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界的英雌─陳翠玉(1917-1988)
「我出世時是日本人,現時是美國人,但是我永遠是臺灣人。」【陳翠玉】
陳翠玉,於1917年2月9日生於彰化市的一個基督教家庭。彰化高女畢業後的她,到日本東京的「聖路加女子專門學校」就讀,專修公共衛生護理和助產士。這是日本第一所四年制女子專校,而她是第一位進入這所學校的臺灣女性。
聖路加除了傳授專業的護理知識,也注重人格的培養,強調學生要有社會責任感,用基督的愛來關懷和服務人群,對陳翠玉產生深遠的影響。1941年畢業時,日本醫界和官方都極力挽留她在日本服務,但是熱愛家鄉的她堅持返臺服務。返臺後的陳翠玉,任職於臺北保健館護理部主任。她創辦公共衛生護士養成所,並開始籌備一連串有系統的教育計畫。
戰後,陳翠玉繼續擔任主任,並協助聯合國戰後救濟總署(United Nation Relief and Reconstruction Administration)在臺工作人員,也負責接待聯合國派來的國際醫界人士,並兼任翻譯工作。這段時間,她與許多國際人士成為好友,如《被出賣的臺灣》(Formosa Betrayed)作者喬治柯爾(George H. Kerr)。1947年,二二八事件期間,陳翠玉曾好心收留一群官員,不料事後卻遭一位民政廳官員堅持要將她列入槍斃名單。其他受過她照料的官員,立刻催促她趕緊躲起來,但她卻堅持問心無愧,拒絕逃亡。那些官員不得已下,只好合力將她送離臺灣。
3月離臺後,陳翠玉是第一位獲得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獎學金,出國深造的留學生,也是繼蔡阿信後第二位到北美洲留學的臺灣女性。1948年,她順利獲得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護理教育學士學位,成為第一位擁有大學學位的護士。回臺後,受聘為剛成立不久的臺大醫院護理部主任。她用西方護理教育訓練的經驗,大刀闊斧地革新了臺大醫院的護理制度,提升護士的地位,臺大醫院護理部成為日後臺灣護理界的典範。1950年,為解決護士素質和人才短缺問題,陳翠玉在臺大醫院設立護校的構想獲得實踐,由她兼任臺大護校校長。她以母校聖路加為模範,講究國際觀,積極送護理人員留學,造就人材。
陳翠玉,於1954年再度獲獎學金,至波士頓大學研究所進修護理行政。在美期間,她和藍勞(Eric Landauer)在美國結婚。1955年獲碩士學位後,返國繼續推動臺大護理系的籌備事宜。然而,在出國進修期間,竟有以教官為首的集團對陳翠玉擔任多項職務進行干涉,並插手教學與校政。1956年,此集團以「貪污、瀆職」誣告陳翠玉。雖經最高法院宣判她無罪,但心灰意冷的她決定辭去所有職務,並接受世界衛生組織的聘書,前往派駐中南美洲。
1977年,陳翠玉自世界衛生組織退休。此後,她積極參與臺灣人公共事務會和臺灣人權協會。於1985年徵得喬治柯爾允許代筆寫作《面臨危機的臺灣》(The Taiwan Confrontation Crisis),並與人權會合資出版。
1986年,陳翠玉發起全球性婦女臺灣民主運動(Women’s Movement for Democracy in Taiwan,簡稱WMDIT,「穩得」),隔年呂秀蓮成立北美洲臺灣婦女會時,「穩得」人馬全部加入,全力支持。她也因此被國民黨政府列為黑名單。1988年,陳翠玉為了回臺,企圖突破黑名單封鎖返鄉,走遍美、加等國拿不到簽證,抱病繞了半個地球,輾轉終於在新加坡獲得簽證。但因為長途奔波各地,疲勞過度引發舊疾復發,抵臺後就直接送急診就醫,不久後在臺大醫院逝世,享年73歲。才能、氣質、美貌兼具的她,加上如此精彩且戲劇化的一生,稱她作護理界英雌,恰如其分。
Source from Christine Yang and 臺灣女人網站 https://women.nmth.gov.tw/
Posted on 09/21/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