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鍋貼加州飄香 廚師用料理讓美國食客認識台灣
美國加州艾默利市Good to Eat Dumplings餃子館以鍋貼等台灣料理,加深客人對台灣的瞭解和欣賞。(圖取自facebook.com/goodtoeatdumplings)
(中央社加州艾默利市17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加州艾默利市Good to Eat Dumplings餃子館主廚董女士(Tony Tung)製作的台灣餃子,包括長而均勻、餡料豐富的鍋貼。
「紐約時報」報導,這種餃子(鍋貼)底部鬆脆金黃,餡料由多汁的豬肉、鮮蝦和高麗菜絲混合在一起,加上蔥和麻油香,端上桌沒什麼裝飾,但讓人無法抗拒。
董女士在台灣台中市出生長大,5年前開始在這兒的流動餐廳做菜時,她驚訝發現在台裔美國人社區以外,許多食客不曉得台菜,還往往誤以為是泰國菜。
儘管這令她沮喪,但董女士和她的同志妻子兼生意夥伴林女士(Angie Lin)決定把握每一個問題,向客人解釋菜餚的成分、料理技巧和口味,以加深客人對台灣的瞭解和欣賞。或許食物的美味可以激發某些人的好奇心。
在這家5月新開的餐廳裡,董女士負責廚房,林女士則忙著招呼客人,她會一桌桌與客人聊天,告訴他們過去台灣以米食為主,後來隨中國移民到來和美國大量援助,台灣有了小麥製品。
Good to Eat Dumplings餃子館主廚董女士發現在台裔美國人社區以外,許多食客不曉得台菜,還往往誤以為是泰國菜,曾讓她感到沮喪。(圖取自facebook.com/goodtoeatdumplings)
從一種角度看董女士工作:她只是在烹飪她熟悉和喜愛的食物,非常謹慎且注重細節。而從另一種角度看: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最近訪台後,台灣面對中國的恫嚇威脅,頻頻登上頭條新聞,烹煮台灣食物可以照亮被新聞掩蓋的細微差別。
董女士的廚藝明亮、精緻,且不斷變化,包括涼拌苦瓜和麻醬瓠瓜葉等菜餚。她說:「人們知道牛肉麵、臭豆腐。但在台灣,我們不是每天吃這些。」
這對伴侶大約每月一次出售多菜色餐券,內容包括更精緻的功夫菜,其中許多來自台灣宴會傳統。兩人說她們已不太需要再從頭開始介紹台灣了。
台灣人身分的複雜性,在美國既獨特又難以界定。因為可能涉及的不僅是共同的出生地、語言、種族或血統,且美國人口調查與統計局(US Census Bureau)的表格仍未提供「台灣人」(Taiwanese)這一選項。專家們努力想確認美國台灣人的真正人數,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9年所作的估計範圍很廣,介於19萬5000到69萬7000之間。
層次分明、獨特且融合多民族的台菜,面臨類似的能見度問題。台灣食物常被納入中國人概括的描述下。對於尋求統一的中國政府來說,這種混淆很方便,甚至有戰略意義。
但僅從與中國的關係來考慮台灣,有其限制。台灣美食受到許多文化力量影響,包括島上原住民部落,他們用當地食材生活和烹飪了數千年,還有歷史悠久的閩南客家群體、日本殖民統治、以及1949年來自中國的大量移民。
住在台北且正在編寫台灣食譜的美籍台灣記者魏貝珊(Clarissa Wei)說:「即使是來自中國移民的菜餚,過去70年也已演變成完全是我們島上所獨有。那是融合了他們各種烹飪方法的難民產物。」
洛杉磯廚師兼餐廳老闆薇薇安.顧(Vivian Ku)在加州貝克斯菲爾德(Bakersfield)長大,其父母是來自台灣的移民,在當地種植大蒜、韭菜、莧菜和哈密瓜等。
顧女士說:「我一直告訴我們的團隊,台菜代表在一個許多人聚集的島上,許多種風格。」「沒錯,它可能變得複雜,你能說它是台灣菜嗎?它源自哪裡?但它到了台灣之後,就不同了。在這裡,也不同。」
顧女士於2014年開設「松鶴麵莊」(Pine & Crane),之前她曾與親戚在一家牛肉麵店工作,並在台灣一家宴會餐廳做菜。她所開的台菜餐廳現在僱用大約180名員工。
熱愛台灣美食的洛杉磯廚師薇薇安.顧,2014年開設「松鶴麵莊」。(圖取自網頁pineandcrane.com)
顧女士從不認為她提供台菜的工作是在代表一種形式,或任何政治宣示,而是她熱愛台灣美食的一項延伸。她說:「只是當你與台灣有關聯時,很難不顯得帶有政治色彩。」
魏貝珊研究發現,1980年代,台灣從獨裁走向民主,區分台灣美食的想法開始在島上扎根。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出現重大轉折,他的就職宴會用台南虱目魚丸湯等台灣小菜代替中式料理。
魏女士說,這不代表台灣美食在這以前沒有蓬勃發展。「在我父母的時代,台灣處於戒嚴狀態,他們被告知他們在文化上是中國人。而在我祖父母的時代,台灣是由日本殖民統治。」「我們沒有控制好我們的敘述方式。」
對許多廚師和作家來說,重新審視這種敘述,挖掘其多樣性和刪除的部分,是他們工作的重要部分之一。在Good to Eat Dumplings,林女士和董女士發現,透過研究、打電話甚至只是與其他台灣客人深入討論食物,她們學到更多。
董女士說:「我們做的越多,要講的故事就越多。」(譯者:楊明暐/核稿:楊昭彥)1110817
Source From: 中央社
Posted on 08/2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