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北加州百人大合唱
作者 江正吉
- 一. 前言
在四月初時收到北加州台灣會館的電郵 如下:
Subject: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音樂會北加州首演!
親愛的鄉親們!
北加州台灣會館很榮幸承辦國立臺灣交響樂團蕭泰然紀念音樂會, 音樂會時間將在8/4下午3:30於美國專業音樂廳San Jose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隆重登場!
這是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成立73年來第一次來美國巡演, 有我們臺灣最優秀的音樂家, 結合我們本地各台灣人社團對音樂有無限熱忱的百人大合唱, 將用最美的音樂及最感動的詮釋,讓世界聽見台灣!
難得機會,錯過會槌心肝啊!
懇請大家踴躍支持!
閱完這電郵,尤其是那「百人大合唱」幾個字特別吸引我。也讓我憶起十幾年前在NJ 時參加了「拾音」合唱團期間那種開朗愉快的心情。本已平靜的心湖開始起了漣漪,有那麼躍躍欲試的念頭。但是礙於我這個人的木訥個性,羞於主動的去接觸主辦單位。直到五月中旬去臺灣會館聽演講,偶遇會館總幹事美星姊,她一見到就開口????我參加百人合唱團並告訴我還缺男士們,於是順水推舟點頭答應了。也讓我深切體會到「物以稀為貴」的真意。美星姊就是籌辦本次音樂會百人大合唱的主要負責人。
次日在歡送教會牧師退休的午餐中,與一位從DC搬來加州的吳姓朋友同桌,他提起日昨在會館百人合唱的練唱情形以及他個人對合唱的興趣,尤其是大型樂團配合著百人合唱那種感覺(FEELING)真不知怎麼形容,總之,就是十分美妙的。並不斷鼓勵我也加入。他還遊說我不管歌聲的好壞,只要你不放炮,就算「拿香跟拜」就可以了。說得我心動,於是鼓起勇氣報名參加了。
- 二. 練唱
美星姊是早期師大音樂系畢業,主修聲樂。深知教唱大型合唱團非得找一位資深有教唱經驗的老師不可。藉著她的名氣及人脈,多方尋覓終於找到一位名指揮家兼教唱大型合唱團的資深音樂老師—王瑜璉。以下是王瑜璉老師為我們特別指導的練唱時間及我們要練唱的曲目:
4/29,5/20,6/24,7/8,7/22,7/29 下午3點在台灣會館(4413 Fortran CT. San Jose Ca. 95134 迦南教會樓上)
1 愛與希望(1947)
2 台灣翠青(1947)
3 點心擔(DianXin)
王老師特別叮嚀在每次練唱,團員必須提前一個小時做分部練唱。六次的練唱三首歌曲,簡直有點像當年托福班似的密集課程。好在王老師還提供各分部(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及男低音)單獨練唱的錄音,因此可以在家自己練唱。對我而言,三首歌都很熟習,增加了我的信心。據說由丹田發出的聲音將會更悅耳,在求好心切的心理作祟下,我進入google 去研究如何由丹田來發聲,看能否改進我的歌聲。這有點像臨時抱佛腳的鞭策我自己。以下幾項就是我抱的佛腳,讀者不仿掩嘴一笑:
「學會放鬆的演唱」
「打通三腔共鳴,讓你擁有專業的聲音」
「學會丹田用力,讓你說話和唱歌更有魅力」
除外,我每天上、下午及晚上各練一次,因為怕吵到太座的安寧,不敢放聲大唱,但又覺得不過隠。於是在傍晚時分,騎著鐵馬到離家約兩哩路程的 Coyote Hill, 面對著空曠無人的大自然空間大聲的唱了出來。偶爾看到有人走近了,聲音又自動的降低。這種伸縮自如的歌唱帶給我的快樂,不知道如何以寸管來描述。總之,爽極了。
再來談談王老師的教唱,三點準時上課,幾乎沒團員遲到,可見大家都把這人生難得一遇的百人合唱團十分認真的期待著,期盼一唱成名。説真的,王老師教得非常認真,且一點不含糊。她能抓住那一部唱走調了,馬上喊停,要求該部重唱,直到合乎她的要求。更厲害的是她有四聲帶的本能,一會兒唱出女高音的正確唱法,一會兒又用女低音的聲帶校正該部的走調。她也能唱出男高音或男低音的聲調以及應有的表情。她強調唱歌不僅是唱出正確的聲調,還要以表情唱出味道來。誠然。
隨著時間的快逝,六次的練唱很快的結束,因為團員程度的參差不齊,王老師又得傷腦筋來安排團員的位置。 她認為大合唱的效果是由女高音部為主,因為她們唱的是主弦律,再來就是男高音部。好在女高音部團員中,有過半是跟隨王老師多時,她很清楚那幾位是高手。於是她先安排在不同的位置(暗樁),其餘就隨意安置。男高音部也以類似的安排,只不過是由練唱時的 Leader 主導。
- 三. 預演
音樂會演出的日期是八月四日。為了期盼演唱會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籌備單位及指揮要求所有團員在演出的前一天務必齊聚演唱會場做最後的衝刺,看看以下寄給團員的電郵即可得知他們的認真:
Dear All!
提醒大家:
8/3 上午10:30在San Jose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集合
(255 S Almaden Blvd, San Jose, CA 95113 )
請穿著合唱團制服:
女生:白上衣黑裙子黑包鞋,膚色襪子!
男生:白襯衫黑西裝外套黑褲子黑皮鞋黑襪子黑領結
預演當天所有團員在十點半之前幾乎都聚集在該Arts center 底層的預演㕔,指揮王老師開始做上正式舞台之前的練唱。至十一點半當交響樂團就位之後 ,我們就順序走上了舞台。由享有世界級的樂團指揮陳美安女士開始指揮我們這群百人合唱團配合著樂團做正式演出的練唱。她的要求比王老師有過之,尤其是在表情方面更要隨著歌聲的高低適度的表達出來而不覺造作,可真有其難度。除了在歌唱方面的要求外,還要團員們手持歌譜的姿勢必須整齊一致,就連上下舞台的次序及台風也要顯出有經職業訓練過的態勢。信不信由你,光是上下舞台的練習就有數次之多。團員們比小學生都聼話。想想從早上九點出門,直至下午四點鐘才到家,屈指一數也有七個鐘,説一點不累,絕對是騙人的。
- 四. 正式演唱
音樂會是在八月四日下午三點半開始,然而我們百人合唱團人員照樣要在十點半前扺達預演廳,由王老師指揮做正式演唱前的衝刺。接著又是練習上下舞台的台風及演唱時手持歌譜的姿勢。看著團員們的一擧一動,個個有模有樣,認真得看不出有些微的疲憊。相信兩位指揮老師一定相當滿意。難怪陳指揮叫我們這些團員分別以「男老師們」、「女老師們」的稱呼。
音樂會準三點半開始。上半場是由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演奏蕭泰然先生的作品「出頭天進行曲」及「來自福爾摩沙的天使」。接著是德弗乍克 ( A. Dvorak ) 的作品 95 E 小調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 Symphony No. 9 in E Minor ” From the New World “. Op. 95. 全場兩千多位音樂愛好者鴉雀無聲,沉迷於國家級交響樂團的演出。
中場休息後,由國寶級鋼琴家陳毓襄女士獨奏蕭泰然鋼琴協奏曲,作品53。獨奏完後,接著是女高音獨唱。正當舞台工作人員搬動演奏型鋼琴之際,百人合唱團員們迅速走向後台整隊,預備上場。很可惜沒有聼到優美的女高音獨唱。等待上場之前,王老師還特地壓低聲音再度提醒團員們上台台風及演唱時持歌譜的姿勢,以及上場後演唱之前記得揮手向聽(觀)衆們打招呼。此時可以感覺出團員們開始有點緊張。
勤練了六次加上在舞台上的預演,終於要正式演出了。百多個合唱團員依序步上舞台。等站穩了後全体揮手向全場音樂愛好者打招呼。指揮陳老師進場,又是一陣拍手叫好聲,當陳老師站上指揮台,全場再度鴉雀無聲。團員們注視著指揮,右手持指揮棒左手掌平擧胸前,團員們隨即擧起歌譜,完全遵循演前的練習。樂團開始演奏蕭泰然作品(1947序曲)終結樂章之一「愛與希望」前奏,注視著指揮的手勢,百人大合唱於焉開始。接著唱樂章之二「臺灣翠青」。在最後一句「 For Mo Sa 」的 「Sa」字,全體團員按照陳老師及王老師的特別叮嚀,由唱出「Sa」字即刻收回,再從無聲漸漸放大直到指揮棒一停,大家即刻都停止。我們在台上感覺效果不錯,相信全場聽眾應該覺得超棒,否則為什麼「安可」聲不絕於耳。於是指揮陳老師應聼衆要求加唱一首事先準備好的「安可」曲「點心担」,此曲詞也是出自於蕭泰然之手筆:「想著楊桃湯冬瓜茶。心涼脾肚開。若是 Seven Up Co-ca-co-la 氣味天差地。想著楊桃湯冬瓜茶 來啊!飲一杯 擱一杯⋯⋯⋯⋯」。歌詞切切實實的描述了在炎熱的台灣,一杯土產的飲料–楊桃湯,冬瓜茶,遠勝過外來的 7 UP,或可口可樂。不是嗎!接著進入這首歌的主題 「台北圓環仔 新竹貢圓 彰化肉圓 老鼠仔麵 台中鵝仔肉 台南担麫 高雄海鮮 屏東碗粿 ⋯⋯⋯⋯」聼了不禁令人涶涏三尺。描述得多麼入味,蕭泰然先生真不愧為臺灣音樂之父。
唱完安可曲「點心担」,掌聲加安可聲久久不停,指揮走到後台又走出來,因為原先就沒有安排第二首安可曲,只好將很可能成為台灣國的國歌「台灣翠青」再唱一次,不過在唱到最後一句 「For Mo Sa」的Sa 字,竟然 Sa 過頭了,反倒引起了聽眾更熱烈的掌聲,這可是沒想到的效果。音樂會就在台上、台下笑聲混為一体而圓滿結束。
- 五. 文後言
筆者三生有幸能有機會參與百人大合唱之一,又有臺灣國家級交響樂團配合著演唱,內心的感受正如前言所逑,十分美妙,絕非三言兩語可以道盡。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至於說安可曲,多多少少有靠親朋好友的捧場,講白一點,設有暗樁以備尷尬的局面發生。其實這也是聽眾給予演唱者的一種鼓勵。此良風可展。
本次音樂會由北加州台灣會館主辦,所有參與籌辦的人員,個個晝夜不休,從場地的尋覓,音樂會的文宣等等。可知主辦此一大型音樂會除人力物力之外,財力更是所費不貲,絕非主辦單位可獨撑,又得靠關係四方找尋大小場商共襄盛舉。為此,感謝、感謝、再感謝。
筆者不才,絞盡腦汁,終於擠出下列一首打油詩以做為本文的結束。
百聲齊鳴 和諧一致
人人稱讚 掌聲不絕
大小場商 共襄盛舉
合北加州 各路精英
唱出台美人的心聲
北加州百人合唱團 (北加州各路精英)
百人合唱團與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左:世界級名指揮家 陳美安女士 (陳老師)
右:音樂會主要籌辦人 黄美星女士
Source from Mr. G. Chiang 08/2018
Posted in 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