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烒明醫師與吳秀惠醫師的故事(下)
楊遠薰
昔日瀟灑的台灣男兒。由左至右:羅福全、彭明敏、周烒明與蔡同榮。(羅福全提供照片)
學術界放異彩
周烒明醫師在醫學研究上有數個十分受人矚目的發現。
早在1965年,周醫師在威斯康辛大學醫學院擔任助理教授時,就發現會引起脫髓炎(PML)的新病毒。1967年,他又發現IBM(Inelusion Body Myositis)的新肌肉疾病,在Science的學術雜誌上發表後,引起廣泛的重視。
1971年,他任職西維琴尼亞大學時,進一步提出有感染性的Adenovirus病毒的「慢性病毒相似論」,在Neuropathol Exp Neurol學術雜誌上發表,獲得該年度最優秀的「摩爾論文獎(Mathew Moor Award)」。
此Adenovirus病毒的發現隨後導致許多相關性的醫學研究。著名的醫學博士Dr. Prion 因此於1973年發現由Adenovirus Type 32引起的新慢性腦炎,對人類的健康具有劃時代的貢獻。周教授則於1971年至1980年的十年期間,與諾貝爾獎得主Dr. D. C. Gajdusek合作共同發表了許多有關慢性腦炎的論文,備受矚目。
1978年,西維琴尼亞大學慶祝百年校慶,選出一百年來該校最傑出的十五名科學家,周烒明教授赫然名列其中,真是何其榮耀!
這些輝煌的學術成就使他成為素孚眾望的國際腦神經科專家。每年,不少世界各國的醫師都專程到西維琴尼亞大學,跟隨他做研究。他也經常應邀到日本、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和澳洲等國家當客座教授。
但是當他享譽醫學界,每年指導許多來自世界各國的腦神經科醫師時,他的心底始終有個遺憾。周醫師有感而發地說,因為他擔任在美國的台灣獨立聯盟的中央委員長,他最深愛的故鄉台灣竟沒有任何一個醫學院的畢業生申請隨他作研究,也沒有任何醫學院的教授推薦學生來和他學習,更沒有人敢請他回台講學。
1981年,聞名全球的克里夫蘭醫院(Cleveland Clinic)禮聘周醫師擔任神經病理科主任暨住院醫師訓練班主任。長期在大學執教的周教授認為這將是從事更多臨床診斷的好機會,乃接受新職,赴克里夫蘭走馬上任。
爾後十年,他成為全球診治腦神經疾病方面的權威,發表許多與臨床有關的神經肌肉、腦瘤和各種變性腦瘤的醫學論文,同時在1987年擔任美國神經病理學會副會長。
1991年,舊金山專門研究肌肉萎縮症的Forbes Norris ALS and Neuromuscular研究基金會聘請他擔任研究部主任。基於對基礎醫學研究的熱愛,在克里夫蘭醫院已服務滿十年的周醫師再度展開生涯的新規劃。他向克里夫蘭醫院請辭,與太太一起搬到舊金山,全心從事他關切的肌肉萎縮症的研究。
總計這一生,他一共發表將近三百篇的論文,其中屢有重大的醫學發現,尤其在追蹤病毒對各種腦神經肌肉疾病的研究上,更享有卓然的學術地位。
「一個人在困厄的環境裡,更能發揮潛能。」周烒明醫師頗有感觸地說。他當年執教於威斯康辛大學時,迫切希望藉學術上的表現取得在美國的合法居留,所以不斷奮發向上。在獲得西維琴尼亞大學聘書的剎那,感覺猶如絕處逢生,所以上任後,更加砥礪自己。
「回想起來,當年ROC護照被吊銷,促使我不斷鞭策自己,努力向前,倒也應驗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說法。」周醫師說
創立NATMA與NATWA
進入八十年代,在美國的台僑在歷經台灣的美麗島事件、林義雄家血案與陳文成命案等一連串事件的衝擊後,紛紛發起寫信與募款運動,群情激昂,逐漸形成一個台灣意識高漲的台僑社區。
因此在六十年代即致力台灣獨立運動的周烒明與吳秀惠醫師夫婦於1981年搬到克里夫蘭時,即受到克里夫蘭台灣鄉親們的歡迎。
吳秀惠醫師的英文名字叫Grace,人如其名,講話溫柔,舉止優雅,與周醫師兩人是眾所公認的一對紳士與淑女。她搬到克里夫蘭不久,隨即申請成立「國際特赦組織克城分會」,認養當時正在服刑的「美麗島」受難人陳菊。在陳菊坐牢的八年期間,克誠的國際特赦組織始終關懷不斷。
因為周醫師夫婦為人謙虛親切,很快地贏得克城同鄉的尊敬。吳秀惠醫師不久即被推選為1982年克里夫蘭台灣同鄉會會長,隔年又成為中西部台灣人夏令會總召集人。
做事仔細、計劃周詳的秀惠姊任克城台灣同鄉會會長期間,鄉會一片和氣。1983年,她在奧柏林大學(Oberlin College)舉辦中西部台灣人夏令會,節目精彩,參加人數空前,更因為美麗島事件的受難家屬許榮淑與周清玉的聯袂造訪而掀起了高潮。
此外,熱愛音樂的周烒明醫師在克里夫蘭還組了一個弦樂四重奏,每星期固定在周家練習,有時還應邀在同鄉會或朋友子女的婚宴中演出,日子過得多采多姿。所以吳秀惠說:「住在克里夫蘭的十年,因為常在鄉親一起做事、聯誼,直到現在,我們都還很懷念那裡的老朋友。」
由於克里夫蘭、芝加哥和聖路易一帶有不少台灣人的醫師,大家經常相聚。交誼時,眾人的話題總離不開台灣。善於組織工作的周烒明於是產生籌組「北美洲台灣人醫師協會(NATMA)」的構想,希望凝聚台灣人醫師的力量,做些有益故鄉的事情。
這項構想很快地得到俄亥俄州的許世模、陳哲雄、游祥修、陳克孝、張嘉榮、張高文、林毅夫、林一輝、林尊昌和許明雄等醫師們的支持,不久又獲得芝加哥的林靜竹,聖路易的朱真一、廖坤塗和林逸民,加州的陳惠亭和紐約的楊次雄等醫師們的熱烈響應,「北美洲台灣人醫師協會」於1983年在克里夫蘭正式成立,周烒明醫師眾望所歸地榮任創會會長。
NATMA成立後,周醫師利用公餘馬不停蹄地飛赴全美各地,為各分會催生,吳秀惠亦在電話中不停地邀約朋友們入會。在他們熱心的鼓吹與歷任會長辛勤的耕耘下,「北美洲台灣人醫師協會」陸續發展出巴爾的摩、芝加哥、克里夫蘭、堪薩斯、密西根、新英格蘭、大紐約、匹茲堡、費城、南加州、聖路易與華府等十多個分會。
NATMA數度組團回台,關心台灣的民主運動與醫療情形,尤其為推動台灣成為國際衛生組織如WHA的一分子而努力不歇。
就在「北美洲台灣人醫師協會」成立數年後,時在哈佛大學進修的呂秀蓮提議成立台灣人婦女會之議,亦得到吳秀惠等人的熱烈響應。於是在1988年,呂秀蓮、張富美、吳秀惠、葉錦如、王明玉、葉明霞、黃美惠、劉真真、陳麗英等二十來位姊妹在加州正式成立了「北美洲台灣婦女會(NATWA)」,公推現任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張富美為創會會長,吳秀惠為副會長,成立該會章程。
隔年,吳秀惠繼任會長,積極招兵買馬,拓展NATWA業務。目前,NATWA是所有台美社團中發展最迅速,活動力最強的一個社團組織。
周烒明與吳秀惠夫婦此後每年都相偕出席這兩個社團的年會。1997年四月,「北美洲台灣人醫師協會」與「北美洲台灣婦女會」在費城舉行首次聯合年會。NATMA頒獎給創會會長周烒明醫師,NATWA亦頒獎給第二屆會長吳秀惠醫師。
當他們兩人一起上台領獎時,是個非常感性的時刻,五百多名與會者全都起立鼓掌,掌聲歷久不息。周醫師致詞表示他由衷感激愛妻長期的支持,他們的受到愛戴,正象徵著這一代台美人追求的價值與理想。
退而不休的吳秀惠醫師與周烒明醫師
照片取自Winston Chou 部落格( winchou.blogspot.com)
挑戰巴金森疾病
在克里夫蘭的日子縱使溫馨,卻也有離別的時候。1991年,周醫師前往舊金山的「Forbes Norris ALS and Neuromuscular研究中心」就職,專心從事ALS的疾病研究。
ALS全名「Amyotrohpic Lateral Sclerosis」,中文學名叫「肌萎縮脊椎側索硬化症」,是一種現代醫學尚未全然瞭解的的肌肉萎縮症。美國著名的洋基(Yankee)隊棒球明星路格里(Henry Lou Gehrig)在其職棒生涯最巔峰的三十六歲那年,得到這種疾病,全身肌肉逐漸萎縮,四年後無助地離世。此後,「路格里疾病」成為這種疾病的代名詞。
「這種病的形成是因為人的腦部和脊椎內的運動神經細胞退化,無法傳遞神經訊息到肌肉,導致其所控制的肌肉萎縮所致。」周醫師解釋說。
「一般的症狀是肢體末梢先失去反應,逐漸地四肢失去功能,然後無法走路,手舉不起來,體重減輕,終至全身癱瘓,最後連說話、吞嚥與呼吸都有困難,等到控制呼吸的肌肉萎縮時,就是病人辭世的時候。」他又說。
「這種病不會影響思考功能,英國的物理天才霍金(Stephen Hawking)得到這種病許多年,仍能繼續發表舉世聞名的論文。」周醫師繼續解釋道:「但也正因病人的神智一直都很清楚,等於注視著自己一步一步走進死蔭幽谷,精神非常痛苦。」
路格里在1941年去世,迄今已逾半世紀,這種疾病仍是個難解的迷。周醫師和其工作同仁孜孜不倦地研究這種疾病的病因,抽絲剝繭地尋求可能的治療方式與緩和病情惡化的藥物,直到有一天,赫然發現自己也得到類似的疾病,不禁大吃一驚。
「他六十五歲生日那天,是個難忘的日子。」吳秀惠醫師說。她接著回憶道,那日,三個兒子都從各地回來,慶祝爸爸的生日。因為風和日麗,一家人決定去爬山,大家說說笑笑登到山頂。舉目四眺,金山灣盡在眼底,風景非常美麗,每個人的興致都很高昂。
不意在下山的途中,周醫師突感不適,心肌發生痙攣。家人趕緊送他到醫院急救。初步診斷的結果是心臟病,但複查之後,發現是巴金森(Parkinson)症,連周醫師本人都感到非常震驚。
「巴金森症的症狀是顫抖、行動緩慢、僵硬、走路有向前傾倒的現象。」周醫師說:「這種病和路格里症有許多類似的地方,病人的腦筋都很清楚,可以繼續做研究思考的工作。不同的是巴金森的症狀比較溫和,病情的發展也比較緩慢。」
身為神經系統的學者,周醫師決定以積極的態度挑戰巴金森症。他大量閱讀有關這方面的書籍與最新的研究消息,生活盡量過得如同平常人,一方面繼續作研究發表論文,另方面開始學拉大提琴,希藉刺激感覺與運動神經來放鬆自己,同時也藉刺激深部感覺與自律神經來增進四肢的協調。
由於長期在神經病理學的領域鑽研,他比一般人更能獲得這方面的的訊息,包括最新的治療方法、藥物與手術等,也更能以專業的知識與經驗判斷這些理論的根據與優劣。他更因此和吳秀惠、蔡銘祿等人在加州發起「台美人巴金森病互助會」,與其他的患者及家屬們分享經驗,互相鼓勵關懷。
「經驗與知識的分享很能鼓舞病人的精神。」周醫師說。如今,他們已在美國醫些城市推廣「巴金森病互助會」,更回台灣鼓吹類似互助會的創辦。目前,台北、台南和高雄都已成立巴金森病的互助團體。
周醫師餘1996年正式自學術界退休,與秀惠姊搬到奧立崗(Oregon)的波特蘭,過著寧靜的退休生活。他們經常外出旅行,或參加台美人的社團活動,或回台灣關心故鄉事,或應邀參加醫學座談,或與巴金森的病友們分享心得。
不久前,他們還作了一趟愉快的東瀛行,因為周醫師過去訓練的日本醫師們特地在日本為他舉辦了一個「感念恩師紀念會」,他們因此前往東瀛參加這項感性的聚會。此外,現今的台灣駐日大使羅福全伉儷亦是他們多年的好友,大家久別重逢,份外喜悅。
周醫師得到巴金森症迄今已六年,除了行動和言語比較緩慢,右手有些顫抖外,仍然繼續閱讀、思考、拉提琴與作畫,也還寫得一手端正的字。「不過,字越寫越小,巴金森症的病人通常有這種傾向。」他笑著說。
「我一直熱愛生命,但也有不明白自己能力的時候。」他說:「譬如我去年嘗試拉單槓,結果摔傷,此後所有巴金森症狀都明顯浮現,甚至不能吃也不能睡,頭昏欲嘔,難過得要死。後來到醫院進行複檢,發現腦部受傷,有兩處瘀血,動手術取出血塊後,才逐漸好轉。說來,秀惠不贊成我做較吃力的運動是對的。」
他接著又說:「我現在行動緩慢,出門都要靠秀惠幫忙。有時自己都忘了吃藥,幸好有她在旁提醒。」
周醫師深情地凝視著身旁的愛妻。年輕時,他感激她無怨無悔地支持他的理想,現在更珍惜她充滿愛心與耐心的照顧。從唸醫學院的日子算起,他們已經牽手走過五十年。年輕時曾經有過的青春美貌已逐漸遠去,留下來的是長久不變的愛與面臨病老時的憐惜和扶持。
這對五十年代留學美國的台灣人夫妻,在愛家、愛鄉、愛學術與追求理想的熱情引導下,如此認真地走過豐富的人生,也為台美人留下一個美麗的傳奇。(End)
Source from: 楊遠薰專欄
Posted on 10/25/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