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台灣會館老人中心
Taiwanese American Senior Center
作者 林炎誠
台灣會館老人中心創立史
隨着兒女定居美國的台灣耆老在新環境下的寂寞及語言困難需要朋友分享快樂分擔憂愁。耆老們因理念不同及宗教信仰不同分別在1988-1993年間組識不同團體。在紐約有「大紐約區台灣人基督徒長輩會」(簡稱長輩會)每星期五在台灣會館活動,「大紐約區長春會」(簡稱長春會)長期在會館每週使用四天,後來改為只在星期三活動,及「紐約台灣松柏會」(簡稱松柏會)每週二在台灣會館聚會。
2001年12月17日,台灣會館理事會在理事長李汝城領導下成立台灣會館鄉親俱樂部(Taiwan Center Senior Citizens Club),後來改為鄉親會(Taiwanese American Senior Center)以擴大耆老服務,建立友誼,促進團結互助,康樂健身,謀求會員社會福利,解決會員生活問題及申請政府補助。推舉李鵬爲首界總幹事。由李汝城,尤欽德,及蔡明峯向紐約州政府登記註冊。2002年7月,會館開始整修擴大空間及設備。在這期間,耆老們到華僑文教中心活動。 2002年11月,會館整修完畢,開放每週五天給耆老活動,邀請長輩會,長春會,及松柏會從文教中心搬回會館。
2003 年1月14日,長輩會會長張俊雄,長春會會長何錦華,及松柏會會長陳英隆在華僑文教中心主任吳學誠及副主任孫國祥的鼓勵下決定解散他們的會,合併為一會,希望回台灣會館活動。這聯合會稱「大紐約區台灣老人聯合會(Taiwanese Senior Citizen Center)」。3月12日新理事長賴弘典就任,經理事會通過,決議「歡迎所有台灣老人回來會館使用」「凡使用會館的長輩都屬於「台灣會館老人中心(Taiwanese American Senior Center, Inc)」簡稱TASC;各團體組識的活動在會館老人中心體制下可獨立運作。3月21日長輩會會長張俊雄,長春會會長何錦華,松柏會會長陳英隆,及鄉親會會長周秀琴薟同意書,向外宣布共同負起建立台灣會館老人中心重大責任,服務台灣人社區,並追求多元化,用愛心包容,尊重対方的文明團契,作海外台灣人合作的楷範。耆老們開始向老人中心登記報名,由林炎誠委員整理會員錄,人數約300人。
2003年底會館設老人中心管理委員會由賴弘典當主席,林秀合當執行長總籌活動及協調各會的互動,並設委員七人,三位是會館理事(陳春蘭,蔡明峰,尤欽德),四位爲原各老人會代表(何錦華,吳淑慧,周秀琴,及吳發鎮)。2004年1月,老人中心及其管理委員會開始運作。
合併初期,各老人會難免不習慣。雖然會員超過300人,但無法達到每天有60人午餐的纽约老人局標準。後來長輩會也因需要作禮拜而退出老人中心,獨立在星期五運作。老人中心每週改作四天活動,也改為會長制。歷屆會長爲何錦華,吳發鎮,彭吉浦,周秀琴,陳金英,黃才春,胡慶祥,及林淑滿。委員也由7人增加到20多人。委員由會員推薦選舉,會長由委員們選出。爲了增加收入老人中心設立董事會。董事每年奉獻$500,董事長一年捐$5,000。感謝陳隆豊多年來當董事長的奉獻。也感謝大家對老年人的支持,老人中心雖需付一半的收入給台灣會館作場地使用費,基金也足夠有餘。
台灣會館老人中心會員需滿60嵗,會費每年$60幾年後增加到$100。60歲以下則屬台灣會館普通贊助會員,會費每年$100後來增加到$140。
老人中心的活動
感謝義工老師的辛苦。老人中心活動每天從早上10點到下午3點,每小時有不同的活動。有健康保健操、排舞、乒乓、韻律舞、手語、瑜珈、太極拳、元極舞、合唱團、團體舞、讚美操、氣功操、民族舞蹈、外丹功、社交舞、卡拉OK、英語、書法、水墨畫、木雕、胡琴、電腦、彩帶舞、及每月一次剪髮。不參加活動時,閒談有說有笑。每個月或每兩個月有慶生會。偶而有郊遊。義工老師的芳名如下:陳金蓮、施涼沼、Mark Lin、 林紅玉、陳錦琴、陳金英、王惠津、羅盈洋、林和子、李水蓮、林士堂、牟林斯清、倪安琪、李莉萍、周勻之、李林榮峰、王正吉、莊富美、李碧珠、孫愛華、陳炳衡、林雅玲、林上、王康德、陳拱志、蔡銘洪、王怡筑、林意芳、趙美麗、Nancy 黃、謝老師、及凌映雪等。
老人中心在社區扮演的角色
老人中心的會員幾乎都是愛台灣的台美人,大部份已退休,抱着鍛練身體及培養愉快的心情來會館;再加上勤勞的義工老師,培養出有活力而且多才多藝的會員。耆老們在社區扮演不同角色。他們爲台灣發聲,參加聯合國示威遊行,移民節在紐約市第六大道上大跳阿里山的姑娘,農曆年在法拉盛遊行,去養老院表演慰問老年人,也被邀請到別的社團表演,受到政治人物的關照。
家裡有老人是福。讓這些活寶發揚光大,爲台灣發光。
2017年10月12日
紐約台灣會館老人中心的運動操課 Flushing, NY (05/25/2004)
紐約台灣會館老人中心參與國際移民文化大遊行 New York, NY (07/16/2005)
Source from Ms. S. Lin 10/2017
Posted in 1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