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北卡台灣同鄕會簡介

北卡台灣同鄕會簡介

作者 張振盛

不久前,老友李宗敬兄打電話來,談起Raleigh北卡台灣同鄕會所辦的”台訊”在明〔96〕年初將發行第100期特刊。李兄說我是第一任會長,一定要寫篇感言。有機會參舆這個有歷史性的”台訊”特刊,我覺得非常榮幸。1996年是Raleigh北卡台灣同鄕會成立第25周年,這個特刊在這一年發行具有多重意義。

我在1966年來到Raleigh,當時的台灣同鄕大部分是學生,因飛機票貴,過年過節大家聚餐慶祝,很少人回台灣過年節。所以假期節日,聚餐聊天是當時台灣留學生的最愛,不但可連絡感情,聊慰鄕思,也是培養台灣意識的好機會。很可惜的是,當時的國民黨認爲台灣同鄕會是叛亂團體,對其在校園裡的活動相當注意,害得很多人想參加活動,但不敢來。

在1970前後幾年,Raleigh有一群台灣意識很強,且勇於反抗國民黨壓迫的同鄉,如李宗敬,李春正,和蔡垂憲等人。蔡垂憲是前輩,他於1970年搬到Raleigh,他很有Leader-ship,鼓吹成立同鄕會。於1971年春天,在同鄕Picnic聚會中,北卡台灣同鄕會正式成立,同時選出會長。本人很榮幸被選爲第一任會長。

我在Raleigh期間,同鄕會舉辦了許多活動,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1972年遨請陳隆志敎授來NCSU演講及同年的中秋晚會。記得那年NCSU有一個International Month,各國學生在校園舉辦了很多文化及政治活動。我們透過機械系的一位敎授的幫忙,得到文學院院長的同意,由學校出函邀請陳隆志敎授來演講。記得講題是”Taiwan, China, USA”。國民黨籍學生得知此消息後,計劃在演講中取鬧。此消息傳到院長處,使他很驚奇,在自由校園內怎能讓這種事情發生,於是他約談了中國同學會會長,警告他們說:任何人在演講中取鬧,將被開除學籍。院長的警告有效地嚇阻了國民黨籍學生的野蠻行爲。爲了爭取較多的聽眾,特別是美國人,我們在校園貼了很多海報。由於Publicity做得好,那天有幾百人來聽講,擠滿了一間很大的敎室。陳敎授例舉了許多當時蔣政權在台灣專制的情形,以及國會不合理的現象。由於他口才好,內容精彩,演講很成功。參與這件事的許多同鄕都覺得這次我們鬥贏了國民黨,非常開心。

1972年,同鄕會的中秋晚會故意和中國同學會的晚會選在同一天舉行,記得是在學校東邊一個敎會的庭院舉行。那晚我們備有音響及許多吃的喝的,大部份的台灣學生都來參加,大家玩得很高興。那晚有幾位同鄕喝醉了,包括我自己。由於大部份學生來參加我們的晚會,參加中國同學會晚會的了了無幾,場面很冷淸。第二天,系裡一位親國民黨的學生抱怨說,同鄕會的晚會不該和中國同學會的晚會同一天舉行。我聽了之後,很高興,因爲我們又一次鬥贏國民黨。那次之後,中國同學會的活動就盡量避免與台灣同鄕會的活動衝突。

我在1978年離開 Raleigh搬到Manhattan, Kansas(Kansas State University的所在地),這裡早期(60、70年代)培養出許多關心台灣,從事台灣獨立運動的人士,所 以Manhattori常被稱是台獨的黃埔,其實在1980年代,Raleigh地區也孕育出許多類似的人才,所以Raleigh應被稱釋是台獨的West Point。

Raleigh是個很値得懷念的地方,有機會,我一定會回去看老朋友,並拜訪同鄕們。

 

1979-80年的北卡台灣同鄕會及”台訊”的創刊

作者 李彥貞

1979年我”有幸”被選爲同鄕會會長。我說”有幸”因爲聽說當時的台灣政府對海外人士特別照顧。不但”體質不良”,”耳朵有毛病”的人常蒙受”侍候保護”。而且回台時可享”免費食住”的招待。如”病情”更嚴重的還可以到”綠島大學”進修一番。所以,當我被選爲會長時,馬上有人把我升級爲”台灣的北卡州長”,保証我的名字上”貴賓的名單”。那時我剛從鄕下搬到Raleigh以爲升官是很風光的事情。那知,走馬上任時,便發現這”州長”比”桌長”還不如。不但沒屬員,沒辦公室,連桌子,椅子都沒有。庫存除了約二百元外,只有一個髒茶桶,一套破舊的棒球具及一個排求,比廟裏的乞丐還窮。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爲了要大展鴻圖,我這”州長”搖身一變而成”捉長”,一 天到晚到處”捉人”、”抓資金”,劉備三顧便把孔明請到,而我找到的人才,卻是”妻哭爸愁”來的。因爲如事情做不好是會被”抬頭”的。這些人才眞不愧是喝過洋水的,一下子便把原來死氣沉沉的同鄉會變成生龍活虎。我們不但成立”合唱團”(陳振揚主持),小型管弦樂隊(陳瑞潼),壘球隊(魏靖松),排球隊(李漢星)而且出刊”台訊”、幾乎每個週末的下午成群結隊的同鄕到NC State的球場打壘球或排球。晚上則歡聚在學生宿舍開講”朴豆”。我們的觸角不但從三角地區延伸到全州(從東部的Greenville,中部的Greensboro,Winston-Salem到西部的Charlotte,等)我們的壘球隊甚至遠征到田納西州,亦嬴得數次美東南區壘球賽冠軍。

至於”台訊”的誕生及成長是經過不少困難及折磨,一則沒經費,又沒有經驗,一則由於當時的政治環境,很少人敢拋頭露面出來做文宣的工作,以免被抓到把柄。因此”台訊”的初期內容儘量以諧詼,輕鬆的筆調報導鄕訊及一些簡單的理念。其中比較膾炙人口的有”阿財兄阿財嫂”的對話集是充滿幽默及暗喻。”Jean & James”是以台灣英語講笑話,精彩的幾句有”Don’t three eight (不要三八); no three no four friends (不三不四的朋友); seven morning eight morning, cry father cry mother (七早八早哭爹哭媽);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人山人海)。”憨人集”是介紹出力出錢而不求報的同鄕,”三叔公講堂”是專講台灣歷史,有一次因講到”光復軍”及”接收員”買了水龍頭往牆壁插,卻不見水出來,於是氣呼呼拿回店向老闆埋怨,而惹起”讀者”強烈抗議哩!

至於日後”台訊”由溫和風趣,變成辛辣勇猛,充滿政治火味的刊物,以及北卡三角區由平靜,默默無聞演變成美國台灣學生運動的發源地,台灣民主運動的朝聖地,可說是受到台灣民主潮流的衝擊而來的。1979年12月10日美麗島事件;1980年2月28日林義雄母女遇害;1981年7月2日陳文成返台遇害,1981年北卡州大校園特務事件(主角郭倍宏及林國慶)等等都自而然變成”台訊”最關切的主題。凡久居此地的人都可做歷史的見証,我就不必在此多言了。

在祝賀“台訊”出刊100期之際,做爲“助產父”的我謹虔誠地祝福她,長得更健康,更美麗。

北卡同鄉會 & 台灣同學會春節聯歡會 at Raleigh, NC 02/04/1989

台灣棒球培訓隊選手的簽名 06/29/2006

摘自 台訊 第100期 01/1996 北卡台灣同鄉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