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台美人第二代在非洲的故事
走出溫室,挑戰未知 -Beyond the Comfort Zone
Charlene Chen 原作 陳東榮 譯
Charlene’s speech at the NATWA convention 2013
1972年,我的父母離開他們的家鄉,來到美國開始了新生活。就像您們這羣第一代的台美移民,離開了親人,朋友,故鄉,來到異鄉,大家為的就是希望替您們甚至尚未出生的孩子們,找到一個能夠得到最好的成長,求學,就業及發展的地方。請問大家,那時候的您們,最希望您們的孩子,將來長大以後要做什麼樣的職業?
我相信大部份的亞裔父母們,都希望他們的孩子們成為醫生,科學家,律師,教授,或其它崇高的職業。我敢很確定地說,包括我自已的父母,您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也許有一天,您們的的孩子竟然會放棄「美國夢」,跑到遙遠落後的非洲去工作。今天,我很榮幸地有這個機會來向各位報告,為什麼我會走出我舒適的安樂窩,到非洲去?
其實,我本來走的也是一條相當台灣人傳統的成長過程。我父親愛好科技,又是電腦高手。受到他的影響,我在高中時就選了電腦程式課程,後來在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也以電腦科學及心理學雙修畢業。在學四年中的每個暑假,我都到 Microsoft, Eli Lilly大藥廠以及當時非常熱門的網路創業公司去實習。
大學畢業後,我在Deloitte顧問公司當了四年的系統分析師(Systems Analyst)。Deloitte是世界最大的專業顧問公司之一。這段期閰,我每星期都來回各大城巿,住的是舒適的旅舘,過的是多彩多姿的城巿生活,還嘗盡了各色各樣,豐美的飲食。我與一羣傑出的同事,優秀的主管,快樂相處, 像一個大家庭。 做的是為Fortune 500的各大公司設計,執行他們委託的任務。這段時間,我過的確實是一種令人羨慕,優逸舒適的生活。但是,我總有一種缺了什麼的感覺。沒錯,我喜歡我的工作,但我覺得這種拼命追求商業利益的工作,似乎沒有真正地幫助別人。所以我開始在我工作之外,花了很多時間,去一些非營利機構當義工。我參加了”亞裔姐妹參與卓越團–ASPIRE (Asian Sisters Participating In Reaching Excellence)”, 帶領一羣大學及中學的亞裔女生們,教她們如何在將來能夠發揮工作及領導的潛能, 在波士頓的中國城社區中心,我也為亞洲移民設立了一個電腦訓練課程。我也參加了台美基金會(TAF) 每年舉行的夏令營,這是很多台美人第二代都參加過的。我從一個營地輔導員,做到節目主任。這個夏令營主要是促進台美人第二代對自我的認同及成長。雖然我在籌劃及執行過程中,也曾經遭遇到一些挑戰,但這種志願性的工作,卻讓我體會了人生的真正價值。
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內心的那一點聲音越來越響亮 。我開始發覺,假如我能找一個既可謀生,又能為社會服務的工作,那我的社會服務就不必只限於在晚上和週末,可以兩全其美了!於是,我開始想到離開Deloitte 公司。我先是開始申請加入美國和平部隊(Peace Corp), 但後來我又想,應該先拿個企管碩士(MBA),我的基礎教育才算完整。因為在資訉技術方面, 我雖然學有專長,但在有關財務,會計,供應鏈,市場營銷,銷售,以及人力資源方面,我都是外行。所以我就進了加州柏克萊大學(UC Birkerley)企業管理碩士班(MBA)。這樣子, 將來我就有三條不同的路可以選擇:美國國內非營利機構的管理,企業兼社會責任性的公司,或者去發展中國家從事企業及科技的開發。企管系的學生,常常會利用暑期實習,先去實際體驗他想做的工作, 這樣子他才能早點發現,他是不是適合做一個華爾街的銀行家?或是能在非洲住下去?
從小, 我就很幸運地能跟著父母到各地旅行,但都是到歐洲,亞洲一些己開發的國家。我第一次真正看到貧窮,是跟著教會去墨西哥及瓜地馬拉的農村。但是, 我從來沒去過非洲,甚至從沒聽過誰去過非洲?我只知道西方國家, 在幾十年來花了很多錢來賑濟非洲,卻不見效果。我對於Social Entrepreneurship(社會關懷性的企業經營) 開始感到興趣,Social Entrepreneurship就是以造福社會為目的來經營的企業。它的特色就是, 經營的目的不是為自己或股東爭取財富,而是為幫助窮人或弱者。但是為了能擴大影響力及維持永續的效果, 公司也要同時兼顧自已的合理利潤及生存。這種經營方式必須要鼓勵窮人的自發參與,而不是給予伸手就有的單向施捨。就像甘地說的 "您給的越多,他就伸手要的更多"。結果, 我就決定去非洲看看。在第一個暑假的實習時,我去了西非的迦納。現在,我想請問各位,您們想像中的非洲,是甚麼樣的地方?貧窮?饑荒?,疾病?愛滋病?戰爭?貪汚…。坦白說,這也是我去非洲以前的印象。
我在迦納的首都安克拉,協助當地人創設的一家互聯網路公司
但是經過了三個月,我在迦納(Ghana)的首都安克拉,協助當地人創設了一家互聯網路公司之後,我開始看到了非洲企業界的潛力和前途,包括創業,造就工作機會, 投資及人才資源等等。不僅在金融方面的-銀行及迦納股票交易中心有許多經營的機會,我也接觸到很多迦納的經營者,他們大多是白手起家的。後來我也在烏甘達(Uganda)實習過。在那裏,我跑到邊遠的小農村去,教農民們怎麼使用收音機及簡單的手機。我也曾經花了五個月,在坦桑尼亞(Tanzania)教農民們,怎樣用手機來查詢棉花的市場價格,免得因市場價格的信息不明,被棉花的商人任意剝削,欺騙。
這些經驗,給我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我在柏克萊畢業以後,就決定到非洲去工作。當時, 在約旦,奈及利亞及南非都有工作給我,但我終於選擇 了肯亞的KickStart International 。這是一家社會關懷性的企業公司(social enterprise)。所謂社會性企業公司, 就是它的營業目標是要幫助弱勢, 例如銷售可以幫人增加收入的工具,來幫助農人走出貪窮。而不是僅僅追求自已的商業利益。KickStart是第一個利用銷售,而不是白送商品,來幫助窮人的非營利機構。目前,我們已經賣出了廿一萬五千具人力操作的抽灌水幫浦給非洲的農夫。這些農夫平均擁有一、二公頃的土地,一天的平均收入大約是兩、三塊美金。非洲每年有三個月的雨季,其它時間大都乾旱,所以可以種植的時間有限。但如果農夫買了一台我們的 “MoneyMaker” irrigation pumps("發財小子"抽水灌溉機)以後,他們就不必靠天吃飯了。整年都可以用這不需電力,全用人工,可以抽水又可噴水的幫浦來耕種。當別人沒水灌溉,沒有收穫的時候,這些有抽水機的人卻有蕃茄,白菜拿來賣,並且可以得到更好的價錢。這樣一來,一位每年有美金一百元收入的農夫,就可以增加大概七百五十元的收入。
當然, 我在KickStart的工作面臨了不少挑戰,但也有很大的收穫。我們的小型幫浦一具賣美金六十五元,幾乎只是成本,但對非洲的農夫來說,這已經是個大數目了。在我作為產品經理的第一個工作上,我設計了一個金融服務,叫做"Drop by Drop, Buy a Pump” (一點一滴,買個"發財小子")。也許你不相信,在許多發展中的國家,有些技術的使用已經超越了開發國家。在肯亞,很少人在家裏面有固定的電話,更不用說有什麼筆記本電腦了。但是超過70%的肯亞人卻至少擁有一台手機。他們不僅用自己的手機打電話和發短信,他們也用自己的手機經過一家名為M-PESA(PESA的錢是斯瓦希里語字)來做金錢的????出和????入。就像我們在網路上存款提款一樣,根本就不必去找銀行。另一方面, 非洲人相信在家人及朋友間有互相借錢的義務,別人一知道您有存錢,馬上會有人來借去。我的方法就是讓有意買抽水機的人一有剩錢,就存到我們的公司,累積到相當的數目才能拿到幫浦。這個方法跟小額貸款(Micro-loan)不同,前者是自已要存了足夠的錢,才能拿到幫浦。不能未勞先獲。這樣來鼓勵他們先有付出才有收穫。這個方法也使得弱勢的婦女們有了圓夢的機會,因為婦女們沒有能力一次拿出全款,也沒有足夠信用去拿到貸款。這個方法讓她們即使財力不足, 但只要有志氣, 靠著時間、毅力,也可達到目的。這就可以激發她們的潛能與自信。
2012 年美國國務院與洛克婓勒基金會設立了一個”促進婦女潛能的創新獎”(Innovation Award for the Empowerment of Women and Girls), 獎勵有創新方案,能為開發婦女潛能做出貢獻的公司。KickStart就是首次獲獎的三家非政府機關(NGO)之一。
不過,在促銷方面,我所面臨的挑戰是,我們的目標客戶,大都居住在邊遠分散的農村裏,所以我們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拜訪他們,更不用說要把我們的產品賣給他們了。我也不得不學習他們國家的正式語言–斯瓦希里語,才能跟這些很少說英語的農民溝通。
去年我被晉升為市場營銷和創新的主管。負責管理KickStart的新產品開發,銷售策略管理,及全球營銷和品牌的推廣。對我來說,這已經相當超出了我的經驗,也就是我的舒適區之外了,因為在這方面,我幾乎毫無專長。但我很感激KickStart看到了我的潛力,給了我這個機會去學習和成長。雖然不是一帆風順,但經過不斷的嘗試與教訓,以及公司中大都是肯亞人的上司及同事的指導及協助,我漸漸地得心應手起來。不過,對我個人來說,在非洲工作令我最難過的,就是離鄉背井,尤其我特別想念我的父母親,兩位姐姐,及六位侄子和侄女們。
今天,我要告訴您們的一個"好消息" !您們不一定要遠到非洲才能走出您的安樂窩!"其實,幾十年前,您們已經比我先走出您們的安樂窩了。您們己經做了很多勇敢的事了。當年,您們離開了親人,朋友,己經建立的事業,以及美麗,熟悉的台灣到北美洲來打拚,絕對也是困難重重的。就像我父親要在醫院裏用他那不高明的英語與人交談,治病。而且在1972年,他們剛到美國時,住在南方阿拉巴馬州的伯明翰(Birmingham, Alabama),那時候,美國還在民權運動的高潮中,他們受到的歧視與孤單,不難想像得到。 相信比我在非洲,被小孩子們在背後叫“Ching-Chong”更難受。而且,您們還要在保存台灣文化及融入西方社會的平衡中掙扎。所以,我先要向您們這些偉大的超越家致敬。不過,我還是要與大家共勉,讓我們繼續走出溫室,四出探索。這裡有五個我用來走出溫室的通道,希望與大家共享。我也希望您用您自己的方式走出您的溫室:
1)不要只走平坥的大道–我已經橫跨6個大洲,走過40個國家和地區,走過、搜尋、欣賞了各地的山水,品嚐了千奇百樣的食物和文化。我的冒險包括在澳洲海岸的大堡礁(Greater Barrier Reef)潛水,探索埃及的的大金字塔(Great Pyramids),攀爬圍繞在秘魯古城馬丘比丘(Macu Pichu)的高山,在贊比亞的維多利亞大瀑布(Victoria Falls)邊緣游泳…。無論是在阿根廷跳一場探戈,在約旦的死海中漂浮,或是在烏干達(Uganda)的的深山中追蹤大猩猩,這些獨特,令人難忘的經驗,都豐富了我的人生。在旅途中,也許您會碰到一些困難,例如您不曉得要到那裏去?看不懂菜單、找不到交通工具, 怎樣討價還價? … 但您可以找到旅遊指南,這些指南,可以告訴您怎樣去做一個省錢的自助旅行,也可以教您怎樣去參加團體旅行?
我一直引以為傲的父母,在這幾年也擴大他們的旅行,他們從亞洲和歐洲的國家開始走到一些比較落後的國家 – 他們已經去過祕魯的馬丘比丘(Machu Pichu),神祕的印度,中國古代所謂西域的中亞細亞(Central Asia),前年,他們還在非洲東部的肯亞(Kenya)和坦桑尼亞(Tanzania)度過了一個月!
2)試騎動物 – 我知道這是比較新奇特別的。 騎上一些稀奇的動物,往往會令人覺得又興奮又緊張, 手忙腳亂。去年,我在肯亞北部參加了一場十公里的騎駱駝競賽,還有塋騎駝鳥時,必須要拼命地抱住牠的背上的鞍架。這些經驗,確實能夠讓您從一個新的層次,重新來體會您週遭的世界。上個月,我還在長頸鹿到處漫步的大公園裏參加了一次騎馬競跑,那當然更是驚險萬分了。
3)海底探險- 作為一個雙魚座(十二生肖的的水象星座的之一)的人,無論是在水上,水中,海底都是我喜愛的地方。這裏是一張我在坦桑尼亞與一條三十呎長的鯊魚同游的照片。水上運動,無論是獨木舟,龍舟競賽,湍流行舟,風帆衝浪(Kite-surf),和水肺潛水(Scuba diving)都讓我有機會去體驗到,占有世界面積70%的海洋。我鼓勵您們,不妨把您們的腳伸入海水裏踢一踢,或者乾脆就跳進海浪裏去。您可以試試簡單的浮潛(Snorkle),也可以試試一個驚心動魄的玩意,那就是把自己????在一個鐵籠中,潛到海底跟鯊魚捉迷藏。這個我還沒試過,但確實想去試看看。
4)嘗試一些對身心的挑戰 – 大約在五年前,我開始決定每年至少要去做一次對自己的挑戰:
2008年- 參加了在舊金山(San Francisco),Nike公司舉辦的婦女半程馬拉松比賽(Semi-marathon)
2009年 – 征服了非洲的的最高峰, Mt. Kilimanjaro ,(19,341英尺)
2010年 – 攀登了非洲的第二高峰,在肯亞的肯亞山(Mt. Kenya)(16,355英尺)
2011年 – 參加肯亞航空公司主辦的Masai Mara的半程馬拉松賽
2012年 – 參加在肯亞的三項全能運動 Triathlon(750米游泳+20公里自行車+ 5公里的競行)
2013年 – 還沒有確定!
也許您不會相信,但我還是那位在中學體育課裏,一聼到要跑一公里就聞之色變的女孩。以前我雖然在學校裏參加過足球及曲棍球比賽,但我從來沒有當過校隊。如果那時您告訴我,我將來會成為一位三項全能(Triathlon)的運動員,即使您說的只是業餘的程度,我也會說您在開玩笑。但是今天,我可以這麼說,任何人只要肯花時間,能用心,有毅力就沒有不可能的事了。當然,運動的挑戰也要考慮到體能的限制,我想至少您可以每天出門散步,或一個月打兩次高爾夫球。
5)走出自我,服務社區–普通的人也可以做不平凡的事。像我媽媽在1999年,台灣九二一大地震時,她和她北美洲台灣婦女協會(NATWA)的姊妹們設立了一個台灣學童協助基金(Taiwanese Students Assistance Fund)。這十多年來她們辛苦募款,細心經營,已經幫助了許多故鄉的弱勢學童。我也很欽佩我的姊姊Grace, 她是一位全職的醫生,又有四個年幼的小孩,但是她仍然抽出時間和精力,三次到海地去救災及醫療傳道。不過,您不一定要千里迢迢地,跑到一個未開發國家才能幫助人。其實,需要幫助的人很多就在我們身邊。
也許您們會問,是什麼讓我走遍世界,不斷地去探索及冒險?我相信,人的生命是我們的親人及上帝給我們的禮物。我們不能不珍惜。只要我還有腳可走,有眼睛可以看,不管前面有多少的挫折,我還是要把每一天過得精彩充實,希望您們也和我一樣。以下是我這一生中想要做到的一些事。
•學會中文
•攀登到西班牙北部的聖地Santiago (一趟30天的長途跋涉)
•攀登到喜瑪拉雅山的攻頂基地
•探險南極洲
•學會駕駛小型飛機
•出版一本書
•成為一位醫生?(爸爸,對不起! 我只是在開玩笑!)
現在,我希望您花個時間,把您一生中最想做的事寫下來,讓我們大家看看。即使這些事情,需要走出您的溫暖窩,最後,我祝福各位,不僅要過您的人生,還要把這個人生, 活得有聲有色,多彩多姿。(Not only to live life, but to live your life ALIVE!)
http://fundly.com/charlene-chen-families4families
全文完
Source from Tong Chen, posted in 04/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