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背上的民主騎士——郭雨新
作者 邱萬興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郭雨新是台灣民主運動史上不朽的老兵,他為台灣人爭取民主權益,使他贏得「台灣民意領航者」的地位,他生平最大的理想便是組織反對黨,讓台灣早日達到政治民主化的境界。「民主」一向是郭雨新一貫的堅持,他認為「民主是世界的趨勢,是隨時可以聽到的聲音、歷史的潮流,任何地區、任何人都阻止不了這個歷史的潮流。」
1908年8月20日,郭雨新出生於宜蘭市。郭雨新14歲時,父親過世,家庭破產,全家一貧如洗,郭雨新的母親郭吳阿笑女士毅然挑起家計重擔,母代父職,獨立扶養三個兒子,母子克勤克儉、自立更生。因此郭雨新事母至孝,即使婚後,仍以母親為家庭重心,一有出外旅遊機會,必定攜母同行。
1926年,台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開辦,郭雨新以第一名考進該校,可惜又因家貧如洗,讀了半年,就面臨輟學邊緣。幸逢當時台灣巨富「林本源興殖株氏會社」的董事長林松壽旅行到宜蘭,獲知郭雨新苦學經歷,頗為感動,於是解囊資助。農校畢業後,郭雨新考入台北帝國大學習農,食宿仍悉由林松壽供給。台北帝國大學畢業後,郭雨新完成一篇有關「農業政策」的論文,轟動全校,備受師生推崇。
1931年,郭雨新進入台北帝國大學就讀,靠著台灣鉅富林松壽先生贊助學費,他才能順利完成學業。1934年3月自台北帝國大學(台灣大學的前身)農業經濟系畢業,畢業後即進入林松壽的公司——「林本源會社」擔任經理,隨後到上海和北京經商。郭雨新在戰後回到台灣,所經營的生意非常成功。
1949年,郭雨新以青年黨代表身份,獲得遴選擔任台灣省參議會的參議員,1951年以最高票當選台灣省第一屆臨時省議會議員,之後長達21年連任了四屆省議員,前前後後共擔任了25年的省議員,並與吳三連、郭國基、李萬居、李源棧、許世賢並喻為「省議會五龍一鳳」。
郭雨新畢生投入民主運動,問政犀利,故有「小鋼砲」之稱。1960年,他曾參與雷震、傅正籌組的「中國民主黨」,是該黨的7位常委之一。1960年代末期,美國駐華大使馬康衛被國民黨懷疑為「搞台獨、搞顛覆」的專家,與美國大使館關係密切的郭雨新,也因而被國民黨視為頭痛的問題人物,自此,郭雨新就得不到國民黨的出國許可。
1972年,郭雨新欲競選連任省議員,因國民黨無理打擊、破壞而放棄競選。1973年,郭雨新以省議員身份參選監委。而黨外陣營也曾經為了這次監委選舉,發動一次空前絕後的全省大團結,大家都認為郭雨新應該可以拿到最高票了。不料,國民黨出動黨、政、軍各方壓力,強力介入選舉,恐嚇省議員們不得投給郭雨新,並宣稱將以選票編號、集體亮票方式監控選票流向。郭雨新得知上情,為了避免造成省議員同仁困擾,遂採「零票落選」以示抗議。
1975年12月的第二次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時年67歲的郭雨新參選第一選區立委,選區分布台北縣、基隆市與宜蘭縣,郭雨新在張俊宏的文宣策劃下,訴求「不死的虎將——郭雨新」、「烈士暮年、壯心未已」,成功地掀起選戰聲勢。選前,郭雨新當選的呼聲最高,然而開票之後,廢票竟逾8萬多張,創下選舉史上廢票的最高記錄。郭雨新的落選,可說是國民黨在台灣地方選舉史上最醜陋的作票污點。該次選舉,以及選後的選舉官司,由兩位法律顧問林義雄、姚嘉文合寫《虎落平陽》一書,詳實記錄所有過程。
落選那一夜,郭先生對群眾說:「各位親愛的父老兄弟姊妹,今天能得到大家這樣熱烈的正義支持,雨新非常感動,也非常感激。這次的選舉結果,大家心裡非常明白,像這樣的落選,是不是光榮?(群眾喊):光榮!光榮!」總之,事情已經過去,大家應該繼續為我 們的鄉土努力。至於說今天要有什麼『行動』,我認為,吃虧的 是我們自己的同胞,流血的也是我們自己的同胞,非常的不值得。所以,我認為不必要。……最後我再次謝謝大家一起跟我高呼:『台灣民主自由萬歲!』」
1975年郭雨新在這場立委選戰中,為下個階段的黨外民主運動,提供了最寶貴的資產:負責文宣的張俊宏,為他打選戰官司;控告林榮三賄選的林義雄、姚嘉文律師,在競選總部擔任幕僚;《大學》雜誌的活躍份子洪三雄、陳鈴玉,以及由陳菊(時任郭雨新的秘書)領軍的新生代助選兵團——邱義仁、吳乃仁、周弘憲、林正杰、林嘉誠、賀端藩、范巽綠、謝明達、蕭裕珍、田秋堇、吳乃德、黃毓秀、許志仁、鄭優、吳聰敏等人,引領未來20年風騷的這些充滿著理想的青壯輩及新生代,都在郭雨新的選戰中登場。
提到郭雨新,「締造我命運的人」 ——高雄市長陳菊憶往。「我在郭先生身邊十年之久,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經歷。如果沒有在郭先生旁邊,我對黨外或台灣人的反對運動,可能就不會有所聯繫 ,郭先生幾乎改變了我的一生。如果說,對於台灣人,我心甘情願為台灣人做我應做之事、去打拚,實在是受到郭先生的影響。那麼多年來,我從一個在郭先生家中的小妹一樣,因緣際會下,讓我置身反對運動的洪流中。這一開始不是我的有意選擇,而是很自然地在這個大環境中與他們同進退,我完全沒想到,台灣有那麼多政治犯,後來我與很多政治犯接觸,這是因為我在郭先生身邊很久使然。」
1977年,由於郭雨新向國民黨政府申請出國許可申請了十年,一直未獲執政當局首肯,在吳三連和許金德的作保下,國民黨政府終於讓步,同意讓郭雨新出國去探視兒女與孫子。4月17日這一天,他離開了心愛的台灣,誰知道這竟是他與故鄉的永別之行。
1978年1月,郭雨新在美國宣布參選台灣總統,海外數十個團體登報在《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買下半頁廣告,以中英文刊登「擁護郭雨新競選總統」的決心,並登出他的五項政見:
一、 台灣總統應由台灣人民選出。
二、 國民黨國民大會決不代表台灣人民。
三、 郭雨新先生才是台灣人民的總統候選人。
四、 台灣未來地位應由台灣人民決定。
五、 台灣人民要建立自己的政府與國家 。
1979年,郭雨新在美國成立「台灣民主運動海外同盟」,出任主席,每兩週發行一期同盟《快訊》,主要記載台灣黨外運動的消息,讓海外台灣同鄉瞭解。
直到1985年8月3日,郭先生逝世於美國維吉尼亞州亞歷山大醫院,國民黨才允許他魂歸故土。在美國舉行完追悼會後,他的遺體根據其遺囑,運回台灣安葬在陽明山。
郭雨新的一生,可以說是一位在野人士在威權體制下,為台灣人爭取權益與尊嚴的歷史縮影,郭雨新扮演著對黨外民主薪火相傳承先啟後的重要角色,結合台灣老中青三代,讓台灣的反抗精神、民主思潮沒有斷裂,使民主種子得以繼續發展。
簡介:
郭雨新
郭雨新是台灣民主運動史上不朽的老兵,他為台灣人爭取民主權益,使他贏得「台灣民意領航者」的地位,他生平最大的理想便是組織反對黨,讓台灣早日達到政治民主化的境界。「民主」一向是郭雨新一貫的堅持,他認為「民主是世界的趨勢,是隨時可以聽到的聲音、歷史的潮流,任何地區、任何人都阻止不了這個歷史的潮流。」
郭雨新最大的理想便是組織反對黨,讓台灣早日達到政治民主化的境界。
1934年,郭雨新與石宛然結婚。夫婦兩人相敬如賓,家庭美滿。
郭雨新先生以「不死的虎將」、「台灣民意的領航者」自詡。以67歲高齡,打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未已」的口號,進行了一場悲壯、意義深刻、影響深遠的選戰。
1976年姚嘉文與林義雄律師擔任郭雨新辯護律師,提出「當選無效」與「選舉無效」之訴,這是台灣選舉史上,第一次對選舉的不公提出法律訴訟
1977年1月25日,姚嘉文與林義雄律師出版《虎落平陽》,記錄郭雨新競選立法委員選舉與訴訟過程。圖/姚嘉文提供
1975年12月23日郭先生立委落選謝票之夜。
黨外新生代的第一場戰役。
曾擔任郭雨新秘書的陳菊與郭雨新合照。
海外團體買下《華盛頓郵報》廣告,以中英文刊登「擁護郭雨新競選總統」的決心,並登出他的五項政見。
2007年,在郭雨新紀念墓園。
Source from Taiwan People News 民報 http://www.peoplenews.tw/news/b1f5756c-8f37-4a10-a18b-06ac6ecc0f50
Posted in 09/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