生通過好幾通電話。大部分的人很久沒聯絡,談起40年前的往事,不免無限感慨。在此要謝謝他們提供寶貴的資料和照片。很可惜,歐炯雄已經於2005年離開我們。如果由他回憶這段歷史,一定會有不同的角度和故事來告訴大家。可幸的是他留了不少的照片,並且以他的筆跡註明了一些日期和照片的背景。我們也用相片中的小嬰兒的生日來証實相片的日期。如果沒有這些相片,我的報導一定會引發更大的迷。張初穗寄歐炯雄留下的相片給我時這樣寫道:「追索四十年前的回憶,是活下來的人的幸福。炯雄沒有這個幸福,但我相信他曾經也過了快樂幸福的71歲月。」
下面我只選五張相片和大家分享。歐炯雄、徐頌鵬、和莊文生都存有第一張。雖然不是夏令會現場照的,但這照片中有第一屆的主要籌備委員,包括歐炯雄、徐頌鵬、莊文生、和陳良平。陳良平很可能負責總務的工作。此外有歐炯雄的太太﹝張初穗﹞、徐頌鵬的太太(林慧美)、莊文生的太太(吳藉恩﹞、以及蕭太太(蕭先生正在照相)。其他的人可能是費城查經班的會員。歐炯雄的註寫道,那時和平教會的蕭執事來訪,所以莊文生請了和平契友一起聚會。我猜想,我們用了這個聚會討論了第一屆夏令會的事誼。請注意,那相片中好似退色淡藍的一片,其實是香氣撲鼻的烤肉煙。
第二張是黃凰鳳和張初穗提供的第一屆夏令會的團体照。第三和第四張是黃凰鳳提供的第一屆的室外聚會和烤肉的情景。第五張也是黃凰鳳提供的很寶貴的合唱團的照片。
在收集第一屆夏令會的歷史資料的過程中也找到不少第二屆與第三屆的照片。這三屆的照片可以在下面的網站看到。以後還可能增加有關的照片或資料。
http://tinadoran.smugmug.com/gallery/8058535_mUKCN/1/524977387_XFhLm#524977175_7N3dW
從左開始:1陳良平;2林慧美;4 蕭太太;5莊文生;6徐頌鵬;7吳藉恩;8張初穗;11歐炯雄;蕭先生照相
第一屆夏令會團体照
第一屆夏令會室外聚會
第一屆夏令會烤肉
第一屆夏令會合唱團。從左開始:張初穗、林慧美、黃凰鳳、許希哲、黃柯明珠、黃碧鳳、林千千、和黃惠美
Source from Sung Peng Hsu 11/2016
Posted in 1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