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
編者 陳芳明
〈序〉爲了不讓歷史重演
壹
戰後台灣社會內部的政治緊張與文化矛盾衝突,鑄造於一九四七年發生的二二八事件。在台灣四百年的歷史上,再也找不到第二個政治事件,對台灣人民的價値觀念、思想方式與生活態度,產生如此巨大的衝擊。無可否認的,二二八事件的影響,已經變成台灣文化深層結構中的重要部份。台灣人展對政治的畏懼,對現實的疏離,對歷史的逃避,都可以在一九四七年的流血經驗中找到原因。同樣的,台灣人民對國家的認同、主權的探索、文化的重建, 也都是以二二八事件做爲主要的分水嶺。
然而,面對這樣重大的歷史事件,受創的台灣人民恐怕還沒有得到深刻的瞭解。自事件發生以後的四十年來,在台灣島上有關戰後初期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硏究,至今仍然荒蕪未闢,遑論對二二八事件的討論。這個事實,典型反映了台灣人民對強權的屈服,以及對歷史敎訓的缺乏反省。有關二二八事件的撰述,島內至今還仍然沒有產生一部站在台灣人立場的作品。
逃避歷史,其實是等於在逃避責任。台灣人民仍然還未學習到如何去克服心理上的障礙,仍然還馴服地去承受歷史所留下來的苦果。但是,這種一代又一代的逃避,並不能使噩夢消失。如果我們不能及時醒轉過來,這一場噩夢,恐怕就要化爲台灣文化傳統中的一個宿命。結局如果是這樣的話,大槪沒有一位台灣人樂於去見到。
在歷史上,受過那麼多不同統治者的壓迫,台灣人民對於統治者的瞭解,竟還只停留在浮面、片面的階段。到今天,台灣學術界還沒有產生最佳品質的滿淸治台史,也沒有完整的、深刻的日本據台史,更沒有突破性的國民黨統治台灣史,對於這種現象,有一種流行的說法是,統治者控制了我們的史料,使我們對歷史的認識受到嚴重阻撓。這種說法應該是可以成立的,因爲日本人、國民黨確實有計劃、有系統地毀滅不少史料。然而,毀滅史料的行動,並不能完全毀掉整個歷史事實。
以二二八事件的史實爲例,國民黨不僅掩藏史料、燒毀資料,甚至還以扭曲、醜化的手法來建立官方的歷史解釋。經過這四十年時間的沖刷,二二八事件的史實並沒有全然湮滅。國民黨的破壞,確實使史實的重建造成很大的創傷,但台灣人民對於事件的記憶,民間對於史料的保存,仍然還是極爲豐富的。在台灣,許多人忽視的報章雜誌仍散存四方;在文字記載之外,民間的記憶也可塡補一些歷史的空白。在海外,這方面的資料更是卷帙浩繁。「禮失則求諸野」,在海外的台灣人其實可以開始進行史料的蒐集。在中國、香港、日本、美國,還可以發掘到豐碩的史料。問題在於,我們要不要辛勤去做?
面對尙存的豐富史料,台灣人實在沒有理由再把歷史撰寫權拱手讓給統治者。停留在指控統治者的階段,並不能使歷史眞相復原;相反的,這種指控益加使我們的歷史硏究更趨怠惰。對於統治者蒙蔽歷史的最佳指控,便是積極寫出一部完整的歷史。以事實揭穿統治者的本質,以史實的重建來反擊統治者的蒙蔽,才是我們能夠做到的報復。
貳
一九八七年二月廿八日,一群旅居海外的學者專家,聚集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的南灣,舉行了一場「二二八事件四十週年紀念學術討論會」。這次討論會,是事件發生以來,台灣人第一次打破政治禁忌,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觀點,廣泛探討二二八事件的背景及其影響。這次會議是由四個單位共同合辦,包括:北美洲台灣人敎授協會、全美台灣同鄕會、北加州台灣同鄕聯合會,以及『台灣文化』雙月刊。
當這場會議在海外舉行時,台灣全島各地正如火如荼展開二二八和平日的遊行活動。如果說,台灣人已經開始學習如何克服內心的恐懼,那麼,一九八七年應該可以視爲一個重要的起點。台灣的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是由陳永興、李勝雄、鄭南榕催生的。他們的行動,代表台灣新生代對二二八事件的看法。正因爲有公開遊行的活動,才使得過去經驗過事件的上一代人們開始又掀開記憶的黑盒。沉埋已久的內心秘密,以含蓄的、間接的、被動的方式透露出來。
二二八和平日活動,是一個轉捩點。許多長期保存沉默的人士,無數對政治感到冷漠的知識份子,都紛紛跨出自我限定的禁區,重新面對歷史的現實。這項突破,非常有助於口述歷史的工作。在台灣社會的孤寂角落,終於有人把一些殘存的記憶,拿出來放在陽光底下。二二八事件的史實,早就應該重建。在事件發生四十年之後,才著手進行重建的工作,似乎顯得過遲了。但是,縱然這是過遲的工作,對於震慑於恐懼中的台灣民族心靈當有正面的影響。較諸統治者的扭曲,以及受害者的遺忘,這種保存記憶的努力,終究是不會過遲的。
海外台灣人對二二八事件的討論,從六〇年代以來就陸陸續續在進行了。不過,眞正從學術的觀點、嚴謹的態度來批評這個事件,大槪還是以這次四十週年紀念的學術討論會爲第一次。把二二八事件當作一種學術性的問題來處理,並不意味著台灣人從此要與過去的血淚劃淸界綫。恰恰相反,爲了使台灣人對事件發生的本質有更深刻的認識,我們就不能永遠以吶喊口號的方式來發抒鬱抑的情緒,而應該是以冷靜的思考、謹愼的觀察與科學分析,來透視整個事件的始末,這樣才能夠反省歷史的敎訓。
這次討論會分成三組進行,會議的內容大致如下:
第一組:事件的歷史解釋方法與立場
彭明敏:二二八事件在戰後台灣的歷史意義
林宗光:美國眼中的二二八事件
蕭欣義:賴、馬、魏二二八硏究初稿評介
張富美:二二八事件參考資料的評介
第二組:事件的背景與影響
張旭成:二二八事件的政治背景及影響
簡炯仁:事變前夜的台灣社會結構
謝聰敏:四十年的持久戰
第三組:事件的人物與文學
林宗義:林茂生與二二八事件 —— 他的處境與苦悶
林衡哲:從吳濁流文學看二二八
陳芳明:戰後初期的謝雪紅
從這些題目,就可以瞭解這次學術討論會的內容是多樣性的;參加者分別從政治、文化、社會的角度來分析事件的過程。收在這本書的文章,便是這次討論會的一部份成績。
我們感到遺憾的是,彭明敏、蕭欣義、簡炯仁三位學者最後未能把演講的大綱寫成文章。他們在討論會中提出的見解與分析,極爲精闢獨到,贏得在場聽衆的高度稱讚。尤其是簡炯仁以他政治科學的訓練,分析二二八事件之前的台灣社會結構,他引用的史實與數據,頗爲引人。雖然他的文章終於沒有收入本書,但相信在適當的時機,他們還是會發表出來的。蕭欣義的演講,便是對國民黨學者賴澤涵、魏萼、與美國敎授馬若孟合寫的『十四天與四十年』 一書初稿的內容予以剖析,賴、魏、馬的作品,將是第一部以英文寫成的二二八事件專著。日後這本英文書出版時,相信蕭欣義一定會提出他有力的駁論。
叁
收在這本書的附錄部份,是爲了讓台灣人民瞭解權力人物是如何看待二二八事件。楊亮功的「二二八事件調査報吿」是今年台灣最熱門的、受到最多注意的官方文件。在一九四七年,楊亮功以「閩台監察使」的身份來台視察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原因與經過,他的觀點最能具體代表當時國民黨對事件所持的態度。在這個文件公佈之前,一般人士都以爲楊亮功會以較客觀的立場來紀錄他的觀察、見聞。然而,今年三月九日在台灣正式公佈之後,輿情嘩然。原來這份所謂的調査報吿,只不過是當年鎭壓台灣人民的陳儀與白崇禧的觀點之延伸。楊亮功的調査報吿,通篇文字都代表了官意,對於台灣人民的受害受創,全然隻字不提。我們把這篇報吿全文收入,主要是爲了留下歷史紀錄,讓台灣人知道當年國民黨的心態的粗暴與傲慢。
緊跟楊亮功之後的另一篇文字,則是當年與楊亮功同赴台灣的另一位監察委員何漢文所寫的報導。他的歷史見証和楊亮功的文件截然不同。何漢文對事件的來龍去脈頗能把握重點,對於陳儀政府如何剝削,國民黨軍隊如何鎭壓,都有提綱挈領的紀錄。何漢文的「二二八事件見聞紀略」,發表在中共的官方刊物『湖南文史資料』第四輯,把這篇文章與楊亮功的報吿併放一起對照,更可以讓我們比較出雙方的見解、態度之差異。
另外兩篇文字,則是事件的親歷者所留下來的兩篇證詞:一就是蘇新的「二二八起義前的台灣情勢」,一是王思翔的「台灣二月革命導論」。蘇新是台共的領導人之一,而王思翔則是戰後初期來台的左翼作家。他們兩人都同時與台灣女傑謝雪紅有過共事的經驗,也都親身經歷二二八事件的過程。不過,他們寫成這些文字時,已經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因此,他們的看法,代表了中國領導人對事件評估的態度。王思翔的歷史解釋,可以說過份膨脹了中共在事件中歷史的地位。蘇新的文字,則較接近事實,把事件的背景做一扼要的交代。
爲什麼要收入蘇新與王思翔的文字?因爲中共建國以後,每年都會舉行台灣二二八起義紀念會。他們總是宣稱,這次「起義」是由中共領導的,甚至宣稱這個事件是配合了毛澤東堅持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然而,在一九八O年以後,中共官方突然又避免去談二二八事件,其背後原因是爲了推動所謂「和平統一」的宣傳與統戰。中共爲了達到統一台灣的目的,爲了使國民黨能夠與北京談判,遂不再提到台灣人民的「起義」了。二二八事件的歷史意義至此又被中共官方所贬低。因此,把蘇新、王思翔的文章收在這裡,一方面可以讓台灣人瞭解過去中共是如何解釋二二八事件,一方面可以拿來對照今天中共對台政策的前後矛盾。
肆
這本學術論文集,不能完全槪括二二八事件的始末;但我們相信,這是我們硏究二二八事件的一個新的出發點。以這種嚴肅的態度爲基礎,一份較爲完整的事件硏究在日後將可誕生。因爲這個事件所牽涉的範圍極爲廣泛,我們還需要對當年的政治、經濟、社會的結構作深入的探討。況且,二二八的後續性與後遺症,仍然一直發展到一九五〇年代。所以,一部全面的、宏觀的歷史作品,將是台灣人民的共同期待。
我們不殫其煩,不辭辛勞地反覆討論二二八事件,並非只是爲了發抒情緖而已。台灣人的內心深處,總是I再擔心同樣的事件會再度發生。因此,我們常常提到二二八事件,是爲了不讓歷史重演。在這本書出版時,我們必須再次提醒,一個不知尊重歷史、敬畏人民的民族,最後終於躱不過墮落、沉淪、滅亡的命運。台灣人不能不知道歷史,更不能不知道二二八事件。追求歷史的眞相,是一種義務,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美德。
一九八八年九月十日聖荷西
編者 陳芳明
台灣左營人;一九四七年生,一九六九年畢業於輔仁大學歷史系,一九七三年獲台大史學研究所碩士,一九七四年赴美,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攻讀史學,現爲「台灣文化」總編輯,「台灣文庫」執行編輯。
他的筆名比眞名更廣爲人知,他以「陳嘉農」寫詩與散文,以「宋冬陽」寫文學評論, 以「施敏輝」寫政論文章,本行則是史學專家。他的作品集有「鏡子與影子」「詩與現實」「受傷的蘆葦」「放膽文章拚命酒」「台灣人的歷史與意識」「在時代分合的路口」「在美麗島的旗幟下」「鞭傷之島」,並爲台灣文庫主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楊逵的文學生涯」「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目前正在撰述「謝雪紅評傳」。
Published in 11/1988
Posted in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