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了諾貝爾獎?你在開玩笑嗎?
作者 藍麗娟
床頭的電話鈴聲大作,李遠哲(Yuan Tseh Lee)伸手拿起話筒,一時想不起自己身在何處。
「遠哲!共進早餐如何?我們得要討論今後化學研究經費補助的事。」熟悉的聲音傳來,是長年協助他申請研究資金的迪克•米勒1。
約好待會兒在旅館附設餐室碰面,李遠哲看錶,時針指向六點鐘,趕忙梳理完畢,提起公事包走出房間。
一束陽光靜悄悄穿透窗簾,直射那具電話機,照耀地亮閃閃。房門兀自關上,李遠哲早已走得不見蹤跡。
這裡是美國國家實驗室所在地之一,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四十九歲,任教於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化學系的李遠哲,和米勒走出這間聖塔菲(Santa Fe)小鎭旅館,前往停車場時,天光大放。
四周翠綠山勢環抱,車行其間,李遠哲聯想起童年景象:清早隨父親李澤藩2沿新竹客雅溪的山光水色中尋找寫生景點,當父親將作畫工具放下,他與八個兄弟姊妹們笑著鬧著,邊跑邊玩,較量誰最會甩釣竿或撿小石頭打水抛。
天空清淺的色澤與層次,父親一定能用自創的堆疊水彩技法來表達吧?藝術能表達,用李遠哲長年研究的化學動態學,也能解釋其奧妙。
通用型交叉分子束儀器(crossed molecular beam apparatus),是李遠哲早在一九六七年就與第二位博士後指導教授達得利•赫許巴赫3共同完成的突破性成就,從此,人眼看不見的原子與分子的反應動態都能測量得到。這項研究在物理化學領域石破天驚,此後,人類許多重大化學問題都能被解決,化學研究展開新頁。
忽焉風起,下一刻雲彩湧動變幻,不就是原子與分子碰撞反應的動態寫照?
汽車停在歐本海默研究中心(Oppenheimer Study Center)前方,李遠哲揮別米勒,走進研究中心。此行,他遠從柏克萊奔波到洛斯阿拉莫斯,正是爲了參加這場化學動態學國際研討會,他受邀擔任晚宴後的主講者,論述最新研究成果。
他在大廳遇見熟悉的羅尼•巴特勒4教授,寒暄入電梯,按下研討會的樓層按鈕,站定。
不過,電梯卻繼續往下,一位昨晚同桌吃飯的教授進來,隨即向他喊:「恭喜!」
「謝謝。」李遠哲頷首。
「他向你恭喜什麼啊?」巴特勒不解。
「大概是恭喜我們還活蹦亂跳吧。」李遠哲幽默說著。
抵達會議廳樓層,電梯門開了,李遠哲是最後一個步出電梯的。「恭喜!恭喜啊!」許多人紛紛向他道賀。
「咦,我昨天發表的特別演講眞的那麼成功,大家到現在都還爲我高興嗎?」李遠哲困惑。
「李教授!恭喜!」
「恭喜!」
在場的學者一見李遠哲紛紛圍上來,祝賀聲如爆竹般炸開此起彼落,受寵若驚的他不得不問:「爲什麼呢?」
有位學者脫口而出:「你得諾貝爾化學獎啊!」
李遠哲一聽,驚訝得頭都往後仰:「你在開玩笑嗎?沒這回事吧?」
另一位學者說:「是眞的!你和赫許巴赫教授、約翰•波拉尼5教授一起得獎。」
李遠哲聽到這兩個熟悉的名字,心想:「也許眞有這回事……」
爲何李遠哲自己不知情?
諾貝爾獎畢竟是最具聲望的科學桂冠,北歐瑞典的諾貝爾基金會在第一時間欲通知李遠哲這項消息,跨越時差,電洽柏克萊加大、他在柏克萊的家,與他下榻的聖塔菲小鎭旅館,卻都聯絡不上他,只好如期公布一九六八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新聞稿。一時之間,全世界皆知,連臺灣家鄉父老都欣喜若狂了,唯獨他自己不知情。
眼下,李遠哲算是非正式獲知得獎消息,他一如往常入座,聆聽學術演講。於他,得獎與否並非最重要的事,因爲諾貝爾化學獎是表彰他過去的硏究成果,但是,他對科研的未來進展更感興趣。此刻,他聆聽著臺上學者講述投影螢幕上的實驗數據,腦中同時啟動精密的推演與計算,其輕易與熟悉,恍如童年時與堂兄弟在山間水邊打球與遊戲。
肩頭似乎被誰輕輕拍了拍,一名會議廳的服務生上前低聲問:「請問您是李遠哲教授嗎?」
「是。」
「有一通加州大學校長打來的電話,指名由您接聽……」
李遠哲走得有點緩慢,要求知若渴的他離開眼前由學者現身說法的實驗數據發表,確實有些不情願。他走出會議廳,接起電話,傳來柏克萊加大校長麥可•海曼6興奮的嗓音:「恭喜!李教授。請你馬上回來。」
「可是……我在開會啊!」李遠哲說。
「你要趕快回來,學校要幫你開記者會。」海曼校長堅持。畢竟,這家美國老字號公立大學名校,到李遠哲得獎的一九八六年之前,已經有十四位教授,十名校友榮獲諾貝爾獎,李遠哲既是教授又是校友,學校更要昭告天下,大肆慶祝。
李遠哲有些無奈,將會議資料收進公事包。離去前,他答覆了一通電話訪談;一位地方報紙的記者也趕來採訪他。他回到旅館,將衣物、資料放進使用多年的大賣場行李箱,辦了退房手續,匆匆搭車趕往機場,買了一張機票,就搭機離開洛斯阿拉莫斯。
爲了趕回柏克萊加大的慶功記者會,李遠哲舟車勞頓。
從洛斯阿拉莫斯回舊金山並沒有直飛班機,李遠哲先飛到阿布奎基(Albuquerque)轉機。他行經機場附設的理髮廳,瞥見自己一頭忙得無暇修剪的亂髮,就進去剪短了。
再拖著行李走回候機大廳,遠遠看到一位黑頭髮黃皮膚的身影,那是任職於美國海軍研究所的資深研究科學家林明璋7,也是他就讀新竹中學時的高中同學。他輕輕拍了林明璋的肩頭。
林明璋自假寐中醒來,一抬頭看見幾年不見卻神采奕奕的李遠哲,面容漾著笑容與光采,便問:「遠哲!我要去洛斯阿拉莫斯開化學動態學的會。你不去嗎?」
「我才剛從那個會議出來,我要回學校去。」李遠哲笑著。
「那你怎麼要回去呢?」林明障詫異,這場化學動態學國際硏討會,李遠哲是這領域的翹楚啊。這時注意到,「遠哲,你今天的笑容跟以前不一樣!等一下,諾貝爾獎都是十月公布,你該不會是……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李遠哲點點頭。林明璋欣喜若狂,彷彿比自己得獎還快樂,喊道:「哎呀!我知道你遲早會得獎的!我太高興了!你是第一個榮獲諾貝爾獎的臺灣人啊!」
林明璋旋即握住李遠哲的手說:「遠哲,你得獎了,算是『半人半神』,我有件事拜託你:希望你對臺灣的民主和自由出一些力!」
飛往舊金山的班機上,身材高瘦的李遠哲,兩條長腿擠在窄小的經濟艙座位,他小心翼翼伸了伸腿,避免驚擾鄰座,眼光飄向窗外機翼的浮雲。思緒轉呀轉,一個念頭昂揚:
「我從來沒有爲自己的榮耀高興過,但是,我確實想到,好像我可以做更多有意義的事。因爲諾貝爾獎是別人給你一個舞臺,一個公共的舞臺,可以做更多事。得到這個獎,許多我想做的事就可以做得更有效率……」
李遠哲拖著行李箱踏出舊金山機場大廳時,瞬間響起樂聲,竟是柏克萊加大管樂隊奏樂歡迎,而校長連同四位校內的諾貝爾獎得主前輩也特別前來,陣仗熱鬧又盛大。許多行經的旅客投以喝采,讓他很不好意思。機場有個記者室,也趁機開了小型記者會,請他簡短受訪。
李遠哲的學生開車來接他,一行人浩浩蕩蕩回到校園,直抵化學學院建築群的希爾德本大樓(Hildebrand Hall)。
他走進大樓,原本空曠的大廳成了記者會現場,擠得人山人海,有新聞媒體、校刊與系刊記者,化學系師生,都想見證柏克萊加大第十五位諾貝爾獎得主,也是第七位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教授之風采,樂隊演奏也將氣氛烘托得很熱鬧。
「我眞的很驚訝,有那麼多人在這裡爲我高興!」
校長致詞後,由李遠哲發表感言。戴著粗黑框眼鏡的他,從容到講桌前,神情一如在大講堂裡向學生們授課,他說:
我一輩子做對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是一九六二年申請來柏克萊讀書,因爲這裡有最好的老師;第二件事是一九七四年,我決定回來柏克莱,因爲這裡有最好的學生。這十二年來,在柏克莱有優秀的學生、教授們及協同的行政人員支持,讓我享受了科學研究的樂趣。
今天,我回想到我們已故的老同事喬.希爾德本8教授。幾年前,希爾德本一百歲壽誕時,美國化學會成立一個希爾德本獎(Joel Henry Hildebrand Award)並致贈給他。當時我問教授:「您一輩子得了這麼多獎,現在得到以您爲名的獎,您覺得高興嗎?」
希爾德本教授就説:「遠哲你該也知道,對我們科學家來講,得獎並不是重要的。但是,對一個社會來説,獎勵科學家是重要的事,因爲能藉此讓社會上的人了解科學家在做什麼,對社會有什麼貢獻。」
我很高興,在我們這裡,某一個人得了諾貝爾獎。我得獎對我不是那麼重要,但是,讓大家知道化學動態學在做什麼,科學家在這個領域做到什麼階段,這是最重要的。
「你說得很好呢!」系上同事低聲讚賞。但這是李遠哲的眞心話,一路走來,許許多多前輩的言行引領著他。
席間,李遠哲卻不時想起方才在機場時,來迎接他的一九五一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前輩葛連.席柏格9教授向他說的話語,那是意義深重的提醒:
「遠哲,從今天開始,每個人碰到你,都會問很多你不曉得答案的問題;但是,你還是要回答。從今天開始你要好好用功,很多事情你不能説:不。」
四十九歲的李遠哲或許從未想過,這位七十四歲長者席柏格的耳提面命,從此成爲他人生後半場的寫照。而諾貝爾獎確實爲他搭起一座舞臺,他努力扮演積極正面影響力的科學家、教育家,以及同人民並肩的社會關懷者與改革者、鼓吹全球解決暖化困境的「傳教士」……
1 Dick Miller為綽號,全名為理查•米勒博士(Dr. Richard S. Miller),美國海軍研究所的研究部門主管。身兼科學家與經理人,嫻熟研究經費的審核與資助。對李遠哲幫助甚大。
2 一九〇六〜一九八九,教育家暨畫家,李遠哲之父。詳見第一部「少年李遠哲」。
3 Dudley R. Heschbach,一九三二~,李遠哲的博士後研究指導教授,任教於哈佛大學,兩人在一九六〇年代末期於哈佛大學共同做的交叉分子束儀器與相關研究有助於了解化學基本過程的動態學,同獲一九八六年諾貝爾化學獎。詳見第二部「青年李遠哲」。
4 Ftodney J. Bartlett,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物理化學教授。曾獲美國化學學會頒發的理論化學獎。
5 John Polanyi,一九二九〜,匈牙利裔與猶太裔加拿大籍化學家。曾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化學系教授。其以精密的數理計算解開化學基本過程的動態學,相對於赫許巴赫及李遠哲是以交叉分子束儀器實驗相關研究解開化學基本過程的反應動態學,三人共同獲得一九八六年諾貝爾化學獎。
6 Ira Michael Heyman,一九三〇〜二〇一一,一九八〇年至一九九〇年擔任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第六任校長,以增進少數族裔平權及低收入學生等政策為人稱道。柏克萊加大已故法律及城鄉規畫名譽教授。
7 中央研究院院士。研究領域為化學動力學。國立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講座教授。曾任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化學系教授,美國海軍研究所資深研究科學家。
8 Joel Henry Hildebrand,一八八一〜一九八三,教育家,化學家。已故柏克萊加大化學系教授,專長為液體與非電解質溶液。為紀念其貢獻,柏克萊加大化學學院特別興建一棟大樓,命名為希爾德本大樓,亦即舉行李遠哲獲獎記者會的所在地。
9 Glenn Theodore Seaborg,一九一二〜一九九九,美國核子化學家,以發現一系列超鈾元素獲得一九五一年諾貝爾化學獎。一〇六號元素????(seaborgium, Sg)即以其姓氏來命名,以紀念其貢獻。詳見第二部「青年李遠哲」。
Source from 李遠哲傳 / 藍麗娟 11/2016
Posted in 12/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