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陳泗治牧師
作者:徐玫玲
陳泗治牧師在1992年9月23日病逝於美國加州橙郡,走完他的一生。像許多生長在台灣的人,熱帶島嶼的泥土芬芳,是他夢中最常的思念。他集鋼琴演奏家、台灣第一代作曲家、牧師與教育家於一身,八十一年的歲月裡高潮迭起,在基督教界與音樂界享有盛名。但 他自始至終謙卑爲懷待人,努力認眞於牧會及教育崗位,並以音樂誠實地記錄愛鄉愛土的情懷。
他出生於1911年,1917年進入社子公學校,畢業後想至廈門就讀中學,但因思鄉情切,常常哭泣不已,最後只好回到台灣,在親友介紹之下進入淡水中學就讀。這樣的因緣際會,卻成爲他一生中的重要起步:基督教與西洋音樂的種子,逐漸深植在他心中。受啓蒙鋼琴教師吳威廉牧師娘(Margaret Gauld)的細心教導,加上練習,琴藝飛快的進步。 1928年畢業於淡水中學校,1929年在大稻埕長老教會由張金波牧師爲他洗禮,堅認基督爲他一生的信仰。告別中學生活的他,決定獻身於牧會工作,進入台北神學院(今台灣神學院)就讀。
1931年9月,剛從加拿大皇家音樂院畢業的德明利姑娘(Isabel Taylor)奉派至淡水中學校教音樂,她比陳泗治長二 歲,但琴藝已非常精湛,他便開始跟她學習鋼琴。從此兩人展開亦師亦友的六十年情誼。1934年神學院畢業後,同 年四月陳泗治赴日就讀東京神學大學, 同時與當時上野音樂學校教授木岡英三郎學和聲學、作曲法,跟隨中田羽後學發聲、指揮法。在東京認識了許多學音樂的青年,組成「鄉土訪問音樂團」, 回台至七個城市巡迴演出。翌年,驚聞台灣發生大地震,響應由台灣新民報社主辦的救災活動,返鄉參與「賑災義捐音樂會」,更成爲此項活動的靈魂伴奏。這兩次演出,使他在鋼琴方面的傑出表現受到大眾注意。於1937年返台, 任台北士林長老教會傳道師:以基督的愛和音樂,來牧養信徒。隔年與劉阿秀牧師的次女劉淡海小姐結婚。約在1939 年左右,與一些青年組「協志會」,透過唱詩、教授鋼琴的音樂活動來吸引學 生,並以神的道理帶領他們信主。
1947年,他移居淡水,與德明利創辦純德女中音樂科,開台灣女子高中先例。1952年任校長,1955年在純德女中和淡水中學校合併爲淡江中學後,擔任 ,校長直到1981年退休。三十多年來,全心奉獻給淡江中學,要求學生努力讀書和發揚淡江的體育傳統,以音樂治校, 秉持著宗教家的博愛精神,毫無保留的奉獻給需要幫助的學生。除了繁忙的學務外,也於1957年再度出國進修,與加拿大多倫多皇家音樂學院教授Dr. Oskar Morawetz學習作曲;1958年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委派,與德明利及其他教會音樂專家合編長老教會《聖詩》, 至1964年完成五百二十三首詩歌的彙編工作。此外,指揮台北聖樂團,演唱許多著名的宗教曲目,如海頓的《創世記》、韓德爾的《彌赛亞》,這在當時可謂驚人之舉。又任全省鋼琴比赛的評審,參加「製樂小集」的活動,擔任亞洲作曲家聯盟中華民國監事;如此豐富的音樂經歷,卻因他不汲汲於名利,從未任教於大專音樂科系,所以年輕一輩的學子,絕少人知道台灣音樂界有此前輩》而他自己也不以爲忤,因爲他的一切皆是上帝所賜。他選在1981年1月23 日「自由日」飛往美國,沒有跟音樂界告別,也沒有與淡江的師生道別。
一生以鋼琴演奏與教學聞名,而作曲則是他音樂世界觀的表達。也許有人會説,他在音樂教育上的貢獻遠大於作曲,這樣的論點,有對也有錯;他從年輕到退休,鋼琴教學一直是他的工作之一,作育英才是有目共睹的。他的作品多集中於宗教合唱曲和鋼琴曲,但因數目不是很多,讓人以爲作曲不過是他附帶的音樂才能。他的人與作品,在台灣作曲界與長老教會的音樂史上,的確有其顯著的啓發意義與模範;合唱曲《上帝的羔羊》是他第一首作品,完成 於1936年,靈感出自於新約聖經中的施洗約翰,爲台灣第一首獨唱兼合唱的聖樂。他的四首詩歌(《咱人生命無定 著》、《在主内無分東西》、《讚美 頌》與《西面頌》)也收錄於《聖詩》中。
此外,爲基督教在台灣宣教百週年 所作的紀念歌,亦在台灣基f長老教會 的音樂歷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受到浪漫 主義抒情式的作曲技法和些許印象樂派 的音調色彩,和他最喜愛的作曲家一拉 赫曼尼諾夫的影響,重新塑造台灣的音 樂,如1936年創作的《台灣素描》(獻給 他的老師德明利)、1958年的《龍舞》和 1978年的《幽谷一阿美狂想曲》。
退休後定居美國的陳泗治,最初幾年仍對自己的抉擇有所質疑;在南加州宜人的氣候和家人的細心照顧之下, 他明白了這是上帝爲他預備安養之處; 他也願意爲主工作至最後一刻。在感慨台語詩歌逐漸於海外台灣人基督徒中不受重視,特別是羅馬字的不受重視,遂決定爲台語教會新編一本台語聖詩,傾所有的精神與時間完成此項工作,作爲 他一生最後的音樂獻禮。他也爲橙郡 Anaheim地區一所教會的設立而積極籌劃;從1985年11月起,聚集會友,定期 舉行禮拜。終於1989年10月購得禮拜堂,1990年聘得牧師,定名爲Anaheim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在80年代末,他的健康狀況已不甚理想,每週要洗腎三次,但仍勤於靈修,且認眞記載於他自己命名的「靈程日誌」裡。最後的文字筆記爲1990年10 月28日。1992年9月23日,他完成一生的使命,安然離去,留给眾多尊敬他的人無限思念。
**在陳泗治全必全意獻身於傳道、音樂與敎育的工作中,有位穩固支持家裡一切事務、負貴子女敎育的才德女子,謹以這篇文章獻給她,那被遺忘的婦人我的四嬸婆–劉淡海。
(本文蒙作者首肯,節錄轉載自《自灣敎會公報》1996.11 .10/23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