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3. 林凱倫獲民主黨提名 角逐紐約州高院法官 | 08/2023

林凱倫獲民主黨提名 角逐紐約州高院法官

林凱倫表示正式接受州高等法院法官的提名,並感謝司法大會上所有人員的支持,右為退休法官伍元天。(記者高雲兒/攝影)

紐約州民主黨黨部於10日舉行年度司法大會,正式提名華裔林凱倫(Karen Lin)為州高等法院法官候選人,她將參加11月的州高等法院法官普選;如果當選,林凱倫將再創歷史,繼成為皇后區首位民選亞裔女性民事法官後,成為皇后區首名東亞裔女性州高等法院法官。

在退休法官伍元天主持的司法大會上,州參議員劉醇逸以及黃敏儀幕僚長柯立人,作為州眾議會第40選區民主黨司法大會代表,提名林凱倫為州高等法院法官候選人,該提名獲得了全票通過;劉醇逸提名時稱,林凱倫是一個有著無可挑剔的法律職業生涯的人,致力於社區服務,並以身為民主黨人而自豪,他稱雖然林凱倫當選民事法官僅一年,就競選州高等法院法官十分罕見,但認為其潛力無窮。

林凱倫表示正式接受該提名,並感謝司法大會上所有人員的支持,包括皇后郡民主黨領袖及國會眾議員米克斯(Gregory Meeks)和各級官員的支持,「你們打破了一個天花板,使我在33年後有可能站在這裡,雖然你們把標準定得很高,但我將盡我所能去接近它」。她自述三歲來美後,一直把皇后區當作自己的家,她稱「用法律來服務我的鄰居們是我的榮幸」。

從左往右:劉醇逸、林凱倫、米克斯(Gregory Meeks)。(記者高雲兒/攝影)

林凱倫曾任遺囑檢驗法院(Surrogate’s Court)聆訊官與布朗士民事房屋法庭法官,有25年的司法工作經驗及17年的法院工作經驗;去年年底,她以逾24萬最高票勝出,成為皇后區首位民選亞裔女性民事法官。

她表示,若自己當選,將繼續聆聽所有的案件,為請不起律師和翻譯的人提供幫助,如語言協助等,「作為一名法官,我的工作、角色和責任是確保每個人都能被公平地聽到、看到和對待,無論種族或民族。」她鼓勵所有的選民在11月積極投票。

米克斯則說,有一位來自社區的法官非常重要,「他們能夠理解社區的居民,從而做出公平的判斷」。除了林凱倫,其他四位被提名的法官為Cassandra Johnson、Peter J. Kelly、Hon. Scott Dunn、Jessica Earle-Gargan,五人將同時登上選票,角逐普選。

州參議員劉醇逸以及黃敏儀幕僚長柯立人,作為州眾議會第40選區民主黨司法大會代表,提名林凱倫為州高等法院法官,該提名獲得了全票通過。(記者高雲兒/攝影)

Source from

Yahoo News

世界日報

 

台灣二代移民林凱倫 從為母翻譯到成為法官

圖為林凱倫參選後,參加皇后區國殤日大遊行。(本報檔案照)

當選為皇后區首位亞裔女性民事法官後,身為台灣二代移民的林凱倫(Karen Lin),表示將為民眾作出公正的裁決,服務更多亞裔、移民及弱勢社區,也呼籲更多有志青年投入公職,增加亞裔的力量與代表性。

林凱倫三歲隨父母與哥哥由台灣移民美國,先後在皇后區法拉盛、傑克森高地(Jackson Heights)、貝賽(Bayside)等地居住;全家在法拉盛羅斯福大道近友聯街居住時,是當地的第一戶亞裔家庭,她從小幫父母當英語翻譯,意識到為他人發聲的重要性,並立志成為一名公共律師。

從水牛城紐約州大(SUNY at Buffalo)以及布碌崙(布魯克林)法學院畢業後,她曾在代表曼哈頓華埠的州參議員辦公室工作,學習住房相關的法律議題,後任州高等法院法庭律師協助法官,之後,她擔任紐約民事房屋法庭法官,處理房東房客糾紛。

林凱倫(左二)與她的丈夫及三位孩子。(林凱倫提供)

為專心扶養三個孩子,她暫時退離公職,並在他們長大後重返司法界,擔任遺囑檢驗法院(Surrogate’s Court)聆訊官。疫期,她讀到一份報告,發現司法界的亞裔代表嚴重不足,皇后區有25%亞裔人口,亞裔法官卻不到7%,且沒有民選出的亞裔女法官,於是,從未參政經驗的她找到住在同一街區的國會眾議員孟昭文並宣布參選。

競選期間,孟昭文、州參議員劉醇逸等亞裔代表及社區人士,將林凱倫引薦給各個社區,「他們不只做好本職工作,也扶持其他亞裔及社區人士,我也希望和他們做一樣的事」。

成為民事法官後,林凱倫將審理涉案金額在5萬元以下的非刑事案件以及商業租約糾紛。她在皇后區居住49年,丈夫為公校老師,三個男孩分別16、18及21歲,均在公校讀書。

 

Source from

Yahoo News

世界日報

 

Posted on 08/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