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5. 獲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馬中珮:若外星人進攻 人類勢必合作 |05/2022

獲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馬中珮:若外星人進攻 人類勢必合作

台裔天文學家馬中珮對黑洞、星系演化等開創性研究屢獲肯定,5月初她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馬中珮提供)

 

(中央社記者周世惠舊金山8日專電)台裔天文學家馬中珮對黑洞、星系演化等開創性研究屢獲肯定,本月初她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她告訴中央社,天外有天,若真有外星人攻打地球,人類勢將合作而非戰爭。

「如果有機會穿越時空,妳想回到過去幾百、幾千年,還是進到未來?」天體物理學家馬中珮(Chung-Pei Ma)7日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她絕對會選擇到未來,預知500年、1000年後之事。

職業生涯投入星系天文學和宇宙學研究與觀測,馬中珮帶領的團隊於2011年與2016年發現超級大黑洞,為天文學研究帶來創新發展。

天文開啟宏觀視野,她說,烏俄戰爭開打全世界都受影響,「如果有一天,我們突然發現有外星人要來攻擊地球,我們會立刻合作、自我保護,用這個角度想,令人痛心的戰爭就沒有意義」。

馬中珮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天文物理學系任教20年,5月3日她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22年120位新院士之一。

「擔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是榮幸、榮譽也是責任」,馬中珮說,美國國家科學院是獨立私人機構,但與美國政府有非常密切的關係,為美國的科學政策和方針建言,她期待能對未來的科學發展有所貢獻。

馬中珮天文研究成就斐然,2009年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2012年當選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2020年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1997年她獲頒美國天文學會「安妮卡農天文獎」(Annie Cannon Award)、2003年獲美國物理學會「格佩特-梅耶獎」(Maria Goeppert-Mayer Award)肯定。

美國國家科學院是1863年依美國國會憲章與林肯總統簽署生效而設立,是一個非營利的學術機構,在健康、教育、福利、科學等範疇提供美國政府獨立與客觀的建言,擁有崇高的社會聲望與學術影響力。

研究黑洞逾14年,她說,拜時機成熟,新的科技儀器問世、運用在天文物理,因此能不斷有新發現。她的團隊從凱克(Keck I)天文望遠鏡取得的新數據正在解析中,近期還將有新的黑洞研究發表。

她提到,天文研究最新、最重要的分野是在2015年以「重力波」去了解宇宙。美國雷射干涉儀重力波觀測站(LIGO)首度偵測到的重力波是13億年前兩個黑洞結合時所釋放,2017年諾貝爾物理獎就是肯定這項成就。

2016年4月6日NASA宣布,台裔天文學家馬中珮領導的團隊在銀河系發現一個超大黑洞。(取自NASA網站www.nasa.gov)

馬中珮說,2015年所發現的重力波,是由小黑洞合併時發出的波長,其頻率非常高,有如一個新發現的交響樂團只聽到最尖拔的長笛高音;至於特大號黑洞發射出來的重力波會在非常低的頻率,「像大提琴或低音大提琴」。

用人們熟知的樂器、平易近人的方式解釋天文,透露著馬中珮的音樂背景。4歲起學小提琴且因琴藝精湛獲大獎,但她說,當一個天文物理學家能選擇想要研究的方向,比起演奏更能滿足她對自由與好奇的渴望。

不過,她也難忘童年時在交響樂團的經驗,無形中學到與人相處、欣賞團隊成果,回頭看奠定了現在研究工作中所需要的合作能力。

「物理學家閉門自己做計算的時代,早在100年前已結束,科學界的合作愈來愈重要,且因天文研究的經費龐大,多為跨國團隊合作。」除了興趣,她認為善於溝通寫作、與人合作和長時間的專業累積是科學工作者必備的特質。

馬中珮出身新聞世家,父親是知名新聞學者馬驥伸,母親是曾任監察委員的資深媒體人黃肇珩。一年半前她父母過90歲大壽和結婚60週年紀念,配合當時的防疫隔離規定,她與兒子同行返台慶祝。

父母在她學習之路給予的自由、背後的支持與鼓勵,同樣是她為人母的哲學。馬中珮談及今年14歲的兒子興趣廣泛,從划船、野外求生、西洋棋到寫程式皆展現熱情,並像她一樣喜歡數學和小提琴。

她的小提琴現在是兒子在拉,母子倆有時合奏,她說從孩子身上重新回味兒時拉琴的記憶,像是被給予「第二次機會」,這也是她在競爭與忙碌的黑洞研究中,爬出黑洞的美好抒發。(編輯:郭中翰)1110509

研究黑洞成就斐然的台裔天文學家馬中珮(左)5月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2022年120位新院士之一。身為科學家和母親,她隨孩子不同成長階段的需求給予支持。圖為她與兒子合照。(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提供)中央社記者周世惠舊金山傳真 110年5月9日

 

Source from: 中央社

Posted on 05/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