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台獨運動史
作者 陳佳宏
本書的出版籌備時期,適値我軍旅生涯的開端……七月中的盛夏溽暑,我揹起行囊,吿別了近二十年的單純生活,走赴政戰學校受預官訓。
今的預官是包括碩士畢業者也要考選的首次,亦是非國民黨籍進入政戰系統的破天荒,前者顯示出台灣高等學歷者的氾濫,後者代表著軍隊已漸漸走出國民黨一手掌握的趨勢。
在這段於政戰學校的日子裡,接觸到了與現實社會中大異的軍中文化,除了規律嚴整的軍事生活外,更有恍若時空錯亂的意識思維。那些在我記憶中已塵封多年的敎條、權威、口號和神話,又一一伴隨我三個月的晨昏。然而,這終究只是一種表象形式,並不能用以解釋或描述目前的軍中現況。其實,儘管軍中的表面仍維持往日的風貌,但內部早已質變, 比如昔日最注重思想控制、最強調反共的政戰人員,從其言語中觀之,今日泰半喪失了與中國作心理戰的鬥志;昔日最效忠「領袖」的許多軍隊幹部,當今日面對行事風格截然不同的「領袖」時,多不免頗有微辭。
連封閉的軍中生態,都在快速變遷之台灣社會的影響下,褪落其原有的本色,更何況是於台灣社會中身歷其境的各式人等。八〇年代中期起反對運動所掀起之種種的政治狂潮,如今已逐漸被治安、敎育等議題所取代;走上街頭抗爭的主角,也由反對黨、農民、勞工等,一變爲失勢的舊國民黨員、老榮民,再變爲九〇年代下半期的婦女、兒童,及曾經沈默的大眾。
於是,「台獨」議題所曾引起的爭論或衝突,在歷經九三年台北市長選舉及九六年總統大選的高峰後,似乎愈來愈沉靜,愈來愈激不起引爆點。偶而只會在有線電視的Call in節目中,望見幾位對談者意興闌珊地講演著那沒有交集之支持「台獨」與反對「台獨」的陳年高論,但這話題卻總不如某個重大之社會刑案還來得引人矚目。
難道台灣的前途,台灣的未來,不再是國人關心的焦點嗎?莫非昔日的「台獨」革命家,「台獨」堅持者的已經在「辣妹」的馬卡蓮娜舞步中,沉醉於「快樂、希望」的執政美夢裡?當然,絕對會有當局者不能諫解昔日「台獨」同志的這般舉措,而以媚俗、墮落來批判之,甚至另起「台獨」爐灶矢言代起之。然而,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我並不願對許多「台獨」工作者下斷言,因爲,身在台灣,本有太多的無奈!從事「台獨」運動的人,假如不能脫離現實而活的話,爲本身謀取一條權位之路,並不可恥,只要這份得權之心是爲了替台灣全體住民的生存、尊嚴謀求最大的保障,相信絕大部份的人都不會苛責。反之,若僅是高懸「台獨」大旗來當晃子,以「台獨」爲遊 走國際強權間的籌碼,那台灣人的前途堪憂!
用硏究所短短的時間撰著本書,毋寧是不足的,因爲以日、美等海外「台獨」發展歷史資料之廣博、豐富,並非我困處於台灣一隅就可將其囊括,加上許多當事人至今仍活躍於台灣政壇,故書中內容難免會有爭論。所以,惟盼以後能有機會利用更多、更詳實的資料,將本書的不足及缺漏處作一番修補,而先進的不吝賜敎,尤爲我惕勵向前的動力。
我曾經膚淺地幻想著自己能夠爲台灣規劃出一條道路,但畢竟個人的才學或是境遇都不可能提供我這般條件。有時想想,連自己的未來都不知如何走,還敢去想那些優秀的前輩者都無法完成之「不可能的任務」,這眞是可笑!但是,在嘲笑自己之餘,我仍然不會忘記我台灣人的身份,總要不辜負幾百年前從中國辛苦渡海來到台灣的祖先們,要我們定根台灣的豪情壯志!
陳佳宏 Fupiian Chen
Sep. 24,1997.
誌於台灣士林
台北市人,一九七二年生於士林,一九九七年獲輔仁大 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學位。作者為台灣史研究的新生力軍, 很幸運的是,他所處的研究環境,已不再有往曰前輩們所會 遭遇到的重重束縛,而能盡情地在台灣史的領域中暢遊。作 者的經歷中少了政治迫害,但多了青年學子的熱情,這是台 灣民主化的寫照,也應當是現代台灣青年的共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