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 for Taiwan by Taiwanese American(台美人顧台灣): 5. Elite Project 伯樂計畫
作者 杜新茂
【本報紐約訊】台灣駐美代長處3月28日下午在紐約台灣會館舉辦延攬海外科技專才的「伯樂計劃」座談,發起該計劃之杜新茂教授(見圖,報資料室)受邀去向聽眾報告該計劃成立的來龍去脈。
他說台灣產業短缺天然資源,過去「亞洲四小龍」的榮譽、東南亞金融風暴及早脫險以及近20年來,全球的研發,台灣都排行前茅,可說都是靠前輩們的腦力、智慧資源營造出來的。
台灣政府近年來亦都派遣官員來延攬年青科技人才。杜新茂因在產學界有長年經驗,常奉勸官員延攬年青人外,來美深造再經歷二、三十年實際經驗的資深科技人才更值聘回台灣。因此做法實屬將其在美研發、先進技術,馬上在台灣產業界可以派上用場的高招策略。
他舉例1968年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N. Armstrong)敲開人類登陸月球之大門,實依靠二次大戰後,美國政府延攬德國火箭專家布碌雲(Von Braun)團隊來美協助的功不可沒。美國二次大戰後富國強兵,躍上世界文明社會的龍頭,與其重視教育、珍惜智慧資源的運用息息相關。因此杜教授格外重視海外這一批經驗豐富的資深專才。
不少退休的台灣留美資深人才,都還很健碩,只可惜退休後悠閒的時間多消費在打球、釣魚或打麻將。杜教授痛惜他們將「正在開花結果」的寶貴科技、研發的才華,束之高閣、甚至拋棄水溝中。所以力勸國科會設立基金招聘他們回去服務,甚或做義工,回饋故鄉台灣,報答過去所受培植的恩情。
政府當局亦相當有眼光,果然在兩年後設立「伯樂計劃」(Elite Project),竟亦採用他與廖述宗院士在擔當的台美智庫(Taiwanese-American Elite Foundation)類同的英文名,令他們更加責任感推動「伯樂(精英)計劃」。
不少滯留美國的資深科技精英,亦有意願將其生涯專注的科技、研發成果帶回台灣回饋故鄉,但苦於無管道去尋找適合的廠商; 他方在台的機關、廠商亦費盡心思在尋找海外老練的科技精英,亦無蹤延聘到適合人才。因此「伯樂計劃」實在是解除此困頓,接軌供需雙方的溝通平台。
第一批「伯樂計劃」回台的廖述宗院士,將其研發抗癌藥劑與台灣藥廠協商; 賴芳雄教授攜回製造人造骨骼、眼膜的醫學塑膠科技; 杜新茂教授則將台灣產業界在全球化市場的競爭優勢策略向中小企業協會、台塑等大小企業,詳細分析報告。台灣會館蔡明峰理事長,亦將此信息經網絡傳播給同鄉們分享。
「伯樂計劃」補助來回機票、七天至九十天的演講、諮詢、服務每天提供五千元台幣的膳宿、交通費。同時替回國人員協助安排與機關、廠商諮詢開會的時點,勘稱竭盡所能配合。所以奉勸有心返台同饋故鄉,將「正在開花成果」的才華發揚光大,並進一步推展擔任廠商的顧問、夥伴的精英,珍惜「伯樂計劃」的輔助,回鄉開展第二春,並享與家族、親友聚首、聊談的美好時光。
源自 杜新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