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林俊義教授一生的故事與思考/賴其萬/2015/05

林俊義教授一生的故事與思考

作者 賴其萬

自從「當代醫學」停刊以後,已有一段時間沒再動筆寫書摘,幾個月前接到林教授寄來的新書《活出淋漓盡致的生命林俊義回憶錄》,讀了「前言」,以及九十五篇回憶錄裡的兩篇文章,就發現這是一本我需要找時間,從頭到尾一氣呵成看完的好書,而看完以後,也忍不住寫下這篇文章。

當你聽到一個人曾經念過淡江英專、台大外文系、師大文學院英文碩士研究所,然後到美國以後轉念生物學,在選擇印第安納大學與哈佛大學的取捨之間,選擇了印第安納大學研究所,在唸完碩士學位以後,決定暫時放棄繼續修習博士學業,帶著新婚的太太,前往非洲,探索生命的意義,而後再回去美國完成博士學位,接著回到睽別多年的故鄉,在東海大學與台灣大學的取捨之間,選擇了東海。以後加入民進黨,踏上從政之路,歷任台北市環保局長、行政院環保署長、國民大會代表、台灣駐甘比亞大使、台灣駐英國代表、行政院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主任委員。我想讀者一定會同意,這樣不尋常的人生,其心路歷程必定是十分精彩的一本書。同時值得一提的是,林教授回國正是我離台赴美的那一年,所以這本書也幫忙我了解去國二十幾年裡故鄉發生的一些大事。

看完整本書以後,深感林教授在追求學問的路上,一直漫遊於科學、文學與哲學之間,既是一位尋求真理的科學家,又是一位對人生哲理有非常深入見解的思想家。他在書中許多地方針貶時下追逐名利,罔顧社會責任的知識份子,其正義凜然的論述令人折服。而他本身又非常勇於反思,甚至不惜與讀者分享自己在學術殿堂內因為一時無法容忍同事的不屑行為而動粗,而事後痛定思痛,寫出對暴力的省思。他以本身豐富的閱讀以及不尋常的人生際遇,與讀者分享出他的內心世界,而娓娓道出許多人生哲理的金玉良言,實在令人由衷佩服。

最後我想引述林教授在這本書「後記」的最後幾句話:「這幾年,寫作這本回憶錄的過程,提供我生命深層反省的機會,領悟事件的發生對我的啟示,所學到的智慧,終於塑造出今天的我。如果在這九十五篇回憶錄文章中,讀者可以發現其中一篇讀來感同身受的話,我就會很高興了。」我很想告訴他, 我不只發現一篇,最使我感動的是書中的這幾篇:「暴力與正義之間的思考」、「一次難忘的談話」、「生命的意義」、「讓我大開眼界的國大臨時會」、「達賴的啟示」,以及他競選立委敗選之後所發的豪語:「現在我心中已無所懼;真理確使我自由。我也不再掩飾,我也不再做作;我也不再容忍,不再等待。多年來,我的一言一行就是要來喚醒社會,來擺脫四十年來反民主的政治枷鎖:我的一生一世就是希望看到台灣文化的重生,台灣人民的自主。」

以下容我整理摘錄幾段書裡充滿智慧的珠璣睿言,以「不尋常的人生道路與抉擇」、「生命哲理的領悟」、「教學與學習」、「科學與科技」、「對年輕人的忠告」、「修養」、「發人深省的幾句話」分別列出。同時為了方便讀者找尋前後文,我也以黑體附上書中頁數。本著「呷好逗相報」之心,希望這篇書摘可以與沒有時間看完這本厚達445頁好書的朋友分享。

不尋常的人生道路與抉擇

台灣求學之路:

(p.19)「我因考不上高中而因禍得福,在英語的教學環境中學習,改變了我的思維模式,學習到以人、生命為主體的人文教育。…我因受西方人文教育的薰陶,鼓勵我探索生命的意義,瞭解自由的可貴,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

(p.43)「在台大外文系時,休學入伍當兵之後,再回來念完台大的學士學位,而說出『生命過程中,我們不斷地面臨各種不同的抉擇;看似不同的決定,但或許冥冥中有隻無形的手,引導我們走上內心追求的方向。』」

赴美進修,由主修文學轉念生物。

(p.106)「頓時,我很清楚地知道我要選什麼了:生物學。它是一門「軟」科學,也是一門文學。這種看似荒唐的決定方式,卻讓我選擇了正確的科系。文學的啟示只能體會,其功能絕不能等閒視之。」

非洲與史懷哲的呼喚

(p.121)「我常想,如果我一輩子都做同樣的工作,一成不變。當躺在床上,吐出最後一口氣時,我一定會很遺憾後悔的。」

(p.206)「在短短不到三年,我發現我不但沒有改變非洲,反而是非洲改變了我。這樣透過實在生命體驗所經驗出來的認知,是我生命最深層的蛻變(transformation)。」

倦鳥知還 鮭魚返鄉

(p.231)「現在我知道了!我不再恐懼,我也不再是綿羊,更不相信台灣永遠是個被殖民的孤島;歷史是人創造的,權利是人爭出來的。我相信世上有自由、公平、正義、人權、和平、是非及尊嚴;我也相信人不是只靠麵包而活,理想夢想有時比吃飯糊口更重要。我要回去長我育我的土地,表達每個人應有的知性及倫理發展的最後階段,在這決定安身立命、獻身的地方,投入一個有意義的工作:教育及顛覆,期待一個獨裁政黨的消失。」

生命哲理的領悟

(p.89)「在生命的旅途上,不管在什麼樣的情境下,好奇外在的環境,願意觀察體驗的動力,認識生命的本質,是推動生存適應能力的熱能。」

(p.97)「好友的哥哥,又是同年代的朋友英年早逝,讓我對生命的脆弱無常感受特別深刻。不過,人必須要有理性對待死亡無常的意識,始有刺激、催促個人對生命意義探索的動機。」

(p.110)「所以現在如果我有機會再做一次的選擇,我一定會選擇一條不同的道路,一條我要追求的道路,不是別人加諸於我的世俗之途。雖然當時我對『自我』的認知多於一般人,但對於生命的奧秘,所知太少,尚未能掌握到它的本質。希臘格言就曾說過 “know thyself”(知道您自己)是一輩子的工作。真誠謙卑地探索自己是什麼,自己要什麼,誠實地面對自己,不要人云亦云、欺騙自己,否則後悔莫及。」

(p.163)「每個人感受到快樂及生命的意義,實來自於對工作的熱情及使命感。」

(p.169)「但我很慶幸自己後半輩子都是一個懷疑者(skeptic),而不是一個憤世嫉俗者(cynic);我寧願自己是一個『浪漫的理想主義者』(romantic idealist),而不是一個『厚道的粉飾者或野心家』。」

(p.171)「一個人徒有意識形態,只以社會是非與公義為藉口,而不考慮現實是否合情合理,是多麼違反常理、可怕的心態。意識形態最容易導致反理性的行為;習慣性的思想和行為容易導入可怕、錯誤的決定。這是一個人成長最大的障礙之一。」

(p.173)「顯然,知識無涯,有涯的生命所學到的知識微乎其微,可是智慧難尋,知識與智慧又無絕對的必然關係,甚至可能發生反比的關係。

能不能為生命存在的本身感恩?這是單純的偶發事件,或有什麼特殊的意義?這些生命的疑惑,在我的心智中開始醞釀。顯然,從我自己骨肉發生的事件,開始對我啟示了生命的奧秘。」

(p.178)「我最喜愛的一件T恤,背後印著Socrates(蘇格拉底)的名言: “An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一個不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的確如是。反省及改變是一體的,反省而不敢變毫無意義;無反省的結果,生命只會依樣畫葫蘆,習慣性地活下去,而形成他或她的個性、命運。生物三十多億年的演化,創造出如此多彩繽紛、奇妙的自然世界,就是『變、變、變』變來的。」

(p.192)「達爾文使我領悟到生命中存在著『變』的法則,因此生命的本質是沒有所謂的『可預知性』(Predictability is not in the nature of life)。奇妙、神秘、無解事物的發生,如同令人驚奇無法相信的新種時常發生一樣。」

(p.213)「生命是選擇的結果。來到美國一連串的選擇後,命運一步一步地推展,引領著我的未來,我無法預測,也無法控制,但卻改變了我的生命。事後,自覺選擇的過程天真無知,只以傻勁行事,結果卻能平平安安地走過來,心中充滿了感恩及神秘。」

(p.215)「在美國因收入微薄,非洲簡樸生活的習慣,倒使我們適應簡單的生活。我認為這是我們一生中最大的福氣之一,不但沒有人比人的壓迫感,還對他人無謂奢華的生活感到遺憾。影星Kirk Douglas(寇克•道格拉斯)年老受訪時說,他一生最大的資產來自他幼年時的貧窮經驗,使他瞭解生活及生命的滿足、快樂及意義,與物質及金錢的多寡無關的智慧。」

(p.255)「可是,如果人類社會不發展出『未來倫理』文化的話,我很擔心將因政治掛帥、科技進步、人口成長、能源短缺、糧食短缺、經濟貪婪等,使地球與人類將無法健康地永續生存下去,未來世代將是最大的受害者。」

(p.260)「現代的科學家,就像在一般職業的機構工作,朝九晚五,為了糊口,無視傳統科學的倫理及科學家的責任。如同今天多數的醫師,無所謂的醫學倫理可言,只為了賺大錢。沒有醫德的醫學,醫療制度就會陷入危機;沒有傳統中立的科學倫理、科學家的良知及責任心,科技就會陷入危機。今天的科學危機與70年代的科學危機相比,更令人憂心。」

(p.311)「我深知,我的生命意義在現在與未來,不在過去。」

(p.323)「我相信,常問生命意義的人,較會自省而改變;不問的人,則較缺乏自覺而依循。未經自我探索過程尋找生命意義的人,生命縱有短暫愉悅,終難感到自在、無憾、滿足、幸福與真正的快樂。」

(p.326)「以理性認知生命意義的內涵,滿足快樂不一定會油然產生。你必須學習與人分享意義的成就,認知這個世界不是為你而產生,芸芸眾生等待著你慈悲的分享。生命如此脆弱、難測,你所需要的只是愛,『愛人及被愛』(to love and to be loved)的能力與智慧,如此,有意義的生命才能百花綻放。」

(p.353)「每個人的際遇或命運,實在很難掌握在自己手裡。茫茫天地之間是否有 “karma”(因果報應)掌握每個人的命運,我不敢確定,但圍繞著我們周遭的人決定我們的不少造化,卻是我們每個人活生生的經驗。

這種簡化、率真、謙虛的智慧,也讓我們知道每個人的成就、榮耀只能感恩你周遭人的扶持或時勢,而謙卑以對;如能時時反省、檢討、勵行,則能更深化對人生、生命的認識,成為更有素質、深度的人;每個人遭遇挫折、失意時,如能更加誠實地反省自己、改過,才可能有再造的機會。不幸的,在當今的官場,謙虛自省的人幾難找到。」

(p.359)「是的,我相信宇宙、自然、生命及人生沒有一個所謂的『必然性』(inevitability);演化史也告訴我,宇宙、自然、生命有一種內在的力量(inherent force),它可以找出一條自我的生路。

Stephen J. Gould在《奇妙的生命》(Wonderful Life)一書的論點是:「『偶然』是在地球上生命演化的決定性因子之一。」(Chance was one of the decisive factors in the evolution of life on earth)。沒有『偶然』或『奇蹟』的生命,就不是生命了。那麼他們發生的結果是禍、是福?就看你的造化了。命運,如達賴所說,是自己的個性(personality)及習慣性(habits)的結果。

我面臨的死亡經驗,是難以瞭解的所謂『偶然、神蹟』的現象,但是我相信『命運』的存在,心中也充滿宗教的情愫。我心中滿懷著對自然、生命的敬畏(Reverence),深深地感受到自然、生命的奧秘(Mystery),對自然、生命,充感讚嘆(Wonder),面對自然、生命,感懷無限的謙卑(Humility)。」

(p.385)「今天,我仍深信自然存在著一定的「最佳理想知識」的生態法則,一、萬物都是互相關聯的,包括人,因此必須互相扶持;二、萬物都有歸屬,不會消失,有毒物質隨便丟棄,必回害生命;三、自然最懂,不要違背它,否則必遭天譴(自然反撲);四、沒有所謂的免費午餐,免費的都有代價,因此人不得偷雞摸狗,否則必遭報應。這是生態學家Barry Commoner(巴里•康門納)一生經驗濃縮生態學真理的四句名言,不僅可應用在生態上的國土規劃、林業管理、都市規劃等,也可應用在政治、經濟、社會等的政策上。個人或社會違背這四條自然法則的『理想知識』,早晚,亂象即出,災難必至。」

(p.400) 「對於我的咆哮行為,我表示:『如果我粗魯的吶喊、咆哮,可以喚醒台灣社會對正義的關切,我願意犧牲個人的形象。』

天底下哪有一成不變的『模式化的性格』(stereotypic character)。所有生命的特徵之一,就是任何生物都會隨著外界變化的刺激而改變行為,因而才能適應、生存。這是生物演化的道理。我很驕傲,我是會隨著外界不同的刺激而調整行為的生物,而不是一個模式化的性格,只會聽命於主人命令的奴才。」

(p.408)「人類要尊重生物的多樣性(biological diversity),也要尊重文化的多樣性(culture diversity)。」

(p.440)「現在我知道,活出淋漓盡致的生命實在簡單,只要珍惜生命、愛惜時光,做一個不隨俗的人(non-conformist),培養對知識、人、自然的好奇,透過閱讀、體驗後,就隨著您的心與夢到處漫遊吧!像自然界中的生態體系(ecosystem),生命是一個開放的體系(open system),每個人生命的可能發展,什麼都是可能的,只要忠實於自己,敢於嘗試,改變自己。生命是你自己選擇的結果;生命選擇後的發展難以預料,人的個性大致決定你的命運,但冥冥中有一神祕的『生命力量』運行著,導致難以預料的後果。到底,生命的運作就是詭譎多變,沒有一定的法則公式可以套用。生命實在充滿巧合、奇蹟、命運的操弄,所以每個人不要自以為是,以為你可以控制生命的走向『我命不由我,也不由天』。」

教學與學習

(p.60)「一個好老師的角色,與其是『傳遞事實』,不如是『啟發』(inspiration)。“The role of a good teacher is not so much to instruct, as to inspire.” 這句名言是寫在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入口的拱門上。Silent Spring《寂靜的春天》作者Rachel Carson(瑞秋•卡森)曾說:「老師要引導學生『感受』(to feel)的能力比『知道』(to know) 更重要。我喜歡詩人Robert Frost(羅伯特•弗洛斯特)也有一句教育名言:”I am not a teacher but an awakener.”(我不是老師,而是喚醒者)。這才是『老師』的定義。

(p.246)「真正的學習必須是一個不斷自我發現的過程(Learning is a self-discovering process)

(p.248)「年歲愈大,教學愈久,我愈深感學問是不可教的(Knowledge is not teachable),因為,學習是一個不斷自我發現的過程,知識的學習是自主性的吸取,而非被動性的餵食;我也愈認知到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座右銘「一個好老師應扮演的角色,與其說是授業,不如說是啟發」的真實。」

(p.340)「我深深地領悟到,心理學家Maryanne Wolf(瑪莉安娜•吳爾芙)所說:「我們不僅是我們閱讀什麼的結果,我們也是如何閱讀的結果。」(”We are not only what we read; we are how we read”)我也查覺到,電腦、網際網路實是電視影響人的延伸,但前者影響人及社會的力道強度與衝擊程度,將百倍於後者。而這尚待時間來應證。

我希望科技發展的文明,最終的目的是為了『人』的福祉及幸福。任何科技的應用,若只是使人成為『機器人』,使人成為只知『效率』及圖利的工具的話;或者科技的發展,一旦產生剝奪人權民主自由形成科技法西斯主義統治的話;或是任何科技的發展及應用,削弱了人文的價值及尊嚴的話,我都感到不安。」

科學與科技

(p.114)「因此在科學中,所有實驗驗證的結果都不是『真理』,而只是暫時性的『真實』(validity)。」

(p.127)「我對科學與技術的懷疑,確認科技的發展與運用必須經過有系統的分析評估,並接受科技倫理道德的規範,不可照單全收,否則科技的恐怖將如英國小說家George Orwell(喬治•歐威爾)所說:『假如你想預見未來科技的願景,你可以想像到一隻軍筒鞋踩在人的臉上—永遠地。』」

(p.341)「科技的發展及應用如果沒有受制於人文的蓬勃薰陶或宗教心靈的信仰,我很擔心『自然的終結,人類的滅絕,及世界的末日』總有一天會成真。」

對年輕人的忠告

(p.242)「今天,這一代大多數的年輕人只知道,並相信網際網路的資訊(information)、視訊(video),誤把資訊、視訊當知識,而自以為什麼都知道,產生了『知識的傲慢』,久而久之,便產生待在客廳可以取代『閱讀』、『實踐生命經驗』的誤解,實際上卻導致『知識的貧窮』(Poverty of knowledge)。今天,這一代年輕人很容易只知事實(fact),而無智慧(wisdom)。因此,面對生命的選擇,若要以網路的資訊作為決定或參考基礎,後果堪慮。現代生命的『悔恨、悲劇』何其多,我懷疑很多是以網路的資訊、別人的價值作為選擇決定的結果。」

(p.369)女兒上大學時,我遞給他一張紙條:「Fly high, like an eagle!」(像一隻鷹,展翅高飛吧!)沒有理想,不會作夢,哪來嘗試、實踐作夢的勇氣,於過程中學習務實的方法及接受失敗的挫折,及找到自我的堅持?現在我知道,我因追夢而成長、成熟。直到今天,我仍在熱衷未來而作夢,不會為過去而陶醉。

(p.438)「我只期待年輕人不能讓過去的『歷史』決定台灣的『未來』,更希望你們以『當代』決定『未來』台灣的歷史。」

修養

(p.154) 莎士比亞說:「自然就是我的書。」(Nature is my book.)科技越發達,自然宇宙更奧秘,未知愈多,人類的無知愈多。我所知的生態知識微乎其微,只是滄海一粟,只能謙卑地敬畏自然,驚嘆其奧秘。

(p.276)「我個人的修養及民主的認知—尊重別人,也相信別人的自重自愛;我包容(tolerate)別人,也相信相互包容(mutual toleration)的德性,這是一個民主社會的基本要求,也是每個人必有的基本修養。」

(p.277)「我們天天都必須面對各種不尊重別人、不自重的人。小至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嚷,唯我獨尊的行為,大至政治意見不容異己的現象,隨時可見。在台灣任教不久後,我也很快就對不少大學教授的品德及私德搖頭嘆息,對不少教授的學術精神及學術倫理喪失程度難以置信。鍾先生只是我親歷的一個案例而已。鍾教授的行為在任何機構內發生,實難以想像,遑論在學術殿堂。現在,我相信品德及私德有問題的教授,專業的研究及教學也不可能十分稱職。」

發人深省的幾句話

(p.79)「我相信一個社會文化、文明的品質和進步,主要來自兩方面:一、學術、專業R&D研究機構的創新能力;二、社會閱讀人口比率的多寡,越多越好,不論閱讀內容屬小說,或非小說類都無妨。」

(p.278) 學術一旦受到政治化,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學術的獨立精神、教育的本質,以及教授、學生的創造力,最後賠上的是整個國家的未來。

(p.309)「政治人物之外,我喜歡與『國會研究服務處』(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的研究員來往;其中一位將屆退休年齡的社會學學者,與我有很多共同興趣,所以常一起到外邊的中國餐廳午餐,每次都相談甚歡。有一次,在喝咖啡時,他有感而發地說:「Edgar,我即將退休,回想過去一生的學術研究工作,及來到『國會研究服務處』後,出版無數,你知道我現在想什麼嗎?」我搖搖頭,等著他繼續說下去。『我真想把這些研究著作的抽印本(reprints)全部丟進字紙簍裡。』他雙手拉開一公尺長的距離,『現在這麼多的出版,對我都沒有什麼價值,對社會也沒有什麼影響,沒有一點意義。我寧願有幾篇文章登載在《紐約時報》上,對這個社會較有衝擊,對我也較有意義。你有這樣的感覺嗎?』

『我可能還是太年輕了,而沒有能力去感受到年齡對生命的壓力,或太世俗了,而仍無法放棄所謂『學術論著』的聲望價值。但從《紐約時報》登載的文章中,你得到更大的自我生命肯定,覺得人生較有意義,這我非常地瞭解認同。』我很自信地說。

『我再給你幾年的時間吧!』他不以為然地說,『但我必須告訴你,我把學術研究著作丟進字紙簍裡,不是我自暴自棄,而是不想欺騙我自己,因為它們都已經沒有價值了。知識不斷前進,很多學者只想以量騙人而已,講的都是自己不相信的陳腔濫調。』我靜靜地聽。『為了聲望而工作,常會扭曲自己,忘掉自我生命的呼喚。』我嚴肅地不斷點頭。

他直視著我,繼續說:『為了聲望而工作不是不好,但不是為了自己喜歡的事而工作,為了外在動機而拼命,只是給你一時的快感,但第二天早晨起來後就不再興奮啦,晚上睡覺時不再滿足了。』我也直視著他,能夠瞭解他的感覺。『還有,這些不得不做的事會讓我散失想做的專注力,終究讓我感到一事無成而懊惱。』他看著我直點頭,嘴角露出絲微的笑意,眼神卻帶著絲絲的憂鬱。」

源自 賴其萬