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鼎秀回憶錄
作者 : 劉鼎秀
我於2010年的年底過了我•七十歲的生日。古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我已經成為稀有級的老人了,當然隨著醫學的進步,營養保健的著重,我們這一代人的壽命比古時候的人延長許多,現在人活到七十歲已經不算稀奇了。但是七十歲對於一個人來說總算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二年多前當我決定開始寫我的回憶錄時,我希望自己送I合自己一份七十歲的生日的禮物,那就是我的回憶錄。
我在寫我的回憶錄之前常常在想一個問題,那就是我過了這一生到底在這世界上留下什麼痕跡呢?難道就這樣無聲無息的走了?我的心裏告訴我:「不、不,我一定要寫我的回憶錄」,當我將這個計畫告訴幼雲時,她問我誰要看你的憶錄,我答說,我可以自己出書,然後送給關心我的人們看。我承認我的一生沒有豐功偉業,也不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但是我經歷的七十多個年頭有特殊的歷史背景,也有個人的獨特之處,我常常自嘲自己是大時代的小人物。最重要的是我要將我一生的故事忠實的陳述出來,也許可以在這世上留下一點點的痕跡。雖然我的一生中有喜也有悲,但是我覺得我是一位幸運的人,從小就得到特別的母愛,生長在一個醫師世家,在無憂無慮的環境下,專心念書求學,以第一名考進台大農化系,幸運地遇上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生化系的Dr.Engel,獲得該系的獎學金和博士學位,後來在普渡大學和韋恩大學醫學院做硏究工作,並且在美國有名的藥廠Pfizer(過去的Warner-Lambert)做過高等研究員及Director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一路走來相當順利,有時候在人生旅途上碰到不平坦的時候,卻也都能夠幸運地跨過去。
回想我的一生所經歷的事情,有些是自己所追求得到的,有些是純屬命運的安排吧!覽如說我進入我所希望就讀的成功中學和台灣大學應該是由於自己努力用功的結果,但是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金門服役,是我的命運吧!雖然那段日子相當辛苦,可是我確定學到許多人生哲學。出國留學是大時代的潮流,也是我的命運註定所使然。I960年代台大畢業生留學美國成為一股潮流,我也隨著這個波浪從台灣湧向彼岸的美國。1964年當我正在為我的前途猶豫不決時卻很幸運地在台北見到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生化系主任Dr.Engel,不久之後,他給了我該校的入學許可証和每個月的200元美金的助學金。這是我一生重要的轉捩點。
我從1964年到美國一直到如今,這也是當初出國時始料未及之事,經過五年的努力,我拿到博士學位達到我出國時的願望。我在Dr Kendal King的指導下完成「纖維素分解酵素」的論文。從1969年至1988年那20年的時間,我很順利地在學術界和製藥界工作。我的學術方面的專長在於血液凝固和分解的研究,曾經在普渡大學的Dr. Edwin Mertz和韋恩大學醫學院的Dr. Walter Seegefs做過研究工作。我的這二位恩師是這一方面硏究的專家。我在製藥界的工作經驗包括派克(Parke-Davis)、華納蘭伯(Warner-Lambert)和輝瑞(Pfizer)等藥廠。其實這三家藥廠先後合併成為一家,就是現在全美最大的藥廠-輝瑞(Pfizer)。我於1977年當我36歲時很幸運地做到Director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的職位,在當時的環境下,身為一位亞洲人能担任此重要主管位置實在難得。我於1987年底結束了在華納蘭伯藥廠的工作,從1988年開始經歷了另外一段不同的生涯,從經營創始生技公司到生產經銷健康食品,又兼職社區大學(Community College)的教學工作。
隨著念書或工作的關係,.我曾經在美國住過維吉尼亞(Virginia)、印弟安那(Indiana),密西根(Michigan)和紐澤西(New Jersey)州。1989年從東岸搬到西岸(San Jose)居住,享受加州的
陽光和美好的天氣,可是也不能忘懷故鄉-台灣,那裏有我的親戚朋友,有我的回憶,我希望生活在那裏的人會有更多的人權、民主和自由,就好像我在美國所享受到的一樣。
在我的人生路途上,有時候靠自己的勞力,有時候受到不可捉摸的命運支配。有時候在十字路□排徊,企圖做一個明智的抉擇。到底什麼是個明智的抉擇?可能是見人見智而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吧。不過,我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Dr Kendal King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指示。他說當人們在面對困難的選擇時,不妨將自己想像成一個年老垂死的人正在回想他的一生,那時候覺得自己走那一條路才對就是正確的道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更覺得他的說法很有道理。
我也覺得自己相當幸運,當我瀕臨掉入深淵時,卻遇到貴人扶持,使我能夠走上康莊大道。對於關心我,愛護我的人,我心存感激,對於沒有緣份的人就不用強求了。
這本書是為了記錄我的一生,獻給所有關心我的人所寫的。能夠順利出版這本書,我特別要感謝下面幾個人,首先我要感謝我的太太幼雲的合作,當我思潮來時,我疾筆而書,將我自己埋藏在我的辦公室,她就得管理店裏的一切。我必需感謝張麗雪為我耐心的打字,她更為我編排這本書,使它看起來更有可讀性。我也要感謝曾鴻圖、蔡嘉寅夫婦、洪其璧夫婦和李敏益夫婦幫我校正我的初稿和提供一些建議。
Posted in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