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7. 殖民統治下台灣的堅韌-從1940年嘉義中學入學談起/李勝和/2019

殖民統治下台灣的堅韌-從1940年嘉義中學入學談起       

李勝和

1976年的春天,我正準備留學美國,父親突患腦中風,在醫院昏迷了近三十天,後遺症是嚴重的半身不遂。出國八年,我才得以初返台灣,看到的老人家仍然是半身不遂。聽力已失無法講話;只能用左手吃飯,寫出幾個簡單的字眼;勉強可以站立,走動時左腳拖著右腳。

母親說我返鄉之前,她寫紙條告訴父親:阿和再幾天從美國回來。他的雙眼流下了淚水。我再見父親面,他一手不斷飛舞,嘴巴張張閉閉,似乎在呼喚: 阿和!你怎麼那麼久才回來?我紅著眼抓著他的雙手久久無法釋開。連著幾天,他時而口中念念有聲,時而左手在桌上點個不停,努力和他異鄉歸來的兒子溝通。有個早晨,他拿出本發黃的日記,讓我看到他記載我出生時日的那一頁。接著遞給我張老舊的台灣新民報,是1940年3月27日嘉義中學的入學錄取名單。父親沒上過中學,更遑論頂尖的嘉中。我了解父親沒有唸中學的原因;一是家裡經濟不好,他必須打零工幫父母養家。二是朴子地區每年平均考上嘉中的名額只有三個,除非出類拔萃、家道小康才有幸進入嘉中。父親只能去念學費全免、工作有保證、附屬於糖廠的建教合作農校。

這張保存了超過四分之三個半世紀的入學名單(右圖),有好幾位大家都熟悉的嘉義地方名人:英文老師蔡式鑒,台大眼科教授柯良時,名醫黃丙丁……。那些年代入學招生近150名,雖然日本人口占不到嘉義人口的10分之一,入學的日本裔佔去了100名,台灣的孩子只能去搶剩下的50個名額。殖民時代的台灣學子是何等不幸!多人以後的成就卻也證明了在異族統治下,台灣孩子培養出了含屈忍辱的堅強!

二十二年後(1962),我小學畢業考入嘉義中學。父母喜出望外之情難以形容。嘉中每年錄取名額400,百分之百的本地學生,再沒有日本孩子佔掉三分之二的不平等待遇。我小學成績並非頂尖,卻得以進讀心目中理想的校園,還獲雙親贈送一部腳踏車當獎品,阿嬤雖不識字,不吝拿出多年積蓄,送我一個手錶獎勵,怎能不感恩台灣終於在1945年脫除了殖民地的桎梏?!

初中高中共六年,獲益最大的莫過於和許多聰明的同學切磋琢磨;開啟訓練我的學習技巧,激勵自己的主動思考。腦海中永遠記得當時校長是周封岐先生,可知嘉義中學是我生命的轉捩點,奠定了日後十幾年更上一層樓的教育基礎。

從小鎮踏入大城市,再遠渡重洋。我是有幸走過了豐富多彩的人生。

想起父親曾經出示我的生辰記載,和嘉義中學日治時代的錄取名單。我忽然不能確定自己走過的順途是否在為生錯時代的父親圓他未完成的夢?但是有一點很清楚,我骨子裡流著吃苦耐勞的血液,是父親在當過多年的二等公民,用忍氣吞聲滋長茁壯出來的。

 

Source from Dr. S Lee/Utah

Posted in 08/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